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周桂钿:谈一谈“中庸”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中庸

文/周桂钿


在《论语》中,孔子曾认为中庸是非常高尚的道德。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这种道德,是最高尚的。人民缺少这种道德已经很久了。但是,至于这种道德是什么样的,他并没有具体论述。《中庸》引孔子的话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按朱熹的理解,“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君子知其在我,故能戒谨不睹,恐惧不闻,而无时不中。小人不知有此,则肆欲妄行,而无所忌惮矣。”(《四书集注•中庸章句》)大意是说:中,没有一定的,是随时变化的,这是普遍的道理。君子知道要靠自己把握,所以做事都认真谨慎,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得适当。小人不知道这个普通的道理,所以就肆行无忌。用现代话语来说,就是君子懂得客观规律,知道按规律办事,事事都能适当处理。小人不知道有客观规律,以为可以随心所欲,就肆无忌惮。


历代儒家都以不偏不倚、过犹不及的道理来注释中庸。因此,孔子讲的“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就成为注脚。君子对于天下的人,没有特别亲近的,也没有特别疏远的,只是跟有义的人亲近。亲疏区别在于义的标准。酒肉朋友,言不及义,那不是君子的交友之道。孔子又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狂者”激进,;“狷者”保守,右派。不能按中庸行动的人,必然要跟狂者或狷者来往。中庸守着的是中间路线,是最正确的,随时变化的,所以也是最符合实际情况的。但这不是容易做到的,因为中在哪儿,是需要深入调查研究才能知道的。怕下功夫,就找不到真理,就找不到正确的中的位置。


儒家典籍《礼记》中有一篇文章《中庸》,传统说法是子思所作。但是,朱熹说子思著此书,“以授孟子”,这是不可靠的说法。时间上有问题,子思约生活于公元前 483 到前402 年,孟子约生活于公元前 372 到前 289年,子思死后三十年,孟子才出生,他们怎么可能相授受呢?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孔子的儿子鲤死于孔子之前,子思出生,还与孔子相处一段时间。孔子之死与孟子之生相隔一百年,也说明孟子不可能与子思有直接相见的时间。《史记•孟子列传》中说孟子受业于子思的门人,是可信的,因为他们都有著作,名气也比较大,所以联称“思孟学派”。宋人以为“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所谓“心法”,就是思维方法。


《中庸》表达了哪些思维方法呢?它引用了很多孔子的话:“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这就是过犹不及。智愚贤不肖,都存在不同的问题,因此,道不能明,道不能行。以下引《中庸》中的一些话来作一下简单解说。


“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舜是大智者,他不自以为是,没有“知者过之”的毛病,倾听群众的意见,对各种意见包括很浅显的言论,都加以深入仔细的考察。排除不正确的意见,收集正确的意见,掌握两个极端,采用中间的方案,这样才能做到无过无不及。这就是舜的主张能够得到实行的高明之处。


“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罟”,网也。“擭”,机槛也。“陷阱”,坑坎也。这些都是为了捕获禽兽所设置的。用来比喻知祸而不知避。大意是:有些人都认为自己是知道的,陷入危险却不知道躲避。有些人说自己知道选择了中庸的道理,实行不到一个月,就放弃了,最后还是招了祸。说明这些人说是知道,实际上不是真正知道。说知未必真知,在行中才能确定是否真知。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智;辞爵禄,是仁;蹈白刃,是勇。智仁勇,都是很难的,但还是能做到的。中庸,看起来是很容易的,而实际上比上述三项都要难得多。朱熹注:“三者难而易,中庸易而难,此民之所以鲜能也。”认为中庸在人民中很难做到的原因就在这里。


“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这里讲三种情况:一是平时隐居、行为古怪的人,被后代好事者记录下来,名传于后世,孔子不愿意做这种事。这种事与众不同,不能作为群众的榜样。荀子所谓“名不贵苟传”,不符合礼义的原则,虽然名字能传下去,也不是光荣的事。二是遵循正道而行是好的,许多人半途而废。孔子不能在中途停止下来。真正理解了正道,就会一直循正道进行下去,不可能停止。三是孔子最主张的是按中庸原则进行下去,没有人理解也不后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到。总之,不走邪道,坚持走正道,遵循中庸之道不后悔。


君子的中庸之道,说得浅,普通平民也能听懂,说到至深,连圣人也不能都懂。有的事,道德很差的人也会实行,要讲最高层次,连圣人也有不能做到的。君子之道从夫妇开始,讲到极至,无比高深,包括对天地的认识。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孔子认为道就在人们生活之中,离人不远,是一般人所能知能行的。有人特别提的“道”,距离人很远,严重脱离群众,尤其是脱离平民,那就不是道了,或者就是歪门邪道。道是要指导人们的行动,让人听不懂,又如何指导别人?孔子讲君子之道有四项,这四项是:对儿子有什么要求,自己就要那样对待父母;对臣子有什么希望,就要那样对待君王;要求弟弟如何对待自己,就要那样对待兄长;要求朋友如何对待你,你就要先那么做。这叫换位思考。孔子说自己都未能做到,实际上他已经做得很好,只是自己还不满意就是了。这里体现了儒家人际关系的对应原则。即确定各种社会角色都有自己需要遵循的伦理,人的社会地位与自己的身份决定了自己的言行;贫富贵贱各有自己应该做的事,需要说的话,这样到哪儿都能适应,“无人而不自得焉”。君子要做自己的事,等待机会(俟命),任何失败都要从自身找原因,“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老子》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说法。中国传统思想在这方面比较一致。治理天下从自己的修身做起,修身要从心意入手,然后才有向外扩张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从内圣开始,达到外王的目标。这也是《大学》所讲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的意思。


孔子说:“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鬼神虽然看不见,也听不到,其效用却能普遍体现在事物中。程子说是天地之功用,张载说是二气之良能,朱熹作了更为详细的解释,认为从二气来说,神是阳气的神灵,鬼是阴气的神灵。从一气来说,神是气的伸,鬼是气的归。其实就是一物。为德,是性情功效。也就是说,鬼神对社会有道德的功效。这实际上就是现在西方人所谓的宗教的社会功效。讲鬼神就是有道德教化的意义,相当于西方宗教的作用。信鬼神,实际上的作用,相当于西方的宗教。仪式就是祭祀。


◎本文摘自周桂钿教授所著的《中国儒学讲稿》(周桂钿,原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兼职教授、副院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转载请注明。


往期文章·点击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大道知行】

                                 

庞朴:中庸是古代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


中庸之道:慎独自修 忠恕宽容 至诚尽性


中庸之道,此心可昭日月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