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散文随笔:渭水人家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渭水人家


                宝鸡/吴利强


我生长在陕西的关中,是渭水河畔的苞谷糁子、小麦面喂养我长大。这里明显的四季变化,适宜植物生长的温带气候,以及肥沃的渭河平原,共同缔造了良田万顷、物阜民丰的古陈仓。

循环往复地耕耘在这片热土上的庄稼人,正趁着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改革劲风,热情洋溢地奔走在建设新农村、建设小康生活的光明大道上。农民们赶上了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眼界开了,思想活了,他们学科学懂技术,努力探索奔赴小康社会的新路子。他们有的在家里干起了家禽家畜养殖业,有的建起了蔬菜大棚种植反季节性蔬菜销往全国各地,有的承包土地建果园,有的办商店搞批发,有的搞租赁跑运输,有的开饭店集餐饮娱乐住宿为一体,更多的是建筑行家里手们成立了建筑工程队,为本地的城乡建设添砖加瓦做贡献……农村已经完全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抛弃了往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正以前所未有的惊人速度向前发展。

走进今日的新农村,看到的是井然有序的街道,排列整齐的小洋楼,干净宽阔的水泥路面,以及花团锦簇的农家小院。村中心的街道也繁华起来了,商铺林立,日用百货、生活用品、服装布料、水果蔬菜、娱乐餐饮等应有尽有。街市上人头攒动,生意兴隆。人们在兴致勃勃地选购日用所需,饶有兴趣地品尝着各种风味小吃,其乐融融地享受着自身劳动所收获的那份满足和喜悦。

村巷里,一些老大娘重操旧业,丢弃多年的手工织布,如今在这宽裕闲散的日子里再次兴盛起来。她们把这干净光滑的水泥路面当成了手工作坊,用各色细长的棉线纺织出五彩斑斓的粗布,然后缝合成床单,把它作为闺女的时尚嫁妆。粗布单子不只是色彩绚丽,皮实耐用,更多地寄托着娘家人对出嫁闺女的殷殷教诲:一来让女儿时刻铭记家训,不忘勤劳朴素、贤惠孝顺的传统美德;二来期望女儿能把这个“关中一绝”的手艺世代传承,发扬光大。一些老大爷们则在门前的树荫下悠闲纳凉。他们或者两人一堆在对弈,或者三人一扎在掀牌,或者四人围成一桌打麻将,他们个个面露喜色,神情悠然自得。小孩子们在大人的带领下,兴冲冲地跑出庭院,来到村中心的文化娱乐广场,各自玩起了喜爱的玩具。有的压跷跷板,有的荡秋千,有的登椭圆机,有的坐上了荡椅,稍大一点的孩子还学着打乒乓球、篮球,跟着大人学象棋、下围棋……他们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美好童年。爱好运动的老年人也自发组织起来,他们在广场一角练起了太极拳、健身操,扭起秧歌办起自乐班,三天两头还要举行个门球赛、板羽球赛、健身操大赛等。农村各种文化场所的建立,健身器材的普及,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业余爱好,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同时,也向我们展现出了一个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桃花源式的生活美景。

夏收秋播是农人们最繁忙的季节。小麦成熟了,一望无际的田野变成了金色的海洋。农人们开着自家的农用车来到田间地头,装满了由收割机刚脱了粒的小麦,然后喜滋滋地运回家,散开在自家门前的水泥路面上晾晒。家家户户七八亩地的小麦,用不了三四天的时间就都已晾晒完毕,颗粒归仓了。过去那种需要老牛慢慢悠悠耕作个把月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代替它的是快速便捷的旋耕机,只需十几分钟就把整个土地翻个底朝天,既松软又厚实,一寸不落。播种机能将种子均匀地散布在土壤里,深浅适度,最益于种子的发育成长。玉米种子在土壤中历经发苗、生长、开花,三个月后便长出了硕大金黄的玉米棒子。在玉米生长的期间,农人们得跟着玉米的长势进行田间管理,除草、施肥、培土、浇水,样样劳作都误时不得,偷懒不得。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丰收的喜悦,看着日益长大、子粒饱满的玉米棒,农人们即使付出了太多辛劳,在此时,也将化作为丝丝甜蜜的回忆。

