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笔谈推荐】全域旅游的旅游空间经济视角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全域旅游的旅游空间经济视角
郭毓洁,陈怡宁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44)
Doi: 10.3969 / j.issn.1002-5006.2016.09.013
当前,“全域旅游”作为一个炙手可热的发展理念和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旅游产业的未来发展。在大量见仁见智的解读中,“域”被赋予了“空间”“领域”“要素”“时间”“产业”“管理”等多重含义。笔者倾向于认为,对于“域”的理解固然不应拘泥于空间,但是“空间域”应当是全域旅游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对于旅游经济系统建设的空间落实。它意味着对于旅游产业认知从“旅游+”的产业层面递进至空间层面,从抽象的产业关联具体到了现实的空间发展依托。为此,笔者管中窥豹,尝试从旅游空间经济系统的角度对“全域旅游”进行分析。
从“小旅游”“大旅游”到“全域旅游”
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并不是在独立环境中的线性演化结果,必须放置于宏观的经济发展框架下来认识。在改革开放与经济转轨的背景下,中国旅游产业采取的是一种政府主导下的,以入境旅游为先、以景区景点为主体、以旅游线路为依托、以旅行社为组织方式的非常规模式。而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业态的不断扩展以及旅游产业链条的重构,“小旅游”的管理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大旅游”的发展格局要求。人们对于旅游业的认识从“小产业”上升至“大旅游”“大产业”,近年还兴起了“旅游+”“+旅游”等热词,其本质都是强调旅游业与多产业、多领域、多部门的关联和融合1。这种认知固然重视了旅游产业的综合性特征,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占据理论研究和业界实践的主流,但却没有充分重视旅游产业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所依托的空间表达。笔者认为,“全域旅游”是在“大旅游”基础上的空间认知延伸,它把我们对于旅游业的认识从产业层面向空间层面扩展,是在旅游产业综合性基础上的重要深化。全域旅游的空间发展观,其背后的逻辑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
首先,旅游需求的演变从产业层面提出了升级要求。30余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都取得了巨大的飞越,并处在一个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发展阶段,与此相对应的旅游需求得到加速释放,但是,多样化的旅游需求与以传统的景点为核心的旅游发展模式和空间发展格局产生了巨大矛盾,并由此从供给侧角度提出了改革要求,旅游业的发展需要自己的“空间”。
其次,中国城镇化建设从空间层面提供了升级依托。在后工业社会社会背景下,旅游功能的增强要求城市必须重新审视城市性质,并充分重视接待功能,做到不仅“宜居”,也要“宜游”。而中国快速的城镇化也提出了“以人为本”“经营城市”、多产业融合的更高要求,这些都与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有着良好的契合。由此,笔者认为,“全域旅游”可以理解为将产业与空间相结合,以空间经济系统的发展理念来推动旅游产业升级。
图片来源:百度图库
全域旅游下的旅游空间经济视角
旅游经济系统包括旅游者的消费活动和旅游产业的经营活动,其发育和成长都与空间密切相关。一方面,旅游活动是一种以人的空间移动为特征的消费活动。旅游者从惯常环境前往非惯常环境的空间移动包括旅游者通过旅游联结体离开旅游客源地,到达并在旅游目的地进行各项体验活动,再从旅游目的地返回旅游客源地的消费全过程,而这个过程和空间中的所有供给都应纳入旅游活动的范畴来研究。另一方面,受旅游者的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旅游景区或其他实体旅游企业的发生和发展也必须落脚在特定的空间上,因此旅游企业难以像制造业一样通过大量企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集聚而产生规模经济效应,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产业组织的构成特点。
笔者认为,全域旅游下的旅游空间经济系统观是以旅游消费为平台,以旅游流在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空间流动为纽带,布局旅游开发和要素配置,促进我国旅游产业从封闭的点线空间,向开放的、以目的地为依托的板块旅游空间体系转变。
