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因果论与现实(第九篇)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因果论与现实(第九篇)

                      (杂文类)

          Forward·佛卧德 2017年1月8日于北京

 

              癌症患者的因与果

 

可能年轻不知道癌症这个名词的来源,我对癌症也没有仔细考虑过,家里没有得过癌症的患者,也就不怎么上心了。记得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民间用语中通常不使用癌症这样正规的用词,当时叫“毒瘤”。我当时并不知道毒瘤的含义,知道不是什么好话,得了毒瘤是要死人的。天津人,骂人的时候会骂一句话,这句骂人的话,小孩子不会骂,都是些40-50岁的家庭妇女在使用。当形容一个人不好,这个人做了缺德事,对骂的时候会说、“你将来长噎膈”或你们家孩子长噎膈之类的话。在我的印象中噎膈与毒瘤是同意词,不得好死的意思。这属于当时的无知,当时有知的人也不多。到了70年代初期即1973年,我学了英语单词cancer,方知cancer的正确翻为中文是“癌症”的意思,仍然不解其意,可能是中国人顿悟比较晚吧。这个顿悟问题,不能归咎于中国人民,当时中国是关门主义,确切地说、应该是被锁起来(英语中的被动语态),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禁运、封锁”造成的特殊时期。噎膈在天津方言中应该理解为咒语,“不得好死的意思”。我开始对癌症的初步认识,也是在70年代——妈妈的一位老朋友、老领导的家人得了癌症,是他的母亲得了癌症。妈妈给我派的任务是找药,一种很不好找的药,针剂,是为了让癌症患者更有尊严的死亡,不得不用的最后一种药。

顺便说几句,妈妈的很多朋友最后都成为我的朋友,对我的人生有很多的指导意义。妈妈的这位朋友,开始的时候是我的长辈,后来变成了直接领导,演变成老师、朋友、哥们交情,曾任天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名词解释:顿悟,是指谓顿然领悟。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二:“{黄山谷 }绍圣 中,谪居 涪陵 ,始见《怀素自叙》于 石扬休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顿悟是禅宗的一个法门,相对于渐悟法门。也就是六祖惠能提倡的“明心见性”法门。它通过正确的修行方法,迅速地领悟佛法的要领,从而指导正确的实践而获得成就,当然这不是唯一途径,顿悟更主要的是通过灵感来完成,就时间来说可能是瞬间。与密宗的理念是同一意趣。例如:著名的王阳明龙场顿悟。关于顿悟概念,在佛学里似乎来源于六祖惠能的“坛经

 

那么噎膈究竞应该如何理解?

 

噎膈,中医病名,噎膈是指食物吞咽受阻,或食入即吐的一种疾病。多见于高龄男性。噎与膈有轻重之分,噎是吞咽之时,梗噎不顺,食物哽噎而下;膈是胸膈阻寒,食物下咽即吐。噎可单独出现,是膈的前驱症状,而膈常由噎发展而成,临床常噎膈并称。现代医学中的食管炎、食管狭窄、食管溃疡、食管癌及贲门痉挛等均属本病范畴。

本病的发生,多由忧思恼怒、饮酒嗜辛、劳伤过度,导致肝郁、脾虚、肾伤,形成气郁、血瘀、痰凝、火旺、津枯等,一系列病理变化所致。其病变部位,虽然主要在食道和胃,但与肝、脾、肾等脏的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

1.忧思郁怒,痰气交阻

忧思伤脾,脾伤则气结,以致运化失调,津液不布,聚而成痰。恼怒伤肝,肝伤则气郁,使疏泄失职,血行不畅,积而成瘀,痰瘀阻塞食道。饮食难以下行,久之精微不能生化,津液日益干涸,上下不得流通,而成噎膈。

2.饮食不节,痰热瘀结

饮酒过多,或恣食辛躁之品,久而积热消阴,津伤血少,痰热瘀结,致使食管干涩,食管狭窄而发为噎膈。病变补起,损伤胃津,继而则肾阴受损,且可由阴损而致阳衰,成为气虚阳微之证。