转眼间,三个月过去了,又到了一年中第二个收获的季节——秋收。农人们把从地里掰回来的玉米棒剥了皮,让它露出金黄色的胴体,再用叶子把它们两个三个的绑在一起,然后把它们挂上事先支搭好的木屋(里面是纵横交错搭起来的架子)。等到黄澄澄的玉米棒挂满架子后,在农家院落里就变成了一座座名副其实的金屋。

剥下的玉米颗粒经过晾晒碾成玉米糁子,粉碎成大一点颗粒的我们叫它大颗糁子,粉碎细了的叫它玉米糁子。大颗糁子可以熬成稀饭,却比稀饭要劲道,要香甜。玉米糁子熬作粥后,把它舀在碗里,再往上面夹些各样小菜,便成了最黏最甜最香的美食了。我小的时候,每天的一日三餐几乎都是:早上的玉米糁子,上午的面(条),晚饭吃凉干面喝稀饭。现在就不同了,鱼肉、蛋奶、蔬菜门前有,包饺子蒸米饭随你便。虽说如此,可早已习惯了吃搅团(由玉米面做成的粘稠状面食)的我,对吃搅团总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愫。我会常常隔些日子邀请亲朋好友来家做客,大家一起动手下厨,剥蒜的剥蒜,搅搅团的搅搅团,炒小菜的炒小菜,然后热热闹闹地吃上一顿温情四溢的搅团。因为如此,搅团也成了我维系亲情、友情的重要纽带,我也更希望我的亲人、朋友、邻里能像搅团那样相处得亲密无间、和谐美满。

刚出锅的搅团盛在碗里,像刚出笼的蒸豌豆花,又细又软,黄澄澄的冒着玉米的香气,再往上面浇些油泼蒜泥汤汁,吃起来软软的,滑滑的,辣香辣香的,即使吃到肚子里也觉得有股暖流在涌动,给人一种荡气回肠、沁人肺腑的舒心与坦然,这就算热吃了。还有一种吃法称为凉吃。将刚出锅的搅团,经过有(许多)孔的漏勺跌入冷水盆中,搅团受冷后凝成花生般大小的面团鱼儿。捞进碗里后,再浇上油泼蒜泥汤汁,或拌上煮熟的绿色蔬菜,看起来色彩分明,吃起来也嫩滑爽口,这是我小时候最肯让母亲做的一种好玩又好吃的面团鱼儿了。当然,把搅团晾冷后切成条儿吃也别有一番滋味的。俗话说:“搅团要好,七十二搅”,要想吃到光滑细嫩的搅团,必须在出锅前搅拌个百十回合不可,否则,就很难保证能吃到称心如意的搅团了。经过多年工艺改良的搅团,到现在已经是誉满三秦的风味小吃了。

秋去冬来,当人们喝过腊八粥(小米熬成)以后,乡亲们就开始购买年货准备过春节了。农人们的生产劳作到了年终已经基本结束,他们歇了工,于是,腊月成了农村人调养生息,走亲串户聚敛人气,交流总结劳动经验的最佳时节,也是他们最热闹最开心的日子。首先,由村上德高望重的老人们牵头,他们会聚集在一起未雨绸缪,运筹帷幄,思量着今年怎样过好年,举办好正月古庙会,商讨着该邀那个剧团,该请哪位名演前来为古会助兴演出,由谁担任会长料理全盘,谁来挑选新人新马组建本村拿手的高跷、马社火表演,谁来组织训练锣鼓队、仪仗队,在正会那天由谁负责运输与安全维护等,盘根错节的一系列活动,经他们一合计,都安排得有板有眼,井然有序。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就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排练。整个腊月,老老少少,都齐心协力、全力配合,为演好节目,过好一个风风光光、热热闹闹的古会而积极备战。及至到了正月古会当天,常常会吸引方圆数十个村,成千上万的人前来观看,真个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就算开始过小年了。按传统的习俗,人们在当天须得烙烧饼,用烧饼祭祀,才可请来灶神爷,这一天也就称祭灶。这些传统习俗无疑都寄托了人们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随着除夕的临近,家庭主妇们开始在锅灶上有条不紊地忙开了。崭新锃亮的电磁炉、高压锅、电饭锅、电饼铛、微波炉等一系列的现代化厨具早已纷纷入住到了千家万户,农妇们也告别了过去做饭时烟熏火燎的困扰,他们既干净又利索地忙碌着:蒸馍,煮肉,炖汤,烧菜……各种佳肴美味的香气随即溢满了房舍,袅袅的炊烟飘荡在大街小巷,和着零星飘落的雪花与偶尔传来的阵阵爆竹声响,使静谧的村庄沉浸在了年味十足的幸福之中。

