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允许老师惩戒学生?青岛44条新规引关注,老师家长支持吗? | 精选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山东青岛市最新发布的《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规定:学生扰乱教学秩序,教师可对其进行适当惩戒。不少家长听完青岛有这一新规,都纷纷表示支持。家长表示,适当惩戒“熊孩子”有利公平,对其他孩子也起警示作用。 

近日,青岛市发布《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这是全国第一部以学校为主体的地方性政府规章。《办法》共七章44条,除了规定学校有权自主招聘紧缺教师,实行校长负责制等内容外,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学生扰乱教学秩序,教师可对其进行适当惩戒。“惩戒”第一次正式写入规章办法,让教师在工作中有了“抓手”,青岛走在全国前列。

  家长说  

不少家长支持老师适当惩戒

盼尽快出台类似规章

2016年,某报登过名为《学校教育的“惩戒”力去哪了?》的报道,采访中,不少学生家长表示,教育需要一定的“惩戒”,像打手心、适量的跑步、罚站,甚至打屁股这样的“惩罚”他们可以接受。

日前,青岛市出台的《办法》中,首次明确了学生扰乱教学秩序,教师可对其进行适当惩戒的要求。不少家长听完青岛有这一新规,都纷纷表示支持。“孩子对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有一种天生的敬畏感。孩子在家和父母顶嘴,父母说几遍也不听,到了学校,老师说一遍,立马乖乖执行。特别是老师一严肃起来,再调皮的孩子都怕。”家长杜先生说。

“现在孩子接触电视、网络较多,成熟较早,懂得多,叛逆期也来的早。家长管不了,老师再不敢管,孩子就翻天了所以支持老师对屡教不改的孩子适当惩戒,打个手心、跑跑步、爬爬楼梯,甚至打扫教室卫生都可以,还能锻炼身体。”家长尚女士说。这样惩戒一两次,孩子就记住了,以后就不敢了。光靠嘴上批评教育,对很多“熊孩子”来说没什么用。

适当惩戒“熊孩子”有利公平

对其他孩子也起警示作用

家长李女士告诉记者,女儿上小学四年级,同桌小男生特别调皮,上课总是爱做小动作,有时还会欺负女生,抓女生辫子等,女儿敢怒不敢言,回家找妈妈让妈妈帮忙告诉老师。“那个小男生特别调皮,除了我女儿告状,班里还有好几个学生家长都找老师反映这个问题。”李女士说。

起初老师也会说这个小男生,但慢声细语,不痛不痒,小孩根本不在乎,照样我行我素。久而久之,其他小孩就会攀比,一些小男生就会跟着学,上课也做小动作。老师一说,大家就说“那谁谁也这样,光管我不公平”。

后来,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的批评了这个小男生一顿小男孩有些畏惧,之后收敛了很多,对其他学生也起到了警示作用,大家都不敢再胡闹了。

  老师说  

写入规章有了工作“抓手” 

“度”的把握还需更明晰

虽说不少家长都支持老师对犯错的“熊孩子”进行适当惩戒,但老师们听后却直摇头,连声说“不敢”。“别说惩戒了,现在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有时连批评几句都不敢,说重了,孩子一哭就会多想,回家给父母一说,父母就要来问情况,有些还会给市长热线或教育局打电话投诉一受访老师说。

很多老师,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女老师,大都被调皮的学生气哭过,时常跑来找校长诉苦告状。“有时被学生气得直哆嗦,但还得慢声细语的讲道理。换作自己的孩子,早就朝屁股上踹一脚了,但对学生,决不能动手,言语过激也不行。”一小学校长说。

没有规章制度的明确,任何老师都不敢惩戒学生,关系到自己的饭碗不说,更主要的是怕伤了孩子。”如今,青岛把适度惩戒写入规章,可谓让老师工作有了“抓手”,有些即使老师不会惩戒学生,但有了这样的规章制度,老师心里就有数,工作也有底气,起码不算违法违规了,而是有章可循了。

“现在老师主要是采取批评教育为主,手段也就是写个检查。没有老师会体罚学生,这主要是从老师的自我保护考虑的。”当地一中学的李老师说。

“因为现在学生都知道老师不能体罚学生,所以经常以此‘威胁’老师,不服管教。”对于“惩戒”出现在当地法规中,李老师认为,会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影响。但是《办法》对于“惩戒”没有明确的规定,不便于执行。

不过,也有部分老师担心,青岛虽然将“惩戒”写入规章,但只说“适当”惩戒,如何把握这个“度”又是一门学问。“怎么算‘适当’,比如说,打手心如果算‘适当’,那打屁股算不算?让学生到操场跑圈,跑几圈算是‘适当’惩罚?这样让老师自己拿捏也挺为难。所以将‘适当惩戒’写入规章只是第一步,更应该出台相关细则。”受访老师们说。


  过来人说  

当年都被老师“教训”过

现在还挺感激老师的

尽管老师们现在不敢“惩戒”学生,但是采访中,不少家长告诉记者,二三十年前,自己上学时也被老师“修理”过,当时的确会气恼、羞愤甚至讨厌那位老师,但现在想想还挺感激老师的。

“我们上学那会儿,谁没被老师‘教训’过啊!”家长刘先生告诉记者。这一说,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共鸣。“我小学时,上课一说话,老师的粉笔头就扔过来了,打得特别准。”“我们数学老师无论男女,只要有不会做的题,就要到教室后面罚站,然后把题目抄十遍。我到现在都记得特别清楚。”

我小时候就是老师眼中的‘熊孩子’,被老师踹一脚、呼一巴掌都是常事,跑圈、罚站、做值日更是家常便饭。但越是这样,跟老师的感情越深,越大越觉得老师这样做是对的,挺感激老师的。现在每年教师节,我都给初中班主任打电话或发微信,同学聚会时挨着老师坐,老师对我印象也特别深刻。”家长孙先生说。

现在他的儿子也上小学了,但总感觉老师现在有什么事都先跟家长说,让家长加强教育,学校教育似乎少了点什么。

“老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才会打一下或者踹一脚呢;不是自己的孩子,你会冲上去动手教训人家吗?”家长赵女士说,敢于“惩戒”学生的老师才更值得尊重

  专家说  

“应明确惩戒范围和方式”

否则惩戒的合法化是无法落实的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法律系主任、北京市法学会教育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昕:

惩戒由于一直没有法律、法规等层面的明确规定,导致实践中出现了两个极端,教师不敢做或做过了头。《教师法》中明确规定教师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没有一个制度化的规定,惩戒与体罚将处于一种模糊状态,既不利于教师履行教育管理职责,也不利于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对青岛市的《办法》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惩戒权的范围、惩戒的方式、惩戒的度。

不同阶段的学生身心特点不同,惩戒的范围、方式等也应当有所区别;在本《办法》并未明确细化的情况下,有关惩戒的具体规定是否可以由学校自主规定,可以规定何种惩戒方式,这是否属于学校自主权的范围?这些问题不能得以解决,惩戒的合法化是无法落实的。


转载自“老师吧”微信公众号

来源:综合山东商报、新京报等,图片来源网络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