临床表现、

1.吞咽梗阻,胸膈痞闷隐痛,大便艰涩,口干咽燥,形体逐渐消瘦,舌红,苔白腻,脉弦细者,是痰气交阻之噎膈。肝气郁结,兼有痰湿内阻,气郁不畅,痰气交阻于胸膈,故噎膈。

2.胸膈疼痛,食不得下而复吐出,甚则水饮难下,大便坚如羊矢,或吐咖啡色液体,形体消瘦,肌肤枯燥,舌红少津,或见瘀斑,脉细涩者,是瘀血内结之噎膈。瘀血内阻于食管,气机升降失司,故噎膈。

3.胸隔疼痛,饮食不下,面色晄白,形寒气短,泛吐清涎,面浮,足肿,舌淡少津,脉沉细弱者,是阳虚气衰之噎膈。久病阴阳互损,中气衰败,升降失司故噎膈。

定义:《疾病百科》食管癌(别名:膈症,食道癌,噎膈)

 

东西是感觉吞咽困难,出现噎塞现象,这事不要吃坚硬、难以下咽的食物,多吃好消化,松软的食物来吸收营养。 2、胸闷也是食道癌症状之一,胸部感到发热、闷气、心率加快等症状,患者慢慢出现体质偏瘦、进食困难、身体抵抗能力下降等。 3、还会出现食道痉挛、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摄取食物就困难了,要多吃高蛋白、高热量类食物,是营养能够及时的供给,对于以后的治疗起到积累的作用。 4、胸骨后和剑突下疼痛较多见。咽下食物时有胸骨后或剑突下痛,其性质可呈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样,以咽下粗糙、灼热或有刺激性食物为著。初时呈间歇性,当癌肿侵及附近组织或有穿透时,就可有剧烈而持续的疼痛。 5、食物滞留感或异物感咽下食物或饮水时,有食物下行缓慢并滞留的感觉,以及胸骨后紧缩感或食物粘附于食管壁等感觉,食毕消失。 6、症状发生的部位多与食管内病变部位一致。咽喉部干燥和紧缩感咽下干燥粗糙食物尤为明显,此症状的发生也常与患者的情绪波动有关。

一、患者得了食道癌后紧张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导致了疾病延误治疗时间,危害很严重,所以患上后就要及时的治疗,下面看看食道癌的危害。 1、吃东西是感觉吞咽困难,出现噎塞现象,这事不要吃坚硬、难以下咽的食物,多吃好消化,松软的食物来吸收营养。 2、胸闷也是食道癌症状之一,胸部感到发热、闷气、心率加快等症状,患者慢慢出现体质偏瘦、进食困难、身体抵抗能力下降等。 3、还会出现食道痉挛、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摄取食物就困难了,要多吃高蛋白、高热量类食物,是营养能够及时的供给,对于以后的治疗起到积累的作用。

二、食道癌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往往会发生转移,危害到其他器官,这是食道癌的危害有哪些中很严重的一种。若有肺、肝、脑等重要脏器转移,可能出现呼吸困难、黄疸、腹水、昏迷等相应脏器的特有症状。食管癌病人若发生食管-气管瘘、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及其他脏器的转移、喉返神经麻痹以及恶病质者,都属于晚期食管癌,食道癌会给患者带来比较严重的疼痛。在食道癌并发症的危害中,即使该病没有和其它的器官相通,也会侵入到邻近的器官组织中。由于食管的位置特殊,一旦有外侵现象就会侵犯到脊柱前的组织结构,就会患者出现胸骨后以及肩胛部位出现疼痛症状,这也意味着患者的疾病已经到了晚期。 3、食道癌还可能造成食管支气管瘘等并发症。由于食管离支气管及气管较近,因此很容易导致其相通,形成该症状。若是患者在进食或者进水的时,就会导致有一部分水和食物进入到胃,而另一部分进入到肺,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剧烈地咳嗽、发烧,以及肺部的感染,甚至导致肺脓肿等。

 

我刚才说话有些不全面,不准确、不科学,中国人没有那么无知,愚蠢……坦率地讲,医学和科学的落后是当时中国的现实,与此同时存在的另一种现实,得疑难杂症的也少。有人可能反对我的观点,认为我的观点是传统、腐朽思想造成的。他们的理由是“认识论”即、由于中国在科技、医学领域的落后,使癌症这种疾病没有被普遍认识到——不是没有癌症患者,而是人们没有认识到癌症这个疾病的存在。我理直气壮地反问一句: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你们家有没有人得癌症?你们家亲戚有没有人得癌症?你的朋友们有没有人得癌症?你认识的人中又有几个得癌症死亡?显然很少!

