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字典价格联盟

蒙特梭利为什么主张先书写再阅读?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Saimi妈闲谈:先为上周没有更新和大家道个歉。上周花了很多时间整理了一条讲述蒙特梭利教育的全新线索,周末去了熊猫的故乡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讲述。在那里听到很多故事,也认识了新朋友,感动,又感慨。希望今后有机会和大家继续交流!接下来我有两周时间不在北京,您给我的留言,也许我不能及时回复。微信公众平台的留言如果超过48小时我就无法回复了,各种联络,只有麻烦您再发给我一遍。谢谢各位朋友一直以来的关注!]


回北京后忙着补蒙特梭利原著读书会更新的作业。《童年的秘密》第26章“教学开始——书写与阅读”这一章虽然只有3页,读书会的妈妈提出了不少问题,也让我在回答的时候将书上的内容和我的实践经历再次对照,现整理出来给大家参考。



蒙特梭利为什么主张先“写”再“读”?


说到语言的学习,我们常用“听说读写”这几个字来概括。在“听说读写”这四项里,听和说属于口头语言,读和写属于书面语言。


学习书面语言之前一定需要有大量听读的口头语言的预备。这个无可非议。但是和一般“先读再写”的书面语言学习顺序不同,蒙特梭利认为书写要先于阅读。


语言基本上就是人口里所说出来的话,即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只是用字母把口头语言真实地记录下来而已。所以,无论是写还是读,字母拼写法其实就是把字母和声音对应起来。


从口头到书面,书写创造了口头语言之外的第二种沟通方式,书写既需要用脑又要用到手。


1907年,意大利。在为贫困的正常儿童创办的“儿童之家”里,蒙特梭利是这样教班里4、5岁的孩子书写的:

1、用纸板剪出字母,让孩子用眼睛看;

2、使用砂纸剪出字母,让孩子用手指触摸并感受砂纸字母的形状及笔顺;(老师会用手指做书写示范、字母的起笔处也会有标识)

3、将形状相似的字母放在一起,让孩子用手指感受相似形状的字母的笔顺;

4、孩子出现爆发性书写(此时他们并不知道写出来的字有意义);


孩子们乐此不疲地到处写字,门上、墙上、甚至是圆面包上,蒙特梭利赶紧把很多精美的图画书发给他们让他们阅读。可是这些4、5岁的孩子却仍然只对书写,而不是阅读感兴趣。很多孩子一起写字的时候,孩子并不关心别人写的是什么,也不会去读别的孩子写出来的字。他们的关注点只在于自己去写。于是,蒙特梭利就把那些图画书从孩子身边拿开了。


直到6个月以后,当孩子们把读和写结合起来,他们才开始理解什么是阅读。蒙特梭利是这样引导孩子们的:

1、蒙特梭利读出孩子们写的字,他们听到之后,开始意识到自己写出的字是有意义的,像口语一样在表达;

2、蒙特梭利给孩子们写有简单指令的小纸条,他们突然看懂了,意识到这是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3、孩子们也开始用书写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4、孩子们开始对新的字母/符号产生兴趣(先是识别字母,然后才是词语)


就这样,从书写到阅读,孩子们开始学习并熟悉起口语之外的第二种沟通方式。



看着蒙特梭利100多年前写的观察日记,我想到了我原来教过的孩子:


儿童之家的孩子在书写字母之前没有“阅读”的经验,字母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像画画一样,没有任何的含义,他们写的是什么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他们开始爆发性书写(这样的书写也是在锻炼手的能力)之后6个月,才把书写和阅读结合起来,才开始理解什么是阅读。


蒙特梭利给孩子们的小纸条,上面有“打开窗户”“到我身旁”等指令,让孩子们突然意识到蒙特梭利在用纸条表达她的想法,正如她从嘴里说出来一样。这一刻其实是一个飞越,原来无意识的大量练习和准备在这一刻都变得有意义了。


打个比方,就好像脑海中要建立一个图书馆,无意识的学习是一种自发的搭建框架、设立图书分类目录的阶段。而买来书进行分类摆放就是有意识的学习阶段了。


但是我教的5、6岁的孩子在第一次用手去感受砂纸字母的形状之前,他们已经有过很多的阅读经验。所以,砂纸字母摆在他们的面前,他们的脑海中首先就有了这个字母的发音。这已经是一种有意识的学习方式了。如果没有大量的书写准备,这些孩子脑海中的图书馆相当于没有进行图书分类目录,而是拿来一本书建一本书的目录,随着书的增多,再将目录一点点分类完善。相比儿童之家的孩子们,这样的学习要花费更多的心力。


“如果我们过快地解释那些印刷符号的含义,学童的兴趣和直觉力量将会丧失殆尽。还有若不合时宜地坚持让学童阅读图书上的词语,那将会帮倒忙,可能为实现无关紧要的目的,而削弱生机勃勃心智的能量。”(蒙特梭利)


当然,绘本还是可以看的,只是不要太早教孩子认字。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经验:一连几天、几周、几个月,孩子只让把妈妈重复读一本书。然后,突然有一天孩子可以一字不差地讲出这个故事。其实这个时候,他是用耳朵记住了全部故事,并不是具有了“识字”或“阅读”的能力。孩子3岁之前不要教给他过多的“知识”,不要过早认字,而是要让孩子发展他的运动能力、发展手的能力。凡事都有定时。


儿童出生的时候,他的精神也随着肉体一同进入这个世界。身体要成长,心灵同样需要发展。然而这一切的主导权都不在于成人。孩子的内心有一个完美的计划,引导着他前进的脚步。这一点,你相信吗?



[作者介绍]:

Saimi妈。关注:阅读、写作、教育、蒙特梭利。所有原创文章均通过自己运营的公众号“微家微苑教育”推送。


这是Saimi妈妈的147篇分享。欢迎个人转发。公众号或其他媒体的转发,请务必和我联系。谢谢!


欢迎点击本文右上角的蓝色字体“微家微苑教育”,选择“关注”之后,进行更多相关主题的深度阅读。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