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征文入围】读典 ——我与《新华字典》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读典 

——我与《新华字典》

 

屏幕上,央视正举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一个个稚气未脱的中学生在紧张地答着或难或易,或生僻或熟识的中国汉字。他们的老师同学甚至比他们还紧张:答题成功者,高兴得跳着、叫着;答题失败者,一脸的沮丧,失魂落魄……

我这个五零后的人,居然也跟着他们紧张、高兴,失落和喜悦着。而那里并没有我的亲人、学生和任何一个与我有关的人。我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随着那些一个方块字在我的眼前闪现。我似乎也成了他们中的一员,脑海里时时闪现着那在我看来有着极其强大生命力的汉字,就象是一个个生动活泼的人在我的眼前在跳着、叫着,说着什么。看着那些并不比四十年前的我小多少的孩子们,我似乎又回到了四十年前,那激情燃烧的也是荒谬绝伦的岁月……

七四年刚过元旦,我高中就毕业了。而我只有十六岁。虽然个头的确长得有些高过正常小孩不少,但实实在在还算是未成年人。我就不得不跟着比我大不少的同学回到还没有认识任何一个村里人的村庄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在“广阔天地里去大有作为”了。

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小就高中毕业了。尽管有“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最高指示。但从66年入学,到74年毕业,毕竟才读了八年。期间是不是跳过班,我也不大清楚。也许是从乡下转学到城里忘记了自己到底是几年级,把学转高了?也许就因为入学迟,要跟别的同学看齐,就乱说了个年级?反正那时也不真正读书,甚至连本真正的课本也没有,更不考试,你从几年级读也没有关系。最后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学校毕业,其实全是刚刚扫盲的识几个字的人罢了。

我虽然出生农家,祖孙数代不知有谁认得自己的名字。但我却酷爱读书,从父母那里给的一点极少的钱也要购买小人书来读。从来没有买过一次零食。但那时能买到些什么样的书呢?,《珍宝岛》等等。这样的书有什么用呢?而在读初中的时候,干脆就连书也没有了。老师也不知道该教大家些什么,唯一能教给学生的只有的最高指示了。只有在报纸上发表的最高指示,才是我们唯一的教材。只要最高指示一发表,老师就赶忙写在黑板上,让我们读上几遍,就算是上了课了。然后不管是几年级,,或辩论演讲。将他们的宣传单拿回来,用红头刺插在围墙上,替他们作宣传……八年寒窗全是八年混窗,没有读过一本真正的书。

听从(不得不听)的谆谆教导,到“广阔天地去大有作为”后,手头所有书也就只有两本:《新华字典》和《汉语成语小词曲》了。我不得从这仅有的两本“书”读起。

于是,在田间地头,在劳作间隙,我身上随时携带着《新华字典》时时翻阅。用柴棍在地上不停地划着默记着。尤其是在下雨天,那是我最高兴的日子,不仅能使劳累的身体得到休息,更为重要的是我可以认真读我的“书”了。我将字典上的字先分类,首先将平时常用的字读写数遍,巩固之后,再将稍不常用的记忆起,最后再背读难字,生僻字。

跟着社员出工,字典便随时装进口袋里,只要有时间便象葛郎台看着自己心爱的金子一样小心翼翼地取出来,捧在手里,翻到标有标签的一页,借着天色霞光认真地默读着,用小柴棒在地上写着。当社员们怂恿着队长打牌以延长休息时间时,我一个人偷着笑。因为这样我就完全可以背记更多的字。

随着那黄土地上字写了抹,抹了写,一天天积累下来,那本字典也在我心中渐渐变得轻薄起来。但每天象劳改一样的劳作,根本就没有多少时间让我能静静地读记这些在别人看来什么用处也没有,却在我看来非常优美的文字的。但机会还是会垂情于寻找它的人的。

那时不让个人去干副业,但队里是可以做的。我们村里正安装变电站,村里的年轻人便去当劳工。食堂里要一名担水工。从几十米的水井里将水吊上来,再担到几百米的食堂去。没有一个人报名。因为那活实在太累了,而且跟大家分开,一个人干,非常孤独。队长很为难。我一看,这是个包工活,只要自己把食堂要的水挑够,其他时间完全可以自己支配。我就报了名。这让队长非常意外,也对我产生了好感。而社员们则对我此举非常费解,以为我就是个书呆子,傻瓜。