渭水汤汤,流不尽日新月异的无穷岁月,流不完家乡人恋乡爱乡的绵绵情怀……


    【作者简介】吴利强 ,笔名田园 、青叶、望云。1999年毕业于陕西教育学院,小学语文教师,系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宝鸡市作协会员、宝鸡市职工作协会员、西府文学社会员,有三百多篇(首)散文、小说、诗歌、杂文和论文发表在报刊、微刊和网刊,曾获得全国、省市征文十多项奖励。


*************************************


怀念我的老师

 

                       宝鸡/史英杰

 

又是一年开学时,听到声声“老师好!”的问候,看到眼前活泼可爱的孩子们,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小学时代,想起了我最敬爱的老师——小学五年级时教我数学的史志峰老师。

史老师中等个子,背有点驼,腿有点弯,走路有点跛。他活跃在校园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也是一些人打趣的谈资。

史老师多才多艺,能弹琴、会画画、写一手漂亮的字,善于打一场霸气的乒乓球,简直是我们眼中的神话!不管是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他都写得出神入化。板书的楷体字端正大气、毛笔的行书行云流水、黑板报上的仿宋体、板报画让人目瞪口呆啧啧称赞!校园里的几块黑板似乎永远是史老师在写写画画!据说他还是我们学校的“笔杆子”。对了,史老师还兼大队辅导员和我们的美术课,是我水彩画的启蒙老师,我当年的水彩画在他的指导下画得可是顶呱呱。史老师还会拉二胡、拉手风琴、弹脚踏风琴。八十年代初,二胡、手风琴、脚踏风琴是我们在学校能见到的仅有的乐器。课间经常能从他的办公室传来悠扬的乐曲。

每年“六一”儿童节,史老师便是我们所有节目、所有队列的总指挥,前导队、锣鼓队、仪仗队、舞蹈队、合唱队、各班代表队都归他管。操场上训练时那铿锵有力的口号声、嘹亮的哨子声、手风琴的伴奏声都来自他的精彩演绎,仪仗队前面的大幅漂亮的宣传展板也出自他的手笔。

史老师还有一手绝活,用钢针在钢笔上刻唐仕女图。为学生在钢笔上刻仕女图是史老师对听讲认真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的奖励,那些仕女图寥寥几笔却栩栩如生。我至今还保存着史老师为我刻过仕女图的钢笔,那枝笔上还刻有我的名字。那时候,我多么想长大以后成为像史老师那样多才多艺的人!

史老师工作认真负责,有时为了给个别学生讲题,放学了还留在教室直到学生听懂为止。有一次放学回家的路上与史老师同行,他问起我最近有哪些问题还不明白。我如实回答,史老师边走边给我讲,见我还不理解,他索性蹲下身子捡起一截树枝在地上边写边讲,直到我听懂为止。那一幕早已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终生无法忘怀!

除了教好数学课史老师还教我们语文技能。他见我们查字典速度慢,便教我们快速查字法。把汉语拼音音序的大写字母按字典内相应的内容写在字典的侧面,只要知道字的拼音直接翻到音节的第一个字母页,再根据音节找要查的字。我们觉得有趣极了,争着玩比赛查字典的游戏。我们上小学时,同学们使用的是新华字典,史老师还教我们查四角号码字典,让我们多了一项语文技能。我至今还记得他教我们的查字口诀:“横一垂二三点捺,叉四插五方块六,七角八八九是小,点下有横变零头……”

一个数学老师除了教好数学还叫我们语文技能、培养我们的美术和音乐兴趣,不能不说这是处于对孩子们的关爱、对教育的热爱。时至今日,回忆起往事我胸中仍然激荡着深深的感动和由衷的敬佩。

几年前听说史老师在老家因脑溢血离开人世,悲伤之情难以言喻。史老师用言传身教开启了我人生的理想之门,让我有了努力的方向。尽管我终其一生也难以企及史老师的才华,但是我有幸当了一名教师,史老师对工作的热情、对学生的爱心、培养学生兴趣为学生长远发展的教育思想深深地根植在我的内心深处,让我在教育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

又是一年开学时,敬爱的老师,愿您在天堂安好!

