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川大好消息!|《巴蜀全书》重要成果《廖平全集》再传捷报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久前,由四川大学古籍所舒大刚、杨世文两位教授共同主编,邱进之、郑伟、刘明琴等参编的《廖平全集》荣获“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国学成果奖。作为《巴蜀全书》的标志性成果,《廖平全集》全面而系统地展示了廖平学术的面貌,彰显出巴蜀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风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和对当代“蜀学”的振兴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



《巴蜀全书》捷报再传

《廖平全集》获殊荣


日前,“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在湖南长沙盛大举行,“国学成果奖”、“国学传播奖”及“国学终身成就奖”三大奖项隆重揭晓,《巴蜀全书》的重要成果——《廖平全集》斩获国学成果奖,为《巴蜀全书》工程再次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廖平全集》是《巴蜀全书》项目重要子课题,全面搜集整理了我国近代最有影响的经学大师、蜀学的代表人物廖平先生的著述140余种,共500余万字。该书曾获2015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并获得了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


在《廖平全集》前,巴蜀书社曾出版《廖平选集》,分上下两册,该书选录廖平的主要代表作,但收录种类极为有限,加之当时文献资料搜集也有限,无法呈现廖平先生学术思想的全貌。通过文献考述,廖平一生著作多达700多种,现存100余种,《廖平全集》将其基本收齐。《廖平全集》以现代标点校点全文,著作前附有提要,说明该书的学术渊源、体例、内容旨趣、价值、影响等;著作之后,附录了廖平著述目录、年谱、《艺文志》载录、传记与评论等情况,集文献整理、史料汇集、学术研究等于一体,资料详实,参考价值大,出版以来,获得学界高度评价和肯定。特别是,此书尚未出版,就有慕名者打电话前来询问,欲先睹为快。


巴蜀版“四库全书”

集大成之作


以巴蜀版“四库全书”著称的《巴蜀全书》是收录川渝地区古籍文献的大型丛书,它对巴蜀文献进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体例最新、历时最长的整理和编录,是对巴蜀历代学术文化成果和学术思想面貌集中系统的展示。


《巴蜀全书》工程浩大,涵盖巴蜀文献联合目录、巴蜀文献珍本善本、巴蜀文献精品集萃三大类。巴蜀文献联合目录以目录方式反映现存巴蜀文献古籍;巴蜀文献珍本善本利用现代印刷手段对古籍再造,达到保护巴蜀古籍、抢救巴蜀文明的目的;巴蜀文献精品集萃对有广泛社会影响力和较高学术价值的巴蜀文献典籍进行点校、注释、疏证,进而对“蜀学”特点、流派等清晰呈现,耗时是最久的。


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巴蜀全书》项目计划十年完成,2010年正式启动,至2020年全部完成,届时将成为巴蜀文化的一项重大标志性成果。《巴蜀全书》在步入编撰的第六个年头,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基本完成巴蜀古代文献调查,收集各类文献目录10000余种,立项子项目150余项,出版阶段性成果130余种,达6000余万字。


川大古籍所

全国古籍整理重镇


川大古籍所是全国古籍整理和研究的重镇,所属历史文献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该学科在全国排名中连续多年名列前茅。在川大文科标志性成果中,由古籍所徐中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和曾枣庄、刘琳主编的目前规模最大的断代文章总集《全宋文》尤其瞩目,古籍所还先后完成了珍稀善本丛书《宋集珍本丛刊》(108册),与哈佛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合作完成“电子版《宋会要辑稿》”等大型项目,成果颇丰。


在四川大学古籍所深厚的学术研究基础和良好的学术氛围下,儒学文献大型丛书《儒藏》的编撰和研究也紧锣密鼓地展开,《儒藏》是整个儒家经典的汇编集合,目前“史部”(274册)已出,“经部”正陆续出版,毫无疑问,《儒藏》将成为川大文科领域的下一个重大标志性成果。


除了这些标志性的重大古籍整理工程,四川大学古籍所还培养了大量古籍整理专业人才,同时,古籍所老师们也为中华传统文化普及贡献着智慧和力量。据悉,由川大古籍所舒大刚教授主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12册)总结并提炼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价值和独特内容,形式灵活、图文并茂,分层推进、系统全面展示了传统文化的信仰体系和价值观、道德体系和行为守则、知识体系和基本技能,经多位审读专家评审,一致认为该读本是最具专业特色的传统文化教材。舒大刚教授说希望借此让中华文化真正影响一代青少年,让他们在国学经典的熏陶中心灵得以温润,精神得以滋养,最终成长为“优雅的君子”。




写在后面

他们,用情怀守护中华文脉


从清晨第一缕阳光到皓月当空的深夜,伏案书前,扎入书堆,这对古籍所老师们而言是家常便饭,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对他们的身心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古籍所的老师们笑称可通过体型变化来判断同事近期工作进展,一旦看见谁长胖了,就知道他最近可能“坐的时间特别长”,“吃饭后缺乏运动,长胖是必然趋势”。


古籍所的老师们端坐书斋、心无旁骛,把宝贵的时间花在传世之作的整理与研究上,但巨大的付出与收获却并不成正比,比如发现某处存疑,需翻阅大量书籍,详细考证,如此不辞辛劳、大费周章,最终的成果可能只是四五行的校勘记。在很多人眼中,这些校勘记不值一提,还不如一篇核心期刊论文来得“实惠”,但古籍所全体同仁依然无怨无悔。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蕴涵着不竭的智慧。舒大刚教授谈到,在文献整理过程中,能从传统文化中增长见识、提高境界,提升个人文化底蕴、磨练个人心性,同时古籍整理工作也是对社会、对国家的一种奉献。“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在这项基础性工作中,古籍所的老师们在字句点校、古籍梳理中见真功夫,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守护中华文脉。


大儒张载有著名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儒家自古以来有崇高的使命感,文化传承、整理古籍也是一种使命感的体现。这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情怀,因为对中华文化怀有真挚情感,才会以饱满热情投入其中。


关于古籍整理对后世的意义,舒大刚教授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做了精微生动的诠释。他说,廖平先生作为儒学大师,在学术、思想、教育等方面在四川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但长期以来人们并不了解他的学术成果和思想体系,如今通过文献整理还其“历史本来面目”,把他的成果完整呈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展示学术大师的精神风采,从而产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并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建设新文化,在蜀学或巴蜀文化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达到文化自强。 



来源/《四川大学报》691期

文/刘园园、卿柔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