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图书推荐〡为了留住老贵阳,他收集数千条方言并撰文出版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每种方言都有自身的文化特色,是由岁月凝聚而来的,其文化价值是不能简单由另一种语言所代替的,应该尊重和保护。每个地区的方言对该地区的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离开了特定的方言环境,要表达某一地方的某一事物,往往会词不达意,走味变样。


有感于贵阳方言的急剧变化和消失,市民邵胜利于2009年开始潜心收集整理,以文本形式把众多的贵阳方言留下来。如今十年过去了,他收集整理贵阳老方言数千条,并由贵州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下面为大家摘录了近日贵州日报记者对邵胜利的报道,详细叙述了《贵阳方言释义》的出版始末。


01

历时五年  收集整理贵阳方言不懈怠

在贵阳某小区,记者见到了《贵阳方言释义》一书的作者邵胜利先生。


谈起收集整理贵阳方言的初衷,邵胜利坦言自己作为地道的老贵阳人,家族世代居住于此,因此对贵阳方言烂熟于胸,对方言特有的味道也格外有感情。正因如此,他在上世纪80年代,就敏感地注意到贵阳方言开始发生了变化,并于90年代写了《悄悄变了,贵阳话》一文公开发表,算是对贵阳方言的变化有了感性认识。


“经过几十年的现代汉语普通话推广,以及广播、电影、电视的影响,在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大范围地流动、交往极为频繁的今天,各地的方言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贵阳方言也不例外。”邵胜利举例说,贵阳方言中的一些词语因为长期不使用而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比如“精忧”“相因”“展劲”“母斗”“烂氏”“上户”“咂烟”“拼拎派赖”等;一些词语因为物品的消失而消失,比如“椅妈”“烘笼”“蒸体”“漆盒”“抵针”“火钩”等;一些方言词语的发音已发生了变化,如在老贵阳话中的“五(vu)、雨(yi)、云(yin)”等字词,现在年轻人已经读作“wu、yu、yun”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在此背景下,贵阳近些年来掀起了一股回忆、运用本地方言词语的热潮,有热心人在网络上相互传播贵阳方言词语,广播、报纸及电视中也时有一些贵阳方言的文章和节目。然而,网络、广播、报纸电视中展现的贵阳方言词语零散稀少,且没有进行系统的收集和整理,没有进行注音,更没有对方言词语的本义或引申义进行注解。有的人或文章对一些贵阳方言词语的解释和运用也不准确,甚至出现错误。在这样的背景下,邵胜利深感收集和整理贵阳方言迫切而有必要。


之后十几年间,邵胜利由于忙于工作,并未对贵阳方言有过多的关注。2009年,在一次文友聚会上,大家聊到贵阳方言这个话题,再次激发了他对贵阳方言的兴趣,并决定开始收集、整理贵阳方言。到了2013年,邵胜利已经搜集到贵阳方言2000余条,并一一进行了注释和注音。当年6月,他因购买《贵阳地名丛书》而认识了贵州人民出版社时任总编室主任谢丹华,并在交谈中表达了想要出版所收集和整理的贵阳方言的想法。看过书稿后,双方一拍即合,并于2014年6月签订出版合同。之后,邵胜利进一步对书稿进行完善,并最终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约15万字的《贵阳方言释义》一书。


02

知易行难  整理方言难点多多

如此多的方言,作者是如何收集到的呢?“回忆,然后联想。”邵胜利对记者说,自己自小生长在贵阳,对本地方言再熟悉不过,只要一回忆,就能想到不少。想到某个方言后,再用联想法,相关的也就出来了。他举例说,如想到“嘎嘎”这一方言(表示“肉”,例句:多吃嘎嘎,长胖点哈),就会想到同声母的“赶后”(“晚一点”之意,例句:你们先走,我赶后来)、隔外(1、另外。例句:电脑坏了,再隔外买一台;2、生分。例句:你要再和我客气,就搞隔外喽),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除了自己回忆,就是注意听了。”邵胜利说,自己随时都带着笔和纸,特别留意老贵阳人聊天,大家坐在一起摆谈时,谁冒出一句地道的方言,就马上拿笔记下来。另外,自己太太作为地道的北京人,对贵阳方言也很敏感,一旦听到地道的方言,也会转述给自己。


