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谭天丽|西西笔下的剩女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图片来源:yuyen3136.wordpress.com




西西笔下的剩女


作者:谭天丽

原载文化研究@岭南二零一年四月三十四



导言

剩女这个名称在五年前由内地输入香港。剩女的意思是年过三十,还未嫁出的女性。很多人说,香港未婚男女数字的失衡是归咎于男的北上娶妻,女的教育水平以及经济能力提升有关。邓小桦在〈像我这样的一个剩女〉一文中,提到从西西的小说《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中的主角中找到剩女的形象。[1]文中女主角的形象是孤独(她没有朋友)、刚强(她不接受这种软弱的行为)、相信宿命、自怨自艾。《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是西西在一九八二年所发表的作品,可见在三十年前的香港已有剩女出现。到底西西是有先见之明,还是剩女其实一直在这个城市里存在?

 

西西的作品一直以来都被推崇为在城市书写中最优秀的,她的文章最能够看到香港的面貌及人们的心态。陈洁仪说:「她的文章中以香港为蓝本,然后再讲城市的生活。有人说西西的小说是城市寓言,即立足于香港。」[2]这驱使我试从西西的文章中寻找都市中的剩女的踪迹。

 

西西作为一个女作家,有别于张爱玲和黄碧云,她不以其性别的身份──女性作为创作题材。她甚少以爱情的角度来描绘香港这个城市。黄继持曾把西西的《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感冒》、《母鱼》、《母亲与湿火柴》等作品列为女性境况系列。[3]西西于一九九二年创作的《哀悼》是最暴露作者女性身份的作品,也是考察西西作品女性议题最佳的切入点。[4]本文就以《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感冒〉及《哀悼》四个故事来了解西西笔下的城市与女性的关系。



女性与城市


香港是一个特别的城市。香港由一个默默无名的小渔村,发展成今天国际大都会,当中经历了一百年英国殖民地统治,回归中国后,,还使社会出现一个中西文化共存的状态,西方的两性平等观念和中国传统固有的男女角色,共同出现在这个城市中。

 

洛枫在《女性与城市》中引述苏珊斯奎尔的话:「都市是解放女性的地方。」洛氏的观点是现代城市是一个开放性和多元化的活动环境,城市包含的种种科技与文明,不但破除了传统社会对女性的束缚,还通过教育与就业机会,让女性享有思考与独立的权利。[5]城市让女性走出「家庭」这个封闭的社会体系,进入一个开放、自由、自主的世界。那到底「香港」这城市能否做到如洛枫所说把女性从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

 

香港女性受教育和就业的机会与男性均等。香港政府在一九七八年全面推行九年普及基础教育,让所有儿童都能进入教育系统,不受家庭的经济环境及传统观念影响,女性的教育程度亦因而显著提高。[6]女性教育的程度提高后,就业机会亦相继增加。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二零一零年),香港的劳动人口接近三百六十八万人,男性约占一百九十六万(百分之五十三),女性则约占一百七十一万(百分之四十七),可算是各占一半香港的劳动人口。[7]

 

从香港女性就业率来看,女性对于香港经济的确占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在经济上,香港女性能够独立,自给自足。但从社会价值上,仍存在中国传统男女角色定型(Gender Stereotyping)的观念。香港出现「剩女」,未婚的女性比男性多。有人归咎于香港的女性欠缺「女性特质」,未能迁就男性。传统女性角色是「女子无才便是德」,无论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经济能力都要低于男性。从而使到男性的优势合理化,以强化男人对异性的控制。香港女性角色变化,颠覆了传统夫妇「男主外、女主内」的局面。

 

另一方面,传统上重视婚姻家庭观念,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因此女性虽然经济独立,拥有自己的事业,但仍然需要以家庭为中心。建立家庭,生育子女,是传统中国女性生命中的最终目的。有研究指出香港女性在考虑是否结婚的理由是「不想错过适婚年龄」及为了满足父母意愿,反映现今香港女性在作出结婚决定时,仍受到社会及家庭压力的影响。[8]

