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见字望如面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最近电视综艺界出现了一场中国版“文艺复兴运动”,传统文化和国学经典纷纷披上新潮的外衣: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点燃观众对古典诗词的热情,甚至捧出了不少“文化网红”;黑龙江卫视以“明星读信”为主要特色的《见字如面》在豆瓣等网络社区获得极高评分;还有《中国成语大会》《中华好诗词》等同类节目批量涌现。像央视主持人董卿这样的传统文艺界人士也来凑热闹,她担任制作人的《朗读者》宣传海报已经贴到北京的大街小巷。


一夜之间,中国网友似乎集体“有文化”了。学会了用“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取代“不转不是中国人!”;见到美景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你瞅那太阳真好看!”……人们调侃着不久前的“粗俗”,仿佛这样就可以实现朝向高雅的蜕变。有人分析道,“文艺复兴”类节目受到热情欢迎,反映出对古典文化的审美能力一直深藏在国人基因深处,只等这样一个被发掘的机会。也有人提醒道,部分原因或许只是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古典文学的比重加强,家长们赶紧陪孩子“补课”罢了。这样的动机能够被理解,但多少还是让人有些悲哀。当在利益驱动下汉语言文字美丽的一面在互联网时代被发掘、包装和推向更广泛的受众,或许不是坏事,但结果的另一面,可能导向附庸风雅的流俗。


互联网不仅发掘和包装了古典文学,也改变了文字作品的创作方式。从前之所以“见字如面”,是因为文字确实反映了写作者的内心。但现在“见字”后,读者未必知道这些文字背后是一位有血有肉的“活人”,还是几位“活人”,抑或只是一个“写作软件”。2月15日,。据传《锦绣未央》原作涉嫌“抄袭”了200余本小说,让人们不禁惊叹,即便是“抄”,能一口气读200多本题材类似的小说,也算得上一件本领。不过很快有报道指出,现在“写”网络小说根本不需要自己动笔,用“写作软件”就行了。只要输入“关键词”,软件就会自动从浩如烟海的文学数据库中抓取相应的描写。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如今不仅不用自己读,软件还能“贴心”地自动排版、进行人名替换。甚至,就连人名也不需要写手自己费脑子,经过“大数据”技术的分析,足以帮你笔下的主角自动生成一个朗朗上口、意境悠远的好名字。


对于现在的文字工作者而言,除了让抄袭更容易,技术带来的最大威胁还是人工智能领域。软件不仅会“抄”,而且能在某些领域原创。新闻业首当其冲,在美国,;在中国,腾讯财经也在2015年上线了自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事实证明,只要被设定合适的逻辑规范,软件“写”出的文章几乎与真人作品无异。或许这是技术行进的必然方向,正如许多被自动化技术“入侵”的其他领域一样,文字工作者需要自证边界,与人工智能“和谐共处”。


然而,从目前来看,能够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只是“文字工作”,而非“文学创作”。文字的作用不仅是交流信息,还在于表达情感。文学创作的本质,原本就是抒发情感。《诗·大序》有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才是创作。 “见字如面”不仅是一种祝愿,也是情感的传递与表达。透过机器生成的“砌字作品”,人们又能看到什么呢?不过是利益驱动下的冷冰冰的“操手”,所有对你的撩拨,不是意在你襟下的心,而是冲着你襟前的口袋。(本文刊发于《环球财经》2017年3月刊)

欢迎订阅《环球财经》

订阅电话:010-57100199

邮发代号:82-235

全年订阅价格(含快递费):336元

主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主办: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