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粤语正字乱象初探》—是井井有理还是杂草丛生?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相信大家系近幾年間唔多唔少都會接觸到一啲所謂的“正字”,我之前都用咗一段時間去研究,都發過幾篇本字篇文,其中嘅依據有些來自《廣韻》,《說文解字》或者《廣州本字表》等等,可以話系五花八門。并冇統一標準,如果真正要研究其中一個“本字”需要閱讀大量的古典文獻和民間俗文等等,非常複雜。所以正因為其複雜性,有好多磚家就會拿一兩本所謂嘅古典文獻就話系本字,簡直系大錯特錯,我都系睇過呢篇文章后,感悟頗深所以就分享一下,認清所謂的“本字”并冇想象中咁簡單,仲有啲香港教授提倡廢現取古做法,提倡恢復本字,但其可行性太小。



一、「粵語正字」的定義

「粵語正字」之說,香港流傳近十年,近年網絡傳輸技術高速發展,推廣者更以網台節目和網絡媒體等形式傳播五花八門的「粵語正字」,乃至編撰「粵語正字」字典,可謂不遺餘力,但深究之,坊間所謂的「粵語正字」,至今尚無明確定義,亦不見相關討論。《正字亂象》系列分析了若干「粵語正字」,除個別可能是專欄作家自己提出,其餘均是因襲早年的粵語本字研究,就內容而言,「粵語正字」與粵語本字有好大交集,然則近年民間隱然為之的「粵語正字運動」,是否提倡以本字書寫粵語?然而「粵語正字」又似乎是正字法,即為粵語的漢字書寫制訂一套規範,這從推廣者屢言某粵詞之「正寫」或「正確寫法」為何,可見端倪。

先看兩例:
【蔃】

孔仲南《廣東俗語考·釋植物》(1933):「蔃:蔃上聲。根也。考各字書。蔃字無作根解者。以蔃為根。粵語有之。或云即本字之聲變。」
彭志銘《正字審查》(2007):「蔃:『有根有蔃』,是『有根有據』的意思。……直至明朝的《字彙》:『儉年人食蔃』,才明確地說『蔃』是『樹根草根』。當『蔃』與『根』同意時,而『根』是『本源』和『依據』之意,那『蔃』便作『根據』解矣。」
「蔃」字最早收錄於《玉篇》:「蔃,渠兩切,儉年人食其根。」可見,蔃是一種植物,其根可食。《集韻》「蔃」有二音:「蔃,艸名,儉歲人食其根。巨兩切」;「蔃,蔃莍,艸名,百合也。渠良切」。《康熙字典》和《漢語大字典》大致沿襲上述音義。「巨兩切」粵音為/k’œŋ5/,「渠良切」粵音/k’œŋ4/。粵語的根蔃字,「蔃」是假借字,假借「蔃」字形及其/k’œŋ5/音。孔仲南謂「考各字書。蔃字無作根解者。以蔃為根。粵語有之」,這說法是正確的,但沒有辨析其為假借字。彭志銘引《字彙》「儉年人食蔃」而謂「明確地說『蔃』是『樹根草根』」。今查《字彙》「蔃:巨浪切,音強。蔃莍,即百合也。又上聲,巨兩切,儉年人食草根。」 (筆者按:原書是清康熙二十七年靈隱寺刻本之影印,筆者注上標點,以便閱讀。)彭志銘若非據不同版本的《字彙》,則是竄改資料以就其說。

【㨃】

彭志銘《正字審查》(2007):「㨃:『㨃』,粵音『隊』,除了『用刀捅人』之外,還有就是『伸出』,……到現今曾子凡先生編著的《廣州話、普通話口語詞對譯手冊》,才有上述兩個解釋。」

曾焯文《粵字匯唐文》(2014):「deoi2正寫『揨/㨃』。揨,說文解字:橦(撞)也。又作㨃。」

《康熙字典·手部·八》:「㨃:《集韻》覩猥切,音䏨。排也。又除耕切,音橙。橦也。與朾同。或作揨。」可見,「㨃」粵音/tɵy2/,釋義「排」,又音/ts’aŋ4/,釋義「橦」(這個意義是「揨」的異體字)。曾子凡《廣州話、普通話口語詞對譯手冊》顯然是假借「㨃」字形及

