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老子故里 涡阳尹喜墓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道教是中国人自己的宗教 !喜欢道教文化,关注天下道源!全球道教文化爱好者的心灵家园!


尹喜,字文公,号文始先生文始真人关尹甘肃天水人,自幼究览古籍,精通历法,善观天文,习占星之术,能知前古而见未来。官至周代大夫周敬王23年天下将乱,辞去大夫官职,转任函谷关令,遇老子,得授《道德经》。葬于安徽涡阳县

尹喜与老子

尹喜是天水籍历代文化名人中最早的先贤名士,闻名中外的《道德经》五千言,是由他承传

尹喜画像

推广于世的。两千多年来,在中国乃至世界哲学、、军事、史学等学术界影响极为深远,意义非常,尹喜的功德是无量的。

大型辞书《道藏·尹喜传》、《水经注》等书中可以看出,老子西行主要活动在渭河中上游一带,除了伯阳柏林观、讲经台等地之外,他们还去过秦州区的老君台、玉泉观、崆峒山、敦煌等地。

尹道寺与老子讲经台相距约数里路,殿宇中祀尹喜圣像。尹道寺建筑规模不大,殿前悬挂古联一副,曰“华章九篇入《百子》;经文五千颂《道德》”,对尹喜给予了历史的精辟颂扬和评定。

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尹喜墓

编辑

尹喜墓,位于涡阳县天静宫东二公里处,


尹喜隐居地

原墓占地1000平方米,高约9米,俗称尹子孤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尹喜墓于50年代初遭到严重破坏,致使“曹霖扒墓”上了辞书,成为当时一大新闻。尹喜,又名关尹,春秋末著名道家人物;原系周康王朝中的一位贤大夫;周昭王23年,天下大乱,他辞去大夫之职,请任函谷关令。司马迁记,老子西出函谷,留下五千言道德经与关尹子,后不知所终。因此,尹喜被称为老子大弟子。同时又是《道德经》的传世之人。道教奉为经典,称《道德真经》。尹喜不忘恩师,晚年遂到老子故里定居,死后葬于此,把自己的躯体留在这里,让自己的忠魂永远守护老师诞弥之地,以示虔诚和报答五千言教诲之恩。尹喜墓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天静宫向东行约两公里,有一处高高的孤堆,占地1000平方米,高约9米,宛如小丘,为涡阳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人俗称尹子孤堆,又称为尹喜之墓。“尹子”就是尹喜,“孤堆”当地称坟墓。此坟墓规格甚高,非同一般,为涡阳县所独有,是标识老子生地在涡阳县的一个得力证据。

尹孤堆有许多美丽传说

尹喜究竟是谁?为什么埋骨此地?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故事:相传,尹喜是老子的大弟子,是把老子《道德经》流传于世的第一人。一日,尹喜在函谷关观天象,见紫气东来,前有青牛星牵引,知有大圣人从此经过,便日日守望。不久,果然有一神姿超绝的老人骑着青牛要过关。尹喜便出关恭迎,恳请老人留住关中。此老人即老子。他数试尹喜后,知其非同凡人。当天,尹喜便行弟子之礼。自此,尹喜日日问道于老子,大至天地之情,中及国家兴亡,小到修身养性处世。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终极主题,那就是“道”。在此期间,老子亦将其道学观点总结成五千言,即《道德经》留给了尹喜。老子离开函谷关后,尹喜闭门谢客,静思道法,逐渐领会了老子书中关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一整套恢宏深邃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并依据自己的体会,写了《关尹子》九篇,传给后人。公元前471年的秋天, 老子返回故里途中不幸病死扶风。尹喜得知甚为悲伤,为了却师父魂归故里心愿,遂携家眷护送回乡安葬。此后尹喜忠守师墓,举家定居此地。临终前嘱咐家人把自己尸骨安葬师父诞生之地,以报答五千言教诲之恩。

当时,楚国国君感动尹喜忠仁,为防盗墓,掩人耳目,埋了两庞大的坟茔,即西尹孤堆和东尹孤堆(在曹市镇)。两个孤堆相距三十里,也是古代一舍的距离。

话说西尹孤堆,千百年来人们都视其为神秘之地,传说着许多美丽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附近的樊桥、胡六子、马小庄、蔡楼等几个村庄的人家,只要遇到红白喜事就向尹孤堆借餐具。在头天晚上的半夜子时前去烧香、拜神、叩头,并许愿办完了事就一定及时归还所借一切,第二天的早晨就会如数出现金筷子、金汤匙、银碗、银盆、银盘子,事主用筐把餐具抬回家,用过后大家会遵守诺言按时、按量归还。就这样,几个村庄的人们年复一年,代代相传着。后因年代久远,子孙不听从古训,贪图便宜,有家人办完喜事,新媳妇偷藏一只银碗锁进箱子里,从此尹孤堆也就不再显灵了。还有一个传说,尹孤堆每月有两个晚上出现反常现象,即农历的初一和十五。初一的晚上,可以在数里远看到火光冲天,人欢马叫,古典乐器交响一片;十五的晚上尹孤堆在月光的照耀下金光四溢,银光闪闪。金马驹子和银娃娃竟然跑进附近几个村庄路口玩耍,到天亮之前才肯散去。马小庄有一个木匠十分贪财,在十五的晚上金马驹子出现时,趁着明亮月光举起斧头砍向金马驹子,金马驹子躲避不及,被削下了一只耳朵尖。结果木匠得到财富发了家,可是金马驹子和银娃娃再也不出来了,以后初一和十五的那些美好景象也就没有了。