 

【作者简介】史英杰,陕西宝鸡人,小学教师,文学爱好者,西府文学社会员。多篇散文、诗歌发表于《西安铁道报》《铁道旅行》《教师报》和网络刊、微刊。


**********************************************

 

名医张炜(外一篇)

 

                           ——郭恒强/文

 

其实他叫张小炜,20年前他是我的学生,那时我带小学毕业班。 

    曾几何时,为了生存也为男人对家庭的责任,我选择了走下讲台走出校园。而那时候的他,也由原来的小男生变成了大小伙子,卫校毕业后在他叔叔的小诊所里帮忙。这期间,我们其实也有近十年没见过面了。

巧遇发生在2002年初夏。因为妻子生病,我陪她到一街之隔的诊所就诊,一为就近图方便,二为仰慕诊所主人的医名。走进诊所,迎门摆着的两张桌子旁,相向坐着一老一少两位穿雪白大褂的医生。面冲门的老者就是诊所的主人,姓张,他的旁边站了一长串待诊的患者,男女老幼都有,不时传来某位患者痛苦的呻吟声。奇怪的是,在老者对面背对门坐着的年轻人跟前,却没有一个求诊者,这与对面老医生的忙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很显然,年轻人在坐“冷板凳”。尽管他看似漫不经心地埋头翻着一本药物书,但从他不时地拿起笔又放下的细微动作,却暴露出了他内心的焦躁。由于要赶着上班,加之老医生旁边排队的人太多,估计没有一个小时根本轮不到,所以我就顺手按妻子坐在了年轻医生旁的凳子上。

“老师!”一声略带惊喜的呼声中,年轻人一下子站了起来,我下意识抬起头,入眼的是一个瘦高个儿,有一张白皙秀气的脸,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镜片后露出的是一双安静多于灵动的眼神。这眼神是那么的熟悉,但一时之间又想不起来是谁,我不由得再次注意地打量着他。

“我是张小炜!您的学生!”哦!我的记忆闸门一下子被打开了。对,是他!是那个资质很不错,但学习老那么漫不经心让我着急的张小炜,我还到他家做过家访呢。握手,寒暄,简单的交流中,我知道他中专毕业三年了,因为进不了正规医院,怕荒废了所学,就暂时跟着本家叔叔一边帮忙一边等机会……给妻子看完了病,他很客气地送我们走出诊所门,并连声感谢我对他的信任,感谢我的妻子成为他今天的唯一一个问诊者。

    此后每年,我与我的家人总免不了有几次去诊所就诊的机会,每次去,我都尽可能地找他诊治,其实就是为了多给他临床实践的机会。虽然开始免不了惹来妻子的几声嘟囔,不过幸好他配的药越来越有效。慢慢地,我发现找他看病的患者越来越多了,他的身旁,由开始候着的三五个人变成了十多个,甚至更多。我内心暗暗地替他高兴。

    最近这几年,大概是随着临床经验的增加吧,他的医术和口碑也越来越好,在患者中的知名度和人气直盖他那位半生行医的叔叔,不光县城里的人找他,连几十里外山区来的病人也慕名而来,有时都排不上队。再去找他看病,连我也只好腆着脸“加塞”,承受着其他患者如芒的白眼蒙他照顾优先就诊。

    如今,小炜在我们这小县城里已是一代名医了。他的叔叔因为年纪老迈已不大到诊所的正堂给人看病,只是偶尔过来走走看看,他理所当然成了诊所的台柱子。比起正规的医院,诊所还是小,但已由一间半的门面变成四间门面带一个独院的规模了。病人一年四季涌涌不断,有百分之八九十多是冲着他来的,大堂里常常人满为患,有时候诊的队伍会一直排到门外的人行道上,医务人员也增加到八九个,据说每天的接诊量顶得上普通地段医院一个月的接诊量,还吸引来了县中心医院的两位资深护士加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的医术和知名度一点儿也不比县医院的那些专家们差,这让我常常对我们这个社会独有的“身份”门槛问题有了新的不同的认识。