其/tɵy2/音,來作「用刀捅人」和「伸出」這兩個意思的/tɵy2/音字。

以上兩例,都是假借字,並非本字。假借法是六書之一,實屬尋常,借「蔃」為根蔃字,似乎已經約定俗成,借「㨃」為捅、伸之/tɵy2/音字,亦無不妥,彭志銘似乎不知其字為假借字、其義為假借義,而強解「蔃」、誤解「㨃」。曾焯文則混淆「㨃」的不同音義。從二人解說可見,「正字」旨在證明其為「正確寫法」,不注重本字考釋,甚至根本不知「方言本字」這個漢語言學概念。

再看兩例:

【忌】

粵語語氣詞「嘅」(音/kɛ3/),一般用在陳述句末,相當於普通話「的」,例句:(1)唔怕~。〔不怕的。〕(2)佢實嚟~。〔他一定來的。〕

詹憲慈考本字為「忌」(《廣州語本字》卷一)。曾焯文因襲之,且又說:「『忌』是助語詞,『忌』字本身有禁忌的意思,所以就算用來標音,有時都會引起歧義,可能會令人混淆,無端端加個『忌』字,可能令人以為有甚麼忌諱,所以如果做助語詞,反而用『嘅』更好。」

【㧻】

粵語有一個/tʊk7/音詞,解作刺、戳、扎、杵,例句:(1)攞針~〔用針刺〕;(2)一~就穿〔一戳就破〕;(3)用手指頭~咗佢一下。〔用手指頭杵了他一下。〕

陳伯煇(2008:48-50)考/tʊk7/本字為「?、㧻、?、?、椓」,各字上古通用,未易審定何者為先。曾焯文援引陳伯煇的考證,且又說「曾焯文按:?㧻??椓既互通,難言何者為本字,然則㧻字從手,望文易生義,建議使用。」

以上兩例,一以「忌」字易致誤會而建議不用,一以「㧻」字望文易生義而建議使用,均是討論粵語書寫的合理寫法。

綜上可見,這種「正字」,強調的是「正確」,輔之以「合理」,所謂「粵語正字」,正字法的意味多於本字考,推廣者對「正字」之考訂也是訂多於考。



二、「粵語正字」的意義

今有「粵語正字」推廣者曾焯文,編撰「粵語正字」字典《粵辭正典》。曾焯文推廣的「粵語正字」,筆者《正字亂象》系列文章已提及數例。《粵辭正典》募捐計劃曰:「《粵辭正典》將以二千餘條目,包括單字及詞語,證明香港粵語大部份有音有字,而且出自四書五經、唐詩宋詞、章回小說,並非俗語,實為雅言。……讀者人手一本,即可以正確粵字入文,光明正大,一洗俚俗之名,而榮登大雅之堂。」

這大概就是「正字」的意義所在:證明粵語之優越,以「正確粵字」書寫粵語。

粵語詞彙有幾個來源:古漢語詞(包括古方言詞)、百越底層詞、借詞(包括方言借詞和外族語言借詞)、創新詞、外國譯詞。大部份都可以用漢字來書寫:本字、假借字、自造字。從這個意義來講,的確「香港粵語大部份有音有字」,但除了古漢語詞和方言借詞有可能考證到本字,其他不會見於古籍文獻,絕非「無一字無來歷」。至於這些詞是雅是俗,不在本文討論範圍。



三、「正字亂象」產生的原因

《正字亂象》系列考查了若干「粵語正字」,本文又分析了其定義和意義,可知「正字」之所以成「亂象」,首先因為參與者(專欄作家、推廣者、粵字愛好者)都缺乏語言學素養,尤其不諳傳統的音韻訓詁,而學術論文不易看得到亦不易看得懂,故此專欄作家所因襲的本字,大多出自坊間已出版的《廣州語本字》和《廣東俗語考》這兩部最早的粵語本字研究著作,但對其考證卻莫能辨別正誤,只是一味因襲而謂之「正字」云云,推廣者復因襲之,且又嘗試證明其正確無誤,結果一錯再錯,生解、強解、誤解以外,濫用毫無根據的「一音之轉」,乃至杜撰偽學術「字根追音法」。若只是小眾之獵奇,還不至於廣傳。近年民間隱然為之的「粵語正字運動」,有其社會背景,這才是「正字亂象」產生的主要原因。

