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第31期】刘颖: 有一种友情叫“母女”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时光不会辜负每一个平静努力的孩子。加油,我的宝贝们!学而思数学课堂,只因有你,更精彩!

 

 文|刘颖  

      



          世上的情分,不用说是最感人的是母女情。我今天要说的,是我和干妈之间的情分。

            这个干妈是我用洪荒之力蹭来的,从她应允那天开始我就一直这样唤她;叫得多了,她也开始唤我为“干女儿”。从此,我的手机里多了一个唯一以称谓保存的电话号码,尽管电视、网络一再告诫我们,并列举种种危害。

            说起来,我这人一向薄情,并冠以高尚之名。对家里老老少少(长辈除外)从来都是直呼其名,自诩这样才能不落俗套;逢年过节从来不喜欢发短信,认为那些太过虚情假意;更加不懂得说好听的话,认为那些都是花言巧语……
        

            对干妈,我也是如此。以至于收到干妈微信的时候,我经常不会马上回复,这样就可以骗过她老人家——让她以为我不在线,等过些日子再回复。然后我就心安理得了。

            其实我怎么能心安理得呢?

            第一次见到干妈——那时还是“邓老师”,她才五十出头。为了上一堂教研课,经人引荐,她接见了我。一晃二十几年过去,我仍旧清楚地记得她跟我说的其中三句话:你这个教案太简单,要学会写详案(我都辛辛苦苦憋的三页纸呐);语文老师要多读课文,最好每篇课文都背得出,实在不行,要求学生背诵的必须背得出(天呐,太难了吧);“不然”和“居然”出现在同一篇课文里,这就是本堂课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随后她接着解释:“然”就是“这样”的意思,“不然”就是“不这样”,“居然”就是“没想到这样”。闻听此言,我顿时石化,不,膜拜!这还是个人吗?简直是本《新华字典》好不好?
        

            得到高人指点,我的课还真得到了好评,当时的我颇有几分得意(现在用学生观来审视那堂课,简直弱爆了)。
        

            后来好多年不再与干妈谋面,据说她去了北京,也就从我的记忆里慢慢淡出。但她那几句话却如刻在我的脑子里一般,成了我上语文课的”葵花宝典”。后来,我也经常把这几句话说给年轻老师听,希望让大家与我一样也能受益终生。



      

         成为母女,是近几年的事情。
      

         她从北京回来了,回到原学校上课、讲座,点名让我去。
        

         我既愕然又兴奋,还略带些得意。
        

          那一年,干妈73岁,可课堂里的举手投足竟是那般孩子气;讲座时她怎么都不肯用话筒。不知是声音洪亮如钟还是个人魅力四射,反正自始至终我听得津津有味,一个字也没落下。


         我琢磨着,如何才能请她到我们学校去讲座呢?谁知一提出来,干妈一口就答应了!

        就这样,我们越来越彼此了解,也越来越喜欢对方(她都认我做干女儿了肯定是喜欢我呗,权当我再自恋一把)。
        
        干妈是个绝对的性情中人,她比我更“嫉恶如仇”。


        每次去某所学校讲座,事先一定要再三叮嘱校方,不要介绍什么什么头衔,只需要介绍她是某某学校退休老师;即使校方介绍了,她就立马解释自己并没有这些头衔。那一刻,她就是个固执而可爱的老太太。


        如果学校付给她一点酬劳,她也会欣然收下。不久,校方一定可以收到一叠书籍:什么《新华字典》啦,什么《财富号历险记》系列丛书啦……更有意思的是老人家居然模仿名人,在书上签上大名,还请学校“惠存”。我的办公桌上摆了一本厚厚的字典,每次翻开,必定看到那行字,再怎么淡定的我都忍不住想她一会儿。你看,这位老人家招数够狠吧?


        

            所有嫉恶如仇的背后都有一颗至真至美至善至纯的心,就连金庸笔下的“四大恶人”都是如此,何况干妈乎?尽管年轻时她吃尽苦头、,尽管她才情并茂也只做了一辈子老师,尽管她逐渐老去已然承欢膝下,可她始终放不下讲坛,放不下小学语文教学,放不下孩子。在我看来,归根结底那就是她始终都有一颗少女心。要不然为何每次去某所学校时,她不是寻思着修剪一下短发,就是问我“这件衣服还对得起观众不”然后再得意地告诉我“好多年了”!

         最近一次见面,恰逢我心情糟糕之时,我迫不及待想见到她,但她被一拨拨学生霸占着,最后见缝插针挤了一个晚上的时间给我和小郭。一见面她就吆喝着要我们上网帮她买东西。聊着聊着,才知道她要送两条围巾给我俩,还说反正教师节时她儿媳妇打了个红包给她……小郭斟酌着,想说服老太太;我不敢拒绝,也不想拒绝,因为我怕亵渎了这份母女情。

        我挺喜欢跟她在一起的,也十分珍惜这亦师亦友的情分,尽管我们不常见面。就如今晚吧,她又发给我一条链接,还附上一段文字:最欣赏"无所求,而有所补,才是真友情。"相互间近而不腻,远而不疏,也许就是这种模式。


        我依然没有回复,默默地写下这篇小文,当做对干妈的回应。




作者

刘颖:女,1990年毕业于湖南三师。一直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是该市兼职小语教研员和教师股讲师团成员。多次送课下乡,多次辅导教师获奖。爱好写作,其下水作文获国家级一等奖。

认识她的人都是这样介绍她:是一个数学学得好却混在语文教师队伍的人,是一个年过不惑却始终保持童心的人,是一个身在小学却心怀天下孩子的人。




部分往期原创文章:

【第16期】刘颖:最好的教育是陪伴

【第23期】小黑同学:胖墩成长记之把米烤成饭

【第26期】天蓝色转身:要学会发现光


图片来源:网络

本版编辑:天蓝色转身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