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弘愿才是佛的真实本怀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点击标题下面蓝色“灵瑞之声”即可免费关注

欢迎投稿,邮箱为:2064563864@qq.com



朗诵:佛缘居士



善导大师细判要门和弘愿,有双重引导作用 : 
第一重,导圣道入净土要门。
圣道门的修行者,如果他们修行成就了,解脱了,不在此列; 如果修行疲软乏力,解脱遥遥无期,那么,可以把他们原来修行的定善、散善的功德回向求生极乐,这样就进入净土要门。

第二重,导要门入弘愿。
引导要门定散二善的行者,也就是杂行的人,进入专修念佛正定之业,这样契入弥陀本愿,大畅世尊本怀。

要弘比较

我们来比较一下要门和弘愿,以便更好地理解《观经》的真实之意。

(一)
共同点

要门是方便,弘愿是真实,应当从方便入真实。

方便是相对于真实而讲的。比如说我们要上楼,台阶就是方便,没有台阶就上不来,所以台阶很重要。但是,台阶虽然重要,你不能总站在台阶上,还要上来,登堂入室,这才达到目的。

话分两头讲。对楼下徘徊的人,就要他上楼梯,上了楼梯,就走向解脱之道; 对于已经上了楼梯的人,就对他说别总在楼梯上转悠,要他进房间。这是不同层次的,循序渐进。

对于正在圣道修行,还没入净土门的人,可以先向他介绍要门,告诉他可以拿他的定善、散善回向求生极乐,这样引导他。他已经回向求生极乐了,就要更进一步了,要求他不能老是在这里杂行杂修,应当转过来专修念佛。

要门、弘愿都属于净土门,都是引导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一大共同点。

(二)
不同点

下面是要门与弘愿的不同点,总共列出二十几点,互相之间有关连,也有少数几点内容类似,但角度不同,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

1.释尊 · 弥陀
,弘愿是以阿弥陀佛作为法门主。善导大师说 :
“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 
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
两尊佛各代表一个教法,开始分两条线索,最后归结一致。

2.因请 · 不请
; 弘愿呢,没有经过请求,。

“因请”和“不请”有什么区别呢?“因请”就带有方便,“你问我,我来回答你,我当然先就你的根机来讲; 你的根机成熟了,再把我想讲的和盘托出”; “不请”,主动讲的话,当然就是我自己本来想讲的。所以,“因请”带有方便,顺着众生的根机; “不请”就是阿弥陀佛主动来救度我们。这在《观经》中主要体现在第七观。

3.广开 · 显彰
“广开”,。以定善、散善统摄一切法门,称为“广”; 定散回向求生净土,开启往生净土之门,称为“开”。这层意思很浅显,诸宗大德都看出来了。

“显彰”,是阿弥陀佛显彰。让原来隐含不明的显露出来。在要门的十三定观和三福九品当中,透露出弥陀本愿救度的信息,显示更深一层的含义。这层含义,只有善导大师解释出来了。

4.通意 · 别意
阿弥陀佛的本愿,叫“别意弘愿”,它特别。

相对来讲,定散二善——要门,它就有“通意”,跟普通的教法有共通的地方,也修定善,也修散善。

但是,念佛非定非散。念佛,你说定善,它不是; 你说是散善,它也不是。它是弥陀本愿救度。定善的根机当然可以念佛,散善的根机也可以念佛,定机、散机念佛都可以平等往生。念佛是往生正定之业,非定非散,超定超散。

“别意弘愿”有多种特别 : 
(1)摄机特别
弥陀本愿救度,凡夫为本,以下根之人为主要对象,上根之人为辅助对象; 其他法门是以善人、上根利智为主要对象,下根罪人为辅助对象。

(2)行法特别
专念弥陀一佛,有别于定善散善种种修行来回向。

(3)利益特别
下劣凡夫,专称佛名,可以到极乐报土成佛,这个利益超越一般法门。

有这种种的不同,叫“别意”,特别。特别就特别在阿弥陀佛的本愿。印光大师直接说为“特别法门”。

5.《观经》·《大经》
要门,表面来看,主要是《观经》的思想,所谓“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 弘愿,主要是《大经》的思想,所谓“言弘愿者,如《大经》说”。

当然也说明 : 在《观经》这部经之内,是以《大经》阿弥陀佛的本愿作为根本的法理依据。

6.定散 · 念佛
在修持方面,要门是修持定善和散善; 弘愿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所以,在修行方面,有定散和念佛的差别。

