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她来弥勒,讲哭所有人!前久接见了她,为何?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丁莲讲述感人故事“宣传短片”】


她曾经是一名下岗工人,后因红河日报的一次招聘成为了一名记者,她名叫丁莲。她在红河州16年来帮扶了无数贫困儿童和贫困家庭,是全国扶贫工作模范,是“中国消除贫困奖”获得者10人之一。



2015年10月16日,,。。



11月6日,,到弥勒为宣传文化系统、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干部职工讲述她帮贫扶困的感人事迹,催人泪下,令人感动。(也是为庆祝全国第十六个记者节上的一堂生动鲜活的职业道德课。)



她的事迹,用文字无法表达那份发人深省的感动、无法表达那感人致深的善良情怀、无法表达她那内心深处的帮困激情,只有她自己亲身的动情讲述,才能让你身临其境,触动内心。


我们全程录下了丁莲老师的讲述,看完,你会明白,慈善不是有钱人的专利,而是有爱心的善良百姓都能做的善事。


【丁莲讲述感人故事(完整版)】


◆视频的几大看点:

看点一:她从一名下岗工人到一名记者,一个平凡人做了善良的事,感动了全国。


看点二: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自己资助右腿摔断的贫困者,感动了医院。


看点三:帮扶数十名贫困儿童,带去昆明开眼界被误认为是人贩子。


看点四:一群非亲非故的孩子叫她“妈妈”。


看点五:受帮助的贫困者抱着她大哭、下跪。


看点六:她的善良感动了老板,老板向贫困家庭捐了10万。


看点七:扶贫应扶精神,把孩子引导教育成善良的人、孝敬的人、有爱心的人、爱家的人,长大后他们就具备脱贫的精神与素质。


看点八:好人有好报,爱能传染,爱能延续。


看点九:人,最脏的不是外表,而是内心。


看点十::“您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您要保重身体啊!因为老百姓需要您!”


他们听了丁莲的讲述,现场落泪



附一:



(图片来自中新网)



【丁莲在会场】(贡觉索朗 摄)


【丁莲在会场】(李文很 摄)


摄)


附二:丁莲的感人故事(源自红河日报)


她和她的建水“儿子”


“妈妈,我考进了建水县人民医院,虽然这儿的条件非常好,但我思考后决定,我是得到帮助才得以完成学业的人,我要感恩,我决定回到乡下去帮助父老乡亲。”这是通过丁莲帮助,考入昆明医学院、喊丁莲“妈妈”的红河县大羊街乡的高查庆打电话对丁莲说的话,她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建水县人民医院的工作,而到了偏远的红河县浪堤乡卫生院。高查庆在卫生院每当遇到特困病人,她都会倾心给予帮助。她说:“这是在传承丁莲妈妈的爱心。”


绣品背后的故事


2010年,四川“5·12”大地震幸存者、绵阳市尊道镇的钟思琪,因一幅刺绣名扬全国。地震发生时,她正在屋内刺绣,周边的房子都塌了,唯独她所在的房屋完好。她坐在废墟之上,又绣了一件作品,竟与地震发生时绣的一模一样。她的事情两次经央视报道。


对丁莲事迹早就熟知的钟思琪,震后打电话恳请丁莲牵线资助红河州贫困学生:“我还很贫困,但我有绣品,能不能帮我卖了,帮助那些贫困的孩子?”丁莲哽咽着回答:“我一定尽力。”于是,丁莲开始为一件绣品奔波,她8个月跑遍了个旧周边的大部分地区,这件绣品竟没有卖出。


这时,她的手机被偷了,花去了数百元的路费,想想钟思琪的殷殷托付,想想山里孩子渴望读书的眼神,丁莲坐在卡房镇的一个小卖店里,放声大哭。也许是她的执著爱心感动了天地,个旧一个爱心人士将钟思琪的绣品收藏,承诺资助2个贫困大学生修完学业,每人每年资助学费5000元。


与高查庆的母女之缘


2010年,四川“5·12”大地震幸存者、绵阳市尊道镇的钟思琪,因一

有了好心人的资助,丁莲也因此与高查庆结下了母女之缘。


高查庆家住红河县大羊街乡一个偏远的大山深处,父母都有残疾,弟弟还在读书,丁莲坐班车到高查庆家走访的那天,下着大雨,路上塌方不断,几乎将丁莲堵在半路上。


高查庆所在的村子到了,丁莲深一脚浅一脚地淌着泥水到了高查庆的家。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啊,家里空当当的,几乎没有值钱的东西,房子也是向别的村民借住的。丁莲看着这些,一阵心酸,决心尽其所能,让高查庆读完大学。