 

癌症最早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

 

比如血癌、胃癌、肝癌……

癌症这个词最早是由希腊的一位名医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0年)提出的,他被誉为“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用“carcinos”和“carcinoma”来描述非溃疡性和溃疡性的肿瘤。在希腊语中,“carcinos”和“carcinoma”都是指“螃蟹”,之所以用这样的一个词来命名这个病,是由于癌症是可扩散性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螃蟹那钳子向四处张开时的样子。Carcinoma是最常见的一种癌症。这说明癌症已经发现2000多年了。
有一点,人们不用怀疑,中国的医学不落后的,癌症这个词最迟也会在鸦片战争的时候流入中国,再怎么说就算没这个词,病症中国的老医学家早就会知道,所以我想中国人知道癌症,也不会少于1000年。请
看如下吧:
王立达(1958:94)说,“癌”是日本人创造的汉字。王说曾为一些学者所继承,如胡新化(1999:47)等。然而,据黄金贵(1995:617)、何华珍(1998:152)考证,“癌”字最早见于宋东轩居士《卫济宝书》(1170年)。《卫济宝书》是一本外科专著。其中卷七有“痈疽五发”之说:“一曰癌”、“二曰瘭”、“三曰疽”、“四曰痼”、“五曰痈”,且附有图示。当时的“癌”是指什么呢?曰:“癌疾初发者,却无头绪,只是肉热痛,过一七或二七,忽然紫赤微肿,渐不疼痛,迤逦软熟紫赤色,只是不破。宜下大车螯散取之,然后服排浓败毒托里内外补等散,破后用麝香膏贴之,五积丸散疏风和气,次服余药。”“癌”作为中医的“五发”之一,表示痈疽之属,这与现代意义的“癌”不能同日而语。
“癌”字开始具有现代意义,最早是在1792年日本大槻玄泽的《疡医新书》。在该书中“癌肿”用来翻译荷兰语kanker(高柏,1996:220,240)。19世纪中期,日本的一些英日词典又将“癌”与英语cancer联系了起来。据史有为(1998:13)考证,1857/1862年屈达之助编的《英和对译袖珍辞书》中,即用“癌肿”来对译cancer。
同是在19世纪中期,在中国却是另一种情形:cancer不是用“癌”来指称,而是用了“痈”、“痈疽”这类名称。1857年,合信(Benjamin Hobson,1816-1873)《西医略论》:“直肠痈生在肛门上一二寸间,此证不多见,亦无治法。”(见《西医略论》,第
卷,上海:仁济医馆。载幕末期医学书复刊,第期,东京:冬至书房,昭和六十一年,第77页)“直肠痈”,即直肠癌。在《西医略论》书后所附英汉对照目录中又有:“Cancer,痈疽论”(同上,第162页)。“痈”、“痈疽”原为中医术语,合信也说:“痈疽论,此借用中土之名以立说。惟乳痈与中土所论同,余则异。”(同上,第卷,第109页)

 