有趣的是,当初他坐的那条板凳现在由另外的人坐着,板凳依然冷,坐着的人依然显得焦躁和尴尬。不过“冷板凳”上坐着的已不再是年轻人,而是一个老头,据说曾当了40年的医生。

“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更比前浪高”,“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十年磨一剑,剑出如奔雷”。我想,这些个词儿大都是为他,也为那些与他一样脚踏实地、不断上进的人准备着的吧!

     2011年11月


 

永远的孺子牛

                    ——我的老校长邓满满追忆

     

【按】:又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作为也曾为人师的我禁不住心潮澎湃,那些过去的青春岁月,曾经的熟悉面孔和盈耳的稚嫩笑声又一次抑制不住地在心底和脑际翻腾。青春无悔,岁月悠悠。当鲜花与歌声漫天飘扬的时刻,我却不由得记起了我的老校长——邓满满。但愿我的怀念化作一束九月的雏菊永远地陪伴他!

    13天,在普通人的日历上,仅是两个平淡无奇的工作周,但2004年9月1日——9月14日这13天,对西关小学的1500名师生来说,却是一段揪心扯肺、魂牵梦萦的漫长日子。因为在这13个日日夜夜的每分每秒里,他们无限敬重和爱戴的老校长邓满满同志,正在梦魇般无知无觉的未知世界里努力积蓄起生命的余勇,与潜伏在他体内达八年之久的高血压病魔做着最后的殊死抗争。

    9月1日骤然昏倒在岗位,直到9月14日魂归教育,13天的时间里,这位宽人严己,以忠厚实干著称于陇县教育界的实干家、共产党员、宝鸡市“优秀小学校长”,没有睁过一次眼,没有说过一句话。翻遍他所有的遗物,人们既找不到任何一纸对亲属子女的遗嘱,也找不到任何一字对党和组织的要求。他用无声的13天弥留时光走完了投身教育34载,振兴西关小学13年的最后历程;用他最后生命里心脏的每一次律动,血液的每一次脉冲,向教育、向学校、向曾与他朝夕相处并肩耕耘的同事,以及每一位关心爱护和熟识他的教育界领导,再次显示了他刚直倔强、稳健执着、埋头苦干、不求闻达、不思索取的“孺子牛”个性魅力!

    苍天无眼,令教坛痛失精英;人间有情,让名师德范长存。怀着这样的心境,作为邓校长的生前故旧,凭着对他的了解,通过访问座谈、翻阅遗稿遗物和日记等形式,透过他从教数十年,尤其是在西关小学13年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终于触摸到他灵魂的震颤,走进了他貌似朴实无华,实则丰富厚重的内心世界。

 

一、躬耕教坛数十载  德范足堪慰乡邻

 

    邓满满同志生于1952年8月13日,系陇县城关镇晁家坡村人。中共党员,中师学历,小学高级教师。1970年参加教育工作,先后担任城关镇晁家坡小学教导主任,高堎中心小学教导主任,新集川乡中心小学校长,陇县西大街小学教导主任,城关镇南道巷小学校长等职务,1991年担任城关镇西关小学校长之职直至病逝。

    遍查邓满满同志的工作履历和个人档案,我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发现,无论是近在家门前还是远在几十里外,无论身在山区还是身居城镇,从民办教师到公办教师,从普通教师到县域名校校长,34个风雨年头里,不管条件、环境怎么变,为家庭、为个人他从未请过一天假。反过来,为教育、为学校他却连国家法定的寒暑假都搭进去了。远的不说,就以他在西关小学的13年为例,有资料表明,13年中的26个寒暑假,880多个假日中,有600多天他是在学校度过的。