如果我们念佛,把它当作息虑凝心的方便,当作废恶修善的手段,这样想虽然也是念佛,但是印光大师说,是“以横超法,作竖出用”,你没有乘上佛的本愿力,你是把念佛当作修定善和散善的手段,落在定散二善的观念里面了。

7.回向 · 不回向
要门说“回斯二行”; 弘愿直接乘佛愿力,不说回向。

定散二善,一定要回向。定散二善如果不回向,决定没有往生的道理。五戒十善、种种禅观修法,本来的因果不是导向极乐世界的。就像一部车,本来是到南京的,现在我要去北京,那当然就要调转过来才能去北京。

可是念佛不一样,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到阿弥陀佛那个地方去,如是因,如是果,不存在回向不回向的问题。愿生极乐世界的人,只要专修念佛,即使不再单独回向,也自然成为往生之业,因为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到阿弥陀佛那里,就到极乐世界去。

修别的法门,诵经,念咒,各有其感果的功能,若不回向,就不能得到往生的结果。

“回向”就是迂曲的法门,“不回向”就是直达的法门。弘愿——专修念佛是乘直达车,要门定散回向是走迂回的道路。

8.求生 · 得生
要门说“求愿往生”。弘愿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

“求”是盼望,“得”是得到。

“求生”和“得生”,这就不一样了。“想成功”和“成功了”,会不会一样?两回事嘛。

要门的作用主要在发起求愿往生的心,要门本身能得到往生吗?不能!往生靠的还是佛力,必须进入弘愿,才能得到往生。所以要门是方便,说要门是为了归于弘愿。

《观经疏·玄义分》专门列出“得益门”,就是为了说明得益唯在弥陀本愿。又说 : 
此经定散文中,
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释迦佛说此《观经》三福九品、定散二善,
证赞彼佛依正二报,使人欣慕。

9.不定 · 决定
弘愿是往生正定之业,“实时入必定”,决定往生,无任何不确定性; 要门回向有不确定性,若归附弘愿,具足三心,即得往生,否则不能往生。

10.唯善 · 善恶
在摄受根机方面,有“善机”和“善恶根机普遍摄受”的差别。

要门,要么修定善,要么修散善。定善,息虑凝心,这个要求就很高了; 若不能修定善,至少要修散善——废恶修善,这样才可以“回斯二行,求愿往生”。如果你定善也没有,散善也没有,回向什么往生?回向你的恶业吗?那不可能。所以,要门摄受的是善凡夫,修善业的众生。

弘愿不一样。善导大师说“一切善恶凡夫”,善凡夫当然可以靠弥陀本愿救度,恶凡夫更要靠弥陀本愿救度; 恶凡夫靠弥陀本愿救度,善凡夫还是要靠弥陀本愿救度,所以说“一切善恶凡夫”,无一遗漏。摄机广大,不择众机,这是弘愿的超胜之处。

11.不遍 · 遍揽
前面说“虽可教益多门,凡惑无由遍揽”,这是讲圣道门。圣道门虽然有八万四千法门,但是凡夫罪障很深,惑业很重,,还是有很多众生遗漏了,不能通通包揽。

要门虽比圣道门广泛多了,但是,仍然是以善众生为对象,仍然会遗漏罪业众生。

可是弘愿就不一样,十方众生无一遗漏,遍揽无余。

12.自力 · 佛力
要门,修行靠回向自己的定散二善,多少带有自力。

弘愿,专称弥陀名,完全靠佛力,所谓“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

自力跟佛力怎么能比呢?

要门能不能往生?能。要门能往生,弘愿更能往生。

要门往生,靠的是定散二善之力吗?不是,不论定善、散善、念佛,只要往生,靠的都是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

13.虽说 · 直说
,不过,。“虽说”就是有委曲,就不是他正直想讲的。

而弘愿呢,是直接要说的。所以,有“虽说”和“直说”的差别。

14.方便 · 正直
定散要门是“虽说”,“虽说”就带有方便。

弘愿是“直说”,就是“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就舍掉方便了,就直接讲了。

,到最后结尾才敞开心门,露出真实—— “佛告阿难 : 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这就是弘愿。他不讲那么多了,定善、散善不讲了,正直舍方便,单独讲念佛。

15.小益 · 大益
“小益”是小的利益,“大益”是大的利益。定散二善如果回向求生,也能往生。不过,往生到哪里呢?极乐边地。根据《无量寿经》所讲,“以疑惑佛智故,生彼七宝宫殿”,在莲花胎里五百岁花不开,不能见三宝,不能供养诸佛菩萨,不能听经闻法。

