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王后备考:“得体”趣读及正解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王后教你迎战语文高考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调整姿势准备开始


“得体”趣读及正解


“得体”是语言表达与交流的基本要求之一,但“得体”所涉及的谦敬之词,以及特定场合和特定语体之下的特定表达,因为较为古雅甚至古奥,学生较难理解;加之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较少出现,在学生的交际语境中也较少运用,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现通过对一篇有趣的讽刺小说的趣读和正解,将相关古汉语和古文化知识渗透其中,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趣读


这就是国学!国学!国学!

郁震宏

于丹丹是个男人,却取了个女人的名字,阴阳调和,脑子也就活络。苟乡长是国学迷,最精通《增广贤文》和《弟子规》,开会的时候动不动就举一些《孔子家语》里的话,平时说话也极其古雅。于是于丹丹也去新华书店买了些国学书,开始研究起来。蒲扇换成了折扇,说话也变得斯文起来,把老婆说成“内人”,把丈人说成“外舅”,凡一时不能确定的则以类推之,比如他每打电话给丈母娘,开头即说:“外舅妈,我乃贤婿啊。”舅舅的内人叫舅妈,外舅的内人当然就是“外舅妈”了。

君子之道讲求推己及人,于丹丹严格要求他的内人,不能说自己是她的老公,要叫“外人”“外子”。以此类推,内人称自己的儿子要叫“外孙”,外孙者,外子之子也。不过关于这一点,于丹丹还没有十分的把握,所以尚在考证之中,国学家最讲究的是严谨,有一分证据说半分话。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某日午梦里,于丹丹终于发现了国学之精髓:所谓国学,一言以蔽之,曰称谓!这个惊人之秘得来不易,当然是不能轻易说出去的,倘若为恶毒小人所抄袭,自己辛辛苦苦得来的东西,不就被人家用来出名了吗?毕竟乡间学术圈的学风近来也甚是腐败,只要能出名,还要脸干嘛。

自从发现了国学的精髓,于丹丹学问进展一日千里,但毕竟百练不如一用,而且须用到刀口上,于是他跑去乡长们经常出没的“国学发廊”门口,正好遇到苟乡长,于丹丹马上冲上去,关切地问道:

乡长,吾已不见贵面三日尔!仰念甚也。不知您犬子和家父可好?

苟乡长毕竟是国学高手,听了于丹丹的高雅话,答道:托党和国家之福,我令尊、令郎都好!

因了辞令之学的精深,没过几天,于丹丹便由小队长做到了副村长,升迁之快,亦是一日千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乡新华书店里的《弟子规》一时脱销,“国学发廊”扩大了两个半门面,还很难容得下那济济多士。

为了报答苟乡长的特达之知,于丹丹决定从头研究国学,据村校刁老师说,他读中专时候,听老师说,国学的基本功是文字学、训话学,高级阶段才是《弟子规》和《》、《周易》,于是于丹丹迫不及待地去新华书店买了一部《新华字典》,起早摸黑研究。半年下来,《新华字典》已是韦编三绝。有付出就有收获,他知道郁副乡长的郁应该写作“鬱”,这是繁体字,并把这个重大学术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给郁乡长,乡长大为感动,觉得笔画多的字做姓有面子,乡长不仅自己从善如流改姓了“鬱”,并且把他祖父、父亲墓碑上的姓也改了。

于丹丹自从研究通了文字学后,回头读《弟子规》,每能温故知新,落笔也自然高古起来。用他的说法,写信不能叫写信,要叫“作尺牍”。同一个办公室的人,经常能收到他跑到街上寄来的尺牍,一开头大抵是“小张同志函丈你好”、“小李女史顿首顿首”之类,非精通文字之学的人不能看懂,弄得一个办公室的同事都备了《新华字典》。

文艺是相通的,因为精通说话、文字学和尺牍,于丹丹的艺术鉴别能力,也逐渐从全家第一成为全乡第一,被乡干部们尊称为“大师”,或者直接称为“乡宝”。有次,鬱乡长收到范厂长送来的一幅古画,便请于丹丹去鉴定,于丹丹只一瞄,就说:“这是赝的,赝是啥?赝者,就是假的耳也矣,这个画是不懂文字学的人伪造的。”

鬱乡长马上请教,于丹丹说:您看,落款“辛丑年”,丑,是个简体字,古代写成酉字边一个鬼——醜。这种东西,一看就是狗屁不通的人造出来的赝画,肚皮里没有真货色,再怎么造,总是要露马脚的!

于丹丹边说边用笔演示,乡长受益匪浅,把他演示的那张纸小心翼翼地收藏好。等于丹丹前脚出门,鬱乡长马上打电话将范厂长大骂了一通。随即把家里的书画翻了个遍,凡出现“丑”之类的简体字以及“郁”字没有写成鬱的,其中就有一个好像叫“郁達夫”的几副对联,通通理出来,准备往县里送。

因为《新华字典》实在翻得太破了,于丹丹又买了一本新的,旧的那本用红布包好,红布外面再包一层黄布,黄布外面又套只尼龙袋,尼龙袋外面又包一层报纸,报纸外再套一只洗衣粉袋,洗衣粉袋外面复又包一层棉兜,棉兜外再包红布,红的包在最外面,显得喜庆吉利,差不多放心了,又数了一数,一共七层,于丹丹一向喜欢八字,于是又包一层红布,一称,正好十八斤,恰又是他喜欢的数字。

