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拱宸桥之名探源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在拱宸,读懂中国大运河


中国的汉字文化,也是中国人哲学思想和传统价值观的体现。因而,直觉告诉我,拱宸桥的名字之内涵,应该会比地方志上所讲的要更丰富。简而言之,拱宸桥之名,有帝气,但并不囿于向南巡帝王致敬这一项。随着与拱宸桥打交道之时长的渐增,从物质层面的欣赏和路过,文化层面的各种资料的阅读和研析,我有了作这样一篇文章的想法。 于今看来,这仍是一件值得玩味和为之耗时的事。



常从拱宸桥上走,便也遇到过一些值得思索的事。 其中有两件事,对我触动颇大。一件是某回路遇游客呼朋:一名游客指着桥下的(虫八)(虫夏)激动地招呼同伴说:“快来看,这下面有鳄鱼、鳄鱼,鳄鱼啊!看——” 我停下脚步,像个导游,给他们介绍说,这是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叫(虫八)(虫夏);另一件是听到有人在介绍拱宸桥时说,此桥是为了迎接皇帝而造。


关于第一件事,反思起来,是传说之神物的工艺美术造型给人的直观联想,本无什么不妥,只是在那一瞬间,我太把自己当回事,觉得自己熟悉此地有责任纠误之。于今思之,我那一刻的行为,实在是一种令人扫兴之举。在此更要向那名招引同伴观赏的游客道歉,因为我的解说或许令其在同伴面前感到尴尬。如果某一天,你们看到了这篇文章,请原谅!鳄鱼肯定不是,虽然那雕塑看起来跟鳄鱼有那么点像。但为什么写作(虫八)(虫夏)而非霸下、赑屃、蚣蝮?拟在其他文章里介绍过,此处且简单说一句。所据为明代李贽《李卓吾先生读〈升庵集〉》卷十七《龙生九子》:“六曰(虫八)(虫夏),性好水,故立于桥柱。”有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藏明末刊本等。


第二件事本质上的问题,是一个拱宸桥为何叫拱宸桥的问题。想把这个问题作一番探析的念头,也有四年了。先来看一下地方志中关于拱宸桥的记载吧。《杭州市拱墅区地名新志》和《杭州市地名志》的说法均为:“桥名‘拱宸’,象征对南巡帝王的致敬之意。”那么疑问来了,拱宸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动荡的晚明岁月,崇祯帝自顾不暇,岂有工夫思考南巡之事?那么,第二个疑问又来了,是表达对哪位南巡帝王的敬意?公元1689年、1699年、1703年、1705年、1707年,康熙五次南巡到杭州,但在这段时间中,拱宸桥处于坍塌状态——拱宸桥1651年倒塌, 1714年重建,时为康熙五十三年。也就是说,在这63年中,拱宸桥倒塌之事尚且无人问津,谁敢拿这桥向康熙表忠敬?那么,能对应得上的南巡帝王,就只有乾隆。公元1751年、1757年、1762年、1765年、1780年、1784年,乾隆六次南巡至杭州,这段时间内,重建后的拱宸桥没有发生过倒塌或重修的事件。显然,这种“对南巡帝王致敬之意”的表述,是后人据清朝皇帝南巡之事,后加于拱宸桥的说辞。


晨曦中的拱宸桥东


在深入了解拱宸桥以前,我以为历史上就只有这一座桥叫拱宸桥,或许这样的认识,在当今许多人的脑海里依然是这样,可事实并非如此。历史上,山东兖州、江苏徐州、广东东莞、四川成都、上海青浦,以及江西的大余、九江、鄱阳等地,都有过名为“拱宸”的桥梁。


历史上,“拱宸”二字用作建筑物之名的,除了桥梁,还被用到城门、城楼上。北京、上海、庐州、襄阳、开封、扬州、桂林、海宁、礼泉等地均有过拱宸门,四川、德州,以及北京圆明园和杭州北新关,均有过拱宸楼,而写作“拱辰楼”的,则不胜枚举。这些建筑的方位共性也是都在“北位”。


为何这些拱宸桥几乎都位于城市之北?这得从“宸”字说起。明代方日升《古今韵会举要小补》(明万历刻本)卷四所载:“宸……《广韵》:天子之居。《增韵》:帝居北辰之宫,故从宀从辰。”杨宗义《难字大字典·字頭·宀部》:“宸:①屋檐。②帝王的居处。③代称王位、帝王。④天地相连之处。⑤姓。”简而言之,宸,源自辰,因古人认为皇帝所对应的是北极星——天上星辰之帝,是为最尊贵之星。所以,皇帝居住的地方,就在“辰”字上方加了表示房屋的“宀”表示帝居。所以,宸在某种意义上所对应的方位,便是“北”。如《国语辞典·词头》(民国三十七年重印本):“拱辰,犹拱北。”又“拱北,众星围绕北辰,喻四方归化”。又如:“《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句话里的“共”,就是“拱”。所以,中国有句老话:“天上众星皆拱北,人间无水不朝东。”再如《粤西文载·拱北轩记》:“先圣言: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故取以名焉。因窃自念,君者,北辰也,拱者也;群臣者,众星也,拱之者也。”所以,拱宸又被写作“拱辰”,拱宸桥亦曾被写成“拱辰桥”。


