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考研至少是一次精神的疗愈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1958年,83岁的心理学大师荣格开始写作《自传》,开篇说道:


我的一生是一个潜意识自我充分发挥的故事。

 

荣格之所以这样说,因为在他看来,每个人的一生都是潜意识自我充分发挥的故事,“潜意识里的一切竭力做出种种的外在性表现,而人格也强烈要求逐渐从其潜意识状态中成长起来并作为一个整体来体验自身。”

 

换言之,一个人之所以奋斗,追求这样或者那样的目标,其根本原因在于:

 

一是童年时代所曾有过的压抑性与创伤性体验。

 

二是与种族的往昔相联结,甚至还与有机界的整个漫长的进化过程相联结,与自己的祖先以同样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作出反应的倾向性的驱使。

 

这些话听起来比较拗口。但是,核心思想大概只有一条:

 

有生以来不完美的体验和感受,以及一代又一代家族、以及人自身的进化,到我们这里,注定要我们去验证、去完成、去统合。换句话说,人生每一次奋斗以及目标的达成,都是一次精神的疗愈,一次心灵碎片的整合,一次朝思暮想或者无意识的现实呈现。



L是一位来自山城重庆的姑娘,四年前新生入学,她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问:药学院学生能不能考医学的研究生?

 

我说:不能,也许基础医学系的某些专业可以试一试。我建议你可以自己去医院看一看医生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做一个实地调查,然后再想一想今后的规划。

 

后来,她的辅导员老师告诉我,她真去了附属医院调查了足足一个星期,跟着医生查房、看药房抓药、看接诊大厅排起的长龙。

 

当时,我心想这孩子如此执着,千万别出什么心理问题就好。我必须承认,药学院的招生经常是尴尬的,很多学生第一志愿往往报的是临床医学,因为第一志愿未被录取,所以才被调剂到药学专业。很多学生来了之后,仿佛遭受了人生的双重打击:

 

一是报考内地学校未被录取,所以被调剂到了边疆。

二是报考临床医学未被录取,所以被调剂到了药学。

 

因此,药学院的老师被问最多的问题恐怕就是:能不能换专业?如果现在换不了,考研能不能考医学院?——似乎在这些学生看来,唯有如此,才能“治愈”高考和专业选择上的“双重遗憾”。

 

我不知道L同学的医院考察对她有什么样的触动。但是,在今后的四年间,她当年级长、做学工助理、做科研,难能可贵的是,每年成绩排名全年级第一。而且,经常把自己的学习笔记整理出来分享给其他同学。今年下半年,她被顺利推免至北京大学药学院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

 

老实讲,看到她的成长,我长出一口气:大学四年,她至少部分地疗愈了自己的精神痛苦。

 

荣格说,人的无意识犹如一个公式,是一种“没有内容的形式”,虽然是虚的,但一与代入的具体内容相结合,就会在实际中发生作用。

 

如果刨去这句话的具体所指,我们不妨把人对过去的遗憾、对未来的期待看作是一个“公式”,有时候甚至不能觉察到它的存在,但是我们的努力越多、经历越多,潜藏于其中的“虚像”得以显现的机会便越多,我们便能实实在在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那些零碎的、难以绕过去的记忆逐渐被我们所觉察并验证,让我们实实在在有安全感、整合感、把控感。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选择考研还是工作,只要是你想去达成的,哪怕是你家人逼你去达成的,这种奋斗过程都是一种自我疗愈。你在其中享受自己的力量、家族的使命、人类的神奇,乃至世界的丰满,你实现了、完成了你自己。

 

 

明天就要考研,不管是主动选择还是随大流,至少是我们想去完成什么。既然目标已定,那就尽量让其完美,至少要耐心做完最后一道题,不要再让考研这个事又称为一个萦绕在心头、死活也挥之不去的心灵碎片。如果对考研这种事也“上瘾”了,虽然不啻为一种奋斗的动力,但是过程实在太艰辛了、太煎熬了!

 

所以,还是尽量让它现在就圆满吧!

预祝各位考生和未来的考生都心想事成!考试成功!

 

2016年12月23日中午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