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中国学生英语学术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改进方法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作者:陈博文,就读于哈佛大学

InGenius Prep “引知” 预备导师




英语学术写作是英语学习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学生进入大学或者出国深造以后遇到的最大的一个挑战,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适应高等教育环境下的写作要求,从而导致学习效率较低,成绩不好,以致于最后失去了对于英语和英语写作的热情。


这篇文章中笔者会先分析部分当下中国学生学术英语写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接着会从这些问题中分析出造成这些问题的部分原因并给出一些实质性的建议。


本文作者基于自己多年的英语学习经验(包括四年大学英语专业学习和长达半年时间的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学术英语写作”研究项目研究助理的经历)和多年的英语授课和辅导经历,发现了中国学生在学术英语写作中常出现的如下问题:


1. 语法和选词错误频出


众所周知,中国的英语教育极其重视语法精准性和词汇量的持续增长,然而在教学方面如此的重视程度却没有反映在学生的学术英语写作上。许多学生语法错误频出且错误点都为中学时重点教授和训练的部分(例如主谓一致,时态,名词单复数,介词和冠词的使用,从句的使用等),更加糟糕的情况是学生并不能及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体现了在中学时期英语语法基础不牢靠的问题。


除此之外,大部分的中国学生习惯性地出现“乱用词”的问题,学生们还喜欢大量使用“长”的词,“没见过”的词或者“复杂”的词。殊不知这些比较复杂的词,大部分都含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使用环境,或者某些词的使用会影响整篇文章的流畅度等,贸然换词只会导致意思出现偏差,弄巧成拙。笔者曾经听说国内某考试培训机构让学生遇到very就换成considerably,遇到big就换成enormous等等,这些都是不准确的做法,具体的选词要根据自己上下文的流畅程度和词本身带有的细微差别来决定。


2. 行文结构僵硬/段落之间衔接欠缺流畅


这是中国学生行文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行文结构极其僵硬,一直沿用经典的“三段式”结构没有结构的创新和变通 ——开头冗杂繁复,论点列举机械,总结即为简单复述文章内容(请注意:这不是说经典“三段式”结构不好,“三段式”结构行文能写出非常标准的学术议论文但是这也让行文出现了很大程度的相似性)。


单个句式内也常用陈述句,缺乏句子结构的变通(比如倒装的使用)。


更加严重的问题是,文章逻辑关系不清。学生写作中常出现生拼硬凑的逻辑块,比如上下句之间并无任何因果或者转折关系,学生为了使自己的写作“看起来“更加有逻辑性,常常选择加上However或者because或者therefore等连词;段落与段落间也常出现相同问题,两段之间并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学生常用一句话强行将两端内容赋予逻辑关系。这样强加的逻辑是经不起推敲的,看文章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端倪。


3. 行文种类限制/缺乏


中国学生大都都是议论文(argumentative writing)的写作高手——开头结尾三个支持/反对的原因举例说明结束; 然而学术写作不仅仅包括议论文的写作。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的代表人物卡塔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将写作文本分为以下三类:信息型,表情型和感染型。见表1



我们常说的议论文写作或者学术论文的写作属于信息型写作,这也是中国学生花最多时间受训的文体。然而在学术环境下,我们需要完成除学术论文和议论文外大量其他文体的写作任务。例如说明文,申请大学时的个人陈述(PS),写给教授讨论学术问题的邮件,甚至包括宣传文体。很多同学在遇到写作要求不是议论文的时候就完全失去了方向,不知道如何动笔,缺乏创新性,因为传统的“三段论”最适用于议论文而非这些应用文体,学生平时也没有得到足够的训练。


4. 写作主动性差/写作热情欠缺


大部分的中国学生平时都没有用英语写作的习惯,一般来说只有在学期期末老师布置学术论文作业时才会动笔开始写,或者是只有英语课上老师布置写作任务时才会用英语写作,再或者就是有客观的环境压力比如出国考试如雅思托福SAT/GRE或者国内的四六级考试的情况下才会开始练习英语学术写作。这会造成对于英语学术写作的不熟悉,难以下手,信心缺乏,从而导致写作质量的不足和与读者互动的缺乏。


5. 抄袭现象严重


抄袭现象在国内可以说是“泛滥成灾”,其中一大部分的原因与上文提到的第四点有关,学生平时没有练习英语学术写作,所以在期末论文或者老师布置的写作任务到来时不知道何处下笔,同时也可能是自身客观英语水平不足的原因。


