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往期精选】“人之初,性本善”直解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点击并关注,免费订阅《时代教育·人物版》杂志


(本文发表于本刊2016年4月刊,有改动。)


“人之初,性本善”直解


我们相信,很多大学教授也未必能把《三字经》的内容真讲清楚。现在,成都弘道书院经过精心准备,勉强把第一句讲完,担心我们的孩子被古老的教条束缚,真的是杞人忧天。


  • “性本善”的真实意义

 

一千多年来,《三字经》开篇两句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立教之基。上世纪90年代,新加坡出版的英文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世界儿童道德丛书”加以推广。可见,它是有价值的。

但我们从行业里知道,很多一线老师对于市局要求幼儿园读《三字经》比较抵触,认为古代的教条会束缚孩子的思维。而且,读经过程中发生的识字,可能有违《幼教指导纲要》的某些规定。

还有一些家长不理解,你凭什么说人性善呀,我们家小孩一生下来就特自私。前些年,有学校倡导“狼性教育”,认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将来要吃亏。前几年,深圳南山学府小学就立了一群张牙舞爪的狼雕塑。

但我们想想,人与人之间只有竞争吗。父子、母女之间难道没有天性的爱?同学之间难道不需要帮助吗?没有合作,凭什么在市场中竞争。再说,现代社会能保证每一个小孩长大了都成功吗?万一这孩子没有成为大老板,大总裁,万一遇到挫折怎么办,他是不是还需要一些更基本的品质,比如乐观、幽默、善解人意。

当然,更多的是知识分子反对“性本善”:他们认为人是动物,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是基本法则。西方人确信性本恶,崇尚法治,提倡权力制衡,不相信圣人和青天大老爷,表现在宗教上,是人有原罪,所以在制度设计上,是防止人们这种倾向……中国相信人性是善的,强调道德感化,从而忽视了法律制度的约束作用。,要求人人向圣人标准看齐,其实可能把人变成伪君子。中国人认为的“性本善“,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有密切关系,在稳定的农业活动中,足以应付自然环境的变化,无需展示原始本能。“存天理、灭人欲”是这一现象的最佳写照。而西方是游牧民族……

听起来挺有道理的。可惜,这些文化人对于“性本善”的理解根本是错误的,翻遍中国经典,圣人从来没有说过人性就是善的。另外,这些人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也是片面的。古代中国真的只是农业社会吗?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是干什么用的。相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反对商业,而提倡农业。西方近代第一个经济学派正是法国“重农学派”。

说到“存天理,灭人欲”,圣人的原意是“一夫一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人饿了要吃饭,是天理。每天大鱼大肉、山珍海味,是人欲。长期这样也可能痛风,是不是应该“存天理,灭人欲”。

 

现在,来说说“性本善”究竟什么意思。

性,《说文解字》曰:性,人之阳气也,性,善者也。

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董仲舒曰:性者,生之质也。

本,意思是树木的根,枝叶、花朵是末。“本末”“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模式。《大学》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终始,本末等等,中国人一向更为重视“本”,所谓“本固枝荣”,“本立而道生”。本是源头,末是流变。无根之本的花朵,很快就枯萎了。

万物都是有本有末。比如说,妈妈是本,女儿就是末。父亲是本,儿子是末。旧时代作媒的有句粗话,体现出中国人的思维——“买鸡要买肥屁股,相亲要相老丈母”,看女儿是否贤惠,要看妈妈。同理,“有其父必有其子”,话丑理端。

同样,中国人讲性情,性是本,情是末。这个性,不是性感的性。而是《中庸》所言“天命之谓性”的天性、天理。代表形而上本体的性,即所讲的“明心见性”的性。

“情”是什么呢,是人的本性在后天的发展。所谓“七情六欲”,中医“情志论”分七个方面:喜、怒、哀、恐、爱、恶、欲。“六欲”是所说的“色、声、香、味、触、法”。

孟子所言的性善论,是从本源、从人的先天上来说的。

荀子所讲的性恶论,是从流变,从后天来说的。即,人不约束自己,不加以教育,纵容欲望的自然发展,不遵循天理,天天暴饮暴食,夜总会嗨皮,必然带来恶果。

“善”是什么意思呢?

