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论语类解》8.8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本章提出教育的三个方面,即诗教、礼教、乐教。这三者之间有一定的时间关系,所以日本美学家今道友信(1922—2012)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视为“艺术三阶段论”。(参观今道友信:《东方的美学》,蒋寅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第88—89页。)


兴者,兴发其志也。诗必有韵,所以能朗朗上口,吟咏默诵之间,生抑扬顿挫之效,进而感发内心,涵养性情。孔子教导儿子伯鱼“不学诗,无以言”(16.13章)《大戴礼记》载卫将军文子问于子贡曰“吾闻夫子之施教也,先以诗世;道者孝悌,说之以义,而观诸体,成之以文德;盖受教者七十有余人。”


立,心行定立,不为物所移动。孔子曾告诫儿子伯鱼“不学礼,无以立”(16.13章),又说“不知礼,无以立。”(20.3章)学礼以后,人的形态仪表、举手投足无不合于礼度。日常起居、洒扫应对也无不依礼而行。


成者,德之成也。乐主和,和顺积乎中,德之所以成也。《礼记·乐记》:“乐者,通伦理者也。”又说:“乐者,德之华也。”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王树枏《学记笺证》引宋育仁(1857—1931)说:“声音之道微而广,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其感人也微,而渐积也久,废于人心之思想,传于自然之天籁,和于有声之乐器,播于人耳,复入于人心,如是辗转相传,如寒气之传经,微点之传热,人人意中皆具足此感情,遂成为风气,由风气所趋以动人之好恶,迭相仿效,遂成为习俗。”


《集解》引包咸曰:“兴,起也,言修身当先学《诗》;礼者,所以立身;乐,所以成性。”

孔门授受,重诗教,又重礼乐。马一浮说:“《论语》有三大问目:问仁、闻政、问孝。凡是孔子答问仁的,皆《诗》教义也;凡是答闻政的,皆《书》教义也;凡是答问孝的,皆《礼》、《乐》义也。”(《论语大义》,见《复性书院讲录》第二卷)



另请点击阅读《论语类解·诗教》:

思无邪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

学《诗》的好处

专对

周南、召南

孔子教儿子学什么?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行文简浅显,做事诚平恒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