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知食分子 | 从小学文化到学贯中西,大“知食分子”李志顺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1


真正的大师做菜不仅是淬炼技艺,还是解释食物,以及人与食物的关系!


2


一年前,我没有把问题想到这个层次。直至和李志顺大师数次畅谈之后,我确定“知食分子”的定义:知食材,懂食性,通晓厨艺。尽管事实的真相是,厨师鲜有学问的。

厨师这个行业的起点恐怕是无法考证了,但除了伊尹作为祖师爷由后人整出一套理论外,不管食经,食谱或是烹饪史,历史上关于饮食的典籍出自厨师之手的少之又少。相反,人们耳熟能详的饮食美篇多是一些文人和一些哲学家书写的,包括一些贵族阶层的闲人、艺术家、官员。为什么?厨艺被确立为一门手艺之后,注重实操而非理论提升。许多名震天下的名厨大师,甚至皇家御厨的技艺疱丁解牛一样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了,却不识字。

以厨艺世家李志顺为例。他家的二合馆在“厨师之乡”长垣很有名。四世三代二百余年,从祖父那辈算起到李志顺小学毕业“言传身教”学厨艺,都是抄起家伙跟着做。

上世纪八十年代,“知识就是力量”已经被改为“文凭改变命运”。凡是有文凭的,那怕中专毕业就可以吃香的喝辣的,变成干部。因为手艺,1983年被招到油田食堂的李志顺遇到了这股风,要报考中国食品大学的函授大专。“初中都没有上,还上大专呢?”一个寝室里17个人,被16个奚落的李志顺不但报了,还订一份《中国食品报》,很多不认识的字,兜里揣个《新华字典》,查。



那时,社会活力不仅是经济搞活,个人进步的机会相对公平了。上进心强劲的李志顺二年后被送到烟台西南河商专学习,第一次文化课摸底考试,倒数第一。为什么?烟台商专为部队里培养后勤人才,去的士官较多。只有小学文化的李志顺连小数点都不会。好在他菜炒的好,老师隋修富觉得手艺这么好的人没有文化,可惜了,帮李志顺补习文化课。李志顺在老师的餐馆帮做菜,十个月结束时,李志顺的理论考试第一,人还没有回到油田招待所,喜报就到了。

读书就像喝水,不渴是喝不多的。尝到甜头的李志顺从此对读书有了一番新的认识,不仅顺利的拿到了函授大专文凭,烹饪美学,烹饪化学,烹饪工艺,烹饪营养学等也开始涉猎。因与日本、美国的很多公司有合作,油田招待所在河南档次很高,有西餐与海鲜。那时侯河南交通不发达,只有在烟台学习过的李志顺知道一点海鲜知识,做海鲜不懂时就去图书馆查水产资料,后来看到一些古典书《本草纲目》、《神农百草》对这些食物的记载,又开始读这些书。油田招待所一天2顿饭,早上不上班,下午两点到五点半不上班,一到晚上九点职工餐就结束了。李志顺的时间很充足,就看自己想不想读书了。


3


世家的力量在于几代人积累了太多的经验、知识与人脉关系。1989年,李志顺到北京的中原宾馆任职,。当时,侯大师惊讶的说:,会做满汉全席,参加过溥仪的登基大典。你怎么不跟着他学?”“我表舅八十多岁了。另外,他不识字。”此时,李志顺已经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了,毅然决然的成为侯大师的关门弟子。

,李志顺眼界大开。油田工作,每年有一个月的探亲假,李志顺揣着钱跑了很多有名的地方,可谓是见过世面的人,,这里的好东西外面根本就见不到。,外形差不多,沏成茶一品,差太多了。同时,,又特别讲究养生与食性。比如乌鱼蛋汤:醋是咸性,乌鱼蛋见咸性必变硬。传统做法是勾芡。,喜酸辣,但人上年纪喜清淡。侯大师以酸性的柠檬汁代替醋,深受喜爱,。李志顺跟着这些人学习、揣磨发现,书上的食材食性、烹饪方法与实际操作很多地方是互为矛盾。如海边的人吃海参,都是吃鲜海参的。但古籍书与老一辈的师傅们说,海参应该吃干参。李志顺一头雾水……