《说文解字》曰:善,吉也。从言,从羊。

善就是好的意思,僧人常说“善哉!善哉!”。从造字的本义上说,是“神态安详,言语亲和”。

这一点,我想每一位家长都有体会,我们的孩子一生下来,有没有凶神恶煞的,有没有一脸的傲慢、一脸的瞧不起人的。这些性情不是本,是末,是后天发展出来的情绪。

情是末,本在性。“性,人之阳气也”,每个人都有阳气,有没有哪位小朋友一生下来就悲观,不想活了要,恐怕没有。

更具体的讲,人的本性有四善端。仁的四个善端:

恻隐之心(仁)

羞恶之心(义)

辞让之心(礼)

是非之心(智)

恻隐之心即是同情心,孟子举“乍见孺子将入井”为例:孩子掉到井里面,不管谁家的孩子,谁看见了都有“怵惕”之心,就算不伸手救,就算他是恶人也会发怵。这个念头就是恻隐心。

羞恶之心:比如,人不穿衣服会害羞。

辞让之心,谦让,并不想什么事都想抢先。

是非之心最好辨认,我想凡是带过孩子的家长都有体会,有一位爸爸带三岁小孩第一次坐飞机,飞机上天了,孩子很紧张,不敢说话,很久了才说“爸爸,我没有变小”。孩子在地上看见天上的飞机很小,以为自己也变小,结果在飞机上,他吃惊的发现自己没有变成“小不点儿”。这就是孩子的是非之心,他想知道自己的判断对不对,是不是这么一回事。这个“是非之心”,现代的说法是好奇心,这个善端,你否定不了,它正是儿童学习成长的基础。

从字义上讲,性本善,只是人有善端,并不是现代汉语里“善良”的善。它只是好、吉祥的意思,是“人之阳气也”——性的自然表现。

 

王阳明四句教是这样讲的:

无善无恶心之体, (理)(体)(空)

有善有恶意之动, (气)(用)(色)

知善知恶是良知,     (显德)

为善去恶是格物。     (明功)

心,寂然不动,“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是无善无恶的。心感于外物,理行乎气中,则有意,即佛法所讲的“起心动念”。

每个人的“意之动”,也就是“起心动念”,都是有善有恶的。比方说看到一位老人上车,你想去扶,这就是善念。但我们更多的是恶念,见别人开豪车、养小三,心生羡慕、嫉妒,或者看见美女起淫心,这都是恶意。

但人是有良知的、有善端的,所以,人可以“知善知恶”。

怎样来“为善去恶”呢?儒家修身的方法是“知止”,比如眼前有美女了,就想像她是自己的亲姊妹。佛家的方法是戒,比如天台宗的止观法有“白骨观”,一看见美女,就想像她肿胀了、青瘀了、溃烂了,这样也不起淫念。

根据上面的这一图表,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体现的正是“理气不二”、“体用不二”,也是佛法所讲的“空色不二”,即“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它是人性的自然,不是圣贤的造作。

好了,“人之初,性本善”的字面意思就讲完了,但它的教育意义何在,它的依据是什么,我们用东西方的经典来印证。

这句话源自《中庸》。《中庸》开篇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金文的“天”这样写:


它像什么,像一个人。为什么?因为中国人认为人应该像天,天就应该像人。这与《·创世纪》是一致的:“按照我们的形像造人”。是说人的本性来自于天。

天命之谓性”,之谓,肯定的意思,天命就是性。进一步讲: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身曰心,在心曰意,在已曰独,在貌曰恭……。《周易·系辞》则言:“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性,是体;善是用,这是天道在人身上的应用。是谓“体用不二”。

也与佛法相通,《大乘起信论》曰:“一切诸法具备三大,体大,相大,用大”。天是体,大是用。

中国文化里至今还保留有关“天”的词汇,认为“天”是我们的家人,称“老天爷”。“天”这个词,在商周时期是至上神,称之为“上帝”,《诗经》、《尚书》里有大量的上帝。南方人称上帝菩萨。

中国人说“天理良心”,人得天理,成其为良心,但人心并不尽良。因此需要学习和教育,人一有善端即扩充之,一有恶念即消灭之,像刚才那位小孩的是非之心,好奇之心,老师和家长要利用它来求知。

那么,天理、天性是体,有哪些“用”、哪些表现呢?

首先,“天之大德曰生”。《》则说:“神爱世人”。不管你是好人、坏人,小猫、小狗。老天爷一视同仁,一样有阳光雨露。

其次,天就是诚,“诚者,天之道”。《大学》“诚,勿自欺也”。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没有坏人,只有自我欺骗的人。“诚者,天之道也”,在老天爷看来,你是什么就是什么,真的假不了,堂上父母可欺,但不可以欺天,也欺不了自己,因为人心即是天心。同样,俗话讲“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再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冬去春来,寒来暑往,老天爷从不偷懒,老天爷今年会不会偷懒一下,春天过了直接来冬天。

孔子在《周易·系辞》的乾卦阐释天德,在坤卦里阐释地德:“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就是“天尊地卑”的原理。一般国学界认为,后世的儒家发扬的是乾卦所象征的天德,而道家发扬的是坤卦的地德。

康有为说,《道德经》得了《系辞》的一半。但是,在孔子、孟子这个源头上,儒道没有分家。

 


二、“人之初”释义

 

 

现在,我们再用西方经典来印证“人之初”,翻开《》的第一页《创世纪》1-26,来看看人是怎么来的?

