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阻碍来访者改变的因素(上)| 第10堂ACT理论微课 精选作业(五)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他关注的事情只有自己有没有失眠,脑子清楚与否,人际关系是否和谐,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看法,胆小谨慎······”

“殊不知,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各种失衡,压力积累,使得人们的心理问题像“外感风寒,内伤脾胃”一样,时不时就要来上一下。”

“不相信咨询中的过程,只要答案;假装领悟了,表演式的美化生活中的自己,内在并没有真正接纳。 ”

9月3日20:00,第10堂ACT理论微课上,祝老师和大家分享了关于ACT改变语境设计的相关内容。为帮大家更好地理解、消化微课中学习的ACT理论知识,我们第10堂微课的作业是:举例说明人们求助心理咨询时会有哪些顾虑,阻碍了他们的改变?

下面,小蜜蜂就把精选出的24份优秀作业分成6次推送,分享给大家,期待能给你也带来一些启发:

(一)人际关系中的自我设限

有一个来访者,每次咨询的问题都差不多,就是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如,同事没有理他,是不是同事们不喜欢他呢;同事对他爆粗口了,当时心里非常气愤,但还是压抑回去了,事后特别后悔,觉得自己是老实人,总被别人欺负;同事与他说话了,但是脑子不清楚,所以没有说话,会不会让人家觉得自己像个傻子呢。诸如此类的问题是最让他苦恼的。似乎没有让他能满意的人际关系,同事让他买早点,买回来后没有给他钱,他会觉得自己是老实人被人欺负了。事后,他跟其他人抱怨了,这位同事知道后,过来给他钱,他也不敢要,觉得人家肯定觉得他是小心眼的人,这件事情被所有人知道后,所有人就不喜欢他了。在人际关系中,他总是把负面的情绪、评价、观点与自己融合,并把它们都放在眼前,而无暇顾及生活中其他的事情。他关注的事情只有自己有没有失眠,脑子清楚与否,人际关系是否和谐,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看法,胆小谨慎,却又无法与自己的想法解离,咨询师尝试让他换角度看问题,或者拉开距离看自己的想法,都无法真正撼动他坚信的观念,似乎这种纠结的状态在保护着什么,让他无法放下这个保护套。


在人际关系中表现不好,他会归结于自己没有睡好,脑子不清楚。有时候也会归结于对方就是不存善意。总之不是自己存在问题,就是对方存在问题,始终会有问题不利于他。

所以我觉得,自我设限是影响一个人改变的最大原因。

因为涉及来访者隐私,所以不能公开分享,谢谢理解。


(二)困难重重的心理咨询

尽管在现代心理学产生之前,中国人一直有着“儒道释”等各种安慰心灵的方法,但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心理学传到国内并广泛应用的历程还是曲折而复杂的,即使在听心理辅导课成为时髦的今天,人们有了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要去看医生或拜访心理咨询师还是有很多困难和纠结的。


首先简单地把看心理门诊归结为脑壳有问题,这是很令人恐惧的,它和身体的其他疾患似乎不一样,“脑壳有包”、“脑壳进水”传出去“不光彩”,“找不到对象”,“找不到工作”。殊不知,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各种失衡,压力积累,使得人们的心理问题像“外感风寒,内伤脾胃”一样,时不时就要来上一下。什么适应障碍、认知偏差、情绪情感、睡眠障碍、躯体症状、人际关系、亲子、夫妻、婆媳关系、沟通能力、行为障碍……包括万象的问题都出现了,哪里是“脑壳有包”那么简单。故而有心灵大伽说“神经症就是城市病”。


其次,怀疑咨询话的功能。“光凭说话就能治病”?“语言能够治病?”

