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马飞教授:精准医疗模式下的内分泌治疗探索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作者:马飞教授

来源:肿瘤资讯

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阳性(HR+)乳腺癌重要的治疗手段,然而其有效性受到耐药的制约。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进步和对乳腺癌的基因组学研究的进展,内分泌耐药的分子机制得以不断明确。在精准医学时代,明确患者的耐药机制,并通过内分泌联合靶向治疗等手段以期克服耐药,使得内分泌的治疗更为精准。


内分泌治疗概况


HR+乳腺癌约占所有乳腺癌的70%,内分泌治疗在HR+乳腺癌治疗中扮演重要角色。经典内分泌治疗药物包括两类,一类为三苯氧胺、为代表的ER 抑制剂,一类为依西美坦、来曲唑、阿那曲唑为代表的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AI)。ER 抑制剂通过对ER 进行抑制,阻碍ER信号通路的激活,AI通过抑制雄激素向雌激素转化,减少雌激素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因两类药物的作用途径不同,其耐药机制亦存在差异。本文将分别介绍目前临床常用药物他莫昔芬(TAM)和AI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他莫昔芬耐药机制研究


TAM是一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ERM),已成功应用于临床治疗30余年,是绝经前HR+乳腺癌的重要辅助内分泌治疗方案。研究显示,约30%-50%的HR+乳腺癌表现为TAM原发性耐药,近年来随着对他莫昔芬相关的遗传药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原发耐药的患者可能与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CYP)的基因多态性有关。


  • CYP2D6基因特征


CYP2D6是细胞色素酶P450家族的一种重要代谢酶,主要在肝脏和其他组织(如肠、肾和脑)中表达,占肝CYP450酶蛋白总量的2%,但却能代谢约25%临床常用药物,而其中50%的上述药物的代谢会受其基因多态性的影响。CYP2D6具有高度多态性,目前发现的突变亚型已超过80余种,这些突变最终导致正常酶代谢活性的丧失、下降或增强。


  • CYP2D6基因多态性影响TAM代谢


CYP2D6基因多态性编码不同功能的药物代谢酶。4-羟-N-去甲基他莫昔芬(Endoxifen)是TAM在体内的主要活性产物,主要由CYP2D6氧化N-去甲基他莫昔芬而来,与ER的结合能力约为TAM的30- 100倍。多项研究表明当基因变异导致CYP2D6酶活性下降或者抑制CYP2D6活性时,血浆Endoxifen的水平将明显降低。


  • 依据CYP2D6基因多态性指导TAM用药


近年来的几项研究提示,CYP2D6的多态性通过影响TAM的代谢,进而导致TAM的治疗疗效的差异。目前,国外已经出台了相应指南指导TAM的用药。如荷兰药物遗传学工作组推荐使用TAM应考虑检测CYP2D6基因多态性:鉴于CYP2D6的PM、IM患者使用TAM具有更高的复发风险,建议这部分患者采用其他内分泌治疗药物替代TAM;而CYP2D6的EM患者在使用TAM时应避免同时使用CYP2D6抑制剂。,因此使用TAM前需要进行基因检测。


  • 中国人群CYP2D6基因多态性和TAM疗效相关研究


2008年发表在《Genomics》的研究,检测了中国大陆4个不同地理位置的汉族人群中CYP2D6基因型,结果显示中国汉族人群中超过半数携带CYP2D6*10等位基因。相比CYP2D6 *1/*1和CYP2D6 *1/*10患者,CYP2D6 *10/*10(T/T)基因型患者的TAM活性代谢产物Endoxifen的血浆浓度显著降低。2008年,来自北京肿瘤医院欧阳涛教授等的研究检测了152例接受TAM辅助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同时分析CYP2D6基因型与患者接受TAM疗效的关系,结果显示,T/T型(*10/*10)患者的DFS(无病生存期)明显劣于C/C(*1/*1)和C/T型。


为进一步明确在明确中国人群中CYP2D6*10基因型对TAM治疗疗效的影响, 计划开展“CYP2D6*10患者TAM对比EXE辅助治疗的研究”,该研究是一个前瞻性、多中心的III期临床研究,入组绝经前HR+早期乳腺癌患者,同时检测患者的CYP2D6*10基因型,CYP2D6* C/C和C/T型患者接受TAM辅助治疗;而T/T型患者将随机分组,分别接受TAM±OFS或依西美坦+OFS。研究假设,对于CYP2D6*T/T型患者,接受依西美坦+OFS治疗,疗效优于TAM±OFS。


AI耐药的机制研究


目前对AI耐药的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ER通路的改变、PI3K通路中第二信使突变、细胞周期调节机制异常等。


  • ER通路改变(ESR1突变)


在接受过AI治疗的HR+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对雌激素诱导基因的主要调节受体——ERα 进行分析发现,约20%-50%患者的ESR1基因存在突变,这种突变引起非配体依赖的ER激活,并最终导致内分泌治疗耐药。目前认为,ESR1突变主要与早期AI治疗有关。而原发性(未经治疗的)乳腺癌标本以及经过TAM治疗的标本几乎不存在ESR1突变。高剂量在ESR1突变的患者中仍可能存在一定疗效。


  • 通路中第二信使突变(如PI3K通路活化)


PI3K 是人类肿瘤中最常发生突变的通路,HR+的乳腺癌,特别是Luminal B型乳腺癌,PI3K呈明显激活状态,抑癌基因PTEN表达下降。PI3K通路的活化是引起内分泌治疗耐药的重要因素之一。BELLE-2研究比较了联合PI3K抑制剂(Buparlisib)和单药的疗效。结果显示,+Buparlisib组的PFS显著优于组;存在ctDNA PIK3CA 突变的患者中,+Buparlisib 较单药能显著改善PFS。


  • 细胞周期调节机制(如CCND1扩增)


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往往呈现异常调控,并因此导致肿瘤生长。导致异常调控的机制包括CDK4/6 增殖和高反应,或基因组失稳,从而使得CDK4/6成为细胞癌性复制的驱动因子。PALOMA-3研究纳入了HR+/HER2-,内分泌治疗进展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给予联合CDK4/6抑制剂(Palbociclib)或单药治疗。结果显示,+Palbociclib的PFS显著长于。


总结


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通过在基因层面对乳腺癌内分泌耐药的机制进行研究,并依据耐药机制给予相应的治疗,使得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更为精准。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

oncologynews@163.com
稿费100-1000元
想单线小编?欢迎随时勾搭
小编微信号:oncologynews

版权属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肿瘤资讯"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