 

城市的开放性、多元化及文明,的确令女性更懂得为自己争取社会地位(如教育和工作等)。但另一方面,社会仍然受到传统男女角色的影响,女性在城市中需要不断周旋于这两种观念之间,经常处于「平等或不平等」、「争取或接受」的矛盾中。

 

「剩女」的出现,反映着香港女性在城市中的困难和挣扎的历程。受过教育以及有经济能力的香港女性,因为了解自己的需要,而懂得为自己的命运作出选择。她们拒绝再被视为男性的依附者,婚姻不再是女性生命里唯一的保障,但可惜在传统男权思想的影响下,部份女性被批评为「剩女」。随着女权思想的抬头,女性的自我意识亦不断发展,但接下来发展又如何?通过文学,女性以性别与权力关系的描写,、经济、文化的压迫。这种以文字去寻找和建构新的女性主体的文体为「女性主义文学」。[9]

 


西西的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是以女性作为主体的思想系统,打破女性在社会上处于弱势的状况,达到两性平等的社会。女性主义乃源于西方的思潮及理论,始于十九世纪,其主张是以女性为中心,对社会中性别不平等的权力和利益关系作出批判,并推动女性权利和议题,、经济及社会应有的角色、地位和形象。[10]以下引述一段西西在董雅兰的访问中的一番说话,从中了解她对女性主义的一些看法:

 

「我不认同以住男性中心的界定,比如一个女子必须结婚生子,这是她的天赋;她是女儿,然后是妻子,然后是母亲。她从来不是自己……女子当然可以结婚生子,问题这必须是她自己的选择,文明社会应该尊重她自己的选择。」[11]

 

西西这一段说话是她看过西蒙波娃的《第二性》后而得到启发。西蒙波娃在《第二性》中提出,女人因为体力较差,当生活需要体力时,女人自觉是弱者,对自由感觉恐惧,男人用法律形式把女人的低等地位固定下来,而女人还是甘心服从。她认为历史上女人从没有得到过权力,即使是在母系氏族社会。她认为必须获得自由选择生育的权力才是妇女真正的解放。西西觉得女性能够独立,不需要依附男性。女性结婚与否完全是自我的价值,或生活模式的追求。这一点和西蒙波娃的观点不谋而合。

 

西西作品《哀悼》的女主角是一位单身的中年妇女,从她在病房中观察一对恋人的喁喁细语,而反思到母亲的结婚状态:

 

「西蒙波娃说,婚姻,是传统社会指派给女人的命运。即使在人口过剩的二十世纪,人们还认为女子天赋必须为社会生育子女,这是她们被迫结婚的理由。不结婚不正常;或者那是因她貌丑、败德,被男人的世界遗弃了。于是,一如我母亲那样,不是寄生在我父亲家里,便是到另一个家族去屈居卑微的一隅。她要和过去切断,加入丈夫主宰的银河系,完全没有走向宇宙,自我发光的权利。」[12]

 

           

图片来源:www.yesasia.com

 

《哀悼》的女主角与西西在访问中的观念一样,对婚姻有着同样看法。女性的身份除了是女儿、妻子和母亲外,她还是她自己。西西又利用「丈夫」主宰的银河系来形容母亲的婚姻状况。她以「寄生」来暗喻传统婚姻女性依附男性的关系,她又以「完全没有走向宇宙,自我发光的权利」暗喻母亲以丈夫为中心,而迷失自我。

 

《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和《感冒》中的女主角也曾有过结婚的机会,但最后二人也选择单身。《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中她情愿选择那可怕但可靠的工作,也不相信男朋友会接受她当死人化妆师的职业:

 