香港戰後五十年代初期,政府取消香港電台的客家話及國語廣播,以粵語為中文廣播的單一漢語語言,粵語成為香港的漢語交流語,香港學校以粵語為中文教學語言,時至今日,粵語是絕大部分香港華人的母語或日常交流語。香港回歸後,政府推行兩文三語政策,兩文為中文和英文,三語為粵語、英語、普通話。2010年廣州撐粵語,引起粵港澳三地反響,正是在此社會背景下,香港民間自發而起捍衛粵語運動,除了強調粵語是香港人的母語,又用其他方法來證明粵語比普通話更為優越,優越之處有二:一在音,一在義。在音者,乃證明粵語比普通話更接近中古音,在義者,乃證明粵語詞彙更為存古。粵語比普通話更接近中古音,這是學術界通識,除了捍衛粵語者間中發表「粵語是古夏語/古漢語/唐朝話」之類的荒謬言論,此外問題不大。粵語保存古詞或古義,有些在普通話已不再使用、或已被其他詞語代替,這也是學術界常識,但要證明粵語詞彙更為存古就甚複雜,一來詞彙系統難以計量,二來許多粵詞長期只存於口語,且口語音多變異,古老的寫法已經失傳,故必須證明其古老來歷。本字考釋的學術要求甚高,一般人莫能為之,但又急於找出一個「正確寫法」,那些看似高深的「正字」恰恰迎合這種需求,自然大受歡迎,以訛傳訛,以至廣傳。既已認定其為「正字」,又嫌解釋過於簡單,乃試圖作一番「學術論證」,以證明其確為「正字」,但由於不識語言學,語文能力亦不足,即使援引了古代文獻,卻看不懂所引資料,搬字過紙徒事堆砌,實際上只是因襲早年錯誤考證,又自行穿鑿附會多一番,一錯再錯,愈傳愈錯,遂成「亂象」。


附錄:《正字亂象》參考資料

【專書】
孔仲南《廣東俗語考》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
文若稚《廣州方言古語選釋》 澳門:澳門日報出版社,1992
文若稚《廣州方言古語選釋續篇》 澳門:澳門日報出版社,1993
詹憲慈《廣州語本字》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5
陳伯煇《論粵方言詞本字考釋》 香港:中華書局,1998
潘永強《廣府俗語探奇》 香港:中華書局,2005
彭志銘《正字正確》 香港:次文化有限公司,2006
彭志銘《正字審查》 香港:次文化有限公司,2007
彭志銘《廣東俗語正字考》 香港:次文化有限公司,2009
饒秉才、歐陽覺亞、周無忌 《廣州話方言詞典(修訂版)》 香港:商務印書館,2015
【論文】
羅正平《廣州方言詞彙探源》,《中國語文》1960年第3期
區靜寰《粵語本音義考》(一),《文史學報》1966第3期
區靜寰《粵語本音義考》(二),《文史學報》1967第4期
區靜寰《粵語本音義考》(三),《文史學報》1968第5期
林蓮仙《粵語釋俗》,《壽羅香林教授論文集》 香港:壽羅香林教授論文集編輯委員會,1970
白宛如《廣州話本字考》,《方言》1980年第3期
余偉文《對一些廣州話本字的考證》,《廣州研究》1984年第4期
何文華《廣東方志中之方言詞彙初探》,《珠海學報》1985年第14期
單周堯《說文所見粵方言本字零拾》,《第一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論文集》 香港:現代教育研究社,1987
張惠英《廣州方言詞考釋》(一),《方言》1990年第2期
張惠英《廣州方言詞考釋》(二),《方言》1990年第4期

黎汉鸿《粤方言词语探源》,《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1期

梅祖麟《方言本字研究的兩種方法》,《梅祖麟語言學論文集》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郭必之《香港粵語疑問代詞「點」[tim35]的來源》,《語言學論叢》第27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甘于恩《論漢語方言本字考訂的「四性」——以粵方言為例》,《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

周仕敏《粵語字「重」考訂辨誤》,《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15年第1期

周仕敏《粵語本字考訂之觀念與方法問題鄒議》,《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15年第9期
【其他】
曾焯文《本土粵文》(網台)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j7XZwbM5ZLqs3cX_E7njnVMGjGB2Qdt-
曾焯文《粵字匯唐文》(網)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pv8IXdf79TCZvX_m4CUqx9vst918Ly白雲城主的語言小站:荒謬的粵語「正字」(博客文章)http://chineseandlinguistics.blogspot.hk/2015/09/blog-post_9.html
KevinLee:香港粵語正字之亂象(網媒文章)http://www.passiontimes.hk/article/01-19-2015/20652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