李志顺和师傅侯瑞轩


,全国一流的厨艺大师云集于此,经大家们一指点,李志顺才慢慢明白:海参之所以炮制,因为海参生长在深海水流湍急的地方,是寒性……必须经过盐水煮,经过草木灰干晒,把它的寒性变成温性才会补。中餐原料的干制就等于中医药材的炮制,必须要变性。中国的饮食文化讲究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食物的本性温热寒凉,人食万物,身体也会出现温热寒凉,要想饮食健康,得保证食材食性的合理性和自然性。这也是最早的《黄帝内经》被奉为圣典的原因。

社会的繁荣是各方面的,包括餐饮业。那时,中烹协出了一套20多本的《中国古典饮食典籍》。李志顺买了一套回去看,所有的内容都是摘录自一些古籍,从先秦到春秋,诸子百家,包括到各朝各代的杂录,一些医书等。比如本味篇,就把《吕氏春秋》中的本味内容摘录出来。李志顺看完后想知道《吕氏春秋》写的啥!去书店买《吕氏春秋》,看原本。比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出自《论语》的《乡党篇》,李志顺把《乡党》这部分摘录出来的读完后,查看《论语》。读《论语》时发现有好多内容又出自《孔子家语》,继续找《孔子家语》,慢慢的书越查越多,越读越系统。李志顺用近十年时间基本上把中国有关烹饪的古籍典籍读完了,又慢慢涉及《盐铁论》,由到铁的制造又牵连到《天工开物》,越读越多,越读越有意思!


4


 “不怕起点低,就怕境界低。”2002年,李志顺受邀到意大利培训当地厨师,后又到了瑞士和法国,发现国外的饮食理论与中国传统很多是相悖的。虽然中国烹饪界现代理论和传统理论的斗争多年了,好多学院派也把中餐以西方的理论来阐述,教材也改了,不学《黄帝内经》四味五性了,讲的热量,卡里路、食品科学等。但是,那种抵牾,甚至是冲突不是换个名字就能解决的。有一段时间李志顺很迷茫,觉得东西方说的都有道理,但放在一起又解释不通。孙中山说:“中餐营养之法暗合于西方卫生之法”。孙中山是学医出身,作为中国民国的大总统,绝对不会信口雌黄,但是自己为什么想不通呢?



李志顺静下心来,重新审视传统的配菜配料、使用方法、制作方法才发现,是自己没有把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食材的性法、烹饪内涵弄懂,重新回头来研究中国传统对原料的分类和认知,和现代食品科学、烹饪工艺结合起来问题迎刃而解了。比如说大肉,按照中国传统的定性是性寒味甘。人不能多食,多食伤风助寒,肥胖无力。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专门阐述的;按照西方讲,它含甘油酸脂,脂肪,反式脂肪酸。甘油酸就是甜味,这就是大肉为什么香甜的原因。按照中国的烹饪之法,红烧肉寒性太大,淀糖催动它乳化才肥而不腻,所以必须大火烧制,小火温制,把它的寒性去掉吃了才不会肥胖、伤风助寒。这样西方的说法也讲通了,脂肪酸通过热度、温度发生变化。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低密度脂肪酸,高密度脂肪酸在长期温度的加工下会变化,饱和脂肪酸变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变好脂肪酸就可以吃了。

知识的力量在于系统性的融会贯通。李志顺开始读西方的烹饪理论,包括西方那些从十八、十九世纪,像大仲马写的《大仲马美食词典》, 西敏司的《甜与权力》,《饮食革命》等,像读古籍抽丝剥茧的弄明白,为什么西方说鸡汤只能熬2个小时,中国传统至少要6个小时以上都有道理时,豁然开朗了。根据西方的烹饪原理,温度的变化是时间的变化,时间变化会破坏食物内部的结构。但在恒温的情况下它不断被乳化,不会流失营养。西方的恒温是电脑直接控制的,定多少就是多少。他们认为中国的吊汤是煮出来的,火控制不住就不是恒温的。其实,他们不知道中国有武火文火。中国的煮汤也是恒温的,汤三滚三撇沫之后基本上稳定了,光翻沫不翻花,恒温到100度至120度。