「我曾经想过转换一种职业,难道我不能像别的女子那样做一些别的工作吗?我已经没有可能当教师、护士,或者写字楼的秘书或文员,但我难道不能到商店去当售货员,到面包店去卖面包,甚至是当一名清洁女佣?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只要求一日的餐宿,难道无处可以容身?」[13]

 

女主角曾想过当那些被性别定型属于女性的工作,如教师、护士,或者写字楼的秘书或文员,最后她都没有选择这些职业,因她感到「没有可能」。西西没有明确说明女主角为什么「没有可能」去当那些工作,但她以女主角拒绝当那些传统女性工作,来比喻女性在选择工作时不应以其性别作为考虑因素,以推翻传统社会内性别定型的状况。女主角不是「没有可能」去当那些工作,其实是「不愿意」去当那些工作。西西还以「只要求一日的餐宿」作为选择工作定原则,强调工作的本意是维生,与性别无关。故事的结局是女主角选择了事业而放弃了爱情。

 

《感冒》的女主角小鱼则放弃安稳的婚姻生活,来换取自由和自主。小鱼以没休止的感冒比喻看不清楚前路如何,生命不再有方向。小鱼一直到离开她丈夫的时候,才可以走出看不清楚前路的婚姻,而她的感冒亦终于得以痊愈。西西在她离开她丈夫的时候有以下描述:

 

「挽着一个旅行袋站在街上,我要到哪里去呢?我不知道我要到哪里去,但我总有地方可以去,我如今是个自由自在、清新愉快的一个人了。」[14]

 

西西没有交代小鱼要去哪里,她只是挽着一个旅行袋随处留连。小鱼不再需要受到婚姻的掣肘,自由自在,找回自己:

 

「小鱼强调的是自由自在的『人』,而非说『女人』。小鱼走出婚姻不是建基在男女关系上,而是建立在对『人』的整体意识上。小鱼的女性意识建立在对婚姻的态度上,但最后她的女性意识超越男女两性的范畴,变成追求一种『人』(无性别之分)的生活。」[15]

 

徐霞的理解是西西以「人性」的角度去考虑小鱼的婚姻问题,而不是「女性」的角度。这思想回应了西蒙波娃的女性主义的说法,女性不但需要获得自由选择生育的权力,女性还需要自由选择结婚的权利才可以真正的解放。

 

西西的女性主义是属于温和派,她没有像其他女性主义者对性别不平等的权力和利益关系作出批判。由此可见,西西的女性主义并不存在两性对立的意思,更没有推翻男性在社会上持有权力的意味。她只是借着作品反抗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女性被迫压的状况。西西在思考女性问题的时候是以「人性」出发,而不是「女性」。西西笔下的女主角所追求的是一种人性的自由。文洁华认为:「人性自由的意思是说我们脱离性别(亦即是生理基础)的枷锁,这才是人性的自由,人性是中性的字眼。」[16]

 

西西提出以中性或无性别来看女性的问题,这种中性化、超越性别的文本,可以避免女性主义过分地指责文化中的男性特质,如朱栋霖所说:「避免出现性别主义极端、造成新的性别歧视。重视『人』的意义上创造个人主体性与集体主体性的共识,这是在张扬女性主义的大家所期望的。」[17]西西以比较中立、对男性比较宽容的思维去思考女性的问题。她以一种温和的女性主义思想,超越性别及以「人」为本,形成其独特文体。



城市中的剩女


图片来源:www.nipic.com

 

虽则学者们(文洁华、朱栋霖)理想地认为处理两性问题应以脱离性别,避免出现性别主义极端而造成新的性别歧视的心态去处理。不过,事实上社会内的男女平等,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城市的发展及开放,形成男女的教育及经济上趋向平等,可是男性在心理上及思想上仍未对此状况有充足的准备。男性以消极的态度去面对两性平等,眼看自己失去往日的优势,因此以「矮化」的态度去对待女性。

 