除了用作建筑之名,“拱宸”二字在历史上的常见用法,还有两种:禁卫军番号和人名。《新唐书》、《旧五代史》等书中,均有拱宸军的记载。拱宸军,是禁卫军的番号。《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一》载:“梁有龙骧、神威、拱宸等军,皆武勇之士也,每一人铠仗,费数十万,装以组绣,饰以金银,人望而畏之。”《五代会要》:“唐有威和、拱宸内直军,晋天福六年(941)改为兴顺左右军。”至于人名,则有北宋的王拱辰、明万历皇帝的妹婿侯拱宸、明宪宗时期曾任南京兵部右侍郎的胡拱宸、康熙朝曾任奉天府尹的梁拱宸等。


拱宸桥两岸掠影


从“宸”字的寓意内涵上我们了解到,“宸”是一个与天子关联的词,是皇权的象征符号之一。“拱”字的其中两种意义,一是拱卫、环绕;二是“一种外形为弧形的建筑结构”,如拱桥。因此,从辞典和古文中“拱宸”的通义中理解拱宸桥,可以得出两层意思:第一,位于城市北方位的一座拱形的桥梁;第二,拱宸的用法,是忠诚于皇帝或者说皇权的一种修辞,这种修辞表现为两个方面,即天下归心的美好愿景和展现效忠之心的行为载体。


以禁卫军叫“拱宸”为例,其内涵是保卫皇权;以人名叫“拱宸”为例,则类似当代中国人名中常见的“爱国”——但有一个人名例外,他的名字叫拱宸是因为他父亲的感恩之心。这个人叫沈拱宸。钟毓龙《说杭州》:“道光中,杭城中有沈姓者,赴半山拈香,归途过桥,桥石倾坠,幸免覆压,乃独缮之,而适生一子,遂即以拱宸为名。后官至两淮运使。”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个人。《江都县续志》(光绪九年刻本)载:“立贞堂……立堂之初,房屋由吴世璜捐建,盐运使沈拱宸批准每月由运库发银五十两。”立贞堂始创于道光二十年(1840)。另《重修天津府志》(光绪刻本)卷十二关于长芦盐政历任主官的记载中有:“沈拱宸,浙江钱塘进士,(道光)二十六年任。”但是,从时间上来看,钟毓龙所说的和《江都县续志》、《重修天津府志》所载的沈拱宸是否同为一人,仍值得怀疑。


关于拱宸桥为何叫拱宸桥,还有段插曲。2006年10月份,《都市快报》连续刊文报道有关网友反映拱宸桥可能是由一个叫沈拱宸的人出资兴建,因而故名之事。某网络论坛上,亦出现过类似言论。这种说法,后来当然是被证为坊间的想当然之说。关于拱宸桥的建造者,《古今图书集成·杭州桥梁考》载:“明末商人夏木江,施银三千倡募建,寻圮,今惟桥址石尚存。”该书编于清康熙时期。另有一说,拱宸桥为明末举人祝华封倡议募资营建,出自《杭州府志》与《钱塘县志》。祝华封,万历四十三年(1615)中举。


最初建造拱宸桥的原因,应是出于运河两岸百姓往来通行之需。明初北新关设立之后,大关桥以北的流域成为舟船待通关的暂泊之所,这些船有时候甚至排到北面的谢村。若是汛期水涨,不能通关,则停留的时间就更长。船上人的生活物资,皆仰赖岸上源源不断的供给。于是,岸上的住户逐渐多了起来,运河东西陆地之间便需要新造桥梁以利商贸和民生。所以,拱宸桥也是了解历史上杭州城市北面不断发展与壮大的一个窗口。而拱宸桥的重建,则有另一种说法,即从省会杭州的地理风水所作的考量。



每一个脚步都有属于它的拱宸桥


以上所讲,便是我对拱宸桥之名来源的一点浅见和心得。归纳起来,且称为拱宸桥的五大语义内涵。第一,从字面理解,拱宸桥是位于城市北方位的一座拱桥;第二,从其本身的修建历史溯源,拱宸桥是对省会杭州之地理风水有着重要而特殊意义的桥梁;第三,从传统文化角度理解,“拱宸”之名是中华传统星象、阴阳五行学说的惯例用法;第四,从古文和辞典中的通义来看待,“拱宸”之名是中华传统忠君爱国思想体系的现象性表达;第五,从传统文化的衍义上解释,拱宸桥可以阐述为“象征对帝王的相迎和敬意”。当然,时至今日,我们还应该记住拱宸桥是杭城现存最大三孔石拱桥,是京杭大运河南端的独特标志与文化符号,是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首批58个遗产点之一,并且是其中的运河水工遗存这一类别里的34个遗产点之一。



原载于《拱宸》第二十七期


▎新书推荐



延伸阅读:《运河边的租界——拱宸桥》

定价:40.00元


购买详情,请拨打发行部销售热线

0571-87997719

(周一至周五 9:00-17:00)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