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

在希伯莱原文里,这位“造男造女”的神,名为,是复数。再翻开《》第二页里,在伊甸园里,造亚当的神是独一神,,他先造了亚当,再用亚当的肋骨造夏娃。

是不是不一样?“造男造女”,意谓着上帝最初造人,男和女是一起造的,男女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男女都是人。

在中世纪的教会里,强调女人是男人的肋骨造的。所以,,女人是不洁的,女人不能成佛,女人不能参与祭祀,女人不能讲道,不能当牧师,只能当修女,现在是不是还这样,我不知道。

再来看看中文经典里对人的理解。

《说文解字》,礼运曰: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道德经》里有三才观:“天大,地大,人亦大”。

再回应前面佛法所讲的“体、相、用”,“天大”是体大,“地大”是相大,“人亦大”是用大。我们知道,刚一生下来就说了一句话:“天上地上,唯我独尊”。以中国文化来理解,正是“天地人”的自觉。同样,小朋友都喜欢的孙悟空,他又叫什么,“齐天大圣”。

体,是本体;用,是实践。中国传统学问是天道的自然表现,光明正大,这不是圣人的编排。所以中国的学问叫《大学》,也是“学大”,学为大人。什么是大人?《周易》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再来说说中国一直以来的人类观。中国人认为,宇宙万物人最贵,强调人与禽兽的不同,具有与禽兽沒有的良知、礼仪等等。这些观念其实很特殊。特殊在什么地方?

第一,体现在语言和思维习惯上,中国对人是没有分类的。不管你是男人女人,老人小孩,成都人、河南人等等,没有分类,都是人。比方说我们去叫人:“张老师在吗,外边有人找!”

这里的“人”,是普遍的人,无论男人女人。粗通一点英语的都知道,英文里没有这样的表述,一说到人,都是指具体的人,是BOY还是GIRL,MAN还是WOMAN。是日本人,还是英国人,必须是确指,不能含混地称人。

第二,在对待人的态度上。虽然,西方社会在法律上废除了,讲人人平等。但西方人至今都是把人分类的。举例一个时尚的例子:贝克汉姆的头发是什么颜色?网上搜索以后,答案参差不齐。而维多利亚的头发又是什么颜色呢?答案是统一的黑色。

为什么这样,因为头发代表了种族。英国最初是古罗马的行省,古罗马把当地土著称为凯尔特人,凯尔特人的体貌特征是红头发。后来,日耳曼人又征服了古罗马。简单说,英国有两大族源:日耳曼人和凯尔特人。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特征是金黄色头发,颜色越浅,越是“纯种的”盎格鲁·撒克逊人。

中国读者对《哈利·波特》最耿耿于怀的是,赫敏为什么不能嫁给哈利,最后嫁给了红头发的罗恩。赫敏是褐色头发,是民族融合后的“杂毛”她下嫁于红头发的罗恩,是英国读者喜爱和接受的。而哈利是黑发,黑发是古罗马高贵血统的象征。



这样我们就能理解,贝帅的婚姻绯闻不断,但一直稳定的原因。维多利亚是高贵的黑发,她当初是下嫁。贝克汉姆的头发是褐色的,随着代言广告和化妆师的要求,时而金色,时而浅灰,时而黑色。

中国人从来没有种族概念,所以不能理解头发背后的“时尚”。在中国,张惠妹、徐若瑄大家不用想,觉得她们是中国人。但是,如果以英国人的眼光来看,首先人要分类,张惠妹是台湾土著卑南人,徐若瑄是赛德克·巴莱人,她们在血统上,更相近于太平洋诸岛上的民族,但是,她们的感情生活有过种族的困扰吗。

第三,中国人不分类,但男人、女人要分别对待,男女是按乾坤两仪的位份进行分别,以达成男女实际上的平等。

一百多年来,女权主义在中国民间一直没市场。西方之张扬性解放、女权主义等等,是因为中世纪教会的禁锢

而中国讲“男女有别,男尊女卑。这里的“尊卑”,非《新华字典》解释的“男子地位高,女子地位低”。“尊卑”是主客关系,是人世的礼仪。所谓“自卑而尊人”,卑是主位,尊是客位。在民间,称别人的父为令尊,称自己的父为家父。在夫妻关系中,妻在主位,夫在客位。因此,男尊而女卑,父虚而母实,实则是女子出嫁以后,在家庭伦理中的“反客为主”。

女人的权柄内化在伦理关系里,所谓“男主外,女主内”,家里的事女人作主。因此,全世界只有在中国文化里,一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惧内”的文化。