男性以「剩女」来称那些未婚的女性,对女性充满了性别的侮辱。「剩」的意思是「多余,余留下来的」,[18]而且多与物件作配词,如剩菜或剩货等。除了将女性「物件化」,更视未婚的女性在社会是「多余」的、没有被挑选的、被遗弃的。根据《百度百科》对于「剩女」这个女性形象有以下的解读:

 

一、有相当部分的剩女只要没结婚,哪怕三十岁,三十五岁,四十岁,还跟父母住在一起,她们被父母照顾得无微不至,她们在家里的身份永远是「女儿」,而非一个独立的单身女人。她们在法律上是单身,但是在生活方式上不是。

 

二、总认为自己很优秀,择偶眼光过高,对男方的长相、才华、学历、人品、经济、地域等各方面都很挑剔,结果择偶范围狭窄。不良的家庭教育,迟迟不能断奶。

 

三、习惯使她们只重视自己的感受,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自我。比如,很多「剩女」有洁癖,一旦对方在卫生习惯等方面有她看不顺眼的地方,她便无法忍受。[19]

 

当社会解读「剩女」的女性形象时,多将焦点放在她们的年龄和对爱情的态度上作批评。人们对「剩女」的评价是自以为优秀、择偶眼光过高、对家庭太过依恋、太自爱而形成「洁癖」。到底都市中的女性有什么原因,选择单身而变成人们眼中的「剩女」呢?

 


西西笔下的剩女


以下会以《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感冒》及《哀悼》的主角的年龄及对感情的态度的角度,试图分析西西笔下的「剩女」的形象。

 

  • 年龄的困惑


《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感冒》和《哀悼》中的女主角,属于不同年龄的女性。她们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和《感冒》的女主角三十多岁,是有数年工作经验的女性。《哀悼》的女主角则是一名刚退休的中年妇女。

 

《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一文中,西西没有在文中道出她的年龄,她只利用对话来交代:「我已从学校里出来很多年,所以当夏问我是在做事吗?我就说我已经出外工作许多年。」[20]西西以「多年」来回避实际的数字,以避开有关年龄问题。西西以这手法去交代女主角的年龄,来暗示女主角比夏年长。女性对自己的年龄问题(如:「出来做事多少年呀?」、「在哪年毕业呢?」)通常表现得特别敏感。她们常以不太明确的答案来回应,尤其发问者是自己心仪的对象。中国女性始终走不出结婚对象一定要「男大女少」的框框。传统上,男性择偶时往往会选择比自己年轻的女性,对于女大男小的关系存有偏见,相反却乐于接受男大女小的婚姻。因此女性在择偶时没有如男性的自由,只能选择比自己年长或年龄相若的男士为伴。

 

西西在《感冒》中多次强调女主角(小鱼)的年龄──三十二岁。女主角在自言自语中不断强调自己的年龄,尤其是在描述有关她的婚姻的时候。女主角好像在不断地提醒自己三十二岁是要结婚了,从文中可见她凝视客厅中正在交谈的父母时,有以下的想象:

 

「我想,我的父母也不是突然发现我已经三十二岁,他们必定在我二十二岁的时候就冷静地看我的成长与变化,他们必定是一年一年地为我数着数着:二十三、二十四……三十。到他们数到三十,他们一定开始担忧,怎样我们的女儿竟没有一点交游的迹象呢?[21]

 

从西西的描述可看到中国传统女性的适婚年龄是由二十二岁开始。当女性到达三十岁的时候,就会变成家中的「老小姐」,非结婚不可。传统家庭婚姻观念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女性以婚姻为生命的最终目的。西西以女主角由二十二岁数到三十岁来表达她对于婚姻是非常焦急的,她还以「我还有什么选择的余地呢」来表达结婚是她唯一的出路。

 