那么,在什么时候中国开始用“癌”字来表示cancer呢?《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在“癌”字条下所列的书证均选自鲁迅写于1925年的一封信。从这个书证看,当时鲁迅已经用“癌”字来表示cancer了。史有为(1998:12)说:“大概到了20世纪20年代或其前后,中国才确定使用‘癌’对译cancer,例如1923年《英汉双解韦氏大辞典》即以“癌,毒癌”来注释“cancer。”比《英汉双解韦氏大辞典》早出版5年的一部工具书里,我们也找到了“癌”字的用例。1918年,在孔庆莱、吴德亮等人编辑的《植物学大辞典》(商务印书馆,上海)中,收有“白屈菜”条,在该条下面载有:“此植物有毒,惟其地下部可用为治胃癌之药。”(见该书第300页,下栏)白屈菜根是一种中草药,它破瘀消肿,止血止痛,可医治消化性溃疡病,对胃癌也有一定的疗效(江苏新医院,1986:749)。
在日本,早期的一些词典中,癌多称为“癌肿”。但到了1915年,松井简治在《大日本国语辞典》中说,“癌”为“癌肿”之略(史有为,:1998:13)。看来在那时或许更前,“癌肿”已经可以简称作“癌”了。因此,具有现代意义的“癌”字从日本传入中国,估计是在19世纪初。以上1918年的那个例证可能不是最早的。
此外,关于“癌”字的读音也是值得一提的。“癌”本来读yan。李荣(1990:324)说:“一九六一年,《新华字典》大修。编者考虑到“癌症”(cancer)跟“炎症”(inflammation)最好有个区别,就参考某些方言“岩”读如“崖”,就是ngai一类的音,北京语音没有ng声母(除非是连读或ng自成音节),就推荐“癌”读ai。”但史有为(1998:10)说:““癌”字在民间很早就读“白”了。据我本人回忆,上海地区在60年代时大部分人在说普通话时都不由自主地读成ai,这是我本人的记忆认知。”陈原(尘元,1991:208)也说:“五十年代把“癌”字改读ai,“胃ai”就是“胃癌”,大症;“胃yan”却是“胃炎”,小病。胃炎、肺炎、肠炎的炎,都按原来读法yan,而将胃癌、肺癌、肠癌的癌,改读ai,以示区别。”因此,史有为(1998:10)说:“1961年《新华字典》秉持约定俗成以及同音区分的原则,始改其音,确实是顺乎自然的善举。但绝非简单的“推荐”,而是先有现实,其后再加以确认的过程。”

 

癌症的梗在哪 因在哪?

 

无论是西方哲学,苏格拉底、休谟,还是中国的“释儒道”都承认因果关系,“有因才有果”,因是产生的根源,果是产生根源的体现。“无因无果,无普相生,无众生”,世无无因之果,亦无无果之因。喻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声和则响顺,形直则影端。若人知因果,则穷、通、得、丧皆知是由己自取。纵遇逆境,不怨不尤。只惭己德行之浅薄,不见人天之过失。乐天知命,无往而不自在逍遥。

 

用逻辑关系分析

 

癌症是一种病毒,长在人身上人得病,长在其他动物身上,动物得病。癌病毒是最小的病原体,在没有完全弄清其真实面目的时代,被称作“可滤过病原体”,而病毒的真正面目并不在其身体的微小上,病毒的结构极其简单一一自身的遗传情报、酶和必要的结构蛋白三个部分,而蛋白自遗传情报的载体不是DNA就是RNA,因此病毒又分成DNA型病毒和RNA型病毒,前面讲过RNA型病毒需在逆转录酶的帮助下先转录出DNA,而后再插嵌到细胞的DNA上去,而DNA型病毒则连这一步骤都可省略了,直接插入到细胞的DNA中。

癌病毒侵入并劫持了正常细胞之后,病毒的基因便稳稳地在细胞DNA占据了一个位置。使这个细胞变成了癌细胞。如果癌病毒的基因不再发挥作用了的话,癌细胞也就不再是癌细胞了。科学的发展可以用实验来证明这一事实,例如知道某些癌病毒所致的突然变异是发生在370条件,而在410条件下就不再起作用时,我们就能够根据这个原理,通过变化温度条件,像电灯开关一样来控制致癌和不致癌。于是细胞就可以一会变成癌细胞一会又复原成正常细胞。这样就十分有把握地说这个病毒的基因确实与致癌有关。

 

