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出版那些事儿:传统出版业的发展趋势、市场定位与产权保护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传统
出版业的发展趋势、市场定位与产权保护


编者按:面对电子书籍的普及和广泛阅读,传统出版业是否处于衰退的市场趋势?如何看待传统纸质书籍与电子书籍的关系?传统出版业的出路在哪里?本期滨城智库,和大家一起分享传统出版业的发展趋势、市场定位与产权保护,希望有所启迪和思考。



“胡说八道”嘉宾:胡剑锋,创业工坊董事长,天使投资人,中国火炬创业导师;杨晓猛,大连市委党校经济学部教授;刘端阳,莫比嗨客树莓派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孙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策划编辑;安东皓,独立策划、罗辑思维非官方粉丝社群发起人;陈星辰,法律顾问、写手和编辑。





图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传统出版业作为承载文化和信息的载体,可定义为内容运用技术手段的反复传播,诸如图书、报纸等。公元105年,人类发明造纸后,印刷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从纸质印刷术到电子出版物的出现,经历了上千年的时间;从电子出版物到网络出版的流行和传播,仅仅三十年的时间,但对人们的阅读习惯、购买方式、商业模式等产生巨大的影响。


传统
出版业是否处于衰退的市场趋势?


有人认为,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社交网络、数据化挖掘等新兴载体和手段增多,人们对电子媒体的依赖逐步增强,且具有阅读方便、快速分享、绿色环保等特性,纸质传统印刷品会逐渐、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传统出版业到底有没有前途?是否处于下降衰退的市场趋势?目前看,电子书籍的兴起对传统出版业是有冲击的,传统出版的生态环境不尽人意。全世界前五大出版商,即阿歇特出版集团、哈珀柯林斯、麦克米伦、企鹅兰登和西蒙舒斯特,主要依靠定价弥补销售数量的下滑。国内传统出版同样面临着转型,如商务印刷馆,作为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仅仅依靠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世界名人传记”为代表的翻译作品,和《辞源》、《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英华大词典》等工具书,没有做到分门别类的市场化引导和梳理,没有以纸质资源为入口进入全媒体内容产业,没有适应互联网技术变革的需求,很难与新兴的出版行业相竞争。但是,与新兴的电子媒体相比,纸质图书的阅读体验、阅读习惯具有历史传承性,没有处于行业的衰退期,但呈平滑的缓慢下滑态势。“小富不能大贵”,如中信出版社等,还是值得期待的。



由于书籍单品价值低,风投进入出版业的并不多,较为有名的包括“磨铁”、“读客”等。它们都是从2006年、2007年开始创业,至今有十年的时间,从图书切入打造延伸产业链。其中,磨铁图书,目前拥有3家全资子公司,6大子品牌、11条成熟产品线,年平均策划图书600余种,市场动销品种达4000余种;打造线上平台"磨铁中文网",全面覆盖PC、手机和平板终端;进入影视传媒、延伸图书产业链,实现产品互动营销,扩大产品市场空间。读客图书,则将先进的快速消费品营销方式引入图书行业,平均销量超过20万册,是中国图书行业平均销量的33倍;坚持原创、打破名家壁垒,让更多的新作者愿意写作,让传统出版业更具市场活力。


传统
纸质书与电子书是不是替代关系?


传统出版的“纸书”元素和年龄、场景等密切相关。儿童、老人对纸质书籍具有一定的依赖性,教材、职称评定等以纸质书籍为主。相反,旅游、公交等不同场景,人们偏好于电子书籍的碎片化阅读方式;图书馆、安静场所等不同场景,人们更偏好于纸质书籍。可见,传统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不是完全的替代关系,具有互补和促进效应。电子图书的售价往往是传统纸质图书价格的10%—80%,有的则相差不大;对于淘汰的旧版纸质书籍,主要以打包形式、每本1元或5元售卖给电子图书,两者具有很大的兼容性。而且,不同年龄段的读者,对纸质图书的“敬畏”程度和理解有差异性,很多人买书,存在天然“敬畏”和阅读习惯,购买了很多书籍、不一定是被阅读的,如有收藏价值的书籍、工具书等。纸质书籍未来可能是收藏品,或表征意义更多,或限定在细分市场、狭窄市场等等。