少量抄袭大段抄袭和全篇抄袭的情况都很普遍,一些学生甚至将多篇相似话题的论文拆分重组成一篇论文上交。此现象在中国高等院校最为普遍。当然,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抄袭现象其实伴随着另一个中国学生英语学术写作中的问题:学术写作不规范。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严格的学术写作的规范训练,所以导致了在引用文献的时候出现了引用不完全,曲解文献意思,错误引用等问题,这些无心之失在“重复率检查”过程中也会被判为“抄袭”,所以学生抄袭的行为是有意之举还是无心之失不能一概而论。


以上五条是笔者根据自己所见所学总结出的中国学生英语学术写作中常出现的问题,那么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呢?


1

单一僵硬的考试要求和学校训练模式

中国学生之所以缺乏写作的创新性,只擅长写作单种文体,缺乏自主写作的热情是因为我国单一的英语考试要求和僵化的学校训练模式使得学生在中学时代为了应对考试只训练单一文体,学校和老师也是采用僵化的“以考试内容指导教学内容”的原则。以下图2008年高考全国卷英语考试写作题目为例。



可以看到,这种题目本身考察学生的其实不算是“写作”能力,而是“翻译”能力。学生只需要用正确的句式高级的词汇再加上一点逻辑连词就可以完成这篇作文 (并且连续很多年高考英语写作题目都是写一封信没有任何变化)。更加可笑的是,题目连写的内容都给学生规定好了,学生只需要“翻译”就是。考虑到高考对于中国中学生的重要性,高中三年学生写作的训练目标就是在这么一道题上面拿满分,无怪学生对于英语学术写作没有什么热情,因为学生们从头至尾也没有接触到真正的英文学术写作。 如此僵化的应试思维被学生从中学带入大学,面对开始变化的文体要求和日益提高的写作要求,学生自然也就力不从心。

2

学生中文/英文写作思维转换困难和对西方文化了解的缺乏

这个原因导致的问题最大体现就在于行文结构上。中国人的思维是螺旋式的,体现在写作上就是大量的渲染铺垫描写,导致中国学生在写文章的时候开头十分冗长,然后却没有直接切中问题(认为读者能够自己领会到自己的观点)。


然而事实是:外国人是理解不到的!西方人因其“线性”思维,写作时崇尚用最少的篇幅把事情说清楚,因此中文写作中常用的“迂回婉转”的方法在英文写作中并不适用,而是需要简练语言,用最少的篇幅把自己的论点论据等阐述清楚。同时中国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缺乏了解也容易导致学生在行文过程中对于某些概念或者词汇的勿用。比如“黑人”这个概念若要用于学术写作的环境下,学生就不宜直接翻译为Black People而是应该用People of color(有色人种的泛指)或者African Americans (非裔美国人),所以在西方文化中特有的一些用词也需要学生加强特殊记忆。

3

过分注重语法和词汇训练而忽视写作整体性训练/学生客观英语水平不足

前文已经提到,中国的英语教育十分重视语法的精准性和词汇量的增长,这样过分的注重语法和词汇使得文章的整体性这一更重要的指标反而被忽视。学生花上无数的时间记忆繁复枯燥的语法规则和词汇,而没有在文章内容,结构,逻辑和连贯性上面花足够时间去打磨和思考(不是说语法和词汇不重要,只是说文章内容,结构,逻辑和连贯性这几项重要指标学生没有足够重视),这就导致了前文提到了学生行文结构僵硬/段落之间衔接欠缺流畅等问题,枯燥的语法和词汇训练也消磨了学生对于写作原本的热情和主动性,一句话总结就是:学生有词汇语法句式的储备,但是却不知道如何有效顺畅地将这些元素拼凑起来形成一篇好文章,大多数时候学生们都只是针对考试或者老师的要求胡乱拼凑一起,支离破碎。