    在邓校长生前,与他并肩携手共同管理西关小学多年的两位副校长曾不止一次地听到过他妻子的埋怨:“夏收秋播两不着家,好像学校就是你的家!”而每一次都被他斥为“头发长,见识短”。在为邓校长治丧期间,,工作人员也不止一次听到乡党邻居们的感叹:“老邓这人太认真了,太真就免不了身疲心累。”“这人嘛,和我做了五年邻居,前后说过的话加起来还没有两袋烟长。他太忙了,平常不见人影,就连双休日和假期也照不了几面。你看这院子,房盖起来都多年了,除了一面由邻居砌成的院墙,其他三面都还敞开着……”

    妻子的埋怨未必就是一种真的指责,而乡民们满含惋惜的议论却当真源于世界观的不同。他们不知道,早在踏上这条从教之路的那天,我们的邓校长就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党,交给了关乎名族衰荣的人民教育事业,并以“孺子牛”般的忠诚老实,锲而不舍,一步一个脚印地为之奋斗了34个春夏秋冬。不过,幸好他们还能理解:比之普通意义上的自然死亡,邓校长这样的死,其实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荣耀,是一种会被人老几辈子不断耳传口颂的荣耀。也因此,他们才会丢下自家的事情,自发地为这位荣及乡邻的邓老师的丧事前后奔忙,并在其后的日子里不断津津乐道。

 

          二、 刚柔兼济    夯实基础  稳中求进    图谋发展

 

    在邓校长从事学校管理的26年中,其足迹遍及县内三乡六校,每到一处,他都把学校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当作第一要务来抓,真正做到了“走一校,兴一校;走一校,红一校”。

    1991年,当他接到就任西关小学校长的调令时,摆在他面前的是怎样的一幅场景啊:高矮不一的课桌,年久失修的校舍,坑坑洼洼的地面,不足10平米的斗室里数位老师轮流办公的艰难,再加上两面高楼与前后两条大街夹成的狭小空间,曾令他旬日间白发陡添。经过一段时间的细心观察,他却惊喜地发现,尽管条件艰苦,但老师们专心治学、团结协作、比学赶帮的敬业精神却明显优于其它各校,这让他紧锁多日的愁眉为之舒展。一位与他生前私交甚深的文化界领导曾坦言:“刚进西关小学时,满满的确被愁坏了,学生多,教师少,师资配备不均衡,再加上校舍及周边环境这两大难题,曾让他好一段时间劳神。”

    然而,正是这位当初还蓄着庄稼汉发型,脚蹬黄胶鞋,肩挎旧草帽,第一天上班被门卫当成赶集的老乡反复查问的朴实校长邓满满,却在其后的十年时间里,通过向社会各界多方呼吁,争取立项,同时积极配合县镇领导共同论证规划,集资施工的方式,终于使西关小学旧貌换新颜。如果说前后两座总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造价200多万元的教学大楼凝聚着全县人民的共同心血和努力,也凝聚着邓校长的点点心血,那么其它新建的11间平房,3000平方米的砖铺操场,1500平方米的混凝土路面,13台教学微机,近100套教师办公设施,200多套崭新的课桌凳,装备一新的图书仪器室,以及院内布局合理,挺拔苍翠、四季常青的雪松侧柏,则完全来自邓校长多年的精打细算,来自他居家过日子般日积月累的36万元自筹资金。

    校园里的每一寸泥土忘不了那位头顶尘土跟着打夯机满院跑的邓校长;西关小学的每一位老师忘不了那位因施工队的不轨行为而暴跳如怒狮的邓校长;教学楼筹建办的两位老师更忘不了,为筹措建校资金,邓校长和他们一遍遍游走于各相关部门,毕躬如乞儿般的宭迫……

    学校的基础硬件设施齐备了,合理开发自有资源,不断实现空间发展的目标实现了,其质量软件的发展自不可一日滞后。要实现“两手抓两手硬,双轮驱动,同步共进的目标”,这才是邓校长最终的追求。其实早在第一幢教学楼破土动工之初,他的“质量立校”的另一只驱动之轮也已悄悄启动。

    13年的时间里,通过“不断重组学校管理构架,不断调整师资结构,不断优化生源构成”等一系列强化措施,使学校的教学质量一路攀升,社会声誉日隆。创建了在全县范围内率先实现“校舍楼房化,设施标准化”,教学质量十余年稳居前茅,学校先后56次获得省、市、县级表彰奖励的骄人业绩。

 

三、“律人”先正己身   刚直“百邪”不侵“抠门”非为私利   “大气”自在人心

 

