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言论】文学在书法中的作用不夸自大——读《不要夸大“文学”在书法中的作用》有感 李景文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文学在书法中的作用不夸自大

——读《不要夸大“文学”在书法中的作用》有感


■李景文


  读2017年9月20日第37期《书法报》第5版所刊宋世宽先生《不要夸大“文学”在书法中的作用》一文(下简称“不要夸大”文),想谈点愚见,并与宋先生商榷。

  客观上讲,书法依赖文学多一些,是文学滋养了书法,文学是书法的沃土和灵魂。有关书法的定义有很多,并且说法不一,百度文库的解释为:书法是以中国传统笔墨纸砚为工具,以汉文字为对象,以书外功夫为基础,用以宣泄情绪、创造美感的艺术。

  “不要夸大”文说:“关于文学与书法的关系,我断然不敢苟同错字不能获奖的观点。”何为错字?《新华字典》解释为:写得不正确的字。既然不正确,还需讨论吗?如果文学作品中有错字,那就不能称其为文学!难道书法作品中的错字,就可容忍,就能用“艺术”来辩解?其实那是掩耳盗铃之举。倘若有错字的书法作品获奖,并大肆宣传褒奖,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是对观众的不负责,也误导和贻误子孙后代,更是与“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的大环境格格不入的。

  “不要夸大”文说:“强调文学功夫深厚才能把字写好,此调亦荒谬,从古至今,历史上有很多大学问家为何写不好字成不了书法大家呢?”不可否认,历史上的确有很多大学问家并非大书法家,但是大书法家文学功夫之深厚,也是不容小觑的。事实上,“唐宋八大家”不仅文采飞扬,其书法作品也相当好。《宣和书谱》曰:“大抵饱学宗儒,下笔处无一点俗气,而暗合书法,兹胸次使之然也。”王羲之、颜真卿和“苏黄米蔡”等这些书法大家,他们哪一个的文学功底不深厚?

  “不要夸大”文说:“所以,书法是纯粹汉字书写的观点才是符合书法艺术的科学发展的。”非也,书法绝不是纯粹汉字的书写,其观点亦是荒谬。扬雄《法言·问神》中说:“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清刘熙载《艺概·书概》曰:“扬子(扬雄)以书为心画,故书也者,心学也。心不若人而欲书之过人,其勤而无所也宜矣。”两人所论,书法是啥,可明矣!

  沈尹默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示出惊人的奇迹,无色而具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

  众所周知,书法达到一定境界之后,便是抒情,所以说,书写情性是书法艺术的灵魂。因此,书法绝不是简单用技法所能表现的,而是用书以外的学问养出来的。所谓书以外的学问,应该包括绘画、音乐、哲学,甚至儒家的中和、道家的自然和佛家的妙悟。

  细品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和第二行书《祭侄文稿》,他们是写出来的吗?不,绝不是!而是作者情感的真实流淌和迸发,是时间、空间和感情的完美融和。王羲之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茂林修竹、清流急湍的环境下,饮酒赋诗,心情轻松愉悦,现场作序并一挥而就,字里行间充满潇简、冲淡和雅逸。颜真卿则不然,“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面对生灵涂炭、满目疮痍的场景,再加上堂侄季明平叛罹难,其心情可想而知。因此,《祭侄文稿》是用饱蘸着血泪的笔书就。您说,书法作品是简单的书写吗?

  对于有志成为书法家者,储备一定的文字、文学功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否则怎能用其抒情达兴?这也是广大书法作者应该努力的方向。

  “不要夸大”文说:“文学,应该是提升书法家作品品位和内涵的催化剂,书法家只有不断地增加‘字外功’,增加个人综合修养等,书法艺术方可能走得更高更远!”这正好说明书法是“字外功”养出来的,文学当然属于“字外功”,同时也说明文学在书法中的重要地位。

  以上观点,妥否?请方家和宋先生指教。


微商城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