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大”字原本不读dà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现代汉语中“大小”的“大”读dà,但双音词“大王”的“大”却有两个读音:用于称古代国君或诸侯王时读dà,用于称戏曲中的强盗头目时则读dài。另外,“大夫”也是这样:用于称古代职官“卿大夫”时读dà,而用于称看病的医生时则读dài。时常见到有人把该读dà的地方读成了dài,把该读dài的地方又读成了dà。

 

经过仔细的查检和考辨,我发现“大”字古今读音的演变有点出人意料,耐人寻味,值得作一番深入的探讨。

 

作为表示事物大小的“大”,在现代的普通话以及北方许多方言中都读dà,但翻遍了古代所有的字、词典,却找不到可以折成现代dà音的反切资料。例如:

 

《玉篇·大部》:“大,。”《玉篇》为南朝梁顾野王所撰。这是“大”字见于字典的最早音切资料,它读dài而不读dà。《说文》的反切,引自唐代孙俪的《唐韵》,其“大”字的注音为徒盖切,也读dài而不读dà。由此可见,“大”字最早的读音只有一个:dài

 

大概是从唐代开始,“大”字出现了新的渎音,例如杜甫《天狗赋》云:

 

真雄姿之自异兮,

已历块而高卧。

不爱力以许人兮,

能绝等以为大。

 

这里,杜甫将“大”与“卧”押韵。“卧”字《广韵》属“去声过韵”,读“吾货切”(wò),“大”字与其押韵,韵母必定相同或相近。《广韵》将“大”收入“去声箇韵”,注为“唐佐切”(duò),“过”“箇”二韵因音近而可以同用通押。由此可见,“大”字的duò音就是根据唐代已经通行的新的读音吸收进北宋初年编纂的《广韵》中来的,《广韵》以后直至清代的字、韵书,如《集韵》《古今韵会举要》《洪武正韵》《音韵阐微》《字彙》《康熙字典》等,基本上都承袭了dàiduò二音,没有再进一步发展和增添新的读音(“大”通“太”的读音tài及其又读音tuò作为两个不同的字而不算在内)。

 

那么,“大”字的dà音是什么时候进入字、韵书的呢?答曰:民国成立以后,但也不是一开始就有dà音的。我手头有一本1913年(民国二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字典》,其70页下栏“大”字条下的注音是:

 

大,徒盖切,泰韵,又唐佐切,音驮,箇韵。

 

两年以后的1915年(民国四年),《中华大字典》和《辞源》,分别由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出版。前者的“大”字注音与《新字典》相同,《辞源》的注音如下:

 

大,铎艾切,泰韵;又铎饿切,音驮,箇韵。

 

除了反切上下字换了不同的字以外,按照反切原理拼切出来的读音仍然只有dàiduò二音而没有dà音。一直要到1919年(民国八年),,同年出版的《国音字典》才第一次于“大”字条下注上了ㄉㄚˋ(dà),作为全国统一的国语标准音。

 

读者也许会问,你前面写到,“大”字的“唐佐切”(duò)音被《广韵》收录,是有民间的读音作为依据的,这有杜甫的《天狗赋》为证。那么,《国音字典》将“大”字的现代读音统一定为dà,有没有语言的客观依据呢?答曰:当然也有,而且数量要远远超过杜甫的《天狗赋》。它的大量例证就出在元代以北方方言为主的说唱文学杂剧中。

 

我曾经花了两天时间,逐篇查检了《元曲选》《元曲选外编》收录的162个杂剧剧本,发现其中唱词有以“大”字押韵的段落52处。这些入韵的“大”字,共有ɑiuo、ɑ三种韵母。限于篇幅,前二韵下面各举一例:

 

《周公摄政》第四折

天心与人意和谐,

非是臣威风大。

只因君前过改,

禾复起枯树上花开。

 

《小张屠》第二折

那里是哭的声音大,

到来日只少个殃人祸。

儿女是金枷玉锁,

你道他悲理当合。

 

大家知道,元朝时北方话中的人声已逐步消失,元曲唱词中的韵又是平仄通押的。上面所引《周公摄政》一例,押的是ɑi韵,其“大”字应当读dài;《小张屠》一例,押的是uo韵,其“大”字应当读duò。这两例符合“大”字的传统读音。再看第三种韵母的三个例子:

 

《鸳鸯被》第二折

不由我意张狂的惊乍,

谁曾向街巷行踏。

夜深也紧避在屋檐下,

方信道色胆有天来大。

 

《合汗衫》第二折

这打珓儿信着谁人话

无事也待离家。

你爹娘年纪多高大,

怎不想承欢膝下。

 

《看钱奴》第一折

真乃是井底鸣蛙,

似这等待穷民胆量些儿大。

则你那酸寒乞俭,

怎消得富贵荣华。

 

以上三例中的“大”字,押的都是ɑ韵,因此只能读dà,不可能读作dàiduò。这个读音其实已经反映在元代专为曲词押韵使用而编纂的民间韵书中。如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家麻韵”去声中就收有“大”字;卓从之《中州音韵》“家麻韵”去声中的“大”字注作“堂那切”,正好读dà。由此可见,“大”字的dà音,早在元代初年就已流行于民间的口语中,不过没有被收入以记录传统读书音为主的官修韵书而已。

 

上面论证了“大”字dà音的来历,足证1919,是完全有客观语言作为依据的。但是这一规定,并没有被以后编纂的所有词典遵照执行。例如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中华书局出版的《辞海》仍然沿袭《辞源》,只注dàiduò二音而不注dà音。

 

不过,随着时代的推移,由政府职能部门统一规范的读音毕竟影响越来越大,如1935年出版的《王云五大辞典》、1941年出版的《中华新韵》和1947年出版的《国语辞典》,都用注音字母将“大”字的读音统一注为ㄉㄚˋ(dà),全国各地无分南北都在逐步推广普及,其发展趋势已不可逆转。

 

新中国成立以后,新编的《新华字典》《四角号码新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以及修订后新版的《辞源》《辞海》,都无一例外地按照普通话的标准读音将“大”字的正音定为dà,而duò音被废除,只有口语词“大王”(强盗头目)和“大夫”(医生)中的“大”还保留着传统的读音dài。这种情况,完全是人们语言运用的实践长期发展演变的结果。

 

(原载《咬文嚼字》2010年第6期)




投稿邮箱:admin@zdic.net

汉典主站:www.zdic.net

汉典论坛:bbs.zdic.net

汉典手机站:m.zdic.net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