一通百通,李志顺的心“哗”一下子被打开了。


5


中国从古都有“药食同源”的说法。中药把配药称为配伍,其实过去配菜不叫配菜,也叫配伍,所以《随园食单》的作者袁枚讲:“中餐就是百菜为伍”,一菜一伍,百菜百伍,百菜百味。

按照中国的传统,有的食物也是药物。中药是从中餐食物里分离出来的,分化一些特殊的食材用来调和机理,所以叫药食同源。中国有句话叫“病从口入,病从口除”。为什么?天生万物,各有特性。西瓜,为什么三伏天吃西瓜。西瓜在那么炎热的天气下,花开的那么茂盛,果结的那么碧绿,它的抗热性有多大,肯定是大寒之物才能生长;雪莲能在冰天雪地里开出那么大的花,它一定是大热之物,奇热。为什么发烧都喝羚羊角磨的粉,羚羊在哪生长的?雪域高原!羚羊角刮下一点粉,水一冲,高烧立刻就下去。

真正的厨师做的菜品是让人吃了能够滋补身体,延长寿命的,而不像现在只讲口感,不讲健康。比如酒,号称“百药之首”。现代人的身体却因喝酒喝坏了。为什么?中国人继承传统却不着根基,不找源头,认为喝酒就是中国文化。其实,过去的酒是当药用的,所以过有“酒过三巡”之说。三杯过后,该干嘛,再喝,违礼。现代人拿它当水喝。另外,现在的酒不是真正的酒了,食用酒精勾兑的。过去的酒是酿制的,皇帝做酒要窖三次。汉代以前,实行是酎金制。酎在说文解字里解释为窖三次的酒。窖三次的酒就是很浓的酒。粮食做酒多贵啊,皇帝不收钱,收你的酒,所以叫酎金制。同时,酿酒叫酿酒工艺。为什么叫工艺?因为不但有工夫,还有艺术,就跟做菜一样,炒菜分主料,辅料,调料,制法四个步骤。配头有分为长年配头,四季配头……不研究食材,不研究配伍,是做不出美食的。

现代人谁还讲究这个,什么荤菜都是抓一把辣椒,什么素菜都用蚝油……我15年前就把菜谱取消了,我不可能天天给你换菜谱,我家开二三百年饭店,没见过菜谱,一说写菜单就是背出来的。你来我这儿这吃饭,是吃我做的菜,不是你来教我做什么菜的。手艺人就是这样,要什么有什么,都在心里呢。


6


烹饪之道,从传统到现代无外乎六句话:“有味使其出,无味使其入,杂味使其除。以物寻性,以性寻法,以法寻烹。”

现在很多饭店都叫着聚焦,做单品!那是做快餐,不是厨师做的宴席。我经常和同行讨论厨师是做粮食还是做美食?你要是做粮食,你就别叫厨师。做美食,就得讲究。食客来到你的店里是品味菜的,要让人看到你的技艺的,你的个人思想和人格魅力,包括技术传承与文化内涵。


7


了解李志顺的经历后,我常常想起启功先大师自勉的 “小学生,大教授……”启功出身皇族,从小在王爷府长大,见过太多的文物与博学鸿儒,靠自己的勤奋及对人生起起伏伏的参悟,将瘦金体推高到另一种精神层面。

晚清的八旗子弟鲜有成就,多的是纨绔子弟。为什么只上过小学的启功先生成为国宝级的大师了呢?见识与勤奋。


8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这是过去激励读书人的一种功利性说法。虽然互联网时代人们已经疯狂的“网上淘宝”了,但这些说法仍不过时。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来说,书中还有“人生忧患识字始”的解疑释惑与“一览众山小”的高深涵养。

问题的关键是,看你是想关门读书的求诸内心,还是像被疯狗咬了一样跟着浮躁的时代瞎跑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排:行走的鱼


欢迎在文章底部右下角留言评论




本公众号发布内容均属原创,版权属于一块开餐饮文化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欢迎分享朋友圈

联系邮箱:286535976@qq.com

电话:13598073757(微信号)  13838269540(微信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东方知食分子/作家潦寒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