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从前有个山》: 用舞台重构诗词之美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不管“魔幻诗剧”《从前有个山》是不是“魔幻”,是不是“诗剧”,在我看来,它都是在当前中国演出市场不可多得的一次综合表演实践。

    

说它是“综合表演实践”,是我真的觉得很难为这样一种演出形态命名,但又确实为这一种表演形态所具备的潜能所感染。整场演出最让人惊艳的,当然是舞台的整体视觉呈现。我所说的“整体视觉呈现”,并不只是舞台上多媒体的影像画面本身就具备的震撼力,而是创作者以强大的舞台整合力,将多媒体屏幕上的影像、现场音乐以及舞台上演员的声音与身体等等要素,整合成一幕幕不同质感、不同特色以及不同风貌的舞台场景。

    

在这里,我们居然看到多媒体影像可以在多个层次同时展开;在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演员即使只是身着白色的纸质服装,在灯光映衬下的翩然起舞就足够美轮美奂;在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舞台上演员的身体时而在影像的映衬下翻腾,时而在舞台地板上用身体的各个部分敲击出不同的节奏;我们还可以听到,听到演员对于诗词多姿多彩的变奏,听到那虽然不完整的音乐,但却每每有些意外地与舞台的整体情绪结合,给人内心一次次的撞击……

    

这种场面,是我在中国舞台上久违了的。虽然这些精彩的舞台呈现来自一个国际团队的整体创作,但在中国的舞台现有的硬件条件下能够做到如此精彩的呈现,无论如何,都是一次带有充沛想象力的创造。

    

《从前有个山》的起源,是要用舞台的形式与中国古典诗词曲赋碰撞,用舞台语汇重解诗歌。

    

这个任务,注定是一次非常艰难的任务。中国古典诗歌之美,是一种意境,是一种情绪,是一种状态……中国古典诗歌,往往是直接作用在人的情感层面,在这一点上,它和舞台的叙事性并不完全兼容。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舞台不可以与诗歌碰撞,只是,这需要我们具有一种全新的对舞台叙事能力的思考。这意味着,我们用舞台与诗歌碰撞,绝不能停留在过去用影像也好、舞蹈也好,试图直接再现诗歌“意境”的表达方式(类似于以前电视上的声配乐节目或者晚会上的配乐诗朗诵)。诗歌的象外之境,往往是你越直接呈现它,它就会越迅速地从观众的视觉上消失。

    

在这一严峻的挑战下,《从前有个山》形成的以田戈兵为核心的国际创作团队,以其在实验戏剧领域积攒了多年的能量,打破了我们原来舞台表现方式的僵化,让整个舞台的视觉呈现饱满而有力。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部作品是成功的。

    

只是,这样一种“综合表演实践”在破除了原来舞台积弊之后,如何以自身的艺术想象力,再创造出一种新的叙事,对于观众构成强大的感染力,使得观众重新进入、感受中国传统诗词的美——从目前的舞台呈现来说,这个任务,并没有完全完成。

    

目前,这部作品的外在结构,采用了一个女孩在繁重的应试教育压力之下,对于课本上的诗词心生厌烦。而在她进入梦乡之后,在梦中,她才进入到一个由诗词元曲构造的奇幻世界之中。这样一种叙事性,这样一种结构,在今天有着对于主流应试教育的批评,放在舞台上,因为太过直接,自然会冲淡原来创作的主旨。

    

也许,这样一种综合表演实践,可以更为自由地开掘舞台的叙述整体结构。

    

在我看来,在这样一种全新的舞台实践中,它未必真的要“叙事”——即硬要去组织一个事件,一个架构;它也许只要继续发展它现在已经做到的舞台想象力,在这样的实践中,不执着于对学习传统文化中负面因素的批判,也不用执着于在舞台上呈现抽象的中国哲学道理,转而致力于以充沛的舞台想象力,传达出中国诗歌语言、韵律、节奏与意境中的美,带给观众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热情。这么做,其实是在顺应着时代的要求,顺应着当下观众内心的要求,也就自然会更容易为观众接受。

    

如果我们的舞台实践能够较为成功地激发观众的情感,推动观众在古人的诗词中涤洗心灵,在领略诗词曲赋美感的过程中,在徜徉于诗词曲赋呈现出的山水、自然之美的情感中,会悠然生长出的,必然是对承载着诗词曲赋、山水自然的中国文化的热爱。

    

传统文化的复兴,其实,并不复杂——它的起点,可能就在观众坐在剧场里享受到的一个晚上的愉快时光里。


本文刊发于2016年9月8日北京日报热风版



古都热风老广场


本公众号发布或推送的所有内容,

除注明来源外,版权均属北京日报社所有。



北京日报副刊部出品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