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千万不能错过孩子阅读的黄金十年!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一米阅读订阅

陪娃养成

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注

来源公众号养育男孩,ID:breedboy 


如今,谈孩子阅读的文章在微信的传播速度永远跑不过心灵鸡汤,也跑不过卿卿我我,更跑不过那些造谣生事恐吓人的爆文。很多人是不喜欢谈阅读这件事的,如果不是为了孩子,估计愿意听的人更少。

 

时下的我们,关心孩子的升学问题,关心学区派位,关心孩子的期末成绩,关心孩子在学校的排名。我有一个叔叔,每次见我一定会谈他家的孩子这次参加了什么培训,在班上的名次如何如何,我每次默默听着,稍作反应。

 

他家的孩子偷偷读马小跳,被他骂了很多次,在他们家,只能语数外,不能看这些闲书,你跟他谈论孩子阅读的黄金期,简直比登天还难,一切等中考再说,然后又是一切等高考再说。

 

好熟悉的情形,我们当年不就是这样过来的吗,一切等高考再说,可是读大学,还有多少人会去重新认真读书。想必从大学出来的年轻父母们心里都很清楚。

 

而很多父母每次一听说要父母以身作则带孩子读书就傻眼了,很大程度上和这个有关系,因为自己当年根本就没有阅读习惯,更没有去思考怎么阅读,怎么引导孩子去阅读。谁也没想到,当父母这么累,还要给孩子树立一个爱读书的榜样,太累了,臣妾做不到啊。不要着急,我们先聊聊看。


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能力的形成,是有关键期的。在谈关键期之前,先耐着性子听一个故事和一个人的经历。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次,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一起聚会,一位西方媒体记者问其中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了对您来说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回答:“在幼儿园。”

 

“在幼儿园?”记者显然对科学家的回答感到诧异,但仍故作镇定地问:“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学到了与小伙伴分享,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物品要摆放整齐,做错事情要道歉,仔细地观察大自然……”科学家认真地回答道。

 

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居然说在幼儿园学到的东西对自己一生影响最大,简直就是矫情嘛。真的是在赚取眼球作秀吗?


接下来的这个人就更牛了。莫言,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他的成就是可以载入史册的吧。我曾经对莫言先生的一些经历关注过,发现一个事,那就是莫言先生读书多,特别是儿童时期,喜欢读闲书,整个青少年时期,一刻也没停着,一直在读着。


莫言小学时便经常偷看“闲书”,包括《封神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那个时候应该能看的书都被他给看了。

 

莫言在小学五年级时就辍学了,然后就开始了10年的农业生产,,就读《新华字典》。后来读《中国通史简编》,之后就一直背着这套书走出家乡。

 

事情就这样结尾了吗?

 

不是的,如果这样,他应该不会成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在部队担任图书管理员期间,莫言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书籍,将图书馆里1000多册文学书籍全部看过。

 

看到这我就傻眼了,文豪就是这样炼成的吧,1000多册够您读多少年,您自己掰着手指算一下。

 

第一个诺贝尔获得者告诉我们:趁早培养孩子的习惯比一切都重要。

 

第二个诺尔贝获得者告诉我们:童年时期保持的阅读习惯,能造就奇迹。

 

阅读的黄金十年是哪十年呢?

 

阅读的黄金十年可以说是从0岁开始到10岁,最需要做的就是阅读习惯的养成。

 

孩子在0-6岁有一个感官关键期,从出生起,孩子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嗅觉的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这个时期孩子就可以接触图书,由父母开始进行亲子共读。而这个时期的努力,将为接下来阅读习惯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蒙台梭利指出幼儿的文化敏感期,萌芽于3岁。在这个时期,孩子会有一个识字敏感期,此时期的阅读建议是:可以给孩子阅读一些经典绘本,千万不要觉得孩子不识字,就不给他阅读,而是要多阅读,让孩子从宏观上认字。这个时期,孩子能宏观地认识文字,也就一个整体的形象,还不能够分解字的笔画,达不到书写,更不能掌握字的含义。

 

5-7岁,孩子进入大量认字的阶段,可以读一些简单文字类的图书,比如《中国童谣》、《开心柯蓝》、《不一样的卡梅拉》等图书。

 

8-10岁,孩子在经历了幼儿期识字、由图向文字的转变、初步建立阅读兴趣,开始有自己明确的阅读爱好。孩子应该进入他一生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黄金阅读期。


这个时期可以读深厚一点的书,不能再简单地停留在绘本阶段,比如《诺贝尔青少年系列》、著名翻译家任溶溶担纲的《国际安徒生奖大奖书系》(这套书下周可能会在咱平台开团,还在确定当中,希望鱼爸能给大家争取最大福利)。

 

这个阶段,孩子就像一个海绵一样,吸收着周边的信息,识字量不断增加,阅读的触角不断伸长,阅读的视野不断扩大,如果在这个黄金时期没有让孩子的阅读习惯得到很好的培养,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缺憾。到了高年级或者大学,要想再去弥补,难免“先天缺陷”,无法治愈。



那么,为什么要在10岁前培养呢?