而专修念佛直接到报土,花开见佛,利益更大。

16.顺机 · 望佛
“望佛”就是“望佛本愿”。,心中看向阿弥陀佛那一边,阿弥陀佛那一边当然是真实的。

讲要门的时候,。

一个是“望佛本愿”,一个是顺机的凡情,那就不一样了。

17.本愿 · 非本愿
要门不是阿弥陀佛的本愿。

弘愿、一向念佛才是阿弥陀佛的本愿。

18.佛意 · 非佛意
,所谓“意在众生”。

,是方便意,不是真实意。

19.本怀 · 非本怀
,乘佛本愿得生极乐,不要迂回杂行杂修而往生不定。

20.付嘱 · 不付嘱
,最后不付嘱定善十三观,也不付嘱散善三福,单独付嘱弥陀名号,“持无量寿佛名”,这是弘愿。

21.杂多 · 专一
定散二善,行法种种,杂多不一。

弥陀弘愿,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专一不杂。

22.能赞 · 所赞
?善导大师在《观经疏》中说 : “释迦佛说此《观经》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证赞彼佛依正二报,使人欣慕。”讲定散二善,是为了证明、赞叹阿弥陀佛依正二报功德庄严,发起我们欣慕向往的心,愿求往生。怎么去呢?仰仗彼佛弘愿,专称彼佛洪名。

以定散二善来赞叹阿弥陀佛的六字名号,赞叹阿弥陀佛的本愿,是故要门为能赞之教,弘愿为所赞之行。

23.能标 · 所标
善导大师又说 :
“此经定散文中,
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标”是标指,如路标,指明方向。定善和散善,像是一个指路牌,指示的方向是“专称弥陀名号”。定散为能标,念佛为所标。

24.能入 · 所入
如房门为入房之门,要门即入要之门。这个要是什么?《观经》最后,阿难问 : “此法之要,当云何受持?”世尊答以“持无量寿佛名”。

所以,“要”指的就是念佛。要门,即是进入念佛的门户。世尊通过定散二善,引导众生进入专修念佛,故以定散二善为入念佛之门,称为要门。

以定散为能入之门,念佛即是所入之要。

要弘二门差别比较表

差别比较

要门

弘愿
1. 法门主
释迦为法门主
弥陀为法门主
2. 说法因缘
因韦提希夫人
所请
不请自说
3. 说法形式
广开
显彰
4. 通别意趣
通意
别意
5. 三经所属
《观经》
《大经》
6. 行法内容
定散二善
专修念佛
7. 是否回向
必须回向
不必回向
8. 得益分齐
求愿往生
即得往生
9. 得益几率
不定往生
决定往生
10. 摄机广狭
唯摄善机
善恶普摄
11. 度生遍否
不遍
普遍
12. 纯杂
杂有自力
纯靠佛力
13. 说法方式
虽说、委曲说
但说、正直说
14. 利益大小
疑惑佛智、
胎生
明信佛智、
化生
15. 所望不同
随众生情
望佛本愿
16. 本愿、
      非本愿
非弥陀本愿
是弥陀本愿
17. 意在、
      意不在
释迦意不在
释迦意所在
18. 本怀、
      非本怀
非释迦本怀
是释迦本怀
19. 付嘱、
      不付嘱
释迦不付嘱
释迦付嘱
20. 行法专杂
杂多
专一
21. 能赞、
      所赞
能赞之教
所赞之法
22. 能标、
      所标
能标之指
所指之愿
23. 能入、
      所入
能入之门
所入之要
24. 比较结论
方便
真实
 
要弘分判的现实意义

这样说起来,,。所以,到《观经》结尾,,“废”,废舍要门,不讲了; 然后“立”,确立弘愿,专修念佛。

了解这样的教理,我们就不会糊涂,也不会谤法。要门是方便,是引导进入真实的,在众生根机成熟之前,是肯定不能少的。“读诵大乘”本来就是《观经》所讲的,“读诵大乘”对调化我们的根机是很有实际作用的。如果不了解苦、空、无常,不了解极乐净土的庄严,不了解成佛的殊胜果报,就发不起求愿往生的心,你想念佛都念不了。所以,方便导引必不可少。

但如果这些都通过了,你就可以一向专念了。


(来源:《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


更多《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

(点击下列标题即可阅读文章)









小贴士        

灵瑞寺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莲花镇灵瑞寺

客堂电话:0731-88267265   

微  信 号:15111166481


举报 | 1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