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环境抗争?还是参与!?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学人介绍
   党文琦:哈佛大学访问博士学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对能源的开发与应用,使得环境恶化。经典案例不外乎,19世纪的泰晤士河污染、伦敦烟雾;20世纪的莱茵河边化工厂泄露、洛杉矶光化学污染。《寂静的春天》的问世,不仅改变了美国政府的施策行为,更是引起人声鼎沸的讨论和对环境事业的关注,并向人民群众播撒环境行动主义的种子。


      1960年晚期或1970年早期开始,环境抗议行为聚众地出现在学生人群中。这时期的环境运动全是自发式的,为的是引起更多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随着越来越多的公众对环境保护事业的关心,环境组织逐渐成立、并有计划地组织了抗议活动。例如,各国地球之友、绿色和平参与组织了许多环境运动,如、,并企图对政策制定部门施加影响。环境行动的日益高涨,西方各国政府不得不开始反思非环境保护导向的政策实施。很多人都认为,正是大规模环境运动的号召,才得以提醒、修正了政府长期的失误政策。


       我们国家,环境污染随着经济发展的步伐日益严重。虽然近几年经济发展减缓,却不见环境生态改善。2013年的北京雾霾事件,变成如今大规模的北方雾霾,小规模工业区水污染转为整体流域以及各地区水污染。所以环境抗议(或称作突发环境事件)也时常发生,所伴随的民愿则多是阻止政府项目、改变政府政策或是干脆就只要经济赔偿。现在中国百姓的遭受,正如50年前的西方公民。遭受环境污染,为环境保护和切身利益发声。


后来,20世纪80年至90年代,环境保护机构和国家环保部门陆续成立,。西方各国从对环境主义的向往,到开始组织绿党参与选举。台湾的绿党也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所以,西方国家中,自发组织的环境事件减少了。很多学者,,以及解释影响绿色运动规模和抗争程度的因素。研究显示出,,反而促进了环境抗争事件的发生。所以值得反思,是不是中国的环境抗议行为的产生与表达渠道的欠缺有着某种关联?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一种民主的方式让公众参与到环境政策制定中来,成为一种国际趋势。比如说,1992Local Agenda21)、欧盟会议(1998Aarhus Convention)都积极倡导了公民参与。现在的西方,尤其是西欧、北欧国家的环境参与政策相对成熟与完善,每个于环境相关的地方项目,都少不了公民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作者思考是否可以借鉴西方的环境经验,并探索最适合我国国情的参与政策,从而在根源上解决我国频繁的环境抗议行为?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做出一点贡献?



文章为作者原创,若有任何疑问欢迎联系作者讨论。图片为网络图片
本期编辑:花丛街8号
专业的学术分享平台
编辑团队微信号:zzxrbjtd
原创投稿、文章荐稿邮箱:
zhengzhixueren@sina.com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