我的问题是、病毒---人---癌症---死亡,这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死亡是“果”,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哪个环节是死亡的因?是癌症(病毒),人?病毒(英语:virus,中文旧称“滤过性病毒”)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靠寄生生活的介于生命体及非生命体之间的有机物种,它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体。它是由一个保护性外壳包裹的一段DNA或者RNA,借由感染的机制,这些简单的有机体可以利用宿主细胞系统进行自我复制,但无法独立生长和复制。病毒可以感染几乎所有具有细胞结构的生命体。第一个已知的病毒是烟草花叶病毒,由马丁乌斯·贝杰林克于1899年发现并命名,迄今已有超过5000种类型的病毒得到鉴定。研究病毒的科学称为病毒学,是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

病毒由两到三个成分组成:病毒都含有遗传物质RNADNA,只由蛋白质组成的朊毒体并不属于病毒);所有的病毒也都有由蛋白质形成的衣壳,用来包裹和保护其中的遗传物质;此外,部分病毒在到达细胞表面时能够形成脂质包膜环绕在外。病毒的形态各异,从简单的螺旋形和正二十面体形到复合型结构。病毒颗粒大约是细菌大小的百分之一。病毒的起源目前尚不清楚,不同的病毒可能起源于不同的机制:部分病毒可能起源于质粒(一种环状的DNA,可以在细胞内复制并在细胞间进行转移),而其他一些则可能起源于细菌。

“virus”一词源于拉丁文,原指一种动物来源的毒素。病毒能增殖、遗传和演化,因而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但至今对它还没有公认的定义。最初用来识别病毒的性状,如个体微小、一般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到、可通过细菌所不能通过的过滤器、在人工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具有致病性等,现仍有实用意义。但从本质上区分病毒和其他生物的特征是:1含有单一种核酸(DNA或RNA)的基因组和蛋白质外壳,没有细胞结构;2在感染细胞的同时或稍后释放其核酸,然后以核酸复制的方式增殖,而不是以二分裂方式增殖;3严格的细胞内寄生性。病毒缺乏独立的代谢能力,只能在活的宿主细胞中,利用细胞的生物合成机器来复制其核酸并合成由其核酸所编码的蛋白,最后装配成完整的、有感染性的病毒单位,即病毒粒。病毒粒是病毒从细胞到细胞或从宿主到宿主传播的主要形式。

 

病毒是怎样产生的?

 

病毒与细胞关系的多元化给病毒起源的研究增加了许多困难,1988年以来,随着对病毒与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模型分析和病毒核酸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及病毒基因克隆技术的发展,对病毒的起源目前形成了三种代表性的学说。

第一种学说认为,病毒是地球上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一种最为原始的生命物质,病毒既具有化学大分子的属性,又具有生物的部分特征。这似乎提示,在从无机自然界到生命出现这一漫长的转变过程中,病毒正处于非生物到生物的过渡位置,也就是说病毒正好填补从化学大分子到原始细胞生物中间的空白。其要点是:地球上生命物质产生的环境中首先由无机物质演化为有机物质,再演化为大分子生命物质。这个学说是根据生命起源学说和分子进化理论所提出来的一种纯粹的假设,缺乏任何进化上的证据。

第二种学说认为病毒是一种高级微生物的退行性生命物质,微生物细胞在生命历程中的部分基因丢弃使其丧失独立的自我繁殖能力,最终退化为病毒。提出这种假说的依据是:在细胞内环境寄生的细菌与病毒之间,还存在着像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是二类非独立生活的细胞生物)这样一些比细菌更原始,而且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的中间形式,并据此推测,由寄生于细胞的低级细菌退化为立克次氏体一类的生物,再退化为衣原体一类的生物,进而退化成病毒。如果假说成立,那就应该在病毒能够感染的动植物细胞和细菌细胞中找到这种细胞内寄生的小型细胞生物,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况且,在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中未见发现病毒的报道。可见,该假说成立的证据不足。

