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聚势同行共创辉煌——2017早相胰岛素分泌论坛会议速递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潘长玉教授

高妍教授

杨文英教授

母义明教授


编者按:

  2017年3月4日,第七届早相胰岛素分泌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2型糖尿病(T2DM)综合管理势在必行,来自国内外的内分泌科、心血管科、肾内科和老年科顶级专家汇聚一堂,共商控糖之策,特别对餐后高血糖的管理以及胰岛素促泌剂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上午的会议由潘长玉教授和高妍教授联袂主持,议题涵盖针对病理生理机制的糖尿病治疗方法、东西方人群差异及餐后高血糖管理,DeFronzo教授、杨文英教授和李全民教授发表精彩演讲;下午的会议则聚焦于交叉学科交流,杨文英教授和母义明教授共同担任主席,Schramm教授和冯波教授进行主题报告。在“心、糖、肾”交叉学科高端对话环节,在杨文英教授的主持引领下,DeFronzo教授、Schramm教授、母义明教授、李学旺教授、孙宁玲教授和刘梅林教授从各自学科带头人的角度,就糖尿病管理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交流。专家观点精彩纷呈,引起现场听众强烈共鸣,掌声如潮,经久不息,气氛几度达到高潮,讨论环节数次延时,以充分满足交流需求,此次交叉学科高端对话活动获得巨大成功。现将精华内容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合理的T2DM治疗应基于病理生理机制

  本届论坛荣幸邀请了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健康科学中心的Ralph A. DeFronzo教授与会并发表精彩演讲,DeFronzo教授因对糖尿病治疗方法的杰出贡献而荣获2008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Banting奖。在本次报告中,DeFronzo教授强调,合理的T2DM治疗方法应纠正其病理生理缺陷,而非仅仅降低血糖。目前发现,β细胞功能进行性下降是T2DM最为重要的病理生理特征之一,在T2DM自然病程的极早阶段即已发生、且远比之前所认为的要严重。因此,为预防或延缓β细胞功能减退,需在T2DM病程早期即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除β细胞胰岛素分泌缺陷之外,T2DM的病理生理机制还包括肌肉组织葡萄糖摄取减少、肝糖输出增加、脂代谢紊乱、肠促胰素效应减弱、α细胞分泌胰高糖素增加、肾脏对葡萄糖重吸收增加和神经递质功能紊乱,统称为T2DM病理生理“八重奏”(图1)。正因为T2DM存在多重机制,传统的阶梯式单药-联合治疗往往难以实现长期的血糖控制。DeFronzo教授介绍了其正在进行一项研究——生活方式干预+三联方案(二甲双胍+吡格列酮+GLP-1受体激动剂),且其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治疗方案相比,该方法可更好地控制血糖、减轻体重、改善β细胞功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更为重要的是可提高生存率。此外,许多研究者也在积极探索T2DM的治疗新方法。总而言之,可针对病理生理机制的治疗方案才是T2DM的根本解决之道。


图1. T2DM病理生理机制的“八重奏”


 “东西有别”——论东西方糖尿病人群特点及餐后血糖管理的意义

  中日友好医院杨文英教授在报告中指出,东西方糖尿病人群存在诸多差异。在流行病学方面,东方人群糖尿病发病风险高、患病率高且增长迅速,而诊断率和血糖达标率较低。在生活方式方面,东方人群摄入碳水化合物比例高,平均体重指数(BMI)水平较低,内脏脂肪含量高。在病理生理特点方面,由于东西方人群的糖尿病风险基因存在差异,其病理生理特点也有所不同。东方人群胰岛β细胞受损更严重,尤其是早相胰岛素分泌缺失,因此餐后高血糖比例更高,我国新诊断T2DM患者中餐后高血糖比例高达80%。基于东方糖尿病人群的以上特点,应高度关注餐后血糖的管理。


  杨教授强调,餐后高血糖及其造成的血糖波动危害严重,与糖尿病微血管、大血管并发症及多个心血管风险因素密切相关,并可增加氧化应激水平,降低β细胞功能,甚至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有关。控制餐后高血糖有助于提高HbA1c达标率,改善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因此,控制餐后血糖对于东方糖尿病人群而言尤为重要。


 探析餐后高血糖解决之道

  火箭军总医院李全民教授溯本求源,从机制出发,深入剖析了餐后高血糖的解决之道。早相胰岛素分泌缺失是餐后血糖升高的主要病理生理原因,其机制包括增加肝糖输出、胰高糖素分泌不受抑制和胰高糖素升糖作用不受抑制。早相胰岛素分泌水平越低,餐后2h血糖水平则越高。因此,重塑早相胰岛素分泌可谓是控制餐后高血糖的根本解决之道。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瑞格列奈具有快速起效、快速达峰、快速代谢的作用特点,因而可模拟生理性早相胰岛素分泌,显著降低餐后血糖。