而《哀悼》是讲述一位退休后得到乳癌的女教师,她和年老的母亲住在一起。以下是女主角一次往医院覆诊后与母亲的对话:「因为上午轮候的人太多,把我调到下午去。这样一来,我可以每天张罗了母亲的午饭,洗罢碗碟才起程。母亲总是深幽幽地埋怨:我年纪大,身体又不好,你为什么不在家里多陪陪我,还要每天上街去。」[22]

 

俗语有云:「女人四十,烂茶渣」踏入中年意味着开始人生另一个阶段。外界对女性踏入中年时的身体及精神健康有种种负面的标签,使女性年龄这话题显得忌讳。[23]

 

西西以母亲对女主角的对话:「我年龄大,身体又不好……还要每天上街去。」表达中年妇女会害怕面对自己的身体,而选择逃避,甚至不愿外出。此外,女性较关注家人,她们为家庭、家人贡献自己:「我可以每天张罗了母亲的午饭,洗罢碗碟才起程」将自己放在较次等的位置。中年妇女的「无酬劳动」经常被别人忽视。女性当踏入中年期、认真检视自我时,发现没有了自己,随年月过去,成就方面更感挫败。

 

  • 感情的世界


《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感冒》和《哀悼》中的女主角,同是单身女子。不过,她们三人的感情路上各有经历。


西西在《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中描写了女主角与家人(怡芬姑母)和男朋友(夏)两段感情。先看女主角与姑母的亲情描写,女主角幼时父母双亡,由她的姑母抚养成人。她继承了姑母的手艺,从事殡殓工作,成为一位死人化妆师。


女主角与她姑母有着不可分解的关系,可见女人世代相传的悲惨命运。女主角承继了姑母的卑贱工作──死人化妆师,一份受尽活人歧视的工作。她不但承继了姑妈的手艺,她还承继了她的命运:


「奇怪的是,我终于渐渐地变得愈来愈像我的姑母,甚至是她的沉默寡言,她的苍白的手脸,她步行时慢吞吞的姿态,我都愈来愈像她。有时候我不禁感到怀疑,我究竟是不是我自己,我或者竟是另外的一个怡芬姑母,我们两个人其实就是一个人,我就是怡芬姑母的一个延续。」[24]


周英雄说:「前者是社会现象(社会歧视──工作),后者属历史问题(恶性遗传──命运);前者为个人的不幸,后者乃女性主义之一大课题。」[25]周氏所指的女性主义课题是中国女性历来所受的歧视。这种歧视可从职业、社会地位、男女主从关系上得到验证。这些歧视,代表社会上男尊女卑的价值意识,这种意识经过内化(introjection),使得女性也自认形秽。女主角因为自己的职业而自卑,一直逃避着夏的感情,不敢向他说出真实职业及对他的感情。


西西在故事一开始便道出女主角与男朋友(夏)爱情的结果:「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其实是不适宜与任何人谈恋爱。」[26]


女主角一开始已经知道恋爱会失败,因她坚信那是命运。李夏说:「描写主人公早已看出夏对她的职业有明显的误解的时候,始终不作任何解释、不如实说明真相。而是让主人公带夏到她工作的地方去,议一切顿时真相大白,这种考虑和作法本身,似乎就包含着这样的意思:把他们的恋爱是成功还是失败的选择,寄望于所谓『命运』的决定。」[27]


女主角除了相信命运外,还有她本身不善于说话,常担心自己会词不达意,她仍期望和夏的感情稳定后才告诉他,而夏其实是一直都不知道女主角是做什么工作。徐霞说:「『我』对男朋友『夏』的种种想法,其实不是两性关系的冲突,而是自己内心的交战。」[28]女主角只是怯懦于去问夏会否接受她的职业,因为她害怕失去夏。从女主角的态度看到传统中国女性,尤其面对爱情及婚姻问题的时候,总是怯懦、胆小及怕事的特性。