“人之初,性本善”,指的是所有人,不管是中国人、白人还是黑人,是人,都有四善端,都是可以成为君子,成为大人。

具体到幼儿园小朋友,全世界小朋友的共性是什么,无论中国人、外国人,无论男孩,还是女孩。有家长说,我家的小孩特调皮,有的说,我家孩子特别的臭美!这都不是共性,共性,是老子在《道德经》所言:“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大家有没有这个体会,三岁的小孩一天到晚地吼,嗓子不会嘶哑。

幼儿是纯阳之体,阳气足,那么,每天诵读《三字经》《千字文》这些有音有韵的读物,有什么意义呢,这是在熏陶和培养孩子的节律感、语感、美感,同时,又让我们的家长、或者幼儿老师们带孩子不至于太累。

至于内容是什么意思,我们相信,很多大学教授也未必能把《三字经》的内容真讲清楚,现在,我们成都弘道书院经过精心准备。只能勉强把第一句讲完,担心我们的孩子被古老的教条束缚,这是杞人忧天。

现代人基于进化论思维,大多轻视传统文化,瞧不起我们的祖先。常常说“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我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来看看是不是这么一回事。

伪时期,东三省成为日本的殖民地。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满洲的经济发展很快。当时,吉林来了一位日本的税务官,他发现,当地对木材商人的征税太过简单、粗放,只有一位税务官在江边点数。大小兴安岭盛产木材,砍下的木材放入松花江,从哈尔滨运往外地,清朝的税务官很轻松,无论树木的大小,只管点数,每一根收多少银子。日本人觉得这样很不科学。于是测直径、量长度,计算出立方,按每立方多少钱来收税,认为这样才公平。

就这样过了二三年,吉林一到夏季就有了山洪、泥石流爆发,近郊地区很多山头光秃秃的。一调查才发现,商人都是唯利是图的,新的税收政策让木材商人再也不愿意跑到深山老林去寻找大树,就近砍伐才比较划算。

这件事传到日本以后,日本法学家、京都大学教授龙川政次郎用孔子“告朔饩羊”这个典故来说明,有些传统智慧不能轻易抛弃。

那么,这个智慧来自哪里呢,用今天时尚的话来讲,这个税收政策是顶层设计,它来自于《礼记·月令》里的“养幼小、安萌芽”。

最后,简单讲一讲传统中国的家庭教育,它有四个规律:

“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中年蓄德”

养性者,何也?养性就是养阳,就是大人所说的养生。《礼记》言:“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

就是说,当幼儿处于宁静状态的时候,才是最接近天性的时候,孩子才会“默而识之”,灵性和智慧才能生长。让幼儿宁静,古代教育有太多太多的办法。今天不多讲了。

为什么养正。《黄帝内经》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不容易生病。那么,如何养正呢,先来说说“养邪”,简单说,现代信息社会的声光电、暴力卡通就是养邪,属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的东西。垃圾食品、转基因激素也都是养邪,这不必多说了。

怎么来养正呢?仅举一例,千百年来中国老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童蒙教育就是养正:中国是乐感文化,民间以口头形式存在的故事、戏曲、评书,几乎都是“养正”的启蒙教育。我以《白蛇传》为例:中国儿童一般会觉得白娘子很亲,她和七仙女一样,为自己的家庭,上到天庭盗灵芝,水漫金山斗法海。女孩受这样的熏陶,会以白娘子为榜样,男孩会觉得女人的不容易,而懂得知恩感恩。



这样的故事,用对人世的肯定来代替宗教,让儿童懂得家庭人伦而长大了不致于。

《易经》蒙卦言:发蒙,利用刑人。刑人就是榜样,白娘子、七仙女等等皆是用榜样的力量来发蒙。另外,中国文明有很多的象:水漫金山这个象是什么,上山下水,上艮下坎,正是《周易》蒙卦。

养志者,何也?孟子曰:“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黄帝内经》又言:“百病由气而生,百病由虚而入”。、

蓄德者,何也,《黄帝内经》再言:“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

中国人讲“本末”,德的本又是什么吗?一个人道德的基础是什么?《孝经》言:“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德本于孝,孝敬父母是一切德、包括我们身体健康的基础。所以说,孝敬父母,蒙学立志,修身齐家,这都是天理的表现。

 




《时代教育▪人物版》

报道这个时代的教育人物

原创保持教育新闻的原创性,和正在推动中国教育变革的关键人物在一起
专业坚守教育媒体的专业性,善于发现和甄别这个时代有价值的教育人
前瞻关注中国教育未来的走向,深度讨论教育未来多种可能性
启迪站在人类智者的肩上,力求开阔读者的视野,启迪教育人思想







订阅电话:028-86957288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