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访汉语词典编纂者江蓝生谈网络语言与字音修改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摘 要

近日,恰逢上海教育出版社《近代汉语词典》和商务印书馆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先后出版,东方早报对《近代汉语词典》的副主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词典编辑之一的江蓝生进行了专访。

记者:如何看待语言的雅俗之分,是精英和大众话语权的争夺吗?这种抗争在历史上有没有一定的规律和趋势可循,例如是否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有关?

江蓝生:语言因使用者文化程度、身份、场合(文体)不同而有雅俗之分。雅俗各有其风格和表现力,竞争的是表现力,不是阶级、阶层。语言是全民交际工具,不同阶层的人(包括不同性别)会有各自的语言风格。这个不叫“抗争”,应该叫“竞争”和“影响”,互相影响,互相补充。

在人类交往的过程中,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总是互相影响的,当然这种影响并不均衡,一般是强影响弱,雅影响俗。从语言影响的强弱可以看到一个地区或国家经济、文化力量的强弱。有人说:语言也是非常“势利”的,即从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向落后地区流动,近些年对外汉语教育的发展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表现。人们从心理上愿意使用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语言。1930年代的上海话(尴尬、弄堂、阿飞、瘪三、拆烂污、寻开心、大块头)、改革开放后的粤语(埋单、搞掂、生猛、靓女、焗油、炒鱿鱼)有不少词汇进入普通话。但是,经济文化不发达地区的词汇、语言在一定情况下也会影响普通话,进入主流语言。比如东北方言“忽悠、指定(肯定)、唠嗑儿(聊天)、嘚瑟(炫耀;显摆)”等。普通话和方言、雅与俗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记者:有种说法,语言每30年就会产生变化。但现在网络词汇的生命往往会很短,而且变化的频率也加快了很多。能请您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吗?从长远来看,网络词汇对汉语的发展会有何影响?

江蓝生:语言的变化跟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社会变动大,横向交流接触多,语言变化就大。语言本身并不存在30年一变的周期性,在封闭的环境中语言几百年也没有多少变化。

网络语言中有许多超出汉语语法常规组词造句的情况,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1)名词直接作动词:别忘了伊妹儿我、回头电话你、雷人;

2)名词直接带数量补语:百度一下、网恋一把;

3)名词直接用作形容词:很淑女、太喜剧、特现代;

4)新兴程度副词:巨好看、超乏味、雷震撼。

网络语言的这种超常变异主要是为了应对交谈便捷的需要,满足求奇求新的心理需要,有的如“伊妹儿你、电话你”的句子显然是受了英语的影响。“雷人”的“雷”本是名词,这里转用作动词:使人震惊。其实,名词转用为动词,古已有之,语法学上叫做词类活用。

网络词汇变化快,主要是因为社会生活变化快,新事物新信息层出不穷;网络词汇生命力短主要是它超常规、不规范,有的过于粗俗,得不到大多数人认可,因而自生自灭。

网络语言是现实自然语言在网络上的变异形式,它在几亿网民中使用,必然会对汉语的发展产生影响。其中一些有表现力的语汇、格式或用法会被吸收到全民语言中来,增强民族语言的活力,如“酷、雷人、给力”等已成功赢得社会的认同,有的已经在正式的字典、词典中占得一席位置。但是,由于网络语言一定程度偏离了全民通用语言,有的表达意思并不准确,有的格调不高,因此,它的传播必然受到限制。在官方文件、新闻媒体和学校教学中应该避免不加选择地使用网络语言、语汇。同时,语言的社会功能也能促使网络语言进行自动的调节,使它跟全民语言的距离控制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大浪淘沙,是金子才会留下。

早报记者:《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已于近日与读者见面。有文章对比了今年公开征求意见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和《现代汉语词典》,发现有些字音并未发生变化,如“下载”的“载”还是读去声(第四声),除“作坊”中的“作”读zuō外,其余都读zuò不变,包括“作死”“作揖”“作弄”。但这些未修改变化的读音和现实生活中的读音已经有所不同,能请您谈谈《现代汉语词典》修改读音的原则吗?

江蓝生:《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尚未正式公布,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或许会有改动,不宜贸然、零星改动。等公布成为国家正式语音规范后再全面落实。

《现代汉语词典》是一部规范性语文词典,它要贯彻国家语言文字的规范标准,不能随意修改已经规范过的读音。只有当少数规范明显不合理、完全不符合实际时才会做一些权变的处理。如“荫”《审音表》统读yìn,这样“林荫道、树荫”只能写成“林阴道、树阴”,现实中群众不认同、不贯彻。“荫”自古有平去两读,《现汉》保留了“荫”的平声音。但这种改动只是极个别的。

有些常用词如果都按《审音表》和原字注音就会跟北京话实际读音不一致,不像真实的语言,《现汉》在少数变读词后面括注了北京话的实际读音:二流子èrliú•zi(口语中也读èrliū•zi);正经zhèngjīng(口语中也读zhèngjǐng)。对某些字词的古旧读音酌情加括注:骑(旧读jì),骑的马:坐~。

有些生僻地名字的读音不清楚,我们就到当地实地调查,根据语音演变规律和文白异读等情况定音,态度非常谨慎。

 

来源:《东方早报》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