《感冒》中的小鱼和好友楚有一段很暧昧的关系。小鱼和楚是多年没见的旧同学,楚是小鱼的心仪对象,但她一直没有向他表白,直至二人毕业后再次碰见。小鱼和楚志趣相投,他们有共同的经历(校园生活)以及共同的嗜好(听古典音乐)。楚应该是小鱼的理想对象,但小鱼拒绝了楚一起私奔的邀请:


「们可以一起离开这里。」楚说。

「我们可以到别的地方去生活。」楚说。

「我可以这样一走了之吗?我能吗,到哪里去呢?是的,楚说,天涯海角,我们总有地方去,只要我们可以在一起。但我可以一走了之吗?……我母亲又是一个患了高血压的人,她如何受得起这样的刺激呢。楚老太太又怎样,我们走了,她就剩下孤零零的一个人了。」[29]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小鱼的婚姻是父母所安排的。虽然小鱼的婚姻有点像「盲婚哑嫁」,但碍于「父母之命」,就算不意愿,也都要顺从。此外,父母年老需要被照顾,身为子女,需尽孝照顾双亲,因此拒绝了楚的私奔要求。

 

小鱼到了适婚年龄,因受不住社会给适婚女性的压力而与一个她不爱的人结婚。小鱼的配偶(未婚夫/丈夫)一直没有名字,只是以「我的未婚夫」和「我的丈夫」来称呼。小鱼的丈夫对她百般迁就,尽管不喜欢听古典音乐,也会陪她去听:

 

当我问起会是什么节目的时候,他只说:是贝多芬吧。你喜欢贝多芬,是吗?他其实是不懂得音乐的,对于音乐,他也不投入……当序曲中的《胜利交响乐》重现的时候,我看见我的丈夫打了一个呵欠……中场休息的时候,我的丈夫如释重负地到大堂去喝一杯酒。」[30]

 

丈夫就算对她处处关心,但一段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会长久的,所以她最后还是选择离开她的丈夫。

 

《哀悼》中西西有大量亲情和友情的描述。西西经常在文中提到女主角和母亲的亲密关系。在篇章〈东厂〉中描述母亲病倒后,女主角为母亲处理便溺:「在床上铺上塑胶枱布,提一只水桶到床前,替母亲抹干净,换上干净的裤子……家中没有人,我关上门窗,锁好门,陪母亲上十字车一起到急症室求诊。[31]

 

在篇章〈肝胆相照〉中有以下描述:「上午下午都上医院,路途太远,也太辛苦。谁煮饭给母亲吃呢?」[32]

 

女主角在病重时亦需要照顾母亲,这是传统子女孝的表现。女主角躲在家中,为的是照顾好年老的母亲,甚至自己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时候,仍牵挂着母亲。有些未婚女性,躲在家中并非是因为长不大,而是有更大的负责任──照顾家庭。未婚的女主角为了照顾家庭而选择单身,那么在她病倒时,又有谁照顾她呢?在篇章〈梦工场〉女主角与友人有以下的对话:

 

「在这个世界,我有什么可以和别人相比?财富、姿容、学识、健康?都没有,可是我有朋友……那次在私家医院做手术,阿真和一群朋友来探病,后来朋友离去,她坚持要留下。她怕我晚上寂寞、睡不着、疼痛,就在我的床侧租来一张折床……以前我们常结伴五个人、十个人一起去旅行……朋友竟要不断替我取便盆,倒小便,非常尴尬。」[33]

 

中年未婚妇女,尽管得不到家庭的保障,朋友也是最佳的支持。传统家庭照顾功能是难以取代的,只有家人才可以在物质上和精神上毫无保留地互相照顾。[34]女主角的朋友虽然不是她的家人,但也为她提供物质上「不断替我取便盆,倒小便」和精神上「她怕我晚上寂寞、睡不着、疼痛,就在我的床侧租来一张折床。」的照顾。西西在这里预告「剩女」的结局,就算没有婚姻、没有子女、没有建立家庭,但生病时仍有朋友不离不弃,可见婚姻家庭带来的所谓「照顾」也不是不能够取替的。



剩女的真相


从西西的文章中,看到未婚女性的确有着城市中「剩女」的特质:年龄三十岁以上,有事业和以家庭为中心。但她们并不是人们说的自以为很优秀,择偶眼光过高,长不大,有洁癖的人。

 

从西西的故事,看到女主角们不婚或未婚都是自己的选择。城市的开放和文明,解放了她们受到年龄、婚姻的约束。女性个人的存在价值,不再系于婚姻、丈夫和儿女的身上。婚姻,不再是必要,那她们想要什么?