  大量研究证实,瑞格列奈降低T2DM患者餐后血糖安全可靠。在我国新诊断的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T2DM患者中,瑞格列奈单独使用或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均有理想的降糖疗效(图2),餐后血糖较基线分别下降6.60mmol/L和7.70mmol/L,达标率(HbA1c<7.0%)分别为69.6%和78.9%;且单药或联合治疗降低HbA1c超过4%的同时均无重度低血糖事件发生。基于中国T2DM人群的荟萃分析显示,瑞格列奈控制餐后血糖显著优于磺脲类药物及α-糖苷酶抑制剂。此外,瑞格列奈随餐服用,剂量调节范围广,使用灵活方便。综上,瑞格列奈为我国T2DM患者餐后高血糖管理提供了理想选择。


图2. 瑞格列奈单药或联合治疗均有理想的降糖疗效


 胰岛素促泌剂与T2DM患者的心血管风险

  一直以来,降糖药物的心血管安全性备受临床关注。来自丹麦哥本哈根大学Bispebjerg and Frederiksberg医院的Tina Ken Schramm教授介绍了一项丹麦全国性研究,以目前公认可减少心血管风险的二甲双胍为对照,评估了不同胰岛素促泌剂的心血管安全性。该研究共纳入107,870例T2DM患者,随访时间最长9年,采用多元时间依存性Cox比例风险分析,结果显示,与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相比,格列美脲、格列本脲、格列吡嗪和甲苯磺丁脲治疗的患者长期死亡率和心血管风险增加;而瑞格列奈和格列齐特则不增加患者死亡率和心血管风险,尤其是在既往无心梗病史的患者中(图3)。该研究提示,不同胰岛素促泌剂的心血管安全性存在差异,瑞格列奈作为以降低餐后血糖为主的降糖药,其心血管安全性与二甲双胍相当。


图3. 与二甲双胍相比,瑞格列奈不增加无心梗病史T2DM患者的死亡及心血管风险


 “微”机四伏——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管理策略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冯波教授讲到,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肾脏和眼部病变)发生率高,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DPPOS、DCCT/EDIC、UKPDS等多项大型研究提示,强化降糖可显著改善微血管并发症结局,即降糖效果是微血管获益的主要因素,但同时也需关注多重因素管理。国内外指南一致建议应重视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管理,原则上要做到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以最大限度地预防或延缓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控糖 我来说”启动仪式


在本届论坛上,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主办的“控糖,我来说“ 暨中国2型糖尿病降糖药诊疗案例分享大赛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加强我国2型糖尿病的综合管理,为丰富医生的交流方式与渠道打造了一个专业、新颖的学术分享平台,预计将覆盖全国45个城市的内分泌科医生。、杨文英教授和母义明教授共同主持了启动仪式,并预祝活动顺利开展、圆满成功!


专家访谈精彩一瞥

——潘长玉教授+母义明教授+高妍教授


(一)潘长玉教授访谈:关注餐后血糖,重视全面控糖



国际糖尿病: 2015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2型糖尿病指南放宽了空腹血糖的控制目标(3.9-7.2mmol/L→4.4-7.2mmol/L),而餐后血糖控制目标不变(<10.0mmol/L)。请谈谈您对这一指南变化的理解?

潘长玉教授

ADA指南将空腹血糖控制目标的下限从3.9mmol/L提高至4.4mmol/L,主要是出于安全性考虑,预防低血糖给患者造成的危害。而餐后血糖目标仍维持不变,反映了控制餐后血糖的重要性。


国际糖尿病: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控制目标是多少?

潘长玉教授

2013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4.4-7.0mmol/L,非空腹血糖<10.0mmol/L。我国患者血糖谱以餐后高血糖为主,应特别注意餐后血糖的管理。


国际糖尿病: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的一线首选药物,但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其疗效可能逐渐降低,请问二甲双胍单药失效的患者比例大概有多少?二甲双胍失效后该如何选择联合治疗药物?

潘长玉教授

UKPDS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单药治疗新诊断的T2DM患者,HbA1c达标率(<7.0%)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在治疗第3、6和9年时,二甲双胍单药达标率分别为44%、34%和13%。在过去,二甲双胍单药失效3个月以上,才考虑联合其他降糖药;但目前认为糖尿病病理生理缺陷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有学者推荐起始治疗可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采用联合治疗。例如以改善早相为主的口服降糖药可从机制和疗效与二甲双胍进行互补,全面控制空腹和餐后血糖。


国际糖尿病:对于使用基础胰岛素的患者,在联合口服降糖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潘长玉教授

首先应强调的是,糖尿病的治疗应因人而异。从理论上来说,在使用基础胰岛素治疗时,选择降低餐后血糖为主的口服药,在疗效上可进行互补,全面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更有利于HbA1c水平达标,并减少血糖波动。瑞格列奈重塑早相,强效降低餐后血糖,与基础胰岛素联用也可全面控糖,同时减少血糖波动。


(二)母义明教授访谈:重塑早相胰岛素分泌,改善餐后血糖控制



国际糖尿病:在2013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的药物治疗流程中,除二甲双胍是一线首选药物外,胰岛素促泌剂也是指南推荐的一线备选药物,请您谈一下我国指南之所以这么推荐的原因是什么?

