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愿你的心里,有一张安静的书桌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清唱第444篇

点击上方绿色图标,收听清唱音频

我靠写作谋生。

一周总有十来个小时,在自家书房写。

我的书桌枫木色、连着一排书架;每当开始写,我都要用一张柔软的面巾纸仔细把它擦干净,在电脑下垫一本厚厚的大字典,一旁摊开参考书、纸、笔。

一些时候,我在单位附近的咖啡馆写。

如果一天要见好几拨人,我便把他们都约在这里,分不同的时段,人来人往的空隙,我就可以打开电脑写。

有时,稿子特别急,我就趁午休,找最近的快捷酒店开钟点房写。

去年十二月,北京雾霾红色预警,我带孩子回老家避难。

一个发小开幼儿园,我把孩子安顿在她那儿,在一旁的茶馆写。

那是一场仓促的旅行,诸多事务积压成堆,但我在茶馆一角坐下,拧开台灯,打开电脑,心就静了。

茶馆里有个小小池塘,水声叮咚;敲击键盘时,我想:哪怕是一张流浪的书桌,只要每天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我的世界就没有变。

一度,我总是出差。

于是,我在飞驰的列车上写。

支起的小桌板,配合沿途不断变化的风景。

一次,火车路过群山,我从电脑前,收回眼,见黄昏、晚霞、漫山青葱,想起一句诗,“不觉碧山暮,但闻万壑松”,真是浪漫的体验。

直至今天,我仍有习惯,坐火车前,查好时刻表,根据到站顺序默默计算任务量,比如,到济南,该写完第一段;到徐州,是第三段,以此类推。

走到哪里,我都带着电脑。

没有电脑,就用手机写。

还可以用Ipad。   

我从前总抱怨,没有完整的时间和空间写。

那时,我刚离开校园,朝九晚五,各种杂务。

每天傍晚,从长长的公交车上挣命般挤下来,我就想欢呼:忙碌的一天终于结束了。

像《欢乐颂》里,我和朋友们合租。

我们一起做饭,轮流刷碗,看电影、聊八卦,各自恋爱。

须臾半年过。

一日,我路过一所大学。

漫步林荫道,看叠满爬山虎的阶梯教室,白色尖尖角的图书馆,忽然有些心痛:我已经很久没有好好和文字消磨了。我想念学生时代沉浸在书桌前的感觉,可现在,支离破碎的时间,一系列要解决的人生大事……我是不是再也回不去了?

又一日,因工作事,我去观摩一部纪录片。

纪录片关于西南联大。

几个情节,我印象深刻——

为生活迫,刻印去卖,梅贻琦上街兜售糕点,华罗庚住的地儿,楼下是牲口圈,而他在楼上科研。

回程路上,我搭一个前辈的顺风车,她是纪录片的主创,问我的观感,我叹息:

“那些学者,拥有最高级、灵动的灵魂,却在特殊时期,把精力浪费在琐碎生活、稻粱谋上,偌大的世界,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真让人心酸。”

前辈显得诧异:“你印象中,理想的书桌什么样?”

我被问住了,仔细搜罗记忆——

中学时,老师推荐我的作文去某刊物,长达半个月,每晚,我于灯下,认真修改,工整抄写,家人走路轻轻,生怕打扰我。

大学时,我的座位临窗,自习课,写了得意的诗或文章,会小声吟诵给自己和最要好的朋友听

……

“也就是说,只有你读书或写字,是大事儿,全世界都得为你静音,柴米油盐、庸俗现实都不要来分你的心?”前辈问。

“可是,成人的世界,不可能有这样的书桌。各种角色要扮演,各种事情要忙碌,没有人再为你的精神享受和追求创造真空;你只能做到,想干什么一直干,顺应万变挤时间。”前辈踩一脚油,车往前飞驰。

我陷入沉思。

她继续谈,谈她眼下的生活,除了纪录片,她刚从海军某部采访回来,在职读MBA,有个剧本是个人兴趣,请了十天年假打算改完……

“等你到我这个年纪,就会明白,最结实、安静的书桌,是你随时可以阅读、思考、创作,哪怕嘈杂、繁忙、障碍不断,也一直在按自己的节奏和方向,日夜兼程”。她盯着前方。

她把我放在一个方便的地方,拐弯去医院,挥手时说:“你要的资料,我晚上整理完,发你。”

“晚上?”我惊讶,她的母亲刚做完手术,今天轮到她值班。

而她绝尘而去。

我后来才知道,那晚,她的妈妈睡了,她把病房里可移动的小桌子推到走廊,工作至半夜。

等我终于能靠写作谋生时,最热衷向同行们打听的是,每天怎么写,写多少,在哪里写。

我攒了一些趣闻,如下——

一个朋友,是网络大神,曾日更数万字,创下纪录。

他去赴午宴,却在早餐时间抵达饭店,就在饭桌上,一边等人一边写。

一个朋友,有严重的颈椎病。

于是,他躺在沙发,将键盘搁在腿上,用投影仪把文档打在天花板,仰视着写。

一个朋友, 和人聊天,发现对方无趣,立刻打开电脑写,不分场合,对象。

除了写作,他还是个工程师,“我的时间必须有效,一切应酬式交往都会影响我要做的事。”他总这么解释。

一个朋友,在机场等大巴时,将电脑立在大箱子上写。

那是十二月的午夜,寒风凛冽。

一个朋友,出外旅游,兴奋地电话我:“有一款语音转换软件,可以边走边说边写,回头改改错别字就行。”

据说,此后,她走到哪儿,说到哪儿,写到哪儿,不说话,就可能在做校对。

我喜欢他们的故事,也常跟他们分享我的。

分享一起和时间赛跑,日夜兼程,见缝插针,写点什么,干点什么的方式。

在一张张流浪的书桌上,我常想起前辈的话。

成年人的世界, 哪有绝对安静的书桌啊。

最结实、最安静的,在心里。

最结实、最安静的是,有一天志不在此了,用类似的状态,做别的事也行。



-END-


每个成年人的生活,都是劫后余生。

你得到的,总是理想的生活打折后的结果。

然而生活可以打折,你自己却不能。你必须拥有不打折的内心,即使风雨飘摇,即使世风凌乱,笃定地找到自己的节奏。

就像心里,永远有一张安静的书桌。


 ——小羊说


作者简介
林特特 本名杨颖,安徽人,毕业于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在国内多家报刊开设专栏,已出版《别害怕你所向往的生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爱人与仇人都会老去》。

主播简介
晓苏 独立DJ, CRI环球旅游广播特邀DJ。声音设计师,做有手工质感的电台节目。微信公众号:DJ晓苏
—商务联系—
微信| Lil (ID:youyou_lix

、林特特的自留地。
不羡慕,不嫉妒,不慌张,不急躁,
坚持做自己,让世界认识你。
关注这个公号的人,都有豁然开朗的世界。(ID:qingchangaixiaoyang)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