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苏霍姆林斯基:让孩子活在书籍的世界里 | 思享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当我把学生领进私人图书馆时,那才是我倍感幸福的时刻。”他的私人图书散布在几间屋子里,走廊上、地板到天花板的墙上都布满了书架,这里是他和孩子精神交流的乐园。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苏联卓越的教育家、教师、思想家和作家。他在帕夫雷什农村中学长达32年的教育实践成为他教育理论的重要奠基。


 活在书籍的世界里 

有一个叫科利亚的小男孩,吃惊地参观完苏霍姆林斯基的私人图书馆,问道:“这些书您都读过吗?”

这不断重复的问题和惊奇的目光令苏霍姆林斯基高兴万分,他告诉这个孩子:“这里的书很多。每一本我都读过了。个别书我读了好几遍,现在我正在一本接一本地重读。”

这些书对他来说,好比乐师跟他的小提琴,让他不接触自己心爱的乐器能活下去吗?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每天不读上几页,是无法活下去的。”

“我图书馆里的图书我已经读了约有4000册。还有可能去读1000册左右……”

孩子的追问是“那其余的,您来不及去读,是吗?”此刻,孩子的呐呐自语是“那怎么办呀,剩下的许多书没读”在这令人激动的对话里,孩子想到的是:人的周围有一个知识财富的大海,可他甚至连一小部分也未了解。

这深邃犹如星空里的对话,把一个孩子的心灵强烈地牵引到大师的世界里,那么自然。一个开始爱书的孩子,一个开始以大师为榜样孜孜以求读书的孩子,一定是具有美好幸福生活的人。这唯美的对话的画面,就是教育的诗篇。



 学校处处皆有书 

苏霍姆林斯基堪称史上最重视读书的教育家,他构筑了自己的读书教育理论。

帕夫雷什中学就是书籍的海洋:英语角,学生在这里可以阅读外国报纸、外国杂志的剪贴资料;美术角,这里有介绍世界上一些最重要的博物馆收藏品的美术画册和书籍;女生角,是一个小房间,里面摆放着有关人体解剖学、心理学,以及妇女生理卫生方面的书籍和小册子,允许女学生拿走后不归还。

学校里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图书,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个人藏书,35位教师,平均每个教师拥有1400册书,苏霍姆林斯基和他的妻子共有1.95万多册藏书。

每个教师都订几种杂志(其中包括一两种文艺杂志)和几份报纸。每一个学生,到小学毕业时拥有200~250本个人藏书,个别学生有400~500本书。他特别在乎的一件事,就是要让那些生活很贫乏的儿童,以及那些在学习上遇到严重困难的儿童拥有丰富的个人藏书。 

他在《帕夫雷什中学》这本书里写到:“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



 孩子人人会选书 


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世界里,苏霍姆林斯基小心翼翼地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他认为,人的一生之中阅读的书一般不会超过2000本,在儿童时代和少年早期,必须细心选择读物。帕夫雷什中学全体教师编制了一个《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阅读的好书目录》,这份书目不断丰富,从600种增加到900种。

帮助学生找到“他自己的图书”就成为学校和老师最重要的工作,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之《(九八)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中,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们力求使每一个少年、每一个青年都找到一本他‘自己的’书,这本书应当在他的心灵里留下终生不可磨灭的痕迹。帮助学生遇到‘自己的’那本书,这是需要教育艺术的。阅读这样的书是一种自我总结,是自我教育的开端,是面对自己良心的自白。”

在网络时代,碎片化阅读似乎占领了我们所有人的时间,人们似乎再也没有耐心捧起一本书细细阅读的心境。重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经典著作,特别是关于读书和成长、读书和教育的经典论述,真是感慨万分。




作者:郝全智(北京市大峪中学特级教师)

来源:《现代教育报》

图片:网络

编辑:现教君




  推荐阅读  


特级教师的忧虑:中国教育为何“越往后去,问题越大”?

孩子骑共享单车又出事了!家长可得长点儿心了……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