首先,从空间结构讲,将城市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空间载体,由以景区为重心的点线旅游空间系统,转向以旅游目的地为重心的板块旅游地格局。原有的点线空间体系仅仅包括核心景区和相应的能在“点”“线”上提供服务的旅游企业,而板块格局则能将原本游离于“点”“线”外的其他区域和接待能力都纳入进来,成为旅游产业运行的有效资源,这也将进一步加大旅游产业的关联程度,推动城市旅游业在资源利用、产品开发、市场类型、收益链条等角度实现全面突破,同时辐射城市的相关产业,带动城市的旅游化发展。
其次,在发展格局上,打破传统的行政区划的束缚,形成以旅游集散地为依托的区域空间网络结构。这意味着在更大的区域尺度内,各目的地城市基于自身的资源、技术、资本和巿场等要素,与区域内的其他目的地进行竞争与合作,形成以比较优势为出发点、以区域分工为基础、以旅游集散地为极核、以旅游经济收益地区间分配为目的的新型区域旅游合作模式。
再次,在旅游经营上,由以点线为带动的“门票经济”向以目的地板块为依托的产业经济转型,形成以旅游消费为平台,以旅游代理商为媒介,以游客集散体系为极核,以全产业链企业为组成的旅游综合服务体系。在传统的门票经济下,景区门票作为旅游经济的主要收入来源,难以带动相关旅游服务和产品供给企业的发展。此外,门票经济下的运行主体多为传统旅行社,在空间布局上大多靠近客源地或者目的地,在中观层面的扩张大多通过并购、重组、加盟等方式而形成市场网络。而在以“全域旅游”的目的地产业经济建设中,通过营造整体环境、延伸产业链、开发新业态,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会由点向面扩张;与此同时,各类旅行代理商将取代传统旅行社,成为旅游者从客源地向目的地或集散地移动的服务主体,而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它们的空间发展。
图片来源:百度图库
基于空间经济视角的全域旅游如何发展
第一,以各目的地的要素条件为出发点,因地制宜。全域旅游将“空间”纳为核心要素,这就意味着需要从不同目的地的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各自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出发,不能搞运动式的模式照搬或全面开花。此外,目前在全域旅游的解读中还有一些“去景点化”“彻底摒弃门票经济”“按照5A级景区的标准建设全域”的声音,这是一种略显偏激的曲解。改变门票经济模式并不意味着全面取消景区或者撤销景区门票;而对于辖区面积比较大而吸引物布局比较集中的地区而言,按照5A级景区的标准建设全域显然也不是理性的做法。各地要结合自身条件和特色,探索切实可行的方式。
第二,在城市空间尺度,打造点、线、面相结合的全域旅游目的地。随着城镇化发展,城市将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空间依托,这也是国家旅游局将市县区域作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实践主体的原因。在市县的空间尺度中,应围绕旅游者的全部旅游消费行为与过程,打造各个吸引“点”,当然这个“点”并不限于景点,而是涉及游览、休闲、商务、生态等多类业态的吸引物;通过完善的道路交通体系和散客服务体系,确保游客在各“点”之间的顺畅通达;在“面”的层面,构建由旅游部门服务系统和其他社会支持保障系统共同构成的旅游服务体系,全面优化区域内环境,提升目的地的整体旅游竞争力。
第三,在跨行政区的区域空间尺度内,打破传统的区域行政力量的束缚,建立起超越行政边界的跨区域旅游运行方式,在一种动态的博弈状态下实现更为深远的共同利益。这需要各旅游目的地从区域大旅游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发展,通过动态博弈实现权利让渡,同时结合各自的旅游要素与产业发展的优势,形成区域内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合作、目的地与集散地的合作以及同类主题线路的合作等。
第四,优化旅游产业空间结构,提升旅游产业资源的配置效率。一方面,全面纳入并整合与旅游相关的各类资源要素和相关行业,延伸旅游产业链,扩大旅游产业的辐射范围;另一方面,充分调动旅游企业的积极性,构建共建共享的发展格局,鼓励企业的跨区域、跨行业发展,完善产业组织结构。
第五,在存量调整的前提下,积极进行增量创新。例如有针对性地设立一个范围更大的“空间域”,如一个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康体保健、餐饮购物于一体的“国际旅游购物区”,突破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瓶颈,促进相关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总之,“空间”是“产业”的发展依托和构建载体,而“产业”则是在一定空间内的同属性的旅游经济活动的集合。“全域旅游”是在“大旅游”基础上的延伸,将旅游业赋予了产业和空间两个层面的认知。
第一作者系该院博士研究生
第二作者系该院副教授、博士
收稿日期:2016-07-15
引用本文:
郭毓洁,陈怡宁. 全域旅游的旅游空间经济视角[J]. 旅游学刊, 2016, 31(9): 28-29.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