    在全县众多的中小学校长中,邓校长除了以他坚持原则的直率个性出名外,还以少有的“小气”“抠门”而著称。

    1994年腊月28日,一位租用学校门面房的王姓外地商户因为感念于邓校长在招租过程中不徇私情,按租金交纳顺序签约的正直行为,特意携一方大肉登门致谢,没想到才表明来意,就被邓校长严辞拒绝并请出了门外。该商户心有不甘,婉转打听到邓校长的老家住址,便又将大肉送到家里,并对他的家人谎称是老邓购置的年货。晚上十一点钟,已经就寝的邓校长从妻子的闲谈中知道此事后,立即大发雷霆,将劳累了一天的妻子骂得嘤嘤直哭。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他就顶着鹅毛大雪骑车携肉来到学校,并在该商户乘车离境前将大肉原物奉还。时隔多年,那位王姓商户一提起这件事仍感慨万千。

    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因为改革开放的缘故,一大批农民工子女随进城谋生的父母同时涌入县城各校,为达到不交或少交借读费的目的,他们有的拐弯抹角找领导批条子,有的托亲靠友借面子。一天,一位学生家长手持某局长的批条,要求为其子女减免借读费,邓校长先是好言相劝,答应借读费可酌情减免,但需待学校审查后定夺,但那位家长却硬是不依不饶吵闹不休,见此情景,邓校长毫不犹豫地将批条扯碎丢进了火炉,令该无礼家长后悔得双脚直跳,也让在场的其他怀揣各类批条的家长心存怯意知难而退。

    如果说以上两例均属鲜为人知的事不足采信的话,那么请你去问问在西关学校任教十年以上的任何一位老师,没有人不知道邓校长因为不肯为外甥调班择师而被妹夫撵出家门,三年不相往来的笑谈佳话。

    1995年,在眉县“中小学校长培训班”进修的邓校长,与30多位同期学习的校长们一同赴北京参观学习。旅途中,为节省有限的差旅费,他连矿泉水也舍不得喝一瓶,小心地看护着缝在内衣口袋里的700元现金。谁知一下北京火车站,却发现钱早已被小偷在不知不觉中用刀片划开三层衣服掏走了,一路上的兴奋之情全被这不翼而飞的700元钱给败坏了。其后的7天时间里,别人都在为天安门城楼的宏伟壮观,为天坛的神秘庄严,为石景山小学现代化的办学设施而留连忘返,而他却独卧旅店一隅,一面切齿痛责自己的疏忽大意,一面想着回去后如何瞒着妻子用有限的工资弥补这意外的错失。由此,“抠门”的美名在圈内人士中不胫而走。

    2000年,信息技术教育的声浪扑面而来,为追赶一流名校,拓宽学校教育的持续发展空间,邓校长在进行了反复的市场调查和周密的核算后,带领一位副校长和一位懂电子的老师,与身负数万元现金的总务主任一同前往西安购买教学微机。虽然事前对微机市场的行情已有所了解,但为免上当挨宰,他还是带领大家一遍遍逐店问价比对,咨询功能和服务范围。好不容易几经砍价订好了机子,已是下午2点多钟了,口干舌燥、饥肠辘辘的同事们满以为可以品尝品尝省城的美味佳肴了,谁知他却领大家走进了附近的一家小饭店,只给大家每人要了两碗扯面,气得那位年轻老师一个劲儿地嘟囔:“人都说跟领导出差沾光享福哩,我看跟着你连一瓶矿泉水的口福都享不上,真是‘小气’得名副其实……”而他却陪着笑脸说“嘿嘿,扯面吃着解馋又实惠!”

    邓校长就是这样一个人,为党性、为学校他可以团团笑脸四面作揖,他可以无视“抠门”的戏称我行我素,又可以承受着“小气”的指责呵呵直乐。但在校园建设和师生情感激励方面他却从不“抠门”,从不“小气”。细细想来,如果没有他的“抠门”和“小气”,又何来西关小学经年来36万元的累积投入,何来如今这如诗如画的美丽校园?这岂不又是一种别样的豁达和大气!