第三种学说认为,病毒来源于正常细胞的核酸,因偶然途径从细胞内脱离出来而变为病毒,这就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病毒起源的内源性学说。支持这个学说的多半来自于一些实验的间接证据:病毒与质粒的相似性,质粒本属于细胞的一部分,但它可以随时脱离细胞,并在细胞之间传递;有很多DNA病毒,如细菌病毒中的
λ噬菌体,植物病毒中的花椰菜花叶病毒,动物病毒中的乙肝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和瘤病毒等,这些病毒的DNA或全部或部分可以结合到它们所寄生的细胞的染色体上,从而变为细胞的一部分,这正好是细胞核酸外逸的逆过程;利用核酸分子探针技术发现很多能与细胞染色体结合的病毒DNA的整合区序列与发生整合的染色体的侧翼序列有很大的同源性,;正常细胞中存在较广泛的逆转录型可动遗传因子,如酵母细胞的Ty因子、果蝇的Copia样因子、脊椎动物的IAf,基因,和逆转录型重复序列,如人的Alu因子及Kpn因子等,提示正常的细胞中含有RNA所介导的DNA合成反应,而这与逆转录病毒的核酸的复制行为一致。这些间接证据可部分解释DNA病毒的起源,但要说明RNA病毒的起源却十分困难。

1999年第十一届国际病毒学大会对病毒在基因水平上的起源及进化提供了新的证据:在一种古细菌(一种介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之间的第三类生物)中发现了被称之为“反转子”的遗传单元,它是仅含一个基因并且能自我复制的一段核酸分子,具有重要的基因捕获功能。其基因序列与宿主细胞等位基因高度同源,并且在密码子的使用频率上也有高度相似性,根据对这种古细菌的年代考证,估计反转子在4亿年前就已存在。随着古细菌的进化,反转子从细菌基因库中捕获基因,扩大自己的遗传信息量,增加生物学功能,最原始的感染性病毒颗粒由此产生,原始病毒采取不同的复制策略,于是产生不同病毒的进化。可见,生命的起源是从细菌开始的,细菌是病毒进化的摇篮。其基本推测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病毒可能是以RNA为基因组的逆转录病毒,然后发展成以DNA为基因组的逆转录病毒(乙肝病毒属于此类),最后出现的是DNA病毒,而RNA病毒则可能有其独立的演化途径。

以上三种病毒起源学说及病毒演化的有关证据给人的启示是,病毒起源是复杂和多元化的,不同病毒有着不同的起源,至少在DNA病毒和RNA病毒之间是如此,这方面的结论尚有待于更多研究资料的积累,即“因何在的问题”。

 

病毒是怎样入侵人体的?

 

病毒是怎样入侵人体的?当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感染者的器官与组织出血不止并在剧烈疼痛中死去时;当看到红丝带,;当曝光某野生动物成为人类餐桌上的新宠,使我们担忧的想到因为捕食果子狸而爆发的“非典型肺炎”时;当禽流感爆发,大量的家禽被捕杀时,我们不禁要问,哪里来的这么多的病毒?在医学发达的今天,病毒何以如此可怕?面对病毒,我们该怎样回击?

