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插队—四十年前的人生插曲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昨天同学群里随意一说,引出了周末十位同学知青的“还乡”行。整整过去四十年了,76年末,虽然随着一代“伟人”的归去,。不过惯性使然,,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运动的尾巴。算是北京最后一届,必须插队的高中毕业生吧(除非是符合独生子女等一些可以例外的政策者,可以免去)。

当年我们毕业中学的知青被分派到昌平桃洼公社的各个大队,村里。也有少部或许是分村里接受不了...,组了一个公社知青农场。四十年后的今天,当年的知青早已各奔东西。当年的各个自然村还都在,但是只为知青组建的农场早已“消失”了。

村里最大的变化就是人多了十倍不止,不少是城里来爬山,钓鱼,骑行或徒步的驴友。也有一些当地人,路边摆一些自家园子里种的大桃,苹果,核桃等刚摘的各类秋果。而早年,如果赶到休息时间,从南口火车站,徒步十六、七里到公社、大队的路上都遇不到几个人。顶着烈日,踏着硌脚碎石,一个人独自行走的画面还会偶尔浮现在脑海...那时候,从城里来这儿就得去西直门乘火车到南口,再徒步过来。这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大石坡是桃洼山沟里的一个村子。之前进去就得半天,鸟不拉屎的地方。现在钓鱼池自上而下好几个。山沟里竟然有好几处别墅群。宋教授直担心他们的日常用水从哪里来,记得上面只有一个泉眼呀。

现今,道路都修得不错了。早年不要说进山,就是进了村也都是土路,鲜有水泥路面儿,下雨天就是深一脚浅一脚的。记得公路只有一条,从南口通到公社大队村口。现在柏油路四通八达,东西南北有几条贯通的宽马路。辐射延伸的都直通山根,甚至进山挺深的都有柏油路。那时,一个大队最多也就一两台手扶拖拉机。汽车?整个公社都不知道是否有一辆半辆。现在,路边停满了来周末游的各种小车、SUV、摩托, 也不乏豪车。村里的人家有车的也不在少数。



昔日穷山沟,现今度假村,山庄,庄园,避暑别墅群...一个接一个

今昔对比,往事如烟。好在大家在那里也就是一个“过度”,人生的一个插曲。短的一年多就‘飞离’了,长的不过三年。改革开放,社会变迁总算没有没有把兄弟姐妹们落下。回想起来,那段儿经历也许是我们的"财富",因为从此再没有比那个年代更“苦”,更“无望”,更毫无“盼头”的日子了。


四十年后的今天,尽管那里也已经成了“山清水秀”、“热气腾腾”的热点,热土,但对我来说实在没有留下任何“念想”。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