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在京参加“”的杜惠平校长谈小学全科、幼儿教师培养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在京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全国、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校长杜惠平日前接受了重庆日报、华龙网、重庆商报等媒体采访,就高水平教师培养特别是小学、幼儿教师培养及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等内容谈了自己的看法。

接受重庆日报、华龙网采访

重庆日报北京电   “去年,,强调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这一席话说到了大家的心坎里。”全国、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院长杜惠平表示,教育是老百姓最关注的话题之一,如何进一步提高教育水平,培养出更多更全面、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水平教师,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是学院不懈努力的目标。

杜惠平说,研究表明,在幼儿阶段,儿童更容易受外界影响,一个好的学前教育教师,能够对儿童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学院正努力加大学前教育教师的培养力度。

“社会对学前教育教师的需求非常大,但现在许多学前教育教师个人素质其实并不能够胜任这项工作。”杜惠平说,学院已经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更加注重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去年底,,,我认为非常有针对性,也非常及时。”杜惠平表示,,,是学院始终坚持的办学方向。,必须从加强教师思想建设开始,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记者  周松)

接受重庆商报采访

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的背景下,如何培养教师队伍,让学生的素质适应社会发展?,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的培养如何提质提速,满足社会需求?昨日,全国、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院长杜惠平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关键词:幼儿师资培养】

幼儿师资培训成办学突破口

重庆商报:据了解,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近年选择将幼儿师资培训作为突破口,为什么会这么做?

杜惠平:这是学院从成人本科到普通本科的一次“脱胎换骨”的转型。重庆的师范资源相对富集,其他高校师范专业也在相继转型,为此,学院围绕师范还是非师范的办学定位进行了长期而艰难的探索。从2007年开始,我们先后到全国12个省市考察,到我市的区县调研,邀请华中科技大学专家进行论证,最终确定改制为综合性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

结合重庆教育学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前身)的特色和定位,我们选择主攻学前教育,尤其是幼儿师资本科教育。数据显示,近年来,重庆幼儿教育师资缺口很大,而农村在岗幼儿园教师大多还没有从业资格。所以我们选择学前教育中的幼儿教育为突破口,将其打造成为我们学院的核心竞争力。

要避免幼教“小学化”倾向

重庆商报:您认为目前重庆的幼儿教师培养有哪些不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幼儿教师?

杜惠平:从重庆幼儿师资培养来看,存在两方面不足,一是各高校幼儿师资培养规模不够;二是培养理念存在问题。为此,我们要做“深”幼儿教育这篇文章,重点从五个方面入手。

一是幼儿园老师培养,不仅是常规教育的唱唱跳跳,还包括幼儿保育、心理辅导等知识和技能培训,解决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二是我们在全国率先制定并出版了《幼儿教育本科学生能力标准》,保证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够掌握幼儿成长规律,运用科学的幼儿教育方式;三是建立“院园联盟”,确保学生一周有1/3的时间参加基层幼儿园教学活动,目前20多个一级幼儿园加入联盟;四是实验实训室建设,通过互联网将幼儿园情况实时传输到实训室,学生不出校门也能感受到幼儿园实景教学;五是在幼儿教育招生时,将通过“面试”这种方式,吸纳一批真正有意向从事幼儿教育的人才。“面试”内容包括综合素质(唱歌、跳舞)、美术体育功底、身体协调性要好、心态要阳光、要有爱心等。

提高幼教男生录取比例

重庆商报:您刚才提到将全方位培养幼儿师资,而目前很多家长反映,女幼教太多,教出来的孩子存在“女性化倾向”,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杜惠平:现实的确存在幼儿教师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目前,幼儿教师中男生凤毛麟角,一定程度上让孩子存在“女性化倾向”。我们每年培养的幼师中,男生只占很少比例,可以说在幼教、小教老师中,男教师都很抢手。

我认为幼儿教育中有30%的男老师就比较理想。我们希望通过面试发现有意向、有潜质的男生,在政策范围内,可以降低录取分数,以弥补师资队伍中男性幼儿教师的不足。


【关键词:小学教师培养】

小学教师是一种综合性职业

重庆商报:现在有一种现象,幼儿、小学教育成人化,对教师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您怎么看?

杜惠平:小学教师是一种综合性职业,责任是激活学生的主体性,教给学生关于世界整体性而非学科性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性而非割裂性的评价。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语数外通吃、音体舞美全扛”,还要有护理等知识。因此,对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应该采取“不分学科”的小学师资培养模式。

同时,有人提出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我是不赞同的。3岁前的孩子,父母是最重要的教育者。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还必须考虑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强制性。如果要普及,就意味着教学标准、课程标准等方面的相对统一。对于具有很大可塑性的学龄前儿童,这种整齐划一的要求,是否会产生扼杀孩子天性和个性的负面作用,或许值得斟酌。事实上,学龄前儿童是否进入幼儿园学习,完全可以因人而异,有条件的家庭可以晚些入学,多一些父母的陪伴呵护,对孩子的成长或许更有利。

完善评价考核培养“品行之师”

重庆商报:近年来,出现不少教师与“品行之师”要求相悖的个案,对教师的负面评价不绝于耳。您怎么看?

杜惠平:部分教师的师德状况令人担忧,具体表现为理想信念缺失、对学生成长漠不关心、职业道德失范等。

 如何让教师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首先要完善评价考核体系,提升评价考核的多元性,让更多教师心中有“爱”。,进一步改进完善对教师的评价考核体系,把教师的师德师风规范、教书育人准则纳入评价考核体系。同时,完善利益保障体系,提升利益保障的全面性,让更多教师心中有“望”。希望出台面向各个阶段教师、面向农村偏远地区教师,涉及教师工资待遇、编制、周转房、职称评聘、发展空间、价值实现等各方面的政策措施,用政策、用待遇等留住更多高素质人才。

更重要的是要完善教育监督体系,提升教育监督的实效性,让更多教师心中有“责”。要稳步推进教育督导体系改革,增强政府教育督导的公正性、独立性、权威性,探索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或组织开展评价督导制度,相关评价督导结果作为师德师风考核的依据之一。(记者  谭柯 李阳)

【大家都在看】


党委网络工作部新媒体记者团  策划制作

根据重庆日报、华龙网、重庆商报等内容整理  

部分图片  刘美含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