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一封来自“小苏打君”的深情表白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大家好,我是小苏打。

 

近日我在微博上频频被@、上榜朋友圈,有些不知所措。

 

起因是一篇媒体报道,该报道称我具有一种洪荒之力,可以把癌细胞活活“饿”死。

 

哇塞听起来如此神奇,叫人如何不百度~

 

看到百度指数,以我作为检索词的搜索指数也已经飙升至8500+啦。

 



想想有点小激动,我作为食品膨松剂、清洁小能手兢兢业业多年默默无闻,从未受到过如此关注,没想到跨界医疗业后,竟然糊里糊涂“火”了一把……


咦,等等,我并不记得我get了这种洪荒之力啊。


所以,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希望你们叫我“NaHCO₃”




新闻报道中的我,被叫做小苏打,我还有我的学名——碳酸氢钠(NaHCO₃)。我是一种工业用化学品,低毒。

 

但是我还有别的身份。比如我是烹饪的好帮手。我可以作为膨松剂帮助食物更加松软,因此人们在制作馒头、油条等食品时,常将我融水拌入面中。




同时,清洁衣物我也很在行,大家都称我为清洁小能手。很多专业清洗产品无法去除的污渍,我都可以轻易去除哟。



 

而在最近,我竟莫名进军医疗界,媒体称我为成功“饿”死癌细胞的主角,这我确实不敢当。


起因是我被运用到了一项新的研发成果中,该成果被团队称为TILA-TACE疗法,用于治疗晚期肝癌。

 

研发成果确有其事,而我却不像新闻报道所说,只是该项研发中的“配角”。


事实上,实验是先用碘化油堵住肿瘤的毛细血管,然后再把我注入,尽量中和乳酸,阻止癌细胞在“断粮时”休眠,使其更容易消亡。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需使用其他化疗药物,起主要作用的是碘化油和化疗药物,而我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




同志们看到了吗,我只是个配角啊!只有有效性,而没有治愈性啊!


我知道你们总想搞个大新闻




媒体呢,似乎特别想把我塑造得很高大,恨不得我就是实验研究里的功臣。

 

哎,你们啊,不要总想着搞个大新闻。

 

看看你们的题目,我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网易新闻

浙江医生用十几块钱小苏打"饿"死癌细胞

 

中国新闻网

中国科学家小苏打“饿”死癌细胞突破肝癌疗效差瓶颈

 

新蓝网

牛!他们用十几块钱的小苏打饿死了癌细胞

 

搜狐财经

重大突破!癌细胞,竟被中国医生用小苏打“饿”死了!

 

长城网

堵血管+小苏打或能“饿死”肝肿瘤

 

微信平台·今日热事

牛!牛!牛!癌细胞,竟被中国医生用小苏打"饿"死了!

 

微信平台·无常在线

这医生真牛!用十几块钱的小苏打饿死了癌细胞!

 

微信平台·九江华图教育

这个世界好奇妙,“小苏打”能把“癌细胞”吓尿

 

微信平台·瞭望智库

厉害了我的中国!癌细胞,竟被医生用小苏打“饿”死了!

 

怎么样?看完了这些标题,大家被带跑偏了没?回来回来。这些新闻都是明晃晃的“标题党”。


题目中的"""厉害"我实在不敢当,这么多感叹号也搞得我好有压迫感。但是(严肃认真脸),我只卖几十块钱确实是真的。




我明白这些套路,满满的套路



 

莫名奇妙走红,我总得要个说法。我总是不断地问自己,究竟是什么,让我迅速走上了“人生巅峰”?

 

现在我想通了,原来都是套路。走红,只需要简单的四步:

 

  • 第一步:巧用数词

在新闻标题中,大家提起我的身世,都必然会提及我的高性价比:几十块钱。这与通常情况下癌症治疗费用差距甚大,这也是吸引你们的第一步。

 

  • 第二步:巧用极端词

 

报道中的新闻标题,都用到了“饿死”、“牛”、“厉害”这类极端词,形容我神奇的治愈效果,既加强了语气,也让人一看就忍不住点击。

 

  • 第三步:偷换概念

 

同时,媒体偷换了概念。偷换概念是套路标题经常出现的招数。读了上边的标题:

 

你可能觉得我是此次研究成功的主攻手,而事实是我只是辅助性工具;

 

你可能觉得经常摄入我这种物质就可以防癌了,而事实上并不是如此简单;

 

你可能觉得攻克癌症已经是既定的事实,而事实上该项成果还有待考证。

 

  • 第四步:迎合公众恐惧的心理

 

有数据显示,2015年有关健康养生类的微信谣言平均阅读量可达170+,阅读数量位居各类谣言榜首。

 

这与标题党的情况似乎不谋而合。

 

如何攻克癌症一直以来都是医学人员的难题,因为攻克频频受阻,人们也自然而然对癌症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

 

而套路的标题党很好地运用了这种恐惧心理,将我与“癌症”、“饿死”等看起来与我并不密切相关的字眼放在标题中,博得大众关注也是必然。

 

思考完这些套路,我也平静了许多。还是要踏踏实实地做人类的好帮手……

 

最后恳请大家切莫被语言套路所迷惑,我是小苏打,我为自己代言~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清博舆情



 
猜你喜欢


  • 来,测测你的“污力值”

  • 这些年,我们都“串烧”了些什么?

  • 汉语到底可以“撕”些什么

  • “吃瓜群众”是些什么人?到底吃的什么瓜?

  • 辣眼睛,这些“语言过敏反应 ”

  • 表姐色、斩男色……汉语颜色词越来越不“色”

  • “梗”中有梗,会是什么梗?

  • 水逆,一个行走的“背锅词”

  • 中国新青年的新标签:空巢青年

  • “长草”“拔草”“种草”,汉语“草词”正疯长

  • 热剧《小别离》搅热串串热词热语

  • 因吹斯汀,山姆国、霓虹国这些“国家网名”谁取的?

  • 敲黑板!!!今天来给你划一下G20的重点

  • “折叠”的北京竟能掀起三股狂潮?

  • 先定一个能实现的小目标,比方说……

  • 哈啰,我要去火星了,给我取个名字吧

  • 这些年,网友给电视剧人物贴了多少标签

  • 张士超,你妈喊你起床唱新神曲了

  • 十六天里的四大“傻话”

  • 里约奥运炒热粉丝界三类“粉词”

  • 清流、寒流、泥石流,看体坛网红都入了些什么“流”



  
本期撰稿人:臧岚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