显微镜下的病毒:若要弄清楚以上几个问题,需要对病毒进行全面的剖析。作为世界上最小的生物,病毒要比细菌还要小百倍。所以狡猾的病毒能通过除菌滤器。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大多数病毒只是一团由蛋白壳体做“外衣”包裹着基因物质的核壳体而已。但因此也产生了病毒的两个“鲜明的特色”:一般生物细胞中的核酸均含有DNA与RNA这两种遗传物质,但是病毒却只拥有其中的一种,如乙肝病毒内的核心部分为双链DNA,,更为奇特的是引起疯牛病的朊病毒居然只是蛋白质分子,不含任何遗传物质;另外,病毒的内部结构虽然极为简单,但外部形态却有很多种。;埃博拉病毒属于丝状病毒;SARS病毒则是一种冠状病毒的变种。也正是因为病毒的结构极为简单,据此,一些科学家猜想,病毒可能是从普通细胞中“逃逸人体”出来的ONA或RNA片断,在获得了一些蛋白质或是部分细胞膜作为它们的外壳后而成为了独立的生命体病毒。如果这种猜想是真实的话,那么就意味着病毒这种古老的生物自20亿年前细胞最早出现后,就一直在地球上作乱。事实上,确实是从史前时代起,人类就遭遇到过病毒的侵害。除鼠疫、天花、牛痘等在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横扫世界”的强进势头并且造成重大损失的传统病毒外,最近几十年新的病毒正以一种令人胆颤的神秘方式不断出现。尤其是其中的大多数属于尚不为人所知的热带地方性病毒。目前,地球上大约有4000多种病毒,其中大约有100多种与人类疾病密切相关。其中的新兴病毒已经在人类全球健康网络上打开了缺口。比如,震惊全世界、;目前正在西非蔓延同样没有有效治愈方式,同时致死率又极高的埃博拉病毒;由蚊子携带并且可以随着气候变化的美国西尼罗河病毒等等。这些“新兴病毒”本是长期隐藏于密林之中的,作为病毒的自然宿主,各种野生动物是一个巨大的天然病毒库。然而,多年来带有病毒的野生动物们一直未发生明显的症状。它们安安静静的潜伏不动,也可以说是在蛰伏待机。一旦生存环境发生改变,这些病原体就会抓住机会,得以转移到新的宿主或产生突变体,从而引发新的疾病,进而扩大种群。在病毒传播的过程当中,地球的主宰——人类,同样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当现代文明的发展使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遭到大面积破坏以后,动物们不得不向人类生活的区域转移;另一方面,随着交通工具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足迹已几乎遍布世界各个角落,这也增加了人类与携带病毒的野生动物接触的机会。所以,新病毒的陆续出现大概也是人类破坏环境所付出的惨痛代价吧。以埃博拉病毒为例,它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人类的视野之中,早在1976年就首次被发现于扎伊尔的埃博拉地区并因此而得名。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当时被感染的300名患者中,共有274人被病毒夺去了生命。没有有效的治疗与防治方法,几十年来,埃博拉病毒在非洲引起了数次发热和严重内出血的爆发流行,绝大多数的感染者难免死亡。这种可怕的病毒爆发的原因,就始于人们处理受感染的肉类或者野生动物,特别是大型猿类动物。尽管人们还不清楚这些动物是如何传染这种病毒的。但不幸的是野生动物的肉却是这一地区居民主要的蛋白质来源。可是,病毒到底是如何从宿主身上转移到人类体内的呢?病毒的感染机制依然和它的核壳体结构相关。病毒需要寄生于活的宿主细胞,原因就在于病毒缺乏增殖所需要的酶系统,因此必须依赖于寄主细胞提供自我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原料体系、能量和场所。外部条件准备就绪后,病毒需要完成以下六个步骤完成其增殖活动,分别是吸附、侵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和释放。  吸附作为这邪恶过程的第一步是决定感染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现已发现,在吸附过程中,细菌的细胞壁以及动物细胞膜上的一种脂蛋白或糖蛋白充当了“内鬼”的角色。作为细胞表面受体,它们会与动物病毒或和噬菌体表面特异性的吸附蛋白发生相互作用而完成病毒的吸附过程;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植物细胞上有特异性的受体。吸附的整个过程可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的时间内完成。成功附着到宿主细胞以后,病毒要么通过某种方式进入宿主细胞,要么会将含有复制病毒指令的基因物质注入宿主细胞之内。若病毒需要进入宿主细胞,简单来说,可以有四种方式:注射式侵入、细胞内吞、膜融合以及其他特殊的侵入方式。有尾噬菌体可以通过尾部收缩将衣壳内的基因注入宿主细胞内,这样的方式称为注射式侵入;而动物病毒的常见侵入方式则是通过细胞内吞来完成。