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主要使动物发生出血性败血症或传染性肺炎,可在同种或不同动物间相互传染,也可传染人。根据病程长短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病例呈现出血性败血症、咽喉炎和肺炎症状;慢性病例主要表现为慢性肺炎。对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进行了介绍,并探讨了防治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方法。

一、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

在健康猪上呼吸道中常带有本菌,但多半为弱毒或无毒的类型。由于猪群拥挤、圈舍潮湿、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寒冷、闷热、阴雨连绵、气候骤变、长期营养不良、处于半饥饿状态、寄生虫病、长途运输等不良因素,降低了猪体的抵抗力,或发生某种传染病时,病菌乘机侵入机体内繁殖,而增强毒力,引起发病。这种以内源性感染为主的猪肺疫,呈散发性发生。在自然条件下很少能传染另外的健康猪。当然,由于细菌通过发病猪体毒力增强后,仍可传染另外的健康猪,因此,不能忽视健康猪在传染来源上的作用。

本病大多发生于中、小猪,成年猪患病较少。

本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秋末春初及气候骤变的时候发病较多,在南方大多发生在潮湿闷热及多雨季节。猪只的饲养管理不当、卫生条件恶劣、饲料和环境的突然变换及长途运输等,都是发生本病的诱因。据多年观察,在华北地区,特别是北京地区,很少见有流行性猪肺疫发生,大多呈零星散发,且大多为慢性经过,更多见于继发于其他传染病,如常是慢性猪瘟、仔猪副伤寒和气喘病的继发病。

二、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

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又称猪肺疫。潜伏期1~5天,临床上一般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3种形式。

1.最急性型。俗称“锁喉风”,突然发病,迅速死亡。病程稍长、临床症状明显的病例可表现出体温升高(41~42℃),食欲废绝,全身衰弱,卧地不起,焦躁不安,呼吸困难等。劲下咽喉部发热、红肿、坚硬,严重者向上延伸至耳根,向后可达胸前。病程为1~2天,病死率100%,未见自然康复的病例。

2.急性型。是该病常见病例,除具有败血症的一般临床症状外,还表现急性胸膜炎。常伴有体温升高(40~41℃),初发生痉挛性干咳,呼吸困难,鼻液黏稠,有时混有血液,后变为湿咳,咳时感痛,触诊胸部有剧烈疼痛。随病情加重,呼吸更加困难,张口吐舌,作犬坐姿势,可视黏膜呈蓝紫色。初便秘,后腹泻。皮肤有淤血和小出血点。病猪消瘦无力,卧地不起,多因窒息而死。病程5~8天,不死的则转为慢性。

3.慢性型。主要表现为慢性肺炎和慢性胃炎症状。有时有持续性咳嗽与呼吸困难,鼻中流出少许粘脓性分泌物,关节肿胀,食欲不振,进行性营养不良,常有腹泻、痢疾现象,嫉妒消瘦。如不及时治疗,经过2周以上多衰竭死亡,病死率可达60%~70%。

三、防治措施

1.在部分健康猪的上呼吸道带有巴氏杆菌,由于不良因素的作用,常可诱发本病。因此,预防本病的根本办法,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消除降低猪体抵抗力的一切不良因素,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兽医防疫卫生工作,以增强猪体的抵抗力。

2.每年春秋两季定期进行预防注射,以增强猪体的特异性抵抗力。我国目前使用两类菌苗,一为猪肺疫氢氧化铝菌苗,断奶后的猪,不论大小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5mL。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6个月。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猪皮下或肌肉注射2mL,注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6个月。我国有用多杀性巴氏杆菌679~230弱毒株或C20弱毒株制成的口服猪肺疫弱毒冻干菌苗,按瓶签说明的头份,用冷开水稀释后,混入少量饲料内喂猪,使用方便。不论大小猪,一律口服1头份,稀释疫苗应在4h内用完。免疫期前者为10个月,后者为6个月。国内还有用E0630弱毒株、TA53弱毒株和CA弱毒株制成的3种活疫苗,供肌肉或皮下注射。

3.发病时,猪舍的墙壁、地面、饲养管理用具要进行消毒,粪便废弃物堆积发酵。

4.必要时,对发病群的假定健康猪,可用猪肺疫抗血清进行紧急预防注射,剂量为治疗量的一半。

5.患慢性猪肺疫的小僵猪淘汰处理为好。

掌握各种养殖技术,了解养殖中的各种养殖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能够更大程度的降低养殖风险,为养 殖带来更大的利润。想了解更多养殖信息,养殖技术,以及猪、羊、牛、鸡等疾病的防治措施,养殖技巧请登录牧宝网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咨询QQ:2233475667

投稿邮箱:2233475667@qq.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微联系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