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穷讲究:中国人的称谓真是多!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一)

怎么称呼人,真是一门学问,有着很深的讲究。

喊错了,会记忆深刻,甚至遗憾很久。

记得多年前,大概是1998年,第一次到北京,准备去看看北大,却错走到清华东门,就在旁边一家必胜客餐厅吃饭。点餐时,招呼男服务生:“先生,点餐。”然后这顿饭就死死记住了。

吃顿披萨算什么,怎么我会记住这么多年?因为当时我就觉得喊错了:哪有对服务员喊先生的?

不是歧视服务人员,而是称谓不是乱喊的。虽然不是啥大事,我也不是针尖心眼的人,但这事硬是不可磨灭了。

大家想想,你们可有喊错了称谓而记忆深刻的事?

比如主持人朱军称呼嘉宾的爹为“家父”,大概他要悔一辈子。您呢?

(二)

昨天看了周立波在美国被捕的新闻,顺手发了一条“上头条”(今日头条上的一个类似微博的新产品),是这么写的:

许多报道都称“周立波老师”,老师这衔头就跟同志一样,有其特定的价值,好比某位官员被判刑了,就不再称同志,没判前,还是犯罪嫌疑人,仍然还是同志。波波老师3月份才过堂,他现在还是老师。如果被判了有罪,大概他就是周立波,而不是周立波老师了……

过去,大家都是“同志”,现在同志的意思有点变,就不可乱喊“男同志”“女同志”了,欠嘴德,会挨打的!

现在在正式场合喊“同志”也少了,我就不记得被人喊过“胡丹同志”。只是新闻里,某位亮相时,都要带个“同志”。好像成了公务人员的专配。

对官员来说,带不带同志,事关大节,。比如那些大老虎和小苍蝇们,他们上新闻就不能带同志了。他们还能跟谁同志呢?大伙跟他“同志”,是不是也想贪一点?唉,咱们小老百姓,除了起早贪黑,也没别的好贪,大概和他们也从来不曾同“志”过。但那些判了刑、定了罪的同志,还是要开除出同志队伍,以表明“道不同不相为谋”。

其实喊老师是一个道理,波波老师是励志的典型,又是清口艺术的创造者,当然可称老师。吃大蒜的郭德纲,弟子不少,可不知这位喝咖啡的波波,有几位高徒?反正娱乐新闻里、综艺节目里,提到周立波,都会喊周立波老师。

是啊,光喊名字,不带个称谓,显得不够尊重。像周立波这样的腕儿,不好喊同志,喊哥,他又不是司长局长处长,喊老师最合适了。

(三)

老师,现在是稍微有些身份的人都配有的美称,跟有没有人给他交学费、学东西无关。听说韩国人的尊称,一个是哥,一个就是老师。

我发了“上头条”后,我的一位老师跟帖说:可以喊师傅。

师傅与老师相比,俗点。好比这位老师姓张,我如果喊他张师傅,他一定不乐意。

师傅虽然比老师俗,但师傅可能更实在。因为我们常有求于师傅,比如给你家装修的,不都是你师傅?张师傅李师傅的,叫得嘎嘣脆。还有,师傅能教真功夫,好比那些教拳的、车间里带技术的、汽校教练等等,都喊师傅,不喊老师,喊老师就有点不对味。

这点味,来自一种语感,大概不流汗,只跟屋里念书的,是老师;而穿短衫、呼哧流汗、大嗓门的,是师傅。

您是愿意做老师,还是师傅?

(四)

中国的称谓词汇太多,国人生在其中,尽能领会,让外国人来学,大概时常会发蒙。

  • 餐厅服务生绝不可叫先生,这一点,无论跨啥文化,大家都能懂。

比如过去,只要有点地位的男性,都喊爷:皇上是万岁爷,太子是小爷,姓张的是张爷,张爷的爹是老太爷,爹的爹是太老爷。做服务行业的,自己不能当爷,来的顾客,都是爷。这有社会地位的差别,但更多的是一种“俯仰”关系,服务员如果把自己当爷了,那顾客也不愿意当孙子呀,生意准陪。

  • 而师傅是师傅,师傅不是老师,老师也不等同于师傅,为何如此?洋人可能就要费思量了

  • 他们尤其闹不懂的,是喊女人为先生。

好像是约定成俗,那些有名望的老年女性都被称为先生,比如杨绛先生、冰心先生,最近一位好像是屠呦呦先生。洋人大概是不懂了。其实我也不懂。

这种新称谓是二十世纪以来的新事物,而“五四”以后,不是主张男女平等吗?古代说某女有才,也只赞她是“女秀才”,没有直接在称谓上给她改性的。为何现在要将男性的专有称谓加给女性,才能彰显她们的非凡成就呢?我尤其不能理解的是,这些女性还都是现代知识分子。她们对此应该是特别敏感和反感的。可是别人把Mr. 和Mrs.给弄混了,也没听她们变色抗议过(或许抗议过,我不知道)。

这里面什么讲究,我就不妄自猜测了!

称谓太多,反显出人心不古朴。我记得北大有个好习惯,学校里不管是院长、书记和主任,学生统统都喊老师,显得纯净。毕业多年了,我仍怀念那个纯净的环境。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