但我却高兴得象买彩券中了头奖。因为这样我就有更多的时间来背字典了。

那些工人师傅素质高,对我非常好。尤其是当得知我只有十六岁时,非常惊讶,甚至都有些感动了。因为他们说,在省城,象我这样的半大小子,还在街上玩的。根本不知道干什么活。他们主动为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把几个极大的铁皮桶放在食堂里,这样存水就更多。我就不必一直跟在那里干活了。只要能赶上用水就可以了。他们的这种连我也没有想到的举动,不仅使我每天都能休息一个上午,而且可以避开烈日,只在早上和傍晚才去挑水。



这样的上午便是我的天堂。我将字典上的字先按照读音一个个背写下去,再按提首旁的分类去写记。将字写在一张白纸上,按字形想它的意义和字例。这样便可将书读薄。而成语词典则要比字典要易记得多了。因为理解并不困难。重要的是如何将由四个字构成的成语背记下来。我将每个成语的首字写在八开白纸上,相同的首字只标注数字。这样一页八开的纸就可将所有的成语标出来。只要能将开头标着字的成语数字背完,以此开头的成语便记住了。这样就可将字典与成语交替着进行识记,不至于单调和泛味了。

暄暖的阳光透过明亮的窗玻璃映在一个个跳动的字符上,在我的眼前幻化出鲜花、美酒,最优美的图画,最动听的音乐和壮丽的风景。肚子里的空虚和脑袋里的充实使我象采蜜的蜜蜂一样整个上午都在背着、写着,记着,想着。象一个古学究吟诵着一首首诗篇,象一个音乐家弹奏着名曲,象一位画家在描摩着优美的风景画……

有了每天有一个上午的时间保证,我背记字典和词典的速度快速加强,在回乡务农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这两本有着“典”字印记的书便从书中转到纸上,从纸上转到墙上,再由墙上留在我的大脑里了。

它不仅让我知道了它的样子,它的读音,更为重要的是,它给了我无数简单而实用的知识,让象我这样半文盲,简单地知道了地球是方的还是圆的;孙中山是什么样的人,“马”居然有数十种写法……

更为重要的是,它锻炼了我记忆能力和非常好的自学能力。在高考恢复后,从没有进过一天补习班,也没有见过历史地理为何物的我,以每月背一本史地书的速度,十二本书一年便背完了。在高考历史预选时,一百分的题,我考了九十六分,。

因为记忆是学习任何东西最为基本的要素。如果记不住,背不会,理解就会成为无渊之水,无本之木。最笨的办法就是最有效的办法。

在填报志愿时,所有的志愿不管学校如何,全是填报的中文系,而且是“不服从分配”!因为我实在太爱这由点横竖撇捺组成的方块字了。如果不能到与有关汉字方面的学校去读书,我宁可不读大学。这恐怕在高考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了。

有了这两本“典”书垫底,以后的路便顺风顺水了。无论是高考还是参加教师招聘考试,以及以后参加教学工作,,加入由知识分子组成的民盟,甚至当作家,无一不是与字典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我备课是从来不查字典的。高三学生最难为老师的就是自己掌握着由自己购来的参考资料的答案,却问老师题目的解释。这往往是考察老师功底的最直接也是最苛刻的办法。但这从来没有难住过我。我可在课堂上随便口述一篇作文,可以完全用成语写出一篇文章来……

由于掌握了大量的文字,阅读古典书籍对我并不困难。我阅读了大量古典作品,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极其深厚的感情。。这种弘扬传统文化,以德治国的方略是国家在好几年后才提出的。虽然名称有异,但内容完全一至。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只是两千年以后才有的事。我阅读了大量的中医学专著,懂得了中医的基本原理,常常给街坊邻居无偿治病。在我自己还没有电脑前我已经学会五笔打字法。因为,它与字典查字法中的四角号码查字法的原理基本一至……

这一切一切的底气,一切成绩取得,完全来自那本薄薄的《新华字典》!

