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行走】两访渚湖姜村 ▏爱屋及乌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点击上方送茶的人来了
加关注,免费订阅

两访渚湖姜村
文/爱屋及乌

这次探访渚湖姜村,已经是我今年第二次踏入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小山村了。
很久以前,我就在网上看到有关渚湖姜村以及罗城民歌的许多介绍和宣传了。据说,渚湖姜、元四章、源头李、茅坦杜,是贵池古邑四大家族。1965年后,源头李所在的大演、占大一带划归石台县,其余三地均在贵池东部。其中的渚湖姜村更是风景秀丽,阡陌交通、小桥流水、清泉映月、白墙粉黛,如一幅画在地上的优美画卷。宝山上的树木珍奇、怪石嶙峋,更是大自然的巧夺天工、造化弄物。尤其这儿是闻名遐迩的罗城民歌主要发源地。当年的罗城民歌已唱入北京,。如今,这里的罗城民歌还在继续传唱,是安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据说罗城民歌应该与青阳腔一同产生,至于由谁首创则无从查考,老话说得好,“山歌本是古人留,留给后人解忧愁,一天要是不唱歌,三岁小孩急白头”。自从傩戏产生后,罗城民歌又被翻唱为傩戏唱腔(据说傩戏开始是不唱的)。与凤阳花鼓并称为“南歌北舞”,晴明日和,清明芒种,常见娆童媛女在田间、在山野唱出迷人的歌谣。歌声唱绿了满山的茶叶,唱黄了满野的谷穗。
现在,渚湖姜村在美丽乡村创建中已成为示范点,古村旧貌换新颜,更加吸引了各地来寻访者。第一次去渚湖姜村,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上午,携儿子一道。准备实地去感受一下这如诗如画的人间仙境,顺便呼吸一下那里清新甜美的乡间气息,给浮躁的心灵以宁静、以慰藉。因为去的时候临近中午,又约好了在朋友家吃午饭,所以时间上比较仓促。加上头天的晚上饮酒稍过量,人总是感觉有点晕乎乎地,似乎尚未从睡梦中清醒。所以,当时就让朋友把车直接开到村庄里,到继翁桥那儿才下的车,顺便看了继翁桥、萃宝桥、合面街以及宝山。这两座小桥都建于明代洪武年间,也就是朱元璋统治时期,为明朝初年。继翁桥为姜氏先祖姜佰担所建。为单孔石拱桥,长8米,宽5米,高4米,桥基为本地的特产花岗石。因姜佰担号继翁,故此桥以该号命名为继翁桥。姜氏的这个先祖应该是一个大商人,因为后面要讲的宝山竟然是他藏宝之地,那么他家当时的家底应该很殷实。萃宝桥长10米,宽4米,地基完全由粗长的大松树构成,连接两岸,将整座大桥连在一起,这样可以起到防止地基下沉而影响桥梁的作用。萃宝桥的桥名由来当地的标牌上没有介绍,我也没有仔细去了解内容,因此也就无从参考。两桥之间的距离不长,是现在仅存的合面街遗址。原先的合面街形成于明代,全长有1200米,两边河床上河底皆由花岗石墩垒成。在合面街遗址的基础上,现在又新铺设了花岗石,建成了新的合面街,不过只有半面。长约里许,街灯临河而建,亭亭玉立。叮咚的溪水穿街而过,水清可见底,数条可爱的小红鱼,自由自在的游弋于溪水间的石缝之中。从桥面上垂挂下来的薜荔的藤蔓也探头探脑地随溪水而上下浮动。在合面街临溪的一边,溪畔上条石垒彻得整整齐齐。在溪畔边我还见到两副保存完整的旗夹,可见当时应该有武举出生在这儿。
转完了合面街就到了宝山。这里据说是姜佰担藏宝藏的地方。形似彩球的宝山,座落在渚湖姜的水口。虽然山上怪石嶙峋,但山体的表面却是被几十种珍稀树木所覆盖,郁郁葱葱,斑驳陆离,影影绰绰,林间还有各类珍禽在嬉闹。更为神奇的是,大自然造化的鬼斧神工,混然天成地形成了宝山洞府,有“天、地、中”三个洞口。地洞洞口就在公路的旁边,因当天天气比较炎热,洞口有许多人在坐着纳凉。我也往洞口前一站,顿觉阵阵凉意从洞中袭来,洞内数步便可见湿滑。据当地老人讲,洞内有地下河,若逢大旱之年,他们就从洞中抽水出来浇灌村庄前面的耕地。整个洞府可以到达的地方并不是很大,一眼就可见四周,因为知道里面有地下河,所以我也就未敢走得太远。天洞口就在山的半山腰,垂直距离离地洞估计只有数十米。据说走进天洞口,可见里面五光十色、厅堂相间,别有洞天。那天刚好了有一位不熟悉的外地朋友想上去看看,他一个人不敢去,因此就怂恿我陪他一道上去。我本来头天晚上饮酒稍过量,人还未清醒,走路还有些哆嗦。但经不住自己的好奇之心在作祟,还是随着这位同志一道,沿石壁爬上了天洞口。因没带进洞探险的相关设备,比如照明灯和绳索等,我们也就在洞口往里面瞧了瞧。反正目力所及,无法见底,拍了几张照片就匆匆从石壁上下来了。在下来的过程中,人还差点从岩石上溜下来了,着实让人吓出了一身的冷汗。当天中午就在朋友家里吃完饭就回城了。