4

国内不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导致学生缺乏对于“抄袭”严重性的认识

现下国内高校对于学术写作中存在的“抄袭”现象还是处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大部分的情况下都把抄袭行为放过去了,或者是论文查重只是象征性地抽查部分文章,亦或者对于抄袭行为的处置大部分都是打回重写修改,并没有实质性的惩罚措施。这样使得学生们认为抄袭是一件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这却是对知识产权的巨大损害,同时在国内这样相对宽松的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如没有养成良好的引用文献的习惯,一旦进入对于抄袭零容忍的西方大学,就很容易“剑走偏锋”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笔者所在的哈佛大学教育学院2014-2015学年度就除名了三名学生,原因是其论文被判抄袭(据当事人说是自己引用文献不当导致)。所以这种不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对于抄袭行为的一再容忍成为了在中国抄袭行为泛滥的主要原因之一。

5

有待完善的写作训练方式

或许是因为客观考试要求,也或许是出于希望学生拿高分的愿望,国内一部分老师和英语培训机构采用了非常极端的应试教育方法,用“技巧”代替“写作”本身。比如国内某培训机构在训练学生完成托福考试写作部分时就给学生说到拿高分的几个要诀是文章要写的长,要用XXX等高级词汇,句式要富含变化从句套从句(比如用of great importance is XXX代替XXX is important)。客观来说,这些写作技巧是必须的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从学术写作来说,这些技巧却是次要的,怎样做到紧扣主题,论点清晰,论据充分,论证有力等等才是培训的重点。



那么应对这些问题,可以有哪些针对英语学术写作的改进提高方法呢?笔者根据前辈们的学术研究和自身的经历,提出以下建议,同时也欢迎同行们批评指正:


  1. 总的来说,中国目前的学术英语写作的教学都是基于“写作技巧”的,老师可以在教课的时候尝试融入更多的基于“写作过程”的训练方法,比如引入老师授课(提供背景知识)——头脑风暴(学生自主决定要写的内容)——老师与学生一对一交谈(指导学生写作)——学生分享互评作品(汲取他人长处)等可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这样会比单一的“写作技巧”的教授要有效得多。


  2.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自主权,介绍给学生不同的文体和不同的文体写作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不同的写作要求,同时学生拥有一定的对于写作的自主决断权,也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变化英语考试题目类型,虽然短时间内大规模的考试改革是不现实的,但老师可以在日常备考训练的空余时间,让同学们在校内或者班内小考时练习其他写作文体,例如,提案写作,说明文和小说等。


  3. 规范的学术写作训练,这一点需要老师自身受过系统的学术写作的训练才能保证授课质量。同时老师也应加强对于学生在文章整体性,逻辑,结构和衔接性这些问题上的训练。学生自己在平时多加学术写作训练,多读标准的英文学术写作作品。


  4. 采取有力的惩罚措施打击抄袭行为。加强查重力度和查重精确度,对于抄袭行为采取警告-直接惩罚的措施,当然在平时上课时老师需要加强学生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程度,帮助学生认识到抄袭行为的严重性。


英语学术写作能力是一项逐渐培养的能力,笔者自己也还在不断摸索提高自身的过程中,以上只是个人从多年学习和自身经历中总结出来的一点心得,有失偏颇之处还希望各位同行多加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Graham, S. (2006). Strategy instruction and the teaching of writing: A meta-analysis. In C. MacArthur, S. Graham, & J. Fitzgerald (Eds.), Handbook of writing research (pp.187-207).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2. Mason, L. H., Harris, K. R., & Graham, S. (2011). Self-regulated strategy development for students with writing difficulties. Theory into Practice, 50(1), 20-27.

3. Pritchard, R. J., & Honeycutt, R. L. (2007). Best practices in implementing a process approach to teaching writing. In S. Graham, C. A. MacArthur, & J. Fitzgerald (Eds.), Best practices in writing instruction (pp. 28-49). New York, NY: Guilford. 

4. Reiss, K. (1977/1989). Text types, translation types and translation assessment. In A. Chesterman (Ed.), Reading in Translation Theory. Finland: Oy Finn Lectura Ab. 

5. 吴静,中西思维差异对大学生英文写作的影响及对策[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0,4:83-87.

6. 于建平,徐贵福,白凤霞.中国学生英语学术写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教学研究,2011,34(6):41-44.




本文由InGenius引知原创,转载请联系 zhoulai@ingeniusprep.com  


相关阅读 (点击标题自动跳转)

  • 为什么名校如此看重学生的热情?|达特茅斯前招生官Ben Schwartz视频答疑

  • 哈佛商学院面试真题:怎么接招?先来过招!


“阅读原文”参与耶鲁写作教授微信讲座
↓↓↓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