尹喜墓规格不一般

传说当然是人们对此处尹喜墓怀着种种迷信的敬畏,说明这里世世代代的人们敬仰这一圣地,因此,不断地为它披上一层层神秘面纱,积极、自觉地保护和珍惜着这里的每寸土地。

新中国成立前,尹喜墓以及附近村庄隶属赵屯区管辖。时任涡阳县赵屯区政委的曹林为建学校和区公所,不懂文物政策,不请示就带领群众扒尹喜墓,用太平车运墓砖使用,致使该墓遭受严重破坏。此事影响很大,被上级知道后,立即将其行为叫停,此事曾经入选《新华字典》,“曹林扒墓”成为词条。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墓砖被拆毁,人们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意识淡化,盗墓贼常出入其中。命期间,,石门被撬开,石碑被砸裂,墓志铭及墓中物品大多流失。1992年,涡阳县文管所对尹喜墓进行了清理。墓为砖石结构,有大型汉代方砖铺地。墓室四孔,南北总宽1620公分,墓门至墓室后墙总长2280公分,并存有巨石墓门两扇,每扇高170厘米,宽80厘米,厚10厘米,上有兽头铺首浮雕。现在东岳庙老子文化博物馆珍藏。

据村民介绍说,以前该墓面积很大,墓门上有小孔。从小孔向里观看,内有石桌、石凳和石台阶,像一个四合院。后来由于耕种庄稼或平坟清理的原因,孤堆已经不见,现场只略微比其他地方高出一点。墓地周围还可以随处寻到一些破碎的汉砖,每块汉砖都分布有典型的东汉时期的麻布、菱形、乳钉等花纹图案。而当年参加清理现场的文物工作者马杰回忆说,在清理回填土的过程中,除出土许多东汉器物特征的陶片及数百块各类汉砖外,还有三件非常重要的文物。

一是在该墓的通道与甬道的交会处提取到一柄镇墓神物铁质宝剑。该剑长约米余,剑柄朝向墓门,剑尖直抵回座墓室正中间的墙根。首先它表明在东汉末年我国的冶铁及锻造技术已有了质的飞跃;其次是某种层面上也体现了尹喜作为古函谷关令的将军身份。

二是在该墓最为南端的墓室门口提取到人的颅骨一件,该颅骨硕大,超过今天正常人的尺寸。颅骨顶厚约2公分,同样不是现代一般人所能企及。说明该逝者生前身材高大,而且一定练过武功,很符合尹喜本人作为关尹的身份。

三是在墓中不同方位提取到“货泉”铜钱数枚,这种铜钱是典型的东汉货币,该铜钱昭示了尹喜墓的建造年代,与该墓中墓砖花纹上的典型的东汉特征共同印证了该墓确为东汉末年所建。

间接印证涡阳是老子故里所在

既然尹喜墓能够断定为东汉末年所建,马杰还推测它与桓帝延熹八年敕建的老子庙应是同一年代的“国家行为”。因为像尹喜墓这样规模恢宏,结构精美的丧葬建筑,肯定不是为一般人物而建。加上其建设规格之高堪比皇家,这种装饰精美华丽的建筑是任何普通人所不能配享的。更何况老子庙初建的延熹八年也正是东汉王朝的末年,两组建筑同属一个年代,绝非纯属巧合。加上东汉时期道教兴盛,这一切都说明了尹喜与老子的亲密关系,同时也印证了位于今天静宫的汉代老子庙,就是老子的真正出生地。

2012年夏天,清理整饬后的尹喜墓,已经建成占地十亩的尹喜公园。此公园在涡河北岸新建的居民小区旁边,主题雕塑为函谷关上的尹喜青铜雕塑像,高大威武,手握经卷,昂首远望,期盼师傅著书立说的到来。除此外公园还建有小广场、仿古城墙、长廊、绿化景观等,长廊墙壁上刻有《道德经》长卷和尹喜故事六则,具有浓厚的道家文化氛围,是涡阳县打造老子文化历史名城,创建人文和谐家园又一历史人文景观。 时至今日,尹喜公园已开放两年余了,美轮美奂的道家文化遗存吸引当地众多居民和外地游客,在此感受老子故里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美的自然历史人文风光。

但是经当年参加清理尹喜墓文物所长刘书平精确测量,尹喜墓遗址的一大部分均在现尹喜公园西北角后墙外。据了解,目前尹喜墓遗址所在地大部分已列入县城开发建设范围。面对尹喜墓遗址即将被楼房吞噬的命运,相信地方文物管理部门会加大力度给予相应的保护,提高保护规格;把这一见证两千年的道文化圣地,作为老子入门大弟子、老子《道德经》第一传承人尹喜之墓,及其全部遗址划入尹喜公园院墙内,留出相应甬道,以便游人参观、凭吊。


欢迎您如有任何建议、想法、供稿添加微信•QQ :285504286

声明: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其他平台,如有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天下道源法物流通处(微店)---开光吉祥物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