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一位补课老师的反思:家长是怎么让孩子恨上学习的…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有21万+父母订阅了尖叫童年

温柔地改变,给孩子高质量的亲子陪伴

ID: JJtongnian


尖叫君语:很多父母都会有一个困惑,为何孩子小时候总是爱问“十万个为什么”,对学什么都充满了兴趣。但到了学校后,或者参加了兴趣培训班之后,就对学习索然无味,你越是关心他们越是发现他们无心学习、厌恶甚至谈之色变?在这期间,他们究竟经历了什么?今天,我们将通过一个现实案例来解读“是什么让一个孩子恨上学习”。这个画面带来的伤害,值得“费心用力”为孩子好的你深思。



文丨魏哲

中级教学培训师,北京学校优秀教师

感谢尖叫小伙伴“新东方师训讲堂”授权分享



今天在教室中目睹了这样一个事情,直到现在都久久不能平静。


大概一点左右,一个妈妈带着她一二年级样子的女儿来上数学一对一。由于小学生的一对一课家长是可以旁听的,而这节刚好赶上我没课且数学老师的工位就在附近,故而有幸(或者说是不幸)见证了:家长是如何让一个孩子恨上学习的



课程开始时,家长坐在学生和老师身后,不断提醒着孩子不要乱动,要认真听讲,每当老师讲完一个知识点,家长都要问一句:你听懂了吗?由于自己在课堂上从来没经历过家长“指手画脚”的情况,于是好奇的我开始关注这个特殊的课堂。


我发现,那个学生最多也就六七岁,剪了个蘑菇头,萌萌的,个子不高。就是这个小不点,被夹在了老师和妈妈这两个大人中间。从我的角度看过去,只能看到她的头顶。妈妈和老师低着头一遍遍地问她:听懂了吗?她仰着头表示肯定,我想,那时候,在这个孩子的眼睛里,这两个大人一定是“异常高大”,她一定很有压迫感。


随着课程的继续,提问随之增加,而你会发现,那个妈妈的椅子已经越来越向前拖,每当孩子回答问题慢一些她就会焦虑地把椅子往前拖拽一点,直到最后,与老师和孩子平齐。远远望去,你会分不清哪个是老师,哪个是家长。而这个时候孩子也越来越不耐烦,老师反复提醒家长“您给她时间想一想”,但家长即使在不说话时也是眉头紧皱,欲言又止。


终于,在一个数三角形的题目中,孩子数了两遍没数明白(只看出3个),家长崩溃,“这么简单的问题怎么数不清楚呢?”然后抓起一支笔讲了起来,“看,一共是6个,这两个小三角形还能组成另一个大三角形,明白了吗?!”


与此同时,孩子也彻底崩溃,哇哇哭着,嘴里念叨着“这不公平!这不公平!”家长莫名奇妙,觉得孩子无理取闹“明明就是6个三角形,怎么不公平啦?!”此时的我,在心里深深地叹了口气:家长,您真的听懂她“不公平”的含义了吗?


就这样孩子哭闹着拒绝学习,家长束手无策,老师劝家长先出去等待,不要再责骂孩子。但是家长恋恋不舍,她一定要看到孩子停止哭声投入学习才肯离去。


可是孩子迟迟不好,于是这个时候,家长使出了“杀手锏”,对孩子说:“你别哭了,好好把之后的课上完,回去给你奖励”。这一招果然好使,孩子立马收住了哭声问:“什么奖励啊?”妈妈告诉她你先好好学习,于是就“放心地”离开了。


接下来的课堂看似“平静而顺利”,没有了妈妈的压力,孩子与老师顺利行课,但是唯一不一样的是,孩子反复问老师:还有多久下课呀?——她在惦记着下课后的奖励。



多么失败的案例啊!我终于知道了,一个家长,到底是怎么让一个孩子恨上学习的了。


☟ 我们来看这个妈妈:


首先:


开始的时候过分参与到教学,她总是用她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在她看来,一道题目,她会做而孩子不会,于是她就会认为是孩子不够认真。不愿意给孩子思考的时间。这样的做法,折射到孩子心中,她会觉得每次学习的过程,是紧张的、压迫的,是不可以犯错的,是令人害怕的


接着


即使是孩子答对了的时候,妈妈认为这是“理所当然”、没有任何鼓励的言语(老师看出妈妈的问题,对孩子加以鼓励的时候,妈妈还要加一句:不要骄傲)。这样的做法,折射到孩子心中,她会觉得,学习是件没有成就感的事情,即使答对了题目也没有什么意思。


高潮


这个故事的高潮,家长夺过笔,叫嚷着为孩子数三角形的时候。我真想拿手机给拍下来,然后下课放给家长看看,让她体会一下那种感受。然后给她解释孩子的“这不公平”究竟是什么意思。于是乎,这样的做法,折射到孩子心中,她会觉得,学习充满了不公平、充满了责骂,充满了“以强凌弱”


最后


当孩子哭闹的时候,家长为了迅速解决问题,用出了“给奖励”的杀手锏。这一动作,似乎是整个课堂上家长唯一使用的积极手段,然而在我看来,却是最失败的一个。


因为,在孩子已经感受到学习带给她的“压迫”、“紧张”、“无趣”、“不公”等等负面感受后,家长“给奖励”这个手段会强化孩子的另一个意识,学习没什么意思,但是唯一的作用就是“获得奖励”。


于是,学习这个事儿就终于在孩子那里变得“功利”。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初高中生会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考大学,考上了就不学了”。



我不知道,孩子下课后,这个妈妈是否会履行诺言给予奖励,如果她食言,那么就会又会给孩子增加另一个印象“学习,就是欺骗”。



多么失败的案例啊!

也许你会说,仅仅一次课堂,哪里会有这么严重的影响。而我要说,如果每节课都是如此呢?如果生活中事事如此呢?一件不经意的小事折射的是日常生活的常规状态,一日、两日、日复一日,你还会觉得一节课的表现不能说明问题吗?


也许你会说,这毕竟是特殊现象。真的是特殊现象吗?也许你没有经历过“数三角形”,这么惨烈的事件,但是,你可曾经历过这样的事情:高中时,家长不许出去玩儿,因为你还没把作业写完;高中时,家长会没收你的“闲书”,认为这跟考试无关;高中时,你是否经历过家长会后,家长的焦虑、歇斯底里;高中时,家长是否许诺过,考上大学,你要啥给啥。

你一定经历过。

那么,你还会认为这是特殊事件吗?
 

回忆一下吧,当孩子小的时候,他们是不是曾经拿着各种小儿书,蹒跚地走到你面前,让你讲。那时候,他是不是会咿咿呀呀地边听你讲,边问出很多问题。


回忆一下吧,究竟是从什么时候起,他开始不再提问、不愿看书,从什么时候起,他开始厌恶学习的。


回忆一下吧。


救救孩子!




尖叫童年美文匣子

新知 | 玩乐 | 绘本 | 科普 | 自然 | ∞



您也许还有兴趣阅读

尖叫童年曾分享过的教庭教育人气文章:










▲ 点击标题或上图了解详情或购买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