母义明教授

胰岛素促泌剂包括磺脲类和格列奈类,其在我国糖尿病指南中地位如此之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降糖疗效可靠,安全性好。磺脲类药物在T2DM的治疗中已有约60余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用药经验,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得到充分验证。格列奈类药物较磺脲类药物上市时间晚,在控制餐后血糖方面独具优势,安全性高,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第二,胰岛素促泌剂价格相对低廉,性价比高。第三,使用方便。磺脲类药物长效剂型每日仅需用药一次;格列奈类药物随餐服用,不进餐不用药,更为灵活,而且避免了长效磺脲类制剂可能因漏餐而导致的低血糖风险。出于以上考虑,胰岛素促泌剂是我国T2DM患者的一线备选,当患者存在二甲双胍禁忌症时应优先考虑使用。



国际糖尿病:早相胰岛素分泌缺陷是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也是造成餐后高血糖的主要原因,在临床治疗时应如何纠正?

母义明教授

早相胰岛素分泌缺陷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早的发病机制之一,因此临床内分泌医生希望通过重塑早相胰岛素分泌,来达到控制或延缓糖尿病病程进展的目的。从理论上来说,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所有降糖药物都有一定的早相重塑能力,只要在糖尿病早期实现良好的血糖控制,包括改变生活方式、减轻体重等干预措施均有重塑早相的作用。而格列奈类药物则是直接针对早相胰岛素分泌机制的降糖药物,因其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时间短而强度高,在进餐前应用可模拟生理性早相胰岛素分泌,迅速控制餐后血糖。因此说,格列奈类药物在重塑早相胰岛素分泌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三)高妍教授访谈:迎接老年T2DM患者的管理挑战



国际糖尿病:我国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大概有多少?血糖控制率如何?

高妍教授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寿命的延长,糖尿病患病率也迅速增长。杨文英教授牵头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2007~2008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9.7%;2010年中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和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11.6%。以上数据均为我国成年人的糖尿病平均患病率,实际上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在以上两个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60岁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约为20%~25%。尽管国家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保障方面已做了很多努力,但治疗现状仍不令人满意。目前我国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治疗达标率约为40%,即大多数老年患者血糖控制仍欠佳。


国际糖尿病:老年T2DM患者合并症多,应综合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请问我国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是什么?

高妍教授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非常重要。关于HbA1c的控制目标,目前大多数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将HbA1c控制在7%以下,以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但HbA1c控制目标的制定还应该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而定,如患者为初发T2DM,无合并症,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或简单药物治疗即可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可将HbA1c控制目标制定在7%以下、甚至接近正常。而对老年人群而言,大多数T2DM患者常同时伴有肾功能下降或心脑血管疾病等合并症,对这部分人群将HbA1c控制在7%以下可能就难以实现。因此,对年龄较轻的老年T2DM患者,如无合并疾病和并发症,一般情况良好,HbA1c控制目标应为<7%;而对于高龄、有合并症等,以及低血糖风险高的老年T2DM患者,其HbA1c控制目标可放宽至<7.5%、<8%或<8.5%。


国际糖尿病:从发病机制和血糖谱来看,老年T2DM患者早相胰岛素分泌缺失更严重,餐后高血糖更常见,请您谈谈对这类患者的血糖管理策略?

高妍教授

大量研究已证实,与西方人群相比,我国T2DM患者β细胞功能缺陷、尤其是早相胰岛素分泌缺失更显著。国内研究显示,T2DM患者在葡萄糖负荷后30min,空腹血糖在110~120 mg/dL水平时胰岛素分泌已下降约一半,提示早相胰岛素分泌明显减少;而计算180min胰岛素分泌曲线下面积(晚时相胰岛素分泌),结果显示空腹血糖水平在170~180 mg/dL时胰岛素分泌才下降50%。该研究表明,我国T2DM患者β细胞功能缺陷主要表现为早相胰岛素分泌缺失。在老年T2DM患者中,首先出现早相胰岛素分泌缺陷,在诊断时约一半患者均为餐后高血糖。因此在治疗策略上,我们应注重采取纠正早相胰岛素分泌的治疗措施,降低餐后高血糖。


国际糖尿病:老年T2DM患者更易发生低血糖,请您从安全性角度谈谈降糖药物的选择?

高妍教授

低血糖是降糖治疗的一大障碍,在老年患者中更为严重。老年人植物神经功能受损,对低血糖的感知力下降,不易发觉低血糖的发生,等察觉时低血糖通常已经很严重。而且,老年T2DM患者通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一旦低血糖可能诱发急性心脑血管意外,甚至导致死亡。这也是老年T2DM患者HbA1c控制目标要比年轻患者更为宽松的一个重要原因,对老年患者而言,降糖安全性更为重要。老年T2DM患者选择降糖药物时,应优先选择低血糖风险小、安全性高、使用简单方便、且能针对其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早相胰岛素分泌缺陷)的降糖药物。


(来源:《国际糖尿病》编辑部)





  版权属《国际糖尿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糖尿病》”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