由于第一次还有许多地方没来得及仔细观赏。因此就计划着再有第二次的探访。但是因为俗务缠身,这一拖就是月余。这第二次的探访也是选在一个周末,可惜天公并不作美,本来这秋冬之际应该连天艳阳高照才对,却偏偏今年迎来的是阴雨绵绵不绝。但既然选定了时间,我们也只好成行了。因为有了第一次对整个情况地了解,而且这次的时间比较充足。所以,我们就从村口的村村通公路上下车,步行进入村中,细致地进行寻访了。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笔直的水泥路,路的两边是高大威猛的水杉树,象接受检阅的战士,迎着斜风细雨,矗立在路旁。又犹如村中好客的乡亲们,向我们频频致意,欢迎我们远道而来。将这条林荫道走到尽头,路的左边就出现一石条,上书“龙眼泉”三个大字,据说,此泉名为清雍正年间大学士鄂尔泰所命名。关于这个大学士鄂尔泰,民间还有一段传说:原来贵池四大姓源头李、茅坦杜、元四章、渚湖姜,它们或因祖先荣耀,或以诗书传家,或曾兰桂齐芳,或凭道德流芳。而渚湖姜正是属于后者。话说清朝年间,有一对母子不知道出了什么变故,流落到渚湖姜,夜宿在渚湖姜姜追家门口,姜追回家很晚,看到自家门口有两盏火光,疑似老虎眼睛射出的光芒,姜追很惊讶,走近一看,发现是一对母子,遂将他们收留,供他们吃喝,还将小孩子送到先生那里读书,他们就是鄂尔泰母子。鄂尔泰天资聪颖,又勤奋刻苦,后来科举一路高中,出仕为官,官至南京总督,他称姜追先生为义父,并把渚湖姜当做他的家乡,在姜氏宗祠题下“誓不忘姜”四个大字,渚湖姜的村口有一口古井,从不干旱,水流从井底喷涌而出,鄂尔泰题下了“水口”二字。并将此泉命名为“龙眼泉”。姜追认子的故事已被后人传为美谈。此井现在还为附近村民的洗菜和浇灌之用,井水清冽见底。可惜在井的一侧,现在建了一个配电房,影响了井的整体观赏性。井的右侧,便是立于清乾隆年间一高12米,宽5米的巾帼牌坊,这是嘉奖姜家程氏祖先抗击匪患所立,此牌坊保存完整,牌坊的上面还有“圣旨”二字。再往右就是一广场,广场上矗立着农民文化乐园和罗城民歌传习所。罗城民歌传习所原为姜村古戏台,渚湖姜唱大戏自古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古时常常是戏台上人影晃动,戏台下人头攒动,罗城民歌传习所建成了一幢古色古香的花戏楼,是2013年为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城民歌所建。房子是那种典型的池州古民居形式,徽派的建制:高高的马头墙,四檐翘起,上面雕龙画凤,屋顶上盖着琉璃瓦,正面是三尺高的戏台。戏台两边立柱上书有一楹联:竹海吹箫仙洞千年谈古调,流泉击罄宝山百鸟唱新歌。在民歌传习所的右前方,还有一株巨大的黄连木,树木参天,华盖荫护,路人经常休憩于此。记得小时候我们老家也有一株这样的老黄连木,我们都称为黄连茶,这种树的一年生小嫩枝剥了皮是可以吃的。入口有种酸酸的茶爽味,估计我们喊黄连茶的这个名字就是因为此吧!不知为何还有“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这句歇后语!这黄连的嫩枝在我们小时候那简直就是美味了!
现在,渚湖姜已被定为安徽省“民俗文化村”,一些历史遗迹得到保存,一些古建筑得到修缮整理,她的古风古韵也会不断显现出来。但是,这吸引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游人的古朴、典雅,或许也会随着现代生活的改造而流逝。随着交通的改善,游人越来越多,也会自然而然地打破了这一切的美好与安宁。有些居户的自行改造,实际上也是在变相地毁灭。古村落的影像以后也许只存在于老人们的津津乐道中了。道路越宽广、发展越繁荣,那么,离小桥流水人家的感觉就会愈加渐行渐远了。人造的景观终究敌不过自然的神来之笔,老瓶装新酒也要有新的立意。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