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清明 丨 做不了柳下惠做一棵柳也是极好的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农历三月初八

宜:祭祀

忌:动土



无花无酒过清明,

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

晓窗分与读书灯。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

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

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

榆社县等地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

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

前二天为小寒食。



《历书》云:“春分后十五日,

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

盖时当气清景明,

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

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

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

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

春分之后,谷雨之前,

这半个月的光景,气暖而清明。

正是追思先人,自省其身的好时候。

清明时节,柳树作为节气象征,

就是值得细说的对象。



女儿家与花的互为对照处处有之,

按这说法扩展一下,

男子就应该如树。

玉树临风,却也沉稳笃定,

把生理学上的男性美发挥得恰到好处。


柳是属于南方的嘉木。

虽然在北京一样见到朱门红墙内的高大古老垂柳,

一树绿意肆意挥洒,

但总觉得比不得飒爽白杨更能反映帝都风尚

别看「杨柳」二字好像很理所当然,

实际上古时候的「杨」往往说的就是柳。



譬如李白的「垂杨拂绿水」,

李商隐的「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都足以为证;

至于观音手里的杨枝甘露瓶,

也明明插着柳枝,

更加没有今天的杨树们什么关系。



想来当年的皇帝们或许也是为了营造江南氛围,

才围湖种柳的?

毕竟我所经过的苏浙赣皖,

才是真正把柳树的风姿印到自己骨子里,

春来柳条儿一拂,如烟似雾,

映着背后花团锦簇与莺歌燕舞,

成为我孩提时代约定俗成的记忆影像。



因为这样的耳濡目染, 

我早年读《诗经 》,

最喜欢的并不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

这样的句子,觉得太艳丽, 

反倒是很偏爱「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想象一帘柳色之下是身未动心已远的青衫游子,

除了清新之外,

又交织着缱绻不舍和恍若隔世的悸动

这才是我心中,那个年代该有的主旋律。



后来的「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或者「红酥手,黄縢酒,满园春色宫墙柳」

虽说柳都是配角,

但换做其他任何一种植物,

好像都不能更好反映这其中蕴含的心动;


还有朱敦儒那一首《柳枝·江南岸》,

写女子对爱人的留恋送别之情的;

不过寥寥数笔,反复念着「柳枝」,

彼时的情景便已经毫无保留地跃然纸上。

万物有灵且美。

柳树当然也是如此:

得了灵气,才更显得美。



雨水节气之后柳树便慢慢发芽,

但长到最丰沃,是在清明前后。

此时柳叶已经不复最初的萌黄鲜嫩,

渐渐派生出少女式的秀丽风情;

加之柳丝细柔,

就会成为那个成语最好的演绎:

弱不胜衣。

而天气也是分外风清云朗,湛静开阔,

满目恰到好处的柔和翠色,插柳的习俗,

于是应运而生。



 关于这一项风俗,起源说法非常不一:

有说辟邪,有说祈福,有说求丰收,

有说替忠臣招魂,

也有说是来自某个流连于花街柳巷的柳姓诗人。

但在我心里,似乎没有那么多的缘故,

只是「柳」「留」谐音,

那么用在这样一个最适合追思与怀念的时节,

自然也是很合适的。



君不见唐诗宋词里从不乏赠柳而别,

遥寄相思的句子,

而我自幼即认定那是非常好的一件临别礼物,

也是非常浪漫的一幕场景

虽说《坚瓠广集》里有解释:

「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

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

但我总觉得柳枝那依依不舍又翠色袅袅的样子,

放在离别之际,

已经是种足够合情合理的美丽。这就够了吧。



然而柳芽不仅好看,也可以吃。

古时候清明前还有个更重要的节日——寒食节,

这一天只能吃冷的食物,

原则上是不应该开火的。

有道是寒食东风御柳斜,

连《帝京岁时记胜》也说,

「嫩柳叶拌豆腐乃寒食之佳品。」



不过以更多现代的食谱看来,

用来入馔的柳芽似乎并非叶片,而是花芽;

且柳树的花又有雌雄之分,

开花扬絮后必然也不好食用,

所以能吃的也不过是短短一段光阴。

常见的做法是焯水后凉拌或炒蛋,

淮扬菜里还有一个说法叫

「软炸一枝春」,

是以之裹面糊油炸

听上去就很风雅啊。

不知道吃在嘴里是怎样一股春日的清新鲜嫩味道?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