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一个外国孩子眼中的《新华字典》怎么就成了“屠夫手册”?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苟且。

当被压抑成为习惯,当真实变得稀缺,希望这里的纯粹会给你不一样的体会。

说人话,讲点故事~

大雨滂沱,一方伞下各自温寒一半。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当今小学教材中儿童视角的缺失、快乐的缺失是全方位的。反思中国教育的失败首先从启蒙阶段开始,“人之初,性本善”在他们刚刚接触书本知识的一刻就被粗暴的剥夺,作为普及的工具书,是不是也应该承担应有的责任呢?


文|陈亦权 

  

约翰是我们学校特聘的外语教师,春节期间,他让远在英国的妻子和孩子一起来到中国和他团聚。

  

他的孩子小约翰在伦敦读中学,也从课堂里学会了一些简单的中文,和我们沟通起来虽然不是非常流利,但也还算是可以相互理解彼此的意思。没几天,小约翰就和我那同样正在读中学的儿子混熟了,时常一起玩游戏看书,两个人还时常一会儿中文一会儿英语,古今南北地聊。

  

有一天晚上,小约翰很有兴致地说要自学中文,他一会儿翻《成语词典》学成语,一会儿翻《新华字典》掌握字义。正这么翻着,突然,他冲着我大声喊:“陈老师,为什么‘猪’的解释是这样的?太不可思议了!”

  

“猪”的注解有哪儿不对了?我好奇地走过去看,只见字典上这样写着:“猪:哺乳动物,肉可食,鬃可制刷,皮可制革,粪是很好的肥料!”

  

我看了看后对小约翰说,这是正确的,小约翰没点头也没摇头,但内心里却似乎保持着他自己的某种想法。他沉思了片刻又自言自语地说:“这是对‘猪’的解释,那‘牛’字的解释又是怎么样的呢?”他刷刷几下就查到了“牛”字,这下,他似乎更加惊讶了,用不可置信的口吻大声念了起来:“牛: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

  

小约翰用惊讶的神色看着我,我也很纳闷地看着他,这没有什么不妥啊,本来就是这样的嘛!

  

小约翰眨了眨眼睛,居然又来了主意,要去查一查“驴”字的注解,我不禁也好奇地站在一边看着。查到“驴”字后,只见上面写着:“驴:哺乳动物,像马,比马小,能驮东西、拉车、耕田、供人骑乘,皮可制阿胶!”

  

小约翰似乎对眼前的这本字典失望至极,他问我这类字典是不是给中国学生学习用的,我告诉他说大多数时候是学生们用的,但成人有时候也需要。小约翰听了叹了一口气说:“这太令人震惊了,居然这样解释这些动物!”

  

我纳闷地说:“你觉得字典上的解释是错的?”

  

“当然,而且还是非常错误!”小约翰说,“人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大自然里的每一种动物和人类都是平等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爱惜它们、帮助它们、保护它们,而不是去利用它们。你看字典中的解释,不是用来吃,就是用来做劳动工具,甚至要把它们杀死后做成产品,这完全不是它们的朋友应该做的事情。我觉得那些注解会让中国的学生从认字开始就觉得动物并不值得尊重,会觉得动物只是用来杀掉吃的食品或者是用来使唤劳动的工具,甚至是一种产品,这和‘保护动物’的呼吁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小约翰的这番话使我怔住了,从他这个角度去理解,字典里对一些动物的解释确实缺乏“尊重”与“平等”,不是站在“朋友”的立场去介绍,而是站在一个屠夫的立场,对动物做出了残忍的、不人道的、野蛮并且自私的注解。

  

一个外国孩子眼中的《新华字典》居然存在这么严重的问题,而我们这些天天都在使用汉字的中国人,又有谁去想过这个问题呢?这值得我们反思,甚至羞愧!


- END -

如果有一天,

我悄然离去,请到这里找我

更多精彩,尽在「七国春秋」

点击以往文章回看,篇篇都是经典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