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管教“熊孩子”,老师们到底要不要适当惩戒呢?丨支招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相信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听说了:青岛市最近出台了中小学校管理办法,其中规定:“中小学校对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学生,应当进行批评教育或适当惩戒”。

 


播报君了解到,这也是全国首例通过地方性法规赋予老师惩戒学生的权利,这条消息可是引发了家长和老师们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后台留言多得停不下来。


以后面对“熊孩子”,是不是就能名正言顺的“治一治”?中小学和教师到底该不该拥有“惩戒权”?怎么界定教育惩戒的范围?除了惩戒,教育学生还有哪些有效的办法?围绕这些问题,播报君跟着记者采访了多位一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今天就和大伙一起来聊聊该咋办。



重提惩戒, 教师家长有喜有忧

长期以来,对于 “教育到底需不需要惩戒”一直存在着比较大的争议。一边是越来越大胆调皮、难以管束的学生;另一边则是教育部门划出的各种师德红线,严禁体罚学生的禁令。随着人们权利意识不断加强,家长对教师惩戒行为的容忍度越来越低,惩戒顽劣学生变成了很微妙的问题。

 

实际上,在教育部门出台的一些文件中早就肯定了教师拥有的惩戒权利。《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十六条中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但同时也明确规定教师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尽管如此,教师的教育惩戒权仍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地位。多数教师都认为对违规学生施以恰当的惩戒是必要而且有效的,并且自己也拥有这样的权利,但实际上,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教师又大都不敢行使。


西城区一位小学教师告诉播报君,在他们学校,教师绝对不能出现体罚学生、用言语挖苦学生等行为,甚至连罚学生跑圈、罚站这样的惩罚措施都不允许使用。“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居多,从小备受宠爱呵护,老师稍微批评得重了点就受不了,家长随后就找到学校来。”这位老师坦言,为了给自己和学校少惹事,很少处罚学生。

 


与老师的谨慎态度不同,播报君采访多位家长发现,大多数人支持教师拥有惩戒权。团结湖小学一位五年级学生家长表示,现在孩子不好管教,遇到一些调皮的学生,单靠和风细雨的教育起不到效果,老师在必要时给予一定惩戒能起到震慑作用。也有的家长认为,自古以来教师就有很高权威,惩戒学生是天经地义,孩子做错了事就应该接受惩罚,比如罚站、罚抄字等,自己从小也是这么过来的。但也有家长担心,当前教师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滥用惩戒权,可能会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明确边界,奖惩并举张弛有道

教育惩戒也是一个国际性话题。据了解,包括美国、英国、韩国、新加坡等在内的很多国家法律均明确赋予了教师惩戒权。


例如,美国约有20个州允许老师惩戒学生。英国在2006年颁布相关法律赋予教师惩戒学生的权力,包括允许打手心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国家法律在赋权的同时,也对惩戒的条件、方式、工具、次数、男女生差异、程序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以避免教师滥用惩戒。


而在中国,针对“适当的惩戒”和“体罚”的界定方面,相关部门还没有出台明确的细则。在此种情况下,教师认为“必要而且恰当的惩戒”,很可能就会被家长和学生视为“体罚”,从而导致师生矛盾甚至家校矛盾的产生。

 

“大家一谈惩戒就与体罚联系在一起,这样理解过于片面。”陈经纶中学高中校长牟成梅认为,一直以来,惩戒教育在日常教学中客观存在,过于强化或淡化惩戒的作用并不是一种正常现象。

 

牟成梅介绍,在学校,如果学生出现违反校纪校规的不当行为,学校应该有相应的手段和措施进行管理,一方面不能采用粗暴的体罚等手段,不要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又需要通过适当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做错事就需要承担后果。



在陈经纶中学,如果学生违反了校纪校规,老师会进行口头批评、训导,也会面临做值日、停宿一周等不同程度的处罚。学校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实施不同的处罚,最终目的还是希望学生通过这些处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吸取教训,得到反思。

 

“有处罚也会有奖励。”牟成梅说,学校教育一直都是奖惩并举,而且往往奖励多于惩罚。奖励的形式也有很多种,包括口头表扬、精神奖励,物质奖励等。陈经纶中学结合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鼓励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特长。


学校每年都会举行百名标兵评选,表彰的对象并不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品学兼优学生,还包括特长生、助人为乐的学生、坚持做公益服务的学生等,只要学生能坚持努力做一件事并从中锻炼了意志品质、获得了成就都有机会得到表扬。为此,陈经纶共设置了15项表彰标准。牟成梅认为,学校教育中,奖励的比重应该多于惩戒,这样才能在学校营造出更多的正能量,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风貌。


 

教育惩戒,家校沟通最重要

孩子成长过程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共同作用,单一的教育手段培养不出人格完善的孩子。大兴区庞各庄镇第二中心小学德育主任梁雪认为,做好家校协同与沟通是实施教育惩戒的基本前提。而家校沟通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真诚。


教师可以通过与家长面对面、电话、微信等沟通途径与家长加强沟通,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孩子付出的真心,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去教育,包括对学生惩戒的方法都可以征求家长的建议。

 


北京小学的杨娜老师是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获得者,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她发现,与学生沟通交流要善于向家庭借力。杨娜分享了自己工作中常用的一个办法,如果孩子在某一方面没有达到目标,或者做错了什么事,班主任会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想办法来解决。


如针对一个孩子丢三落四的毛病,班主任、家长、孩子经过协商后达成共识要改掉这个毛病,于是三方签订契约,孩子承诺如果没有达到目标,自愿接受怎样的处罚。“我们会针对孩子的兴趣点来制定这个处罚措施,如周末不允许玩电子游戏,或是取消周末外出等。”杨娜说,这样的处罚抓住了孩子的痛点,具体执行者由家长来承担,班主任负责监督。


如果达到目标,家长也会按照约定,给予孩子合理的奖励。通过家校联动,让教育从学校向家庭延伸,老师也在与家长的沟通中获得更多理解、信任。

 

好啦,看完了那么多的意见和观点,您觉得到底要不要惩戒学生呢?

内容来源:《现代教育报》

记者: 张灵

编辑:唐莉莉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