相对于收集,此项工作的难点之一在于用相应的汉字记录方言。很多方言其实没有相应的汉字,用什么汉字记录才恰当,这是一个问题。如贵阳人常说:“趁今天天气好,赶紧洗罢单。”这里的“罢单”一词,就是“床单”的意思;另外,说“举重运动员霸腿粗得很。”这里的“霸腿”其实就是“大腿”的意思。这些常说的方言,用什么汉字来记录,其实得花不少心思。


此外,给方言注音也考验着邵胜利。因为有的方言不但没有相应的文字,而且无法用汉语拼音注音,有的方言没有声母或韵母,必须用国际音标标注。为此,他根据贵阳方言的发音特点,在汉语拼音基础上增加了部分内容。如方言发音的声母ng(我、安、爱等字的声母),方言发言的声母v[v](吴、五、乌等字的声母)。


另一个难点是,贵阳方言字词的注音和书写是按约定俗成的贵阳方言发音和书写的,不少字甚至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源》、《辞海》等工具书中都查不到。为此,《贵阳方言释义》中的方言字,不少都是在专门的方言字网站上查到的。


03

方言不仅地道有趣  更有独特的价值

尽管困难重重,但邵胜利把撰写《贵阳方言释义》当成了一种乐趣。这样的快乐不仅是记录一种语言,同时也是再现其众多独特的价值。


“感性来说,我不仅得以重温很多已经失传的方言,而且还想到了很多过去的事。”邵胜利说,如再次听到“吃不跟群,坐不赶伴”这一方言时,就不仅想到如此特立独行的人,更忍不住想起常说这话的外婆,以及过去的人和事,感觉无比亲切。


另外,他还发现贵阳方言里保留了一些古代汉语的用法,如名词当动词用,名字当形容词用,可谓丰富又有趣。如贵阳人常说,把什么东西“车”过来(例:把桌子车朝窗子边),就是把名词当动词用。说“这个盘子好玉。”“手好冰!”“玉”和“冰”都是把名词当作形容词用,形象而生动。


“更为难得的是,贵阳方言中的一些字词还保留着古代汉语的发音,这就是我们用普通话读某些古诗词时不那么押韵,用贵阳方言朗读却押韵的原因。”邵胜利举例说,如五代词人李珣的词《渔歌子》,如果用现代普通话读,其中一些字就显得不那么押韵,但若用贵阳方言读,就押韵得多。


“方言有着如此众多的功能,可以说是研究我国语言发展脉络的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邵胜利表示,保护和运用方言,是对地方文化和历史的认同,也是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特色和地方历史的重要方式之一,因为如果方言消失了,地方文化特色和掌故也就消失了一部分。明显的例子是,如今的年轻人难以想象贵州历史上极度缺盐的状况,但“打死盐巴客”这句老贵阳方言,就很好地记录了那段历史。



《贵阳方言释义》


作    者:邵胜利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I S B N:978-7-221-13055-6

定    价:35.00元



【作者简介】

邵胜利,1955年生于贵阳,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曾当过炊事员、打包工、宣传干事、厂办副主任,1992年调入《铁道开发报》任记者、编辑、编辑部副主任。有小说、散文、文艺评论、文艺随笔、摄影等作品发表于《铁道开发报》、《贵州日报》、《贵州都市报》、《贵阳日报》、《贵阳晚报》、《文化广角》、《艺文四季》等报刊。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二维码购买《贵阳方言释义》




欢迎关注贵州人民出版社微信公众号。

⊙文章版权归贵州人民出版社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文:赵毫 / 图文编辑:杨茗 )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