细胞膜内陷形成吞噬泡,病毒粒子从而得以进入细胞质当中;若病毒含有包膜,那么在侵入过程中,病毒包膜可以与细胞膜融合,最终使病毒得以进入细胞。若是植物病毒那么可以通过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上的小伤口或天然的外壁孔侵入。植物细胞之间的胞间连丝也可以成为病毒入侵细胞的通道。正可谓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根据病毒的种类不同,被侵入细胞的类型不同,病毒入侵细胞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完成入侵步骤以后,病毒在细胞内将会首先发生脱壳过程。这是指病毒感染性核酸从衣壳内被释放出来的过程。无包膜病毒只需要脱衣壳;有包膜的病毒,脱壳过程包括脱包膜和脱衣壳这两个步骤,方式因“病毒”而异。紧接着病毒会“马不停蹄”的进行生物合成。即根据基因指令,并借助宿主细胞提供的原料、能量和场所来合成核酸和蛋白质。这是病毒基因组进行复制和表达的一个过程。以病毒核酸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合成新的核酸分子,并以病毒RNA或病毒DNA的转录产物作为信使RNA,在细胞的核糖核蛋白体上合成衣壳蛋白,此过程中所需要的多数酶也来自宿主细胞。而在此阶段,胞浆中并没有病毒颗粒,因此被称为隐蔽期。病毒的结构成分,核酸和蛋白质已分别准备就绪,随后在细胞核内或细胞质内发生装配过程,即组装成核衣壳。绝大多数DNA病毒是在细胞核内组装,而RNA病毒与痘病毒类则在细胞质内组装。无包膜病毒组装成核衣壳以后即成为成熟的病毒体。最后即是释放过程,也是在此过程中,绝大多数有包膜病毒通过细胞内的内质网、空泡,或以出芽方式释放而成为成熟病毒。在这一系列的过程当中对细胞膜破坏较轻,宿主细胞死亡慢;而无包膜病毒释放时被感染的细胞崩解,释放出病毒颗粒。宿主细胞膜被破坏,细胞也随即死亡。     从单个病毒吸附开始至病毒释放完成,整个过程称为感染周期。并且鉴于病毒是严格的细胞内寄生生物,又没有独立的代谢系统,很难找到杀死病毒而不伤害寄主的处理手段和药物。因此防重于治是对付病毒的基本方针。预防病毒的主要措施有:消灭传染源、铲除传染媒介、接种疫苗也是一个有效措施。消灭传染源这是预防动、植物和微生物病毒的有效措施,包括卫生检疫、隔离、铲除传染源;另外动植物病毒大都通过媒介传染,以昆虫为主。例如乙型脑炎通过蚊子传染、许多植物病毒通过蚜虫传播。因此消灭传染媒介对于病毒的预防显得更为重要;虽然病毒的复制速度极快,杀伤力极大,但是也不可以为所欲为依然会遭遇“强敌”,即生物免疫系统——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到处“巡视”的淋巴细胞随时准备消灭外来入侵物质,一旦受到抗原刺激就会启动人体特异性免疫,产生大量的抗体与抗原相抗衡。接种疫苗就是利用了特异性免疫学原理。在遭遇病毒的大规模袭击前,有意给人体注入病毒的蛋白壳体(即疫苗)可使人体免疫系统为病毒的大规模袭击做好准备。这种方法己经挽救了几百万人的生命。但是据上文介绍可知病毒的结构极其的简单,这便意味着它们能够迅速变异。所以,在一种病毒爆发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似乎消失了,但是不知哪天就会“重整旗鼓”以一个新面孔的形式“卷土重来”。又或者一种流感病毒疫苗不能彻底解决病毒性感冒一样。这是因为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通过不断改变蛋白壳体,使人类的免疫系统每次都需要对它们进行重新确认,从而为病毒在人群中传播赢得了时间。另一方面不需要抗体参加的抗病毒作用称为非特异性免疫,其中最重要的是干扰素,它是机体对抗病毒感染而产生的一种物质。直接使用干扰素或干扰素诱导剂都可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人类与病毒的战争还在继续。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存在很多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减少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造成的影响,就会减少我们与携带各种病毒的野生动物的接触,也就大大降低了“新兴病毒”出现的几率。人类的活动不仅对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甚至对人类自身已经造成伤害,人类与病毒的战争还在继续,人类思想与行动的战争依然在持续。

 

问题来了,神龙见首不见尾,释义:原是谈诗的神韵,后用来比喻人行踪神秘,不露真相,也比喻言辞闪烁,使人难以捉摸。【出处】: 清·赵执信《谈龙录》:“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

 

                      ---end---

 

         Forward·佛卧德 2018年1月8日于北京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