 

四、十年躬耕声闻陇州    桃红李白馥郁满园

 

    34年的为人师表生涯,26载教学管理之路,13年与西关小学水乳交融,激情与奉献相伴相生的岁月里,邓满满以他朴实无华的内在品质,以他刚直不阿、埋头进取的实干精神,以他默默奉献、不求索取的个性人格魅力,教育了一批人,培养了一批人,感染了一批人。从他1991年进校直至2004年殉职工作岗位,在13年的时间里,先后有40多位青年教师告别稚嫩成为跨世纪的学科带头人;有30多位中年教师脱颖而出,锤炼出一套有自身特色的先进教学经验,成为教学质量逐年提高的新的力量增长点;有10多位老年教师夙愿得尝,顶着高级教师的桂冠欣然荣退。

13年的不悔岁月里,有4对青年教师在他的一力撮合下喜结连理,成为素质教育、课堂改革的夫妻“双星”;百分之60的在职教师完成了学历达标,6位中青年教师走上了学校领导的重要岗位,70多名教师先后受到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的表彰奖励。

    13年的难忘岁月里,他用身体力行、寡言多行的模范行为,赢得了人们的普遍敬重和爱戴。1次当选为县,,16次受到县镇级表彰,3次被授予“宝鸡市优秀中小学校长”、“宝鸡市学校管理百校行活动先进校长”、“宝鸡市支持少队工作好校长”光荣称号。他所在的西关小学教学质量10多年名列全县前茅,并先后荣膺市级“特色项目校”、“综合特色校”、“体育先进校”、“素质教育示范校”、“文明校园”等56项殊荣。

    2004年9月1日,邓校长搁下才草拟了一半的《西关小学可持续发展纲要》,与镇教育专干一道骑车前往全镇12所小学检查教师到岗、学生报到等开学情况,直到下午5时才返回学校。饭也没顾上吃一口,他又召集学校班子其他成员,安排晚上加班讨论新学年工作计划的事。就在这一瞬间,潜伏在他体内达8年之久的高血压突然复发,长年劳累积劳成疾却从未集中医治过的病体,怎经得住病魔这乘虚而入的骤然一击。经送往医院抢救,虽有专家会诊主刀,却终因脑室多处淤血,在连续昏迷了13个白天与黑夜后的9月14日4时不幸逝世,终年52岁。陇县教育局一位熟知他品行秉性的领导挥泪写就了一副挽联:“甘为人梯献终身功德圆满,夙愿未酬存遗憾难留自满”,22个浓墨大字,堪作邓满满教育人生的真实写照!

    “俯首甘为孺子牛,不须扬鞭蹄自奋”。让我们用十二万分的敬意与虔诚恭祝邓满满——这位永远的孺子牛,魂归教育,一路走好!


【作者简介郭恒强,男,生于1964年8月20日,陇县城关镇高堎村人。喜读书、朗诵,好摄影。曾效力于陇县小学教育十余载,近年有多篇散文、随笔发表于建筑期刊《监督动态》,“城市达人”文学板块,宝鸡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读者来搞欣赏”栏目,“ONE暖晨一生”等网络空间平台。


**************************************

下列会员为平台撰稿人,请及时投稿,平台将及时推送:
       徐 涛、姚 伟、王保强、李江涛、任雪莉、李宝萍、马 立、蔡广林、段吉昌、刘 钢、玉玲儿、王小波、祈军平、马永占、闫 瑾、吴利强、薛 娅、米 梅、史凤梅、张静宇、魏云霞、舒文静、杜亚军、魏爱云、赵文周、张 兰、霍会彦、孙春燕、杨润杰、牛小荣、木 木、舒文静、刘 莉、蔡胜利、乔 栋、郭月琴、王宝鱼、马宝学、张帆、赵亚玲、吕小雅、窦宝九、樊文博、董雅丽、罗会娟、罗永侠、吕晓兰、李芙蓉、贺雪玲、史英杰、徐斌会、赵海涛、张江丽、包琳琳、刘志宏、刘俊丽、苏咏梅、赵灵娟、焦芳琴、吴天丽、李彦、阮嘉莉、贺建玲、张玉峰、赵新海、孙乖霞。(陆续增加)


平台投稿邮箱:

869197946@qq.com 窦宝久

 405469522@qq.com 鲁翔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