这也使我常常能发现我们的社会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曲解和误读。山西卫视有个著名的品牌栏目“老西儿谝吧”中,最必须代表山西特点的“西”字却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它不可能是代表方位的“西”,而是应该代表山西特色的“醋”。山西人被叫做“老xi儿”也绝不是以方位而出名的,而只能是读作“xi”音的“醋”。而这个字就是“醯”。而“谝”则是“夸耀,显示”之意,并没有“唠嗑,闲聊”的意思。央视常常在字幕上出现诸如“愚父弑子”这样极低级的错误。甚至专门研究皮肤病的专家竟然把自己天天钻研的一种皮肤病“荨麻瘆”中的“荨”读作“xún”……

我并不满足于机械地背字典、词典,而是要把它们变成作品,缀字成文,书写优美的文章。数十年来,我写了近二百万字的作品,发表过数十万字,出版长篇小说一部。当上了小时候还在背字典时就梦寐以求的作家。

不仅如此,我在背诵字典时,居然发现我们天天讲的土得掉渣的方言土话竟是古代官方语言。因为我们常常挂在口头上的最为平常的话,在字典里却常常有在一个大方框里打着“×”标志。说明这是已经消失了古代汉字,现在基本不在使用了。因为我以后还背过各种版本的字典,看得多了,有些字甚至连最全的《康熙字典》以及《汉典》里都难觅踪影,而在古代小说作品,尤其是在“三言二拍”和“四大名著”里,我们的方言却是比比皆是。并且大多还加注注解。明清时期的人竟都听不懂的语言,却在我们当地是最为常见的。而在宋代的人们嘴上也是常能听到的。结合我们的地理特点和人文沿革,我断定我们的所谓方言其实就是宋元官方语言。我的研究填补了晋语方言研究上的一个空白。正为此制作一个影视专题片。

这所有的底气、自信,完全来自四十年前,我捧在手中的、那本被我揉搓得破破烂烂的《新华字典》!

有时也面对着上百万字的作品仍静静地躺在电脑里难以问世而自怨自艾:我为什么要如此痴情于这几乎没有什么用处的“点横竖撇捺”呢?是我水平不行吗?是自己努力不够吗?是江郎才尽了吗?还是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实力而不切实际呢?

当然不是:我的《活奢》完全可与余华名作《活着》相媲美;《雨打浮萍》完全可谓中国版的《茶花女》;《魂兮归来》就是中学版的《围城》;而《河殇》则是抒发正能量,表现强烈的爱国主义和可歌可泣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的作品,完全可能获“五个一工程奖”……

只是缺少一个伯乐,一点被发现的机会。

我就象那古代抱着和氏璧四处碰壁的卞和,虽然没有被刖足之患,但也笃笃矻矻、婪膏继晷数十载,耗尽心血,不知为何?

但不读书不写作,我还可能去干什么?抽烟太苦,饮酒太辣,搓麻将太吵,打牌太乱,下棋……做得全是无用功,吸毒……想都不敢想了。

我蓦然发现,读书写作只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就象别人搓麻将,喝酒聊天一样,甚至完全就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不可能因为成败得失而放弃我的读书和创作。读诵吟背,缀字成文,既是我的表达方式,也是我的生活方式。不可设想如果有一天我不再读书,不再写作,我还会做什么,我还能做什么,甚至我可能怎样才能生活下去!

当别人对韩美林的画说三道四时,他有一句著名的对白:我画着玩还不行吗?

那我就写着玩吧。

四十年前,一本薄薄的《新华字典》使我这样一个虽然有所谓的高中文凭,但完全就是半文盲的少年,成长为一个对社会对自己还算有用的人。它完全改变了我的命运,使我由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成为教师、作家,成为民盟成员。它象一位慈祥的长者,给了我真诚的关怀和帮助;它象一位学识渊博的学究,给了我无数的知识和学问;它象一盏指路的明灯给我指出了前进的方向;它象一只小小的舤板,载着我走向理想的彼岸……数十年来,它时时伴随着我,影响着我,指导着我,教诲着我,去生存生活,去拚搏奋进,永远沿着正确的人生轨道向前向前向前……

它象一尊神,永远被供奉在我心录的佛龛上,那么纯洁,真诚,完美和高大……


作者:李仡


编辑特评:

当看到作者的地址是某某中学“对面永堂发廊”的时候,我的内心又一次不平静。这次征文,收到许多省市专业作家和高校学生的投稿,但更多的是像这位李仡先生这样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的文字。感动于我们的征文活动能抵达这么远的地方、能被这么多人关注。我们也期待读到更多这样真实的、切身经历的爱书故事。



自由读书社第二届全国征文大赛

征文主题:那些你曾为之颤栗的书

投稿邮箱:ziyoudushushe@126.com

征文时间:2017年4月22日已结束,结果将于5月中旬公布



(扫描一下,即可关注本公众号~)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