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独家访谈丨从餐桌出发,坚守传统文化阵地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导 读

  《味·道》从美食出发,记录的是百姓的生活方式,展现的是大众的生活风貌,影响的是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态度。

  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是媒体的重要责任,,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17年春节期间,央视播出大型季播美食文化类节目《味·道》——“寻找记忆中的年味”,通过味道调查员的走访,为全国观众呈现了神州大地多种多样的年味和风俗。

  “接地气”与“高大上”,是电视节目极难兼顾的一对矛盾。《味·道》以美食为切入点,解读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节目既满足了全国百姓了解文化的需求,又改变了过去文化宣传高高在上的姿态,获得了观众的好评。本刊记者最近专访了该节目总导演张涵冰。

 《青年记者》:春节期间,《味·道》——“寻找记忆中的年味”播出,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这个策划是怎样产生的?

 张涵冰 每季《味·道》都会有一个特别策划的主题,春节季的“寻找记忆中的年味”是其中一个。

  春节对于全球华人有着非凡的意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感叹“年味越来越淡”了。其实大家说的“年味”淡了,是对于年俗的坚持越来越少,仪式感越来越弱了。

  年夜饭,成为其中唯一一个越来越被强化的项目。《味·道》栏目敏锐地观察到了这一现象,并以此作为节目的切入点。

  中国人对于节日的定义是和食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于节日的最基本要求就是一家人在一块儿吃一顿饭,所以在旧时的歌谣中,年是围绕食物展开的,或者起码是以食物为核心内容的。所以寻找记忆中的年味,看似去寻找那些被我们淡忘的、被我们怀念的或还在被坚持的美食;实际上是激发每个人心中对于传统节日的共鸣。《味·道》栏目旨在唤起老一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记忆,引发年轻一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

 《青年记者》:《味·道》曾推出了端午节、清明节特辑,这些特辑的策划,是出于怎样的构思?

 张涵冰:《味·道》聚焦传统文化,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2016年,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世界认可。二十四节气是老祖宗设定的关于生产生活的“指导手册”,全年都有,但少了节日,《味·道》补充进来的就是节日。因为只有在节日的时候人们才会暂停工作,相聚庆贺,才有美食的诞生。所以《味·道》设定的思路就是时间的规律,我们跟时间对话,和时间对饮。

  比如春节,主题是“寻找记忆中的年味”;再比如清明,主题是“人间四月鲜”,因为清明“言万物至此皆洁齐”;再比如中秋,主题是“家乡味远方道”,到不了的叫远方,回不去的是家乡,而《味·道》是让无数游子一口回家乡的情感法则……

  从具体的内容上来说,《味·道》的每集节目核心解决一个问题——“不时不食”,这是饮食文化层面的;同时节目中还会有民俗内容的设置,有百姓当下生活的习俗体现。《味·道》从美食出发,记录的是百姓的生活方式,展现的是大众的生活风貌,影响的是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态度。

 《青年记者》:除了传统节日特辑,《味·道》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方面,还进行了哪些尝试?

 张涵冰: 除根据传统节日的含义而固定主题的播出季之外,《味·道》也做文化专题季。例如2015年国庆季播出的“寻味大运河”。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这个覆盖了中国8个省及直辖市、27座城市,拥有58处遗产点,河道总长1011公里的人类工程奇迹,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味·道》从调查发现大运河沿岸美食文化切入,选取运河沿线各具特色的若干地域,通过调查当地独特的美食文化现象,比较不同地域的共性差异,展现大运河这一工程奇迹在经济及社会层面的历史意义。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众多影视作品都对其进行过解读,而从美食切入则是为数不多的创意角度。

  《味·道》作为央视科教频道长期关注中华传统美食文化的一档品牌节目,选择这一主题成为解读大运河文化的一次创新之举。传统纪录片往往从时间或者地域概念等展开叙事,《味·道》“运味—寻味大运河”则别出心裁,将自己的独特解读方式进行到底。节目把运河沿岸的美食文化,同发生在大运河上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巧妙结合;将《味·道》经典的“调查探访”的节目形式贯穿到底,提出一个个既跟历史故事相关、又同当今人们熟悉的美食文化现象紧密结合、悬念极强的调查任务,例如“真的是京杭大运河造就了北京烤鸭?”等,逐步深入寻访,解读历史,汇通古今。

 《青年记者》:结合《味·道》,您认为对于年轻一辈,该如何引导他们关注中国传统文化?

 张涵冰: 如何让年轻一辈认同并乐于参与其中,是如今传统文化面临的最大困惑。就像《味·道》冠名企业——汾酒,现状并不乐观。一个拥有深厚中国酒文化历史的品牌,处处被西方国家的洋酒入侵牵制;再比如中国传统节日,如果不是国家设定了传统节日时期放公众假,年轻人会对传统节日有多少了解?还是对西方洋节推崇至极?不认同的原因,最基本的是不了解。所以通过挖掘、整理、包装、推广,最终达到坚守传统文化的目的,才是我们所追求“味”之后的“道”。

  如今,我们都在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换句话说,是要让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国人生活之中。《味·道》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美食为突破口,试图找寻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下生活的契合点。通过节目我们希望大家了解,中国古老的文化并不陌生,就在我们的一餐一饭之间。

  为中国传统文化做出这个时代的诠释,是《味·道》一直不变的追求。

  《青年记者》:谢谢您的解读。○

【文章摘自《青年记者》3月下】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