其实这个问题从我学习心理学开始至今,也一直在思考。开始是怀疑,后来是希望用简洁的语言能够向大众解释清楚。最简单说,语言是思维的基础,思维出了问题,认知、行为、情绪情感,人际关系都会出问题。而认知改变,其他很多问题也迎刃而解了(当然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否则心理学也没有那么多流派)。又简单说,沟通需要语言,同一个意思,不同的语言、语气、语境收到的效果是不同的。ACT第一、二节课,祝老师要求我们讲述生活中一句话对自己的影响,从语言中去体会认知融合和认知解离。那些幼年时代就影响人们的话语,像魔咒一样影响着人们的一生,“语言的能量像把双刃剑”,可谓“一句天堂,一句地狱”。心理工作者经过多年的学习训练才能逐步认识和体会,而普通大众,怀疑咨询的功效就再正常不过了。


即使克服了看心理问题的“耻感”,找哪个心理咨询师或医生看呢?又是一个问题。毕竟我们处于一个信任遭遇挑战的时代,看其他科发的医生还要小心选择呢,何况业内确实泥沙俱下,良莠不齐。一个来访者要走到一个咨询师的工作室,是多么不易啊!


好不容易排除重重阻碍来到了咨询室,又是各种担心、试探、投射、移情与反移情……好不容易建立起治疗联盟,有点初步成效,咨询师一句话不恰当,来访者可能如惊鸿掠影——“飞了”。


在这个治疗联盟中,咨询师秉持热情,尊重,共情,诚信以及积极关注的态度

让来访者感到安全、温暖、抱持、中立、从而大胆地去作自我探索和自我成长是十分重要且贯穿始终的。而来访者对咨询师的信任、尊重、配合和积极探索也是重要的。这种合作就像和谐的双人舞,共同去面对需要解决的症状。


就算来访者很信任,也很配合,但有时候,咨询师的个人局限,抱持容量也会造成阻抗或中断。记得某次接访中,女性来访者诉说着她在亲密关系中的隐忍、委屈、迎合。说到极处,她内心不知有多痛苦,我却近乎愤怒地来一句“他都这样了,你还迎合他、助长他”!可想而知,这话一出口,她是多么无助!但话已出口,收不回来,当看着她瘦削的背影在隐痛中离去时,我知道她再也不会来了。由此,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局限,有些方面还需要修炼,容器还要更大。佛家在启迪智慧时所用的慈悲心大概就是我努力的方向。


(三)真正的接纳

来访者会担心咨询时间长的问题;费用问题;还有面子问题;不认为自己是需要改变的;还有不相信咨询中的过程,只要答案;假装领悟了,表演式的美化生活中的自己,内在并没有真正接纳。这些都有可能阻碍了他们的改变。#有一位来访者,说起理论概念一套一套的,为了自己的困惑去翻书找答案,这期间伴随着她自己的婚姻的解体,称为了挽回婚姻她做了所有可以做到的改变,为什么还会解体?在咨询中慢慢看到自己的努力,看到双方的信念价值的不同,看到自己的模式。。。。她有感叹原来咨询不是批评人啊,为了不被批评去做那么多违背自己意愿的改变,都是假改变,通过咨询才知道是接纳面对才行啊。


(四)“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扁鹊见蔡桓公,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此时才使人问之,殊不知“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有些人不认为他们有病;有些人认为他们的病不重,是“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还有目前发病比较多的青少年,家长也存在讳疾忌医的现象,孩子大了,工作年龄了,该谈婚论嫁了,承认孩子有心理疾病在家长那里就很困难,极力去掩盖起来,错失了获得有效信息的来源,也有意识到自己需要救治的孩子心理也会加重负担,认为自己的心理问题是不光彩的。


我没有做过相关调查,不知道心理类疾病是否在医保的报销范围,如果不在,那这也是需要相关业内人士呼吁的。因为有人可能会反反复复,阶段性出现问题,治疗费用也会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以上种种,都会阻碍人们去求助心理咨询,从而丧失了及时改变的科学引导。

看学员有这么多收获,你是不是也心痒痒了?

我怎么报名听祝老师的ACT理论微课呢?

请添加“ACT小蜜蜂003”为好友进行咨询哦~也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小蜜蜂003
actinchina1
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我们是谁?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祝卓宏课题组以“心理灵活性”为研究核心,旨在推动接纳承诺疗法(ACT)及关系框架理论(RFT)在中国的普及与应用,特别是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及家长的评估与训练。

ACT系列公益微课理论微课国际语境行为科学协会中国分会(CACBS)主办,祝卓宏课题组协办,无忧岛承办。(无忧岛:ACT在中国的线下培训和实习基地。坐标:北京~) 

祝卓宏博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注册督导师,中国心理学会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知行为治疗专委会委员,ACBS中国分会理事长,国际EAP中国分会理事。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