万事俱备,他面色凝重地交给内人,严肃地说:“好好保管,这一本将来捐献给国家。新买的那本,等我翻破了,就留给子孙做传家宝吧!先国后家,你和孩子们总能理解的。”

(摘编自网络,有删改。)

正解

1


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广贤文》、《弟子规》、《孔子家语》等启蒙读本不能算作国学经典。作者应该有以此调侃当下社会上一些学校和诸多培训机构在开展国学教育时以古代蒙学读本为国学经典的用意。

2


内人:字面义为屋内之人。过去用于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类似的说法还有“拙荆”。“荆”为一种灌木,在古代还用来制作妇女的发钗,称为“荆钗”。荆钗布裙,指以荆枝为钗,粗布为裙,形容妇女简陋寒素的服饰。后来还演变成对自己妻子的谦称。

舅姑:古代称丈夫的父亲和母亲(公婆)。《尔雅释亲》载:妻之父为外舅,妻之母为外姑。“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唐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

外舅和外姑为妻之父和妻之母,即岳父和岳母。

3


“外舅妈”使用错误,对丈母娘的称呼应为“外姑”;“贤婿”是褒奖之语,适用的场合应该是岳父岳母称呼或提及自己的女婿之时,不得体。

4


在口语交流中使用古雅的文言文,不得体。

5


儒家的君子之道讲求的是自身的人格修炼与内在完善,不是苛责外在世界。推己及人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并非自己怎么做,要求别人也怎样做。

6


“外人”是旧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再文雅点也可称做“外子”,又简称“外”。如妻子给丈夫寄信,就叫“寄外”。

7


“外孙”,与孙相对,指女儿的儿女。此处解作外子之子,即自己的儿子。使用错误。

8


国学之精髓乃称谓——居然是个辛辛苦苦研究得来的惊人之秘!

9


在于丹丹与苟乡长的对话中,“贵”“仰”虽为敬辞,含恭敬口吻,用来称与对方特别是尊长有关的事物(如~国,~庚,~姓,~干等),但习惯上并没有“贵面”这样的搭配;而“仰”则为旧时公文用语。上行文中用在“请、祈、恳”等字之前,表示恭敬;下行文中表示命令:~即尊照。没有“仰念”这样的表达。

10


在于丹丹与苟乡长的对话中,“犬子”和“家父”为谦词,前者用于对人谦称自己的儿子,后者用于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而“令尊”和“令郎”为敬词,分别用来指称对方的父亲和儿子。于丹丹与苟乡长两人均用错了谦敬之词。

11


“济济多士”之“士”,旧时指读书人。济济多士一词出自《诗·大雅·文王》:“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济济:众多、整齐美好、庄敬。多士:很多的读书人、青年学生。

12


“特达之知”之“特达”,原谓行聘时惟圭、璋能独行通达。成语圭璋特达(guī zhāng tè dá)形容德才卓绝,与众不同。特达后亦谓自达、自荐。亦可用来表“特殊知遇”之义。若此处用作此义,则“特达之知”表意重复。

13


汉语文字学古称“小学”,研究文字必须形、音、义兼顾,故“小学”分为文字(形)、音韵(音)、训诂(义)三门。文中的“训话学”应为“训诂学”,时文字学即“小学”的一部分。

14


误将《弟子规》和《》、《周易》视为国学高级阶段的学问或典籍。

15


《新华字典》为现代汉语字典,较少涉及下文中的古代汉语知识。

16


在古代,“郁”与“鬱”是两个不同的字,只有在“(云、气)浓盛的样子”这个意义上,“郁”才可以通“鬱”,其他意义各不相同。郁姓的繁体字,为同笔画的郁,而不是忧郁、郁闷的“鬰”。由于“鬰”字笔画过多,故简化为同音的“郁”字。后文中的“鬰乡长”乃作者特意误用。

17


尺牍:在纸张发明之前,用竹木或帛,制成尺把长的版面,用以书写记事,叙情表意,传递消息,因此有尺素、尺函、尺牍、尺鲤、尺笺、尺翰、尺书等多种称谓,其中以尺牍用的最早也最多,故成为信件的代称。但并没有“作尺牍”的用法。

18


函丈:对老师的尊称。女史:古为女官名,后用作对女性的美称。顿首:磕头;叩头下拜。常用于书信、名帖中的敬辞。文中主人公于丹丹的写信对象为同一个办公室的“小张”或“小李”,写信已属不必,敬辞使用不当;写给小张的信在“同志”之后再加上“函丈”,称谓的使用矛盾。

19


“这是赝的,赝是啥?”——文白夹杂。“赝者,就是假的耳也矣”——文言虚词叠加乱用。“赝画”——没有这样的表达,古时用“赝本”一词指假托名人手笔的字画。

20


在古代,“丑”和“醜”是两个字,意义各不相同。丑:表示地支的第二位或等于现在的凌晨一时至三时;醜:表示相貌难看、不好、类等意。“醜”现简化为“丑”。

21


“这种东西,一看就是狗屁不通的人造出来的赝画,肚皮里没有真货色,再怎么造,总是要露马脚的!”——粗俗不堪的乡村口语表达中夹杂“赝画”这一错误的“古雅”用词。

22


達:“达”的繁体字。现代作家郁达夫题款时一般写作“郁達夫”。文中所说“郁達夫”的对联,或为真品;即使不是真品,也并非因为“郁”字的写法。



辛弃疾约拍杜甫



  关注,找王后!


王后语文

仰视读书的少年,俯首成长的万物。我是王后,语文的世界和教育的视界期待与你相伴同行




广州语文教研  王惠(博士后)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