 

《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的「她」要事业;《感冒》的「她」要理想生活;《哀悼》的「她」要家人及朋友。西西笔下的「剩女」其实是一群拥有自我意识、独立人格和生活方式选择权的优秀女性。她们有事业和故事,有追求和要求,有技能和情趣,有圈子和朋友,只是没有结婚。正如西西说:「女子当然可以结婚生子,问题这必须是她自己的选择,文明社会应该尊重她自己的选择。」

 

「剩女」其实一直都存在在城市里,只不过随着城市急速变化,现代化的逐步推进,她们的踪迹越来越明显。女性的独立性越来越高,对男性的依附程度必然越来越低,更加注重自我的感觉,结婚的愿望也就不那么强了,也就有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被剩下……


Notes



[1]邓小桦(2010),评论《像我这样的一个剩女》,香港经济日报。

[2]黄茂林(2002),西西的几个侧面──观察、角度与阅读,《作家》第17期,第164-168页。

[3]黄继持(1990),西西连载小说:忆读再读《八方文艺丛刊》第12辑。

[4]徐霞(2008)《文学.女性.知识──西西《哀悼》及其创作谱系研究》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P.14

[5]洛枫(1993),女性与城市─试论吴美筠的诗、黄碧云的小说、林忆莲与刘美君的流行,《素叶文学》第41期。

[6]性别研究中心(2011)《性别研究资讯 No.22》,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

[7]香港政府统计处(2010)《女性及男性的统计数字-劳动人口特征》

http://www.censtatd.gov.hk/hong_kong_statistics/gender/index_tc.jsp

[8]香港电台(2009),《香港女性感情生活及与伴侣关系-调查报告》。

[9]王光明(1996)香港「女性主义文学国际研讨会」述评《香港作家报》第8期。

[10]Fisanick, C.(2008). Feminism. Detroit: Greenhaven Press.

[11]董雅兰(1992)《西西翱翔书本银河系》,《诚品阅读》,第6期。

[12]西西(2010)《哀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p.43

[13]西西(2010),《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p.101

[14](13) p.134

[15](4) p.173

[16]文洁华、周兆祥(1997)《读书人座谈──文性主义美学及其他书人》。

[17]朱栋霖( 1996)《女性主义文学的迷思》《大公报.文学》第201期。

[18]《在线新华字典》http://xh.5156edu.com/html3/2052.html

[19]《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04328.htm#5

[20](13)P.90

[21](13)p.112-113

[22](12)P.180

[23]香港女青年会(2011),《中年妇女「快乐指数」属乐观水平报告》。

[24](13)p.89

[25]周英雄(1988),爱情与死亡谈《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的女性意识,香港文学第37

[26](13)p.99

[27]明善、李克勤、李夏(1992),关于香港大陆两篇小说的对话西西《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与苏叔阳《生死之间》比较分析,香港文学,第94

[28](4) P171

[29](13)P.122

[30](13)P.129-130

[31](12)P.222

[32](12)P.187

[33](12)P.133

[34]李骏(2005)《传统家庭之孝养和现代家庭与社会之共同养老》,香港:



“文化研究@岭南” 电子杂志


杂志以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硕士学位课程(MCS)在读学生、毕业生(MCSian) 的优秀论文作为主要内容,欢迎广大读者打开“阅读原文”,前往 www.ln.edu.hk/mcsln 了解更多。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