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2017年APCM-ISPD暨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血液净化论坛 系列回顾(三)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点击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年会一键关注

《包裹性腹膜硬化症的诊断与治疗


包裹性腹膜硬化症(EPS)是长期腹膜透析(PD)患者可能发生的、少见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预后差,死亡率高约50%,通常在诊断12个月内死亡。临床上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腹膜进行性纤维样增厚,导致肠包裹,会出现部分或完全性肠梗阻。近年来,世界各国陆续有关于EPS的报道,但在我国EPS尚未被大家广泛认识,未见相关报道。

在这次会议上,EPS成为各国专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幕式上,国际腹膜透析学会(ISPD)主席Isaac Teitelbaum教授在介绍PD领域的研究时,提到了目前正在进行的PD-CRAFT研究,这是一项由英国的Simon Davies教授主持的、关于EPS的临床和遗传危险因素的研究。在EPS的专题环节,来自日本和新西兰的学者分别介绍了EPS的发生率、转归及预防。

2017年3月24日上午,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的赵慧萍副教授做了题为《EPS的诊断与治疗》的发言。赵慧萍医生以本中心近期确诊的一例PD 18年后发生EPS的病例为切入点,结合病例介绍了EPS的流行病学进展、发病机制,以及诊断、治疗进展及预防。


EPS的流行病学:来自世界各国的数据显示,EPS的发病率在0.7%~4.3%,其发生风险随PD时间延长而增加,而年轻患者(特别是<50)及较长腹透时间(特别是>4年)是EPS的独立预测因素虽然EPS并不常见,但预后极差、死亡率极高,文献报道EPS的死亡率为25.8~57.1%,通常在诊断后12个月内死亡。

EPS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当前较为公认的可能机制是二次打击学说。研究显示,EPS的发生具有遗传倾向性。PD患者发生EPS的危险因素包括:长期腹透、突然中断腹透、器官移植、腹膜炎、非生物相容性腹膜透析液(低pH值、高葡萄糖浓度)、超滤衰竭、年轻患者、暴露于腹透管消毒剂(氯己定)等。

EPS的临床表现:多呈慢性、隐匿性发生,早期通常不易被识别,肠梗阻是基本的诊断特征。诊断前一段时间经常出现腹部主诉:恶心、排便改变、排便困难,可能伴有炎症标记物的水平升高,或血性腹透液(7%-50%)。胃肠道症状可逐渐进展至严重腹痛、呕吐、厌食、营养不良、体重减轻、出现腹部包块。其它表现可有无菌性、难治或再发性PD相关腹膜炎。有学者根据EPS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将其分为四期(无症状期、炎症期、进展期或包裹期、梗阻期),并建议根据临床分期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EPS的诊断:EPS早期缺乏可靠的预测性检测方法。尚无诊断EPS的腹透引流液或血液中的特异标记物。腹膜转运特性的改变不能用于诊断EPS。在影像学检查方面,计算机断层(CT)扫描因其应用广泛且重复性最好、诊断价值最高,被推荐为首选的检查方法。EPS公认的CT特征包括腹膜钙化、肠壁增厚、肠粘连和肠管扩张。EPS无特征性的组织学改变。剖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是确诊EPS的唯一方法,可以肉眼观察到EPS的特征性表现。

EPS的治疗:一旦诊断EPS,多数学者认为,应该停止PD,转为血液透析。终止PD后,是拔除腹透管,还是保留腹透管在原位以进行规律腹腔灌洗,二者对于EPS的进展是利还是弊,目前还存在争议。EPS的药物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他莫昔芬和免疫抑制剂,关于这些药物治疗EPS的价值尚无定论。近年来一些病例报道或对照研究指出,他莫昔芬可能改善EPS患者的预后,逐渐缓解症状,降低死亡率。外科手术--肠粘连松解术在EPS治疗中具有重要和确定的地位,手术需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术后有较高的症状缓解率和生存率,96%的患者可恢复肠道功能。其它治疗还包括适时给予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综上,随着长程PD患者的增加,EPS的发生风险增加。当长程PD的患者反复发生肠梗阻、肠道症状或血性腹透液时,医生应给予高度重视,要警惕EPS的发生,并行相关检查,尽早诊断并积极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EPS在国内PD患者中的发生情况需通过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予以证实。肾科医生需认识到EPS的严重性,避免可能的危险因素。早期发现EPS并及时干预可能是改善长程PD患者预后的重要策略之一。


撰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 赵慧萍


-End--

点击右上角“...”分享给需要的人

关注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微信平台,请长按下面图片,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chinafbp

本内容出自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如需转载,请联系chinafbpwxpt@163.com,并注明出处!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