 

因为这一阶段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期,也是孩子学习的关键期,无论好习惯还是坏习惯主要是在10岁前形成。

 

法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曾经这样说:“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10岁。在这段时间中,如果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以至后来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已经是扎下了深根,永远无法拔掉和剔除了。”


阅读的黄金十年,给予父母三个建议

 

1、为孩子营造一个读书的氛围

 

这个事从我最近的一个发现开始说,我们家小小鱼爱读书的,但是如果我在看电视,他会走过去说,我要看动画片,如果我在看手机,他就会走过去说,我要玩游戏,如果我在看书,你猜他会怎么样?他就要我给他讲绘本。

 

这样够清楚了吧,如果你天天追剧,舔屏韩剧《太阳的后裔》中的宋仲基,不如好好栽培自己的儿子。

 

如果家里的电视机的声音慢慢消失,书房的书不断增加,去图书馆的次数多了,给孩子增加书的速度高于应酬吃饭的次数,基本上会在家里形成一个读书的氛围,有人读书,有书读,就差安排一个时间了。

 

而看电视和玩游戏是时间杀手,大人不玩游戏?听说很多爸爸是网游高手,很多妈妈是麻神。该醒醒了,孩子正看着你呢!

 

2、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

 

很多人会在平台或者微信找鱼爸咨询给孩子读什么书好,我一般会首先问孩子读过什么书?喜欢什么类型的书?很多妈妈根本就不清楚自己的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如何,所以选书无从谈起,对孩子的情况不了解。


另外就是对出版社和图书的分类、来源、渠道就更不了解了,这个情有可原,但还是希望父母在孩子的身上要多下功夫,只有坚持亲子共读的家庭,积极参与孩子阅读的家庭才能对孩子的阅读能力有一个好的把握,而这是选择图书的前提。

 

父母要有一个把握,有些孩子7岁就能读懂9岁孩子的书,因为每个孩子的一个阅读能力不一样,从生下来认识事物时就开始锻炼一个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的孩子一定是不一样的,这个需要父母多花心思去观察,去引导,不要觉得这是一个书单或者老师的几句话就能解决问题的。

 

另外就是看孩子的兴趣,不要逼着他去读。有些妈妈看到孩子天天只读漫画,就逼着他去读文学书籍,那孩子一下子肯定接受不了。你可以给他一些故事性强的美绘图书,图片还是有很多,文字相对较少,给孩子一个过渡。

 


另外还给大家从图书的一些硬性指标说说选书:

 

纸张、油墨、印刷精美安全,厚度尺寸要适当。

 

淘宝上面那个3块钱一本的书就不要给孩子看多了,最好是不看,因为味道大,有时还印刷错误。还有那种长期9.9包邮的书,内容白痴不说,制作成本加上快递费用,这本书能保证质量吗?

 

让孩子欣赏的图书都必须严格要求其字体、图书印刷清晰、精美。对于小家伙来说,圆角的图书比直角的更容易得到保护。尺寸的话,对于大孩子没什么要求,但是小家伙们更喜欢小一点的,手掌书,手指书简直就是小家伙的最爱,因为他们的世界小小的。

 

关于选书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均衡:

 

就好像给孩子吃东西一样,我们要讲究营养的合理搭配,选择图书也是如此,不能孩子爱读漫画,家里就只买漫画书;孩子喜欢地理历史,那就不管其他自然科学;孩子喜欢童话故事,那就不读社科文学,肯定不行,给孩子读书,就要荤素搭配,内容多元化,让孩子的视野变得开阔。

 

3、为孩子做一个合理的读书计划

 

选择书也是读书计划的一个部分,在孩子小的时候(6岁以前)基本是父母做主,给孩子指定合理的读书计划,合理是什么样的呢?


第一个是读合适的书,另一个是坚持合适的阅读时间和频率。如何读合适的书我们在上面已经谈到。而坚持阅读就需要父母的引导和监督,孩子的自控力是不强的,特别是大孩子,他们有自己的主见,可不像3岁前那样,你说读什么就读什么,说什么时候读就什么时候读。


孩子们可不希望总是被父母主导,他们需要参与,那我们就给予他们这个机会,书本的选择和阅读时间都一起商量,尊重孩子的意见,不可强迫孩子接受大人所认为的好书,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考虑孩子的兴趣。然后严格的执行。

 

另外在给孩子读书时,千万不要把一堆书同时放在他的面前。很多妈妈喜欢把自己买的套装书一次给孩子,这样做会让孩子无所适从,需要有一个计划,比如先给他其中最精彩的几本,然后再慢慢读完,效果会更好。让孩子精读,并保持着新鲜感。



育男孩(ID:breedboy) (一个最有爱的公众号,面向家长群体,每天原创分享亲子养育常识、亲子阅读推广、家庭关系建造知识,已出版新书《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最好的教养》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