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鸡宝宝早产成猴宝宝 早产儿38天跨年抢救记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小林林是个急性子女婴

如果按照足月计算,她应该在本周才来到这个世界。而实际上,她在2017年1月2日就急匆匆降临,当时她胎龄29周零6天,体重只有1490克。从北京世纪坛医院的产房里一出来,小林林就被送进了新生儿科的保温箱。在保温箱里,她度过了38天,丁酉年正月十二,已经长到2220克的小林林,顺利出院。

这是北京世纪坛医院新生儿科历史上第一次跨年抢救,也是第一次有婴儿住了38天之久,医生护士们笑着说:“这是我们科室最著名的小钉子户。”

鸡宝宝成了早产猴宝宝

始建于1915年的北京世纪坛医院,历史悠久,自创建之初便设置有儿科。不过,新生儿科是2015年底新建的,主要收治早产儿和有其他病患的新生儿。新生儿科主任告诉记者,小林林不算是科室收治的最早、最轻早产儿,却是治疗时间最长、最顽强的早产儿。

“这小女孩,是个急性子。要是足月生呢,肯定是个鸡宝宝,结果元月2日就生了,成了个猴宝宝。”

2017年1月2日中午11时03分,小林林在世纪坛医院产科顺产。妈妈胎膜早破40小时,妊娠期糖尿病。小林林此时胎龄只有29周零6天,体重1490克,出生后不久随之出现了皮肤青紫伴呻吟,经气管插管,复苏气囊加压给氧等一系列抢救措施得以平稳,以“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收入新生儿科。

当时正值元旦假期,但医生和护士按惯例均需值班。“我们科室医生和护士数量都不多,所以无论是平时还是节假日,工作节奏都一样,护士得24小时值守。”新生儿科护士张曼华说,新生儿与成年人不同,需要加倍小心看护,娇弱孩子的病情可能随时发生变化,所以病房随时得有护士照看。

做了9年护士的张曼华,在2015年底从妇产科转到了新生儿科,从面向产妇及新生儿到专门照料新生儿。9年来,她几乎没有一次完整的大年三十假期,“必须值班,不是白天,就是晚上”。

今年的大年三十,小林林这个“钉子

户”需要格外细心。护士们特意在保温箱上贴上了“福”字,希望孩子们能够平平安安,早日康复出院。“大年三十儿那天晚上,科室里大概有四五个孩子,小林林是其中住的时间最长的。”

保温箱每7天需要消毒一次,所以小林林经常换地方住。住院这38天,她住遍了新生儿科所有的保温箱。春节假期,小林林迎来一拨又一拨同病相怜的兄弟姐妹:黄疸的、肺炎的、感染的等等,这些兄弟姐妹病情好转都出院了,只有她还在保温箱内顽强坚守。

一边治疗一边等她生长

保温箱又称“早产保温箱”,在医院里,医生护士一般简称为“暖箱”。

“早产儿没有足月,在本来应该住在妈妈体内孕育的时间,就早早来到这个世界。所以,他们对外部世界的环境都还不适应,自身的器官也没有发育完全。保温箱的作用,就是尽量模拟母体子宫的环境,让早产儿能够顺利成长。”

告诉记者,在先期的抢救之后,小林林的状态趋于平稳,不过,还是需要防止感染、保证温度湿度、呼吸支持。“婴儿在子宫内,温度是非常适宜的,而且有羊水保护,悬浮着。另外,胎盘起到了肺、肾脏、消化道等作用。”早产的小林林就需要医生们为她再造子宫环境。“我们分门别类地做,就是尽量模拟出自然的状态。”

说,人工干预是必要的,但又不能过度,“这时候的孩子,不能让她长得太快,我们是让她适应环境,而不是催促她生长。如果长得太快,很可能造成以后出现并发症。再造环境靠我们,生长其实是靠孩子自己。我们是一边治疗、一边等待她生长,不让她超负荷。”

据了解,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新生儿抢救水平,可以抢救胎龄24到25周的早产儿。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基本能够接近国际一线水平,“在我们医院,基本上在28周、体重1000克以上的早产儿,可以抢救存活。”

一次性注射器一滴滴喂奶

抢救和维持只是初始阶段,小林林想要脱离保温箱出院,还必须让她的身体状况达到足月新生儿的标准。这就需要适当的喂养。

正常的足月新生儿,在脱离了胎盘后,靠喝奶补充营养,而小林林则没有这么简单。“我们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静脉营养维持,一种就是喂奶。”

对记者说,静脉营养维持,主要是注射含有糖、盐、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的液体,“实际上是用导管代替脐带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这种静脉营养维持是采用中心静脉置管(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的方式。但这种方式费用比较贵,导管留置时间较长。考虑到小林林家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避免感染,医生和护士们使用了普通的留置针。“普通留置针,一是降低费用,二是防止感染。”

不过,普通留置针需要考验护士的静脉穿刺水平。护士张曼华说,静脉穿刺最怕血管保护不周,影响后面的静脉治疗。护士们只能不断更换位置,“手背不行改上肢,上肢不行改脚背,脚背不行还有腘窝(膝盖后部)。”

38天漫长的治疗时间,最后几乎找不到适合穿刺的地方。看着顽强生长的小林林,护士们不忍放弃,在高压之下,开启了新的穿刺方式——腋静脉穿刺。“腋下静脉管径粗大、走形直,有利于早产儿长时间输液治疗,这对小林林绝对是福音。”

除了静脉营养维持,喂奶也是不可或缺的。

“这时候喂奶主要不是为了补充营养,而是让她消化系统不萎缩。”说,早产儿本来肠道绒毛就少,再不吃奶,就容易萎缩,吃一点就是刺激她肠道发育。“对小林林来说,每天吃奶,就是她的体育运动,保持消化功能。”

小林林的呼吸浅,“运动量”极低,嘴还很小。一开始,每次吃一两毫升的奶,都是难事。张曼华介绍,只能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喂奶,每次一两毫升,每天八到十次。出生一周左右时间,小林林开始吸吮,开始吞咽,虽然有时候还是会吐奶,但是,“看得出她在努力地拼搏,努力地成长”。两周之后,可以试停呼吸机,小林林可以吃奶10毫升左右了。半个月过去,奶量开始增长上来,逐渐20毫升、25毫升、30毫升……

小林林的体重在慢慢上升,身长也在慢慢增加。2月8日,正月十二,小林林体重达到2220克,终于可以出院了。小林林的爸妈在第一时间给医院送来了感谢锦旗,小林林的爸爸甚至对记者说,“我跟孩子她妈商量着,想让孩子以后学医。”

陪伴了小林林38天的张曼华,在春节假期后,依然忙碌,看着保温箱里使劲呼吸着的孩子们,她有些感慨:“孩子们每天都有进步,顽强生长。是什么驱使他们这样的努力成长,我想无疑是爱吧,父母对他们的爱,医生护士对他们的爱……”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