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老北京的糖炒栗子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糖炒栗子是老北京招牌小吃,说起它的历史,比老城墙还悠久。

  北京周边多产栗,春秋时期便已名声在外,《吕氏春秋》称:“果有三美者,有冀山之栗。”所谓“冀山之栗”,指的就是今天燕山山脉所产的板栗。

  从考古发现看,南方栽培和食用栗子似乎更早,在安徽宣城一处2300年前的墓葬中,出土了尚未腐败的栗子。但至迟在战国末期,北京栗子便已成名产,《史记·苏秦传》中说:“秦说燕文侯曰: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细作,而足于枣栗矣,此所谓天府也。”意思是燕国人民即使不精耕细作,光吃栗子和枣也够了,实在是“天府之国”。

  到了汉代,北京栗子名声更大,《史记·货殖列传》称:“燕、秦千树栗……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意思是许多人靠种栗发了财。

  古代栗子一般烤食或煮食,用来救荒。唐代以长安为都,此地虽丰腴,可人口增长过快,后期关中平原难以承载,经常出现饥荒,一到秋季,男女老少结伴入中寻找榛栗,甚至发展成为一种传统。

  宋代以汴梁为都,将新开发的南方与传统农业区北方连接起来,遂无饥馑之忧,人们吃栗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糖炒栗子应运而生。

  陆游在《老学庵笑记》中曾记述了这样一件事:“故都(指汴梁)李和炒菜,名闻四方,他人百计效之,终不可及……绍兴中,陈福公及钱上阁,出使虏庭,至燕山,忽有两人持炒栗各十裹来献,三节人亦各得一裹,自赞曰: 李和儿也。 挥涕而去。”

  据此可知,糖炒栗子在北宋已普及,出现了李和等名家,后因北宋灭亡,糖炒栗子技术流入北方。可从文献记载看,辽代北京已出现糖炒栗子,早于陆游的记载,陆游此文有较强的主观性,是借栗子排遣“亡国之痛”,未必可信。

  糖炒栗子在北方广受欢迎,甚至直呼为“灌香糖”,有诗为证:“堆盘栗子炒深黄,客到长谈索酒尝。寒火三更灯半灺,门前高喊灌香糖 。”这是因为北方栗子甜糯,特别适合糖炒,而南方栗子甘脆,适合做菜和煮粥。老北京做腊八粥要放板栗,这时甜糯便成了缺点,为追求甘脆效果,往往要去皮挂在房檐下风干半个月,待其又干又硬,方可使用。

  其实世界各地均产栗,为何北京栗子名扬天下?因为欧洲、美洲栗种受植物病毒影响严重,而中国栗种天然抗病毒。京东山区适宜栗子生长,加之糖炒技法突出了北方栗种的甜糯,经“和以濡糖,藉以粗砂”,成品老北京糖炒栗子“中实充满,壳极柔脆,手微剥之,壳肉易离而皮膜不粘”,在寒冷的冬季,确是无敌美味。更何况栗子含多种营养成分,兼具补肾等功能。

(文章转载自《北京志·人民生活志》,作者不详)


转发是一种智慧,分享是一种快乐!

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到朋友圈,关注

官方账号,每天都有老北京主题资讯!

感谢关注微信公众平台:护国寺宾馆

订阅号:hgshotel

服务号:hgshotel_cn

点击下列“阅读原文”链接可直接在线订房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