传统
出版业的市场定位与产权保护


传统出版业是购买流量的商品入口。诸如,当当网、京东网的图书事业部,每天都产生大量的图书购买流量,以该流量为入口,极低成本起到了很好的导流、引流作用,带动其他产品或大宗商品的浏览和购买,实现变现能力。同时,传统出版图书具有信用背书的功能。特别是对资信力相对不足的创业者而言,图书背书能够获得潜在的消费者和其他的收获及合作。因此,以传统图书为切入口,建立情感联系,可以推动系列衍生产品及相关产业的大发展。诸如,由传统图书向连续剧、电影、文化创意产品等不断商品的延伸。


传统出版业更趋向于“小而美”专业化市场。与消费升级相适应,出现了很多的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等,这些新领域、新动态,对系统化、标准化、专业化的培训教材有着迫切的市场需求。为此,传统出版图书的转型发展,由大众、普及领域逐步向着市场细分的不同领域分化,呈现专、精等小众市场的专业化特征,纸质书籍比电子书籍的专业学习更适宜。


对于书籍的知识产权保护,考虑到出版的传播扩散效应,很多作者在现实中多采取适当容忍的态度。尤其,一些作者考虑时间成本、,一定程度纵容了盗版、著作侵权者的“猖狂”。,,如愿意坚持“死磕”,充分利用好网络传播的影响力,澄清事实本源及实现信息对称,对侵权者还是有“威慑”的。与电子书相比,传统纸质书籍对语言文字、审稿流程、差错率等都有严格的规范。原创电子书,如起点网、潇湘书馆等没有正式版号,但受到版权法保护。



启示


原有的优势不再是优势,既有的特征可能成为阻碍。传统出版业的发展,要有自己的商业模式、盈利方法和市场规则,要遵循市场规律、和市场接轨。


一是以传统出版为流量入口、与多业态、多元融合发展的市场态势。消费市场的个性化、特色化发展趋势,使得市场的形态与模式更加灵活化、多样化。单纯依靠传统出版谋生的书社或企业,举步维艰。多元化市场为传统出版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传统出版不再是盈利的目标或手段,而是信用背书的载体或流量入口。以传统出版为流量入口,吸引对相关内容感兴趣的消费群体导流到其他产业或业态,形成新的生态圈或产业链延伸。以机器人行业为例,年青的初创者通过编译国外最新的机器人相关教材,吸引了一批对其感兴趣的顾客或学员,带动和机器人相关领域创业的宣传及业务拓展。同时,推动传统纸质书籍和电子书籍的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和培育动漫游戏、3D打印、移动多媒体、网络电视、网络交易等文化科技融合新业态,开发文化科技融合衍生产品和服务,不断完善产业链条。



二是与新兴市场结合的小众专业教材兴起。伴随跨境电商、AR、VR、3D打印等新型业态或新兴市场的崛起,急需这一新兴领域的专业化培训和指导,由于缺少行业标准及规范,鱼目混杂、市场秩序较为混乱。即便如此,与新兴市场结合的优秀的特色化、专业化培训教材”一票难求“,鼓励精品和原创专业教材生产,有巨大的小众市场需求潜力,读者粘性度很高。


三是传统出版市场转型与文化创意园区的发展。面对电子书籍的竞争,传统出版市场转型具有线上线下、产业链延伸、细分市场定位等多重特征,其文化属性、精神属性和信息载体,赋予了特色化、个性化的市场潜在动能。类似“磨铁”、“读客”十年的崛起,市场活力超过了百年历史的传统书社,并成为文化创意园区的领头企业,是有启迪的。传统出版业并没有处于行业的衰退期,相反,和其他行业或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对文化创意园区的丰富内容、创意设计、创新引领等赋予更多、更高、更新的文化附加值。


 作者/杨晓猛

✎ 原创公共微信号/滨城智库(ID:binchengzhiku)


✰ 每期文章均为“滨城智库”原创文章。

让跨界从这里走出,让思想在这里闪光!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