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知味·徐徐可也】徐可:距离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曾经看过一期动物节目,介绍各种动物之间的安全距离。彼此之间保持适当距离,这是动物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一旦其他动物越过了界限,受到威胁的动物就会毛发竖立,呜呜低吼,以示警告;如果对方继续逼近,威胁加大,有实力的动物会发起进攻或者自卫,弱小的则可能落荒而逃。这种情形我们在猫狗等动物上多次看到过。

        人类作为一种有感情的高等动物,也继承了动物的这种本能。不过我想,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意识更多地是出于心理和感情上的感受,而不是出于安全上的考虑。当一个人离你太近时,你会感觉到一种压力,或者有不舒服的感觉。

有的朋友跟别人说话时喜欢贴得很近,弄得每次正常的谈话都像说“悄悄话”似的,不但成分复杂的气息笼罩住你的面部让你无法呼吸,更可怕的是他的唾沫星子如散弹一样准确而密集地击中你的面部及脖子等部位。遇到这种情况,你躲也不是,擦也不敢,只能抿嘴屏息,“唾面自干”。至于来自陌生人的“侵略”,更是数不胜数。无论在哪里排队,总有人舍不得浪费你身边的一点点空隙,让你享受各种挤压和热乎乎的气息。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以多远为好?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为人际交往划分了四种距离:第一种是亲密距离,15厘米至44厘米,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距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亲密无间”,多为最亲密的人之间的距离。第二种是个人距离,46厘米至122厘米,这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稍有分寸感的距离。第三种是社交距离,1.2米至3.7米,它比个人距离又远了一步,体现的是一种社交性或者礼节上的比较正式的关系。第四种是公众距离,3.7米至7.6米,这是在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之间的距离,在此空间内,人们可以相互之间不发生任何联系。姑且不论这四种距离的划分是否准确,不过它确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参考。如果你自认跟对方并没有达到“亲密无间”的程度,那么最好不要选择“亲密距离”。


        有人说:这么麻烦啊?算了,我离您远点行吗?不行。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但是也有人说:适度的距离产生美,过度的距离就没有美了。的确如此。适度的距离是一种尊重、一种修养,而过度的距离则可能产生误会,甚至造成伤害。所以善于把握距离是一门艺术。把每一种距离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让所有人都感觉舒服、惬意,这是高手。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其实也是心与心的距离。心在一起,天涯咫尺;心不在一起,咫尺天涯。有人调侃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面对面坐着,却在玩各自的手机。”这还真应了陶渊明那句诗:“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所以说一千道一万,用心相处才是正道。

原文刊登于2016年9月22日北京晚报 知味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