高查庆如愿上了昆明医学院,从此,远在昆明的高查庆成了丁莲的牵挂。每年,她都要将学费亲自交到高查庆的手里。在一次上昆明给高查庆送学费的途中,丁莲所坐的班车,不慎与前车追尾,碎玻璃撒了一地,她又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让她感到欣慰的是,高查庆不仅顺利完成学业,而且义无反顾地举起了帮贫的接力棒。


一场车祸和17名孩子


2007年,个旧保和乡“6.03”特大车祸发生,丁莲是第一个赶到现场的媒体记者。惨烈的死伤场景及当地受灾群众的困难状况像石头一样压在她心底。


当年,她发起了资助当地梨花寨小学因车祸致贫的特困生的倡议。17名特困学生得到了资助,其中,丁莲自己资助了5名。每当丁莲去看望孩子们的时候,孩子们会采下一把野花送给她,有的会扑在她身上讲讲心里话。9年如一日,她的资助仍在继续。


一次采访结缘全国贫困乡


红河县垤玛乡,这个因乞讨而闻名全国的贫困乡,丁莲在一次采访中发现,垤玛乡的贫困非常人所能想像,即便免去学费、书费,这里的孩子也很难上完小学。


回到报社,她发起了对垤玛贫困小学生的资助,当年便有96名哈尼族小学生得到资助,她自己资助了其中的5名。2010年,受助学生已达112名。目前,资助仍在继续,当年的小学生如今已经上高三年级了。


丁莲获“昆明好人”所得的4000元奖金,全部用来购买了252本《新华字典》,送给垤玛乡中心校的252名特困学生。她还拿出自己的生活费,购买了一批课外书籍送到该校。


2010年1月,得知垤玛中学的学生没有被子盖,她出钱买了20床棉被。在她的带动下,多名爱心人士参与进来,一共购买了70床棉被送给学生。在丁莲的感召下,2009年秋季学期开学时,沙甸的志愿者带着1000多套衣服,来到了垤玛中心小学,给孩子们送去了温暖,也把回族、哈尼族两个民族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2012年的一个冬天,丁莲又一次来到垤玛乡所属学校送助学款,她惊讶地发现,这里的孩子大多数中午不回家,而是用一个小塑料袋装着冷饭,中午饿了,就蹲在墙角,用脏乎乎的小手一把一把抓着吃。丁莲的眼泪夺眶而出,她不忍再看,只将这一幕默默记在心里。不久,丁莲又一次来到垤玛,这一次,她带来了700个带盖的不绣纲小口缸,孩子们高兴地围向丁莲,领取也许是这辈子最珍贵的礼物。


在学校,她突然晕倒了


丁莲常年奔波在边疆贫困山区,经历了常人难以想像的苦与累。2011年9月25日,她带着资助款去垤玛,一路上塌方落石不断,她倒不担心自己会有什么危险,而是害怕车子抛锚,不能及时将助学款送到孩子手里,也担心遇到什么意外将助学款遗失,她紧紧地把包抱在怀里。


好不容易来到学校,她没有休息,马上把钱发放到受助学生手里,当晚快9点时才终于把事情交待完,整个人也放松了。这时,丁莲突然头晕得厉害,眼前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


学生们急哭了,大声喊:“丁妈妈,丁妈妈。”丁莲醒了,看着可爱的孩子,她勉强露出一丝笑,说:“丁妈妈没事。”老师坚持把她送到卫生院,经医生检查,是因为劳累过度引起的昏厥。第二天一大早,她不顾劳累,又接着去了中心小学下面的河玛、腊哈小学看望并资助贫困学生。


16年来,通过丁莲的呼吁奔走,上千人次的贫困学子得到资助,且很多是从小学一直资助到高中、大学。帮贫路上,丁莲有着无法书写完整的感人故事。


编撰/孔令勇 视频/肖伟 乔雪 排版/孔德云


广告位虚位以待

形式:视频、精短图文

承接:视频、图文广告和企业形象片摄制发布

微媒广告热线:0873-6224197

您看此文用 · 秒,转发只需1秒

弥勒最具公信力影响力的全媒体

微信媒体中心:0873-6224197

弥勒新闻热线:0873-6223700

弥勒市政府网:www.mile.hh.gov.cn/

(长按网址选择“搜索”或“打开”)

↓↓点击<阅读原文>发